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好,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调皮,倔强,太有自己的主见,就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听话,但听话的孩子往往就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因为他们的事情都是被家长安排好的,从而孩子得不到锻炼。
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1、认真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随着孩子开始长大,逐渐开始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判断,遇到不懂的问题,开始向身边的咨询。这个时候的父母,应该做的是,对孩子多多鼓励,同时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一般有父母的鼓励和回应,孩子会继续思考自己面对的问题,事情不管能不能解决,最重要的是孩子真正的自己思考过,即便是失败了,也能吸取大量实践经验,大大替考独立思考习惯。
2、家长应该学会“放手”
适当地放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独立完成,哪怕他做得不好,只要他力所能及,父母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如果父母看到孩子遇见困难,就帮助孩子解决,那么,这种疼爱便是对孩子过分溺爱。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变得更加懒惰,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当孩子面对一件事情要解决时,父母不要试图帮着孩子能顺利又能尽快完成,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当孩子正在解决问题时,父母更不要干预孩子做事情,比如对孩子颐气指使、唠叨啰嗦。
3、父母对孩子要理解和宽容
假如孩子犯了非原则性的错误,我们作为家长这时候会有疑问,比如到底是打一顿,还是不予理睬这样的艰难选择。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犯了小问题,家长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有句话叫做:容小错,惩大错。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父母的包容和引导,更离不开父母正确的观念,要懂得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孩子为什么不爱独立思考?
1、孩子缺少自主选择的机会
很多父母担心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对事物没有基本的判断,所以他们完全不给孩子任何选择的机会,就把他们自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直接塞给了孩子。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思考和选择,就直接接受了父母已经为他做好的一切。
2、 父母与孩子不能平等、双向交流
父母喜欢运用自己的权利,要求孩子做各种事情,孩子想做的事情大多会遭到父母的反对。因为父母只想让孩子做一些提高学习成绩的事情,所以,有时父母会忽略孩子处于好奇心、探索心想做的事情。
3、家长的过度包办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利
家长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大小琐事,爱得太宠溺,爱得太专制。家长总是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压制孩子的思考,捆住孩子的手脚,绑住孩子的翅膀。这些家长不知道,每一个不懂思考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个“不愿放手”“包办代替”的家长。正是家长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一手造成了“懒得思考”的孩子。
相关问题
- 1 如何锻炼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05-01
- 2 如何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05-01
- 3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04-30
- 4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04-30
- 5 如何引导孩子自主思考 04-29
- 6 如何帮助孩子独立思考 04-21
- 7 如何让孩子能够学会独立思考 03-31
- 8 怎么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03-31
- 9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03-31
- 10 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问题 03-14
上一条 :为什么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爱哭
下一条 :如何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