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初三孩子厌学怎样开导

初三孩子厌学怎样开导

提问者:匿名| 1306次浏览| 2024-01-07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07 14:49:04
赞 9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孩子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孩子不喜欢学习往往是因为对该科目不感兴趣,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目标激发兴趣、成功激发兴趣等等。让孩子把被动、消极的“要我学”变成热情、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才有可能进入最高阶段,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初三孩子厌学怎样开导?

1、了解厌学的根源。

首先,家长需要理解厌学行为的根本原因。初三学生正身处青春期的狂风暴雨之中,生理、心理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也在影响着他们。因此,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关注他们所面临的困扰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不以成绩的好坏去点评孩子。

有的家长特别在乎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成绩,稍不如意,孩子面临的可能就是严厉的责备和惩罚。对于正在成长期的他们来说,这是特别不好的。有很多聪明的人,小时候的成绩都是不太如意。所以,家长们应该多看到孩子身上其它的闪光点和优秀之处,不以成绩的好坏就来判断这个是好孩子,那个是坏孩子,是不可取的。

3、鼓励自主学习。

初三的学业压力确实很大,但过多的干预和监管可能会适得其反。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让他们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你可以与他们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提供必要的支持,但要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

4、要使孩子看到学习的进步。

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简要纪录,并把孩子做过的作业本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让孩子比较一下,经常告诉孩子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信心足,动力强。当孩子在学习时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乐趣时,学习也自然变得容易而有趣了。

5、关注兴趣爱好。

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发展也很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爱好。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跟老师多沟通。

家长要经常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多跟老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在教育上共同探讨。老师很愿意倾听家长的想法的。如果孩子因为老师而厌学,老师却完全不知情,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给老师提一些建议,让学校的教育变得更好。

7、创造条件让孩子吃苦,使其回心转意。

对于那些厌学情绪强烈的孩子,这个做法值的一试,让孩子体会一下诸如打工的艰辛、挣钱的不易,再想想在学校吃穿不愁,只是去面对几道难题,相比之下容易多了。

初三孩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有些孩子的学习心理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也完全没有学习目标,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厌学了。

2、孩子的成绩不好,丧失信心。

初中阶段学习节奏快、内容多,孩子们往往会因一时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队。再加上知识点的前后连贯性强的原因,往往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不好,就会丧失信心,从而厌学。

3、老师忽视。

现今学校孩子数量太多,老师无法顾全每一个孩子,老师开始时只会关注学习突出的孩子,对于一些开始时还没有展现出自己学习能力并且内心十分敏感孩子来说,会错误的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丧失学习的动力和自信,产生厌学心理。

4、叛逆期来临。

初三的孩子他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长辈,老师的话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如果老师与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会加剧这种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最终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初三孩子厌学的表现有哪些?

1、逃避学习。

他们尽量回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情,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花时间做作业,不愿参加考试,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师生关系紧张,有时甚至为了逃避学习而离家出走。

2、拖延学习任务。

孩子可能会拖延学习任务,不愿意按时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他们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来逃避学习,如身体不适、没有时间等。这种拖延行为可能是厌学的一种表现。

3、缺乏动力和意志力。

初三生可能会感到学习没有意义或者没有价值,缺乏动力和意志力去学习。

4、失败合理化。

孩子往往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变为合理化。当这些孩子达不到所规定的标准时,就否定或指责这个标准不合理,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自慰可以使孩子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

5、自我保护。

学生在学习上受挫以后,举出众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与他人一样,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化比较方式,是为了推脱责任,解脱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