
已有1条答案
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几乎所有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是提前看书,而是通过预习,让学生听课时具有目的性。预习课的重点可以让同学们更从容地听课,听起来比较容易理解,更深刻的掌握知识点。
初中数学如何预习?
1、课前想一想
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如果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如果是理解上的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2、写一写
写一写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
3、预习任务具体化
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和学生有效交流的保证,为了避免预习无目的笼统看书,我们应通过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导学案要体现教材的知识脉络,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完成预先设置的问题,注意问题的灵活性;要体现教材知识的重难点。
4、多总结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初中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1、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
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上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和漫无目的的去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
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问题
- 1 初中如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12-31
- 2 在初中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12-14
- 3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 11-29
- 4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 10-17
- 5 初中数学如何去提高 01-05
- 6 初中数学如何提高 01-04
- 7 初中数学如何去提升成绩 12-10
- 8 初中数学如何提升成绩 12-10
- 9 初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12-08
- 10 初中如何学好数学 12-08
上一条 :六岁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下一条 :害怕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最新提问
- 经常看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危害 03-28
- 高三下学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03-11
- 小孩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03-11
- 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心理 03-11
- 高中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沟通 03-09
本周热门问题
- 叛逆儿子暴躁老妈该怎么办 12-28
- 中考语文满分是多少分 12-30
- 叛逆学校多少钱一年 12-28
- 初二成绩多少分正常 12-16
- 四年级考试成绩多少算好 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