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有了自我意识,不再是小时候的那个小乖乖,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期。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正常的,不叛逆是异常的。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是什么?
1,强烈的好奇心
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2,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2,对抗性
对父母十分冷淡,关系距离加大。认为父母的管教不符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标准,实施消极抵制、明显对抗;不接受倾向明显,甚至公开敌对;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偏偏不作,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3,冷漠性
对抗造成与父母关系恶化,对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行为产生厌恶和反感产生关系情感的冷漠现象和行为上的违抗性。面对父母伤心的眼泪不能使他们动情。
孩子叛逆的原因:
1,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
中国长期的家长传统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 “对着干”,因此,孩子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2,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孩子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孩子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如前面举过的小军的家长的例子,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孩子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3,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
有些老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相关问题
- 1 青少年叛逆期行为表现及心理分析 05-13
- 2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疏导 05-11
- 3 青少年叛逆心理怎么办 05-11
- 4 青少年叛逆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 05-11
- 5 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产生的原因 02-12
- 6 青少年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01-26
- 7 叛逆青少年心理辅导 01-22
- 8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 01-22
- 9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05-16
- 10 青少年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05-14
上一条 :如何应对叛逆期
下一条 :12岁女孩脾气暴躁是什么原因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