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爱劳动,对孩子的好处太多,比如可以让孩子懂得尊重劳动的果实,让孩子明白付出的不容易,还可以让孩子从中找到许多的乐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文!
1、培养孩子“劳动光荣”的意识
孩子要形成勤劳的品质,需要具有“劳动光荣”的观念。爸爸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拥有一种充实、幸福、愉悦的感觉。劳动给孩子带来了美好的体验,孩子也就会喜欢上劳动。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是孩子要从小铭记于心的。孩子要明白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的劳动是创造世界的活动。孩子认识到劳动的光荣、伟大,才会喜欢做个勤劳的人。
2、引导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都有爱劳动的天性,在学会走路,手脚比较灵活之后,看见父母做什么就会凑上前帮忙。这时候,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情,可能会因为手脚还不能很好地协调,做起事情来很费力,有可能还会越做越糟,但父母不能因此喝止孩子,也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限制孩子做事。父母应该对孩子做到耐心地引导,给孩子做示范或者与孩子一起把事情做好。
即便孩子不主动上前,父母也要吩咐孩子学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从自己穿衣、整理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日常用品等等做起,从易到难地教孩子学做一些家务劳动,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使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而且能够使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多让孩子分担家务劳动
孩子在幼儿期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家务劳动充满了热情,爸爸要抓住时机,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动中来,无论大小,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4岁的江帅很爱劳动,看到爸爸在扫地,执意要帮忙。爸爸把扫帚递给他,他很认真地把瓜壳、纸屑扫进垃圾筐里,看到有“漏网之鱼”,就会马上补救。不到半个小时,江帅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一次,爸爸要修电风扇,也让江帅来帮忙。他的劳动热情非常高,兴致勃勃地帮爸爸拿东西,还非常专心地看着爸爸修理。从那以后,爸爸只要做家务,都会请江帅来帮忙。
爸爸别怕孩子干家务活慢、质量差,要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孩子的技能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的。爸爸多给予孩子鼓励,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劳动热情,让孩子乐于做家务。
4、尽可能努力让孩子做家务活觉得轻松愉快
孩子的劳动带有游戏的性质,孩子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玩边做。如洗手帕时就玩肥皂,擦桌椅时就玩水.家长对此不要苛求。因为当劳动只成为纯粹的义务而无任何乐趣的话,是很难让宝宝热爱劳动、坚持劳动的,这将不利于劳动情感的培养。
孩子对待劳动的态度受到父母劳动态度的影响。如果父母认为干家务活是令人讨厌的或降低身份的事,是因为没办法才不得不为之的,那么这种消极态度将会影响你的孩子.因此,做父母的首先要具有对劳动的尊重和自豪的感情。
相关问题
- 1 小孩子的时间观念怎么培养 04-19
- 2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怎么培养 03-10
- 3 孩子时间观念怎么培养 03-07
- 4 怎么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03-03
- 5 两代人教育孩子观念冲突怎么办 05-29
- 6 初一学生家长应该怎么培养孩子 05-19
- 7 怎么培养孩子内驱力 05-14
- 8 怎么培养情商高的孩子 05-13
- 9 情商低的孩子怎么培养 05-13
- 10 怎么培养孩子情商高会说话 05-13
上一条 :学生上课顶嘴怎么处理
下一条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不玩手机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