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孩子不独立怎么办

孩子不独立怎么办

提问者:匿名| 726次浏览| 2024-02-11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2-11 09:06:42
赞 99

孩子不独立,这是由于孩子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长大,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造成的。比如说孩子想喝水时,没有等她把需求说出来,家长就已经把水放到他的手上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有爸爸妈妈在,任何事情都能顺利的解决,这样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

孩子不独立怎么办?

一、多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

有些家长带孩子喜欢包办一切,但我们其实应给小孩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他们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妨交给他们主动去做,这对于提升小孩的独立能力有很大帮助。

比如家长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孩子提出帮忙,想要一起扫地,我们不妨满足他们的愿望。当孩子征得父母同意的时候,说不定他们的内心其实也特别喜悦。

二、让孩子独立解决难题

小朋友在一开始做事时,由于没有经验,难免会遇到许多难题,也有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于是会去请求父母,让他们帮忙。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遇到难题,什么话都不说,直接将所有事情都替他们做好。

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肯定会很开心,因为原本不会的东西被父母做好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什么都没有学到。因此当小朋友遇到难题,请求父母帮助时,家长可以从旁指导,不要替他们去做,让孩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激发孩子做事的欲望

多多留意孩子平时的兴趣爱好或渴望,以此为“诱饵”,鼓励、激发孩子认真做事的欲望,让孩子有足够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做好事情。

四、让孩子自行安排活动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父母完全规划好孩子每天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听孩子的想法,也不让孩子试着自行安排,只让孩子做个“执行者”,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很难培养出来了。

五、分享孩子做事的快乐

只有让孩子体会到做事的乐趣孩子才能真正地愿意去投入时间和精力,让孩子产生自我内驱力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即使孩子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看在眼里,用心地给予鼓励和赞美,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有被看到,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

例如,孩子第一次学会了自己使用勺子,父母要高兴地跟孩子说“宝贝,你真棒,可以再用一次给妈妈看看吗?”,孩子一定会欣喜地回答“好呀,妈妈”。

你看,这样一来孩子既学会了使用勺子又感到十分的成就感,孩子做事的主动性也会更强,父母能够省心不少。

六、平衡自己的权威和孩子自主之间的关系

听过一句话是“中国的父母带孩子怕麻烦,因为他们怕孩子把衣服弄脏了于是禁止孩子自己吃饭禁止孩子出门踩泥坑”。

孩子在生活中被父母各种限制,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坐等结果就好。父母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权威和孩子自主之间的关系,适度地给孩子一些空间去发挥,既让孩子懂得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又要让孩子能够有所探索和发挥。

例如父母摘菜的时候孩子很喜欢在一旁“帮忙”,这时候的父母不要嫌弃孩子烦,而是可以给孩子一点菜叶和篮子,让孩子自己去发挥,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学会如何摘菜又能够让孩子感觉到乐趣,愿意去投入做事,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和乐趣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不断地刺激孩子的激情,让孩子保持探索的欲望。

孩子不独立的原因:

1、代劳孩子的一切事

经常听到幼儿园老师抱怨到,很多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了,还不会自己绑鞋带、不会自己穿衣服。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2、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要求

经常会听到小朋友这样的要求,“妈妈,我想要个新玩具”、“妈妈,美美今天背了个新书包书包。我也想要个新的书包”。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听到的答案则是,“好,只要宝宝喜欢,妈妈就给你买”。的确,现在的家庭,绝对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宝贝,不管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满足。倘若没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很多家长,还会觉得愧疚。

3、对孩子过度保护

每天,都有大量儿童意外受伤的案例不断发生,每每看到此,家长们的神经就会绷得格外紧,对自家孩子“严加看管”,都会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