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如何才能让孩子改掉粗细大意的习惯

如何才能让孩子改掉粗细大意的习惯

提问者:匿名| 677次浏览| 2024-03-22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3-22 12:33:48
赞 99

孩子的不认真表现出来的粗心大意是家长对孩子一种看法,这种看法会导致家长认为这都是孩子的错,作为孩子你就必须改掉你的这种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尽量是少犯错,最好是不犯错。

如何才能让孩子改掉粗细大意的习惯?

1、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能力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孩子能力就这样了,任其发展。其实,只要家长们仔细的、认真的了解孩子,在生活中启发和引导孩子,有意识的给孩子进行能力训练,孩子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家长们请相信这一点,如果家长没有时间,也可以选择专业的机构帮助孩子。

2、教孩子学会反思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有很多因素影响,有时候孩子只看到成绩,意识不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成绩不佳。所以,家长应该教孩子学会反思,一起分析原因,比如孩子抄写慢,看一笔写一笔,属于视觉记忆能力弱;孩子联想不出图与图的关系,形象思维能力不佳,属于视觉分辨不佳;孩子分辨不出音近字词,听写时常常听不清、听错,属于听觉分辨不佳……通过反思,孩子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找到自身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训练,提高自己的能力。

3、 避免孩子的过度依赖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从收拾书包到指导作业,恨不得自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将孩子的学习全部包办,孩子只需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过度依赖会导致孩子没有目标,放弃思考,更难以提高能力。所以,家长必须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把学习交给孩子。

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

1、因为无聊乏味所以粗心钻了空子

当孩子觉得一件事情非常无聊,非常不愿意干的时候,孩子们是很难投入自己百分百的精力进去的,这就是所谓的缺乏动机了,缺乏动机会导致情绪低落,精神恍惚。当孩子是这种状态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不会太在意自己所做的事情,内心独白是这样的“赶紧做完了,好去做有趣的”,经常这样想要不粗心也是不阔能的,小错铸成大错。

当然动机或许强烈也就是太兴奋了也是不可取的,太兴奋了容易麻痹大意,情绪或许兴奋,会导致意识狭窄,思维混乱。

2、孩子:我的注意力“飘了”

注意力不集中是粗心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来是全心全意的在做一件事情,做着做着自己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小学生注意力有效集中时间是在20分钟左右,超过了这个有效时间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开始飘了,例如孩子本来投入了100的注意力在做计算的,忽然撤掉了30的注意力在其他事情上面,这丢失的30注意力就会导致孩子无意识的计算错误!

3、孩子:我真的是耐不住

缺乏耐心则是孩子粗心的又一大罪魁祸首,小孩子好动是天性,安安静静地坐个十几分钟那是一件非常大的挑战,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习的内容会越来越难,考试试题数量也会增加,孩子开始的时候还会耐心做题,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耐心,耐不住性子,于是粗心大意的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