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想要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父母要创造一个健康的氛围。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怎样做孩子才能喜欢学习。
怎样让孩子有良好学习习惯?
1、有效阅读,主动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科目,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无疑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2、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他求知的内在动力,只要激发出他的学习内在动力,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学习会轻松有效,从而不断自我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好的学习观。
3、家长要教育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能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学习,做习题。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他们在1个小时里做完以前2个小时都做不完的作业。”这样,孩子自己意识到学习习惯重要性,就会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了。
4、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按计划行事
一旦为孩子制定了良好的学习计划,家长就一定要督促孩子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来执行。比如早上几点起床读课文、背单词,晚上几点钟必须上床睡觉,效率高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放松的时候不要因为任务而放不开手脚。
比如孩子在晚上的学习效率比较高,那么制定的计划一定也是晚上做一些比较薄弱的课程习题,家长这时候就要监督,让孩子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不可打乱计划。
5、孩子之间良性影响
在你家孩子的周围一定要学习好的孩子,也一定有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孩子,那就不妨让自己的孩子跟这些孩子多交流,一起学习。经常在一起聊天、说话、学习,自己的孩子就能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6、常与孩子沟通
保持微笑地和孩子说话,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平等。父母不摆谱,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他也会按照和大人的约定来学习。学习是靠自觉性的,孩子学会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孩子在平等有爱的氛围里,才能安心学习。
7、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是孩子爱上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知识是孩子自信的资本。告诉孩子,一切自信都缘于学习,生命的价值也取决于我们自身。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增强信心,努力地提升自己,才能实现人生目标,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8、积极配合老师
术业有专攻,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事项,都是在长期教学的工作中,学习总结而来的。家长如果能够有效执行,一定有益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课后学习习惯。
相关问题
- 1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03-13
- 2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4-02
- 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02
- 4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03-01
- 5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01-05
- 6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的学习习惯 04-30
- 7 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04-29
- 8 孩子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4-20
- 9 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04-04
- 10 怎样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习惯 04-02
上一条 :正确批评孩子的技巧
下一条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