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342

  • 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如果您的孩子有足够的内在动力,那么不管外部环境多嘈杂,孩子都可以有动力有信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么内部动力这么重要,家长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

    1.积极地鼓励孩子

    父母要积极地鼓励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很优秀,增强其自信心。孩子最大的底气,是来源于父母的鼓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受到的鼓励越多,孩子的行为和性格才会越好越健康。

    英国著名教育家史宾塞曾经说过:“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

    2.兴趣是前提,没有兴趣的事情难以走远

    当然有的孩子开始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有兴趣,所以开始了才知道。有的孩子开始以为自己有兴趣,但是做了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些都正常,真正兴趣的发现是要有个过程的。

    3.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意指个人对于其他事物是否会想要主动靠近的心理状态,想要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爸妈可以先做示范。

    例如:带孩子赏花时,让孩子认识各种花卉,自己先靠近花朵闻一闻花香或拍照,亦可与孩子玩游戏,像是捡地上的花瓣,比赛看谁先用花瓣排出爱心等,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除此,爸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小惊喜,例如:将新买的玩具放在箱子里,让孩子猜一猜里面的物品,再打开一起玩,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会感到新奇、想要尝试,也会想要提出各种问题或触碰,但当问了太多问题或触碰不该碰的物品时,父母应先向孩子说明不能触碰的原因及后果,而非责骂,这样才不会抑制好奇心的发展。

    4.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孩子和其他小朋友聚在一起时,可以享受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与结果,除了提升自信心,更能诱发下次一起学习的动机。

    5.给予孩子适当奖励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适度的奖励是肯定表现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但不一定都是物质性奖励,可以透过建设性的言语称赞,找出孩子以前没有的优点,让孩子得到成就感。

    2022-05-13 查看全文
  • 家庭类型多层多样,不能一刀切,没有一把万能钥匙,也不能以能否进重点学校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动力呢?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动力?

    1、千万不要为了面子而逼孩子

    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家长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更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不好的。

    2、别把孩子当成装知识的“米袋子”

    家长要想明白,要培养一个装知识的“米袋子”,还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或者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知识型的还是智慧型的?如果答案是后者,就少一些灌输,鼓励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要回避,甚至孩子不问,还要启发他问。提早认识ABCD不如让孩子多问一个为什么。

    3、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

    对家长来说,只有鼓励也不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如果只是在旁边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义不大,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孩子做数学口算题目比较困难,家长可以借鉴体育训练中“分解动作”的做法,40道题目,家长可以把题目分成8组,每组5道题,做完一组再做一组。可以用“限题计时”提高效率,譬如每做对5道题,记下时间后进行比较,这样把一个比较困难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是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心和兴趣的有效方法。

    4、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孩子对主流社会价值的追求,比如孩子希望得到很高的评价、有自我荣誉感,得到一些实物奖励、获得某种职位、得到公开表扬等等。小时候也应该有同样的感受,好好表现,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在阶段考试之后,能拿到一些铅笔、本子之类的奖品。在评选班干部或者评优的时候,能得到很高的票数。这些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孩子看重它们,说明是有追求的。人需要鼓励,就像植物离不开水。

    5、目标的确立

    目标是前进的灯塔,计划是行动的方案。没有目标,所谓的计划就没有了明确的方向,只能是四处乱撞,在学习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学习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的人生无关的负担了。这时学习就成了有趣的、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最重要的事。这样学习才是主动的、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压抑的。目标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2022-10-21 查看全文
  • 动力是孩子学习的根本,如果孩子没有了动力,那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就会变得非常痛苦和煎熬。其实在日常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喜欢打压、职责,这本就对孩子的动力有着很大的打击。所以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如何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动力!

    如何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动力

    1.给孩子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

    我以前带孩子去农村学农,看到孩子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

    再看看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我们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这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一样。

    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没兴趣;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2.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才会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成就感不一定要靠参加大型比赛获得,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我们只要让孩子尽情玩耍,他就能在玩耍中获得成就感,比如搭积木,户外骑车、跑步、踢球等锻炼,家庭猜字谜、下棋、阅读等活动,当孩子获得了自信,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

    3.我们要以正面心态面对孩子的种种“坏行为”,而不是主观否定

    比如吃饭前孩子去厨房拿碗筷,很多父母就会立刻说:“你不要拿,会打碎的,我给你拿。”其实这是孩子有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父母此时应该多夸孩子:“你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呢”。如果怕不安全,可以换成儿童专用塑料餐具。

    比如孩子喜欢踩泥坑,喜欢玩沙子,我们与其担心孩子弄脏衣服,不如给孩子穿点旧衣服,让孩子尽情的玩,而不是这不行那不行。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与其逼迫孩子学习自己不感兴趣、不了解的东西,不如先引导孩子对这个东西产生好奇感。

    比如想让孩子学钢琴,可以多跟孩子说说有关钢琴的事情,多和孩子提一些问题,引导他去做和钢琴相关的知识积累,孩子的好奇心会慢慢建立,也会逐渐对钢琴感兴趣。

    聪明的家长不会直接对孩子说“你快点去学钢琴”,而是从点滴对孩子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让孩子自发去学。

    2022-05-16 查看全文
  • 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动力在支撑的。这个动力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两个部分。当你的孩子具有内在驱动力之后,那么你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中就会变得非常主动、自在了。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呢?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1.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让孩子有成就感,进而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虽然孩子天生就充满着好奇心,充满着探索的欲望,但是这种好奇心和挑战的欲望是非常薄弱的,父母要注意引导和保护。

    比如,在给孩子设定学习目标时,尽量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设定的目标要让孩子跳一跳,能够够得着。

    另外,动机和兴趣爱好之类的本身就带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往往会把对老师或者是对父母的感情,直接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支持,那么即便是你用尽各种办法,甚至威逼或者利诱,孩子的行为仍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2.孩子需要认同

    说白了,孩子需要有一种我们是“一伙”的感觉。有些父母很少辅导孩子作业,但是陪孩子玩的时候却非常投入。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跟父母亲近,也更容易听取父母的意见。

    当然,这里必须指出,现在很多父母是让孩子玩,而不是陪孩子玩。比如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然后自己在旁边玩手机。这样的玩乐对孩子没有太大好处,反而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贪图玩乐。

    3.放大你的格局,开阔孩子的视野

    孩子胸无大志,很多原因在于家长胸无大志,格局低小。只有家长的格局大了,孩子才有可能视野开阔,目标远大。

    4.建立平等友爱的家庭关系,与孩子平等对话

    放下你的戾气,与孩子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随意训斥,孩子犯了错误,要帮助他分析。这样,孩子会在你的帮助下越来越好,学习自然就会主动起来。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非常利于孩子的发展的。

    5.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坚持的枯燥的事,每天都需要重复一样的事时间长了自然会失去兴趣。

    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之余增加一些新鲜的有趣的、不会给孩子造成额外负担的娱乐活动,多参加亲子活动,哪怕是晚上出去走走也好,陪孩子打打球,郊游,捞鱼等,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只看成绩,自己就是学习机器。

    2022-05-16 查看全文
  • 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常说的内驱力。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学会主动:主动学习、主动与人交谈……都是需要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的。那么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呢?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1.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可以用庆祝的方式给予孩子正面反馈

    庆祝的好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孩子却不会以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还有奖励。比如孩子在这周上学没有迟到,你可以告诉孩子“这一周你起得很早,都能准时到校,父母都很惊讶。这周六正好有部不错的动画片,我们去看庆祝一下。”

    2.让孩子体验下“撞南墙”的痛苦,体会危机感

    让孩子自己分析得来。要让孩子对自己成长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知,有危机感。你得让他痛了,切切实实吃了亏,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他才会明白“内在动力”这个道理。

    3.培养孩子心中的热爱

    热爱不是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不是选择完美的生活,更不是选择世人眼中得体的工作。对孩子来说,热爱是站在舞台上跳舞,是自由朗诵诗歌,甚至有可能是一款沉迷不已的游戏。

    很多家长认为这些跟学习无关,让孩子暂时放弃,但这样无疑更加深了孩子学习的痛苦。比起放弃,更好的做法是联结。

    拿打游戏来说,孩子会自发研究攻略、寻找队友,甚至会自己总结经验,不断磨炼技能。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把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在学习上同样可以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实不难发现,很多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都会有这样一个特征,就是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

    他们的家长很少会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看电视或者是很大声的交谈;并且如果有工作的话,也会将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孩子的学习时间安排在一起。看到家长在认真工作,那么孩子受到影响,自然孩子的内在动力也拉满了。

    5.引导孩子悦纳自我

    说得直白一些,内部动机,其实是一种心里感觉,但如果没有了自信心,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又何来激发内部动机呢?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悦纳自己。

    2022-05-16 查看全文
  • 内在驱动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内动力,和孩子自身努力和自觉性有着紧密的关联。就像我们作为家长每次在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其实很大程度上和孩子的内驱力有着紧密的关联,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成了家长们比较关心的话题。

    如何提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1.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很少人会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很少有人会喜欢一直在做同一件事。

    所以父母要学会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比如父母可以时常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通过不断地复盘反思,孩子慢慢就能发现自己每天都有新的收获,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到学习索然无味了。

    2.利用榜样的力量

    其实,要想孩子喜欢上学习,也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应该起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孩子努力。

    比如在孩子看书的时候,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在书房里看着自己的书,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变得非常喜欢学习。

    3.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帮助孩子设定有效目标

    当我们课上每次让家长写下孩子10个优点的时候,家长就非常为难,他们说让我写下10个缺点可以提笔就来,但是一提到孩子的优点就迟迟下不了笔,总是常勉强的才能写出来。

    当我们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的时候就会迷失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味的给孩子压力,一味的攀比而忘记了孩子只是孩子,需要小步前进,慢慢找到自己的自信。

    4.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控制,当孩子要报兴趣班的时候,家长可以列出一些选项,让孩子挑选几个喜欢的。

    或者是在面对家庭作业的时候,孩子可以自己决定先写字还是先画画,最终结果肯定是都要完成的。但因为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去做。

    孩子有内在驱动力的表现

    1.不满足现状

    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首先自己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寻求帮助,且能从帮助中得到学习知识或生活常识。

    不满足于现状,主要体现在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兴趣,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己大致的人生方向。

    2.喜欢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早晚是要长大的,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早越好。这和早熟是两回事,毕竟,人的行动是由思想决定的。

    喜欢思考,喜欢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一般很少焦虑,因为他不是已解决问题,就是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路上,您说是不是?

    2022-05-09 查看全文
  • 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虽然学习是要从娃娃抓起,但是有很多孩子由于年龄太小,对于一些课堂的学习知识理解不是很好。尤其是对于语文课的理解,有一部分孩子完全是处在一个混乱的阶段,那么孩子语文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孩子理解能力差如何培养:

    一、孩子理解能力差是一种常见现象,引起孩子理解能力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可以帮孩子报个智力培训班,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或者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意义的纪录片,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给孩子报一个智力培训班,这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孩子在上一两节课之后没有太大的效果,但是坚持两三个月你就会发现孩子在理解能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三、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探讨书里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书里面的内容给孩子出几道题目让孩子解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学习方式,多看书就会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看一些有意思或者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会更好。

    四、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探讨书里面的问题,可以根据书里面的内容给孩子出几道题目让孩子解答,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种学习方式,多看书就会发现孩子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看一些有意思或者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会更好。

    五、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意义的纪录片,看完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片子里面的意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便孩子说的天马行空也没有关系,慢慢的把孩子引导上正确的轨道,多看几次孩子就可以有更好的理解能力。

    六、尽可能的增加孩子的阅读时间。这个十分关键,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好不好,与阅读的时间够不够、多不多有直接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就是说要多阅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七、多注意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呢?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需要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在家庭中,家长要主动减少看电视、打麻将、玩游戏的时间,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是一种示范引导。因此,作为家长,就要注意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多读读书、看看报,或者尽可能多的陪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跟孩子一块看小人书什么的,这样孩子就能慢慢进入读书的那种氛围,自然而然就能多读书,进而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八、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语言一定要避免。孩子在阅读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其实上小学的孩子,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这个时候家长一些负面的话,一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一定要尽量避免。

    2024-01-0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