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小学孩子晚上不写作业怎么办

小学孩子晚上不写作业怎么办

提问者:匿名| 1448次浏览| 2024-01-06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06 14:42:13
赞 99

让孩子写作业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有一些小孩,无论家长使用什么方法,他们就是不想写作业,家长说的多了他们还会发脾气。想要让他们好好写作业,家长要先找到他们不写作业的原因。

小学孩子晚上不写作业怎么办?

1、了解原因。

先询问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有可能是太累了、看不懂题目、不喜欢这门科目等。

2、放松孩子的情绪。

在孩子回到家以后,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天。你可以用下面这些话语与孩子沟通:“你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呀?”——了解孩子的心情,帮助他宣泄。“今天学校布置的作业难不难?”——评估孩子饭后做作业的状态,适时提供帮助。“咱们一起来分享一件今天发生的好玩的事情吧!”——放松孩子的紧张情绪。当孩子的情绪与感受能够被家长看见,他的心情会更加的愉悦与放松,做事情的效率也会提升。

3、纠正孩子写作业的态度。

家长一定要帮孩子认识到写作业的责任感,让孩子知道作业的重要性,做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使孩子端正做作业的态度,大部分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在做作业的时候不认真。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写作业的重要,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还有对知识点的拓展。

4、给到孩子自主学习权。

你可以和孩子做好约定,让孩子自己决定一天的时间段。同时,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要尽量不去干扰孩子,如“你这字写的太歪了,重写”“能不能坐直点”,这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还容易诱发孩子的负面情绪。

5、对孩子进行奖励和惩罚。

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但是,家长不应该过度依赖奖励和惩罚,而是应该逐渐减少奖励和惩罚的频率,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

6、提高学习能力。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学习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对于孩子们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或者请教老师等方式来解决。

小学孩子晚上不写作业的原因会有哪些?

1、反抗家长的意愿,以示自己的强大。

孩子都有叛逆期,如果非要说什么时候才是叛逆期,要我说,孩子总是反抗家长的意愿,什么事都是跟家长拗着来,喜欢自己做事,这就是叛逆期。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总说孩子笨,其实孩子聪明的很,只是他不愿去做。一是体会反抗家长所发生的后果,二是满足自己强大的愿望。

2、挫折教育太少。

现在社会稳定,物质丰富。经过几代人的奋斗积累,家庭条件都不错,长辈多,孩子少,孩子就成了宝,一切由家长代办,孩子只管吃好穿好学习好!长此以往,孩子在温室里长大,缺少必要的责任教育,挫折教育,行为处事就越来越不积极不上进!那么,不爱学习,不做作业就是家常便饭了!

3、孩子的学习环境不佳。

孩子的学习环境也会影响孩子是否愿意写作业。如果孩子的学习环境嘈杂、杂乱无章,或者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那么孩子就不会愿意去写作业。

4、孩子的兴趣不在写作业上。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孩子对写作业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愿意去写作业。

小学孩子家长该怎么引导?

1、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2、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家长应该建立规律的学习时间和程序,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规定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建立学习计划,鼓励孩子们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定期评估他们的学习进展。

3、表扬奖励。

用表扬奖励的方式来对孩子的思想行为给予好评与肯定。这样的好评与肯定会加强孩子进取心与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也要做到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还要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4、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5、培养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是一个社交环境比较复杂的地方。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主动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

6、说服教育。

谈话,父母根据孩子的思想实际,讲道理,摆事实,这样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必须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讨论,有时候父母要与孩子共同讨论,介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如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这样使孩子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