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孩子怎么教育
259
-
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谁都希望自己孩子是自信、大方的。但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会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这个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不妨来跟这篇文章来学一学吧!
孩子胆小应该怎么教育?
1、天性如此不必强迫
孩子跟大人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丰富个性。天生内向的孩子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喜欢也更享受自己独处的时间。外向的孩子会跟其他孩子一起是因为有趣,内向的孩子喜欢独处也是因为有趣。你勉强孩子融入群体,得到的只会是不开心的格格不入的他。所以,对待天性如此的孩子,父母更多地是要尊重他的特质,在适当的时候做正确的引导即可。
2、增强孩子自信心
家长最重要做的就是你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看到他的缺点,要及时表扬他的优点,比如他耐心和专注力强,你就夸他,就表扬他,鼓励他。所以对孩子来说是增强他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3、多给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
父母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在家的时间集中用来和孩子一起玩,提高家庭内部的交流陪伴;把本来一个人做的事情变成家人的集体活动,比如本来一个人看书,现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一起锻炼;平时父母可以多邀约朋友一家一起出行,增加孩子和人接触的机会。
4、用鼓励代替指责
当孩子遇到事情退缩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怎么这么胆小,这点小事情都不敢做?”应该多对孩子说:“有点紧张是吗?来,妈妈在旁边看着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有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找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父母给予孩子的信任和鼓励,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产生“我一定可以的信念。”即使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一定会做得很好,但随着得到的肯定次数越来越多,孩子就会越来越努力,逐步放开胆量去尝试。
5、鼓励孩子克服依赖
父母想要改善这种状况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能再一手包办孩子的方方面面,对孩子过度保护。“放手也是一种爱”,这句话不止形容爱情,亲情同样如此。尝试让他自己动手做些家务事,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在一次次独立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他将逐渐建立起自信心,胆子也就变大了。
6、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有可能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想要改善这一点,喜欢宅在家的父母应该带着孩子积极接触外界,并告诉他一些待人接物的小技巧。
7、学会等待
胆小的孩子,父母要给孩子时间,不要以为孩子一教就马上就能改变了,需要一个积累和逐步内化的过程,当看到孩子表现不够好的时候,请孩子多一些耐心,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多次,方向对了,静待花开就好。
2023-02-08 查看全文 -
孩子胆小怎么教育他?
1、家长先从自身找原因
孩子胆小,家长先从自身查找原因,有没有过度保护?有没有过度宠溺?有没有对孩子总是说“不”?有没有总是否定责骂孩子?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不敢接触外界。
2、接纳孩子
对于父母来说,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接纳孩子的胆小和脆弱,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心。有些恐惧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会逐渐消失,比如怕黑、怕妖怪、怕打雷。
3、用鼓励代替指责
当孩子遇到事情退缩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怎么这么胆小,这点小事情都不敢做?”应该多对孩子说:“有点紧张是吗?来,妈妈在旁边看着你,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有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找妈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4、放手锻炼孩子
孩子一直在家长的保护下长大,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会产生一种这样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放手去磨炼孩子。只有我们放手磨炼孩子,对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孩子才会自己相信自己,才会觉得自己可以做好。
5、多给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
父母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在家的时间集中用来和孩子一起玩,提高家庭内部的交流陪伴;把本来一个人做的事情变成家人的集体活动,比如本来一个人看书,现在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一起锻炼;平时父母可以多邀约朋友一家一起出行,增加孩子和人接触的机会。
6、端正教育态度
家长不可以,因为孩子做的不好就说教孩子,那样孩子会觉得他们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会挫伤孩子的信心,也会不愿意和别人沟通。所以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态度,要用合理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7、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孩子都喜欢亲近自然,我们大人带小朋友到大自然中去,小朋友会放松自己的心情,心情愉悦了,才会更愿意与人沟通,沟通才可以让孩子克服胆小的心理。
2023-01-12 查看全文 -
孩子胆小懦弱经常受欺负该怎么教育?
1、对孩子多一点耐心
孩子胆小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直接把孩子往外推,比如说强行让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演来练练胆子,只会会适得其反。家长应该多观察和了解孩子,思考孩子是为什么而胆小,发现孩子在行动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对他自己没有自信,还是害怕陌生事物?
2、教育孩子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之间的打架往往是因为在事情发生的时候,不会用语言化解,不会沟通才导致了矛盾的发生和肢体的冲突。所以,家长知道孩子被欺负后,首先要让孩子说清楚整件事情的过程。如果是在发生矛盾时,孩子没沟通好,那家长就有责任让孩子遇到事情先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明确地向老师寻求帮助
老师在一个班级里是最有威慑力的,孩子被欺负,寻求老师的帮助是最有效的方法。要教孩子,要明确地向老师寻求帮助,提出要求希望老师怎么做。比如,“老师我想要你的帮助,那个同学打了我,我想让他给我道歉”。而且要跟孩子表明受欺负了,不要怕,老师和父母是你的后盾,给予孩子满满安全感。
4、让孩子增加锻炼
孩子胆小,遇到问题不敢解决、不会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够自信、不够强大有力,身边人很容易把他当作“软柿子”捏。让孩子增加锻炼,孩子会变得更有活力,而且随着身体变强变壮,孩子也会慢慢变得自信,敢于反抗、敢于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少受欺负。
5、多鼓励孩子
平时要鼓励孩子勇敢尝试,不要总是打压孩子的想法,哪怕失败了也要鼓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遇事不怕的性格。更要鼓励孩子多沟通,遇到问题,要勇敢地与父母沟通,寻求帮助,不要总是用自己幼小的肩膀独自承受。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他们才敢于勇敢。
6、不要过多的干涉
面对过于老实的孩子时,除了鼓励,支持,家长更应做的是放手,不要过多的干涉,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放心大胆地去尝试,从平时的生活学习入手,不要包办,培养他独立自主的习惯,让他从生活的实践中学会面对,学会担当,学会为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家长在初期负责监督和指引。
7、 相信孩子
当孩子过于老实,而被别人欺负时,家长第一反应不要责怪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平时都是怎么教你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这时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分析,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的错,应该是做错事的人受到惩罚。要对孩子绝对的信任,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力量,他在处理这件事时,不是孤立无助,而是有坚强的后盾。
2022-12-08 查看全文 -
孩子胆小爱哭怎么教育?
1、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胆子太小,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这样可以慢慢改变孩子胆小的状况,通常来说,孩子胆子小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或是父母经常不在家等,这些情况都会使得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平日里要多给孩子营造比较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恐吓孩子,在有空的时候多多陪伴孩子。
2、陪伴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怕生,那么你就更应该多陪伴孩子,比如,和孩子玩耍就是一个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法,父母平时多陪孩子玩耍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会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得孩子变得外向开朗,胆子也会越来越大。
3、撕掉胆子小的标签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被尊重和认可。责备、批评和惩罚都会使孩子更加小心翼翼。当孩子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活动不愿意参与时,或者在陌生人群面前有些怯场时,一定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尊重他的感受,不要把孩子硬往外推,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是安全的。
4、相信孩子并认同他的感受
高敏感度的孩子对细节或情绪感受更多,神经更加敏锐。比如,当孩子说鞋子硌脚或者衣服不舒服时,相信他,并问问孩子想怎么做。如果一时无法满足,父母请先要认同孩子的感受,不要贸然的认为是他们在“搞事”、“作”,和孩子共同一起商量解决他的问题。
5、避免简单粗暴的管教
高敏感度的孩子需求会比普通孩子多,常常哭闹情绪化,很多父母面对孩子一味的哭闹,常常会采用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以自己的权威来恐吓孩子,强制他们不准哭闹,这种教养态度很容易给他们带来心理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6、不攀比给孩子压力
很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开朗活泼又没那么多特殊要求,难免心生羡慕,在孩子面前无意对比。这对于高敏感度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他们本身比普通孩子的情绪感受力要强,父母的无意攀比会带给他们错误的信息——爸爸妈妈不爱我,这种“比较”,很容易让孩子受伤,家长得克制。
7、经常与孩子沟通
现在的孩子,父母呵护有加,孩子就与人交往少,不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玩。父母多带孩子串串门,多参加一些活动,并在孩子与小朋友玩耍过程中告诉孩子怎样与人相处,孩子知道的多了,胆子会大起来。
2022-12-08 查看全文 -
孩子胆子小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也是许多家长较为担心的问题,性格胆小的孩子容易自卑甚至自闭,他们不善于去表达自己,经常会潜意识里压抑自己,容易不快乐。最好的方式是无心插柳,也就是不再提孩子害怕的事,而是把更多精力用在感兴趣的事、擅长的事。
胆小的孩子怎么教育?
1、接纳孩子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大方、勇敢,看到孩子扭扭捏捏、怕这怕那的样子就忍不住来气。对于父母来说,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接纳孩子的胆小和脆弱,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心。有些恐惧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和认知的增长会逐渐消失,比如怕黑、怕妖怪、怕打雷。而且毕竟孩子小,认知和能力都有限,会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切不可因此给孩子贴上“胆小”、“怂包”、“没出息”的标签。这些标签会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孩子反而越来越会往胆小的方向发展。允许孩子有害怕、恐惧的情绪流露出来,不强迫孩子勇敢、胆大。
2、多让孩子交朋友
人是社会性动物,即使是孩子,在胆小内向的孩子,也会渴望与他人交往。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更多的与人接触或者成为朋友,会帮助孩子变得更开朗、乐观。多数胆小的孩子都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朋友,父母不要放任自流,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邀请孩子的同龄人来家中做客,允许孩子之间互赠礼物,多带孩子去到人多的地方玩耍。事实证明,越早与人群接触,接触的人群越多,孩子的性格越开朗,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长大后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越强。
3、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胆小,内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羞于对其他人表达自己,对公开场合的表现缺乏信心。如要改变这一切,父母及老师除了鼓励孩子多增加交流以外,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会感到自己会逐渐被父母和老师认可,自己也会尽量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
4、适当为孩子创造一些展现自己的机会
适当的展现自己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胆量,也能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和勇气。比如让孩子参加一些演说家或者模特秀的学习,当一个孩子能够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会让孩子成生一种成就感,成就感能很好地滋养一个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胆小的的原因:
1、控制和管教过多,教育过于严厉
过于严厉的教育,对孩子动辄吼、骂、冷嘲热讽,缺乏情感交流,只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爱、不被接纳,对父母充满畏惧。还有的父母对孩子控制过多,高要求高期待,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一点不好就要被批评,会让孩子变得小心谨慎,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又会招致责罚。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的父母,容易让孩子产生低价值感,自我否定,难以勇敢、自信地探索外界事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外在表现就是胆小、怯懦。
2、爱吓唬孩子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常常喜欢吓唬孩子。为了不让孩子出门,吓唬孩子外面有吃人的怪兽、有抓小孩的坏人,导致孩子对家以外的环境充满恐惧与担忧;为了让孩子乖乖吃饭,吓唬孩子不吃就让医生打针、警察来抓走,让孩子对医生、警察等职业产生误解,成为“童年阴影”;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吓唬孩子要把他扔掉,导致孩子总是害怕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就不要自己了······吓唬孩子,可能效果是立竿见影,但却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和认知发展埋下了隐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对外界充满了不信任、不确定感。
3、很少带孩子出门接触他人
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在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而围绕在儿子身边的只有家人,他每天和熟悉的家人在一起,孩子时刻在家人的保护中长大,无法发展孩子交际能力和应对冲突的能力,所以孩子就很胆小。
2022-12-05 查看全文 -
胆小懦弱是一个不好的形容词,家长在用这个词形容孩子之前,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行为,看看孩子是否有胆小的举动,不要随便下定论。那么胆小懦弱的孩子怎么教育?
胆小懦弱的孩子怎么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
现在很多家庭,家长都是当孩子是个宝贝,不能受到一点的委屈,特别家中的老人,什么好吃的都给他吃,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干,这样的包办家庭,对孩子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除了让他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差之外,更是软弱性格的主因。所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是每个家庭首先要做的工作。
2、学会和朋友分享
因为孩子懦弱,所以害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也是纠正他性格的一个最佳的途径。小朋友爱玩,在玩的过程中释放自己,从而会做出一些平时家长认为他不敢做的事情,例如爬上高处等等。其实多和其他小朋友玩,是能够锻炼他的胆量,学会和朋友们分享快乐,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孩子的懦弱。
3、不要揭孩子的短
家长带着孩子,遇到亲朋好友的时候,当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却当众揭孩子的短处,说自己孩子哪里哪里不好,其实这样做,除了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定好处都没有,反而让他产生自我怀疑。
4、让孩子勇敢表达自我
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要压抑孩子的发言,有些时候很多家长往往都认为孩子就必须听话,不接受反驳。这样子,会让孩子变得不敢说话,心里有什么想法都不敢和家长分享,慢慢的开始封闭自己,这也是孩子懦弱的一个成因。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发言,当孩子有什么想法时,家长们应该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有一个自由发言的空间。
胆小懦弱的孩子形成的原因
1、父母经常吓唬孩子
虽然父母都很疼爱孩子,但是在孩子哭闹,或者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也会因为觉得心烦,而使用恐吓的方式,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这种恐吓孩子的话语,很容易令孩子失去安全感而变得胆小、懦弱的。
2、孩子的生活范围过小
孩子的生活圈子太窄,也会令孩子变得胆小。例如,有的父母工作忙,平时总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而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或者其它原因,整天都和孩子呆在家里,令孩子一连几天都见不到陌生人。
3、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过多
孩子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差,父母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所以对孩子的活动加以限制,是很正常的。但是,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定要适当,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限制。更不能告诉孩子,外界很多事物都是洪水猛兽,不让孩子碰。不然,孩子会因为没有勇气去尝试,而不能获取知识和经验的。
胆小懦弱的孩子一般害怕与人接触,害怕与人交流,家长一定要好好安抚孩子,去除孩子的这种害怕心理,引导孩子走出自己的生活范围,去与人接触,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得活泼开朗的。
2022-05-14 查看全文 -
有的孩子不仅性格胆小,而且做事还拖拖拉拉,没有效率,让人看着十分头疼,这主要是孩子性格和习惯的问题,需要家长的培养和引导。那么孩子胆小做事慢拖拉怎么教育?
孩子胆小做事慢拖拉怎么教育
1、多鼓励孩子
孩子从出生之后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发育。
幼年时期家长不要过长时间和孩子分离,多陪伴在他们身边,这样孩子从小就能建立很好的安全感,与父母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的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比较强。
尤其是父母从小经常和孩子进行语言和动作之间的互动,能让孩子社交能力更强,长大以后他们也更愿意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成人每天至少要与孩子有4个深情的拥抱,才能让孩子达到心理平衡。”
平时多抱抱孩子,多说一些鼓励和称赞孩子的话,即使孩子还在牙牙学语,听不懂父母具体表扬的内容,但是他们能够从父母的神态和动作中获得鼓励。
在孩子上学之后,早上出门和晚上回来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用笑容迎接他们,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是他们勇气的来源。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羞怯的迹象,家长就更需要从语言和动作上来鼓励他们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缺乏了自信和勇气,需要来自家长的鼓励才行。
2、去看去听,发现孩子弱点
心理教授指出:“在初中生中至少有一半的男生和女生有羞怯心理。”
但通常情况下他们的父母对此其实并不是很了解,孩子在家里表现的很正常,但是到了课堂上就会比较胆小,尤其是集体活动的时候参与感很弱,很难融入群体中。
其实他们只是想要用这些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还有些孩子会用另外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缺点,比如好动,说个不停,其实他们也是很胆小的。
家长要多看多听,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他们的弱点,帮助孩子克服。
3、让孩子多参与家庭决策
多让孩子参加家庭的决策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孩子之所以胆小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存在感很强,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决策,就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或者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晚上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说一说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夸赞和鼓励孩子勇敢的表达,当孩子越来越对家里的事情热心参与的时候,他们离走出胆小也就越来越快了。
4、发掘孩子潜力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潜力,不管胆小与否都不能掩盖他们的优点。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将更多精力用在自己优点的提高上,这样也能逐渐提高孩子的信心。
或者家长可以和老师多沟通,因为大多数胆小都体现在学校生活中,所以改变心态还是要在学校才能更好的进行。老师总会忙着管教行为不良的孩子,会忽视这种存在感很弱的羞怯的孩子。
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在不断的面对新鲜的事物,对于主动又好奇的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充满了喜悦,而对于性格胆小的孩子来说,每一种新的尝试都是一次挑战。
重点是家长要学会鼓励孩子去勇于尝试新的体验,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2022-05-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18岁叛逆期怎么教育 10-22
- 16岁的孩子叛逆怎么去引导 10-22
- 孩子上初一英语特别差怎么办 10-22
- 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是什么 10-22
- 初三数学听不懂怎么办 10-22
- 12岁娃儿严重叛逆期怎么办 10-22
- 孩子不想上学想去打工怎么办 10-22
- 孩子爱看手机家长如何应对 10-22
- 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怎么调整心态 10-22
- 孩子焦虑厌学怎么办 10-22
最新问答
- 经常看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危害 03-28
- 高三下学期不想上学怎么办 03-11
- 小孩不想上学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03-11
- 厌学的孩子如何沟通心理 03-11
- 高中孩子不想上学了怎么沟通 03-09
- 孩子不想去学校心理怎样疏导 03-09
- 高中孩子厌学怎么办有什么方法 03-06
- 15岁女孩子心理有问题的表现 03-05
- 孩子沉迷原神游戏怎么办 02-20
- 孩子太叛逆可以断绝关系吗 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