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孩子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冷静看待孩子拖延这一现象,不要太过焦虑和紧张。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提高孩子做事情的效率。
怎么改正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
首先,改变认知。
家长要明晰,孩子拖拉、磨蹭,往往源于缺乏自信、自律。因此,改变孩子的认知是关键,尤其是父母要停止催促、唠叨,学会鼓励,事无巨细的催促,会让孩子的大脑应接不暇。
其次,制定目标。
和孩子一起制定劳逸结合的计划和安排,特别是制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让孩子感受到只要稍加能力,就能达成。这里,家长也有目标,那就是“不再唠叨,学会鼓励”!
再次,小步慢走。
从孩子容易做到的日常生活小事做起。第1个小目标:第1天起,能“自主起床晨读”,做到了予以鼓励。记住,跟孩子约定好后,父母不要催,“主动”二字最关键。第2个小目标:第8天开始,每天做完作业,将书桌收拾整齐,书包整理有序。“主动”加“坚持”!第3个小目标:第15天开始,填写作业规划,定时、量化,用番茄钟进行管理。把较难的作业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小目标。接下来,最最重要的是给每项作业定一个完成时间。
第四,感受成功。
要放大孩子的成功体验,可以让孩子写一写完成作业的成功经验,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家长不要焦急,而是学会鼓励,最终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最后,激励孩子。
孩子成功后,用“我能行”的价值感激励孩子,如颁发证书、给予拥抱等,不一定是好吃好喝的。21天只是养成好习惯的开始,要想习惯基本定型,需要继续坚持到“90天”!不少家庭往往就输在“坚持”二字上!
孩子拖拖拉拉的不良影响:
第一,影响孩子做事的效率
孩子总是拖延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做事效率,而很大一部分影响就是孩子的学习效率。拖延将会导致孩子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学习中,但是收获的却不多。这不仅影响孩子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孩子精力不足。所以说,拖延的孩子多半成绩一般。
第二,拖延症会让孩子变得自闭
拖延的孩子总会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给别人完成的,对待自己的事情也不会更上心,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
拖延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等现象。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自我负责,容易找借口。
第三,影响人际关系
拖延很容易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往往不会被别人喜欢,也很难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关问题
- 1 小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怎么改 02-14
- 2 怎么改掉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 02-11
- 3 8岁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04-12
- 4 小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03-15
- 5 小孩拖拖拉拉的毛病怎么改 03-13
- 6 孩子不写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03-13
- 7 小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呢 02-20
- 8 一年级孩子拖拖拉拉怎么办 02-19
- 9 孩子做什么事都拖拖拉拉怎么办 02-18
- 10 孩子写字拖拖拉拉的该怎么办 02-16
上一条 :对于特别敏感的孩子怎样引导
下一条 :孩子太敏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