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最怕的就是遇到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比如偷窃、撒谎等行为,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父母往往会惊慌失措,不知道是自己的教育哪里出现了问题,使得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坏小孩”。
孩子偷东西怎么引导?
1、先冷静,不要反应过度
虽然孩子发生了“偷窃”行为,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变成了小偷。父母应该保持冷静,思考下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做?孩子想要什么?是零用钱不够,还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与关心?
2、理解孩子,别人认为孩子是偷,但是家长不要指责孩子
先稳住孩子的意思是指在事情发生后千万不要立即指责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下不来台,也不利于事情的进一步解决。在孩子“偷东西”慢慢是一种匮乏的表现,比如没吃过这种东西,就觉得想吃,物质上的匮乏。那么看到就想要,想要就想办法,办法就是伸手去拿。
3、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过错之处
当家长把这整件事情都处理明白后就可以和孩子细细地讲明道理了。在这个时候,您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样行为在别人看来是小偷,而小偷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贼”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有多肮脏,只有让他明白这一点,日后他才能不再犯,您的整个处理才能行之有道。
4、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外面商店或者别处拿的,事发后家长必须监督孩子或者陪他一起归还物品并道歉,而且必须是当面还,不能偷偷地放回去,这样能让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5、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概念
平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需要得到别人的同意才能拿,如果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他们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孩子的东西我们一样需要尊重,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我们也不能随意地拿取。孩子恰恰是透过我们对他的物品的尊重来体验到尊重感、界限感,进而才能够去尊重别人的东西,不拿别人的东西。
6、一如既往地信任孩子
“偷窃”事件不能表明孩子品质不好或行为不端,小朋友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对他们的期望。如果家长把孩子看成喜欢小偷小摸、行为不端或经常撒谎的人,孩子极有可能如其所愿,变成家长所形容的这种人。
7、给予孩子陪伴与关爱
孩子有的时候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父母应该多给予孩子陪伴与关爱,所谓的陪伴不是待在孩子身边,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相关问题
- 1 小孩子偷东西怎么引导 03-23
- 2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05-14
- 3 孩子偷东西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05-07
- 4 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05-05
- 5 十岁孩子偷东西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04-23
- 6 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04-23
- 7 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办应该怎么教育 04-22
- 8 初中孩子偷东西怎么教育 04-20
- 9 孩子偷东西还说谎怎么教育 04-19
- 10 10岁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04-19
上一条 :孩子上课爱说话家长怎么引导
下一条 :太好动的孩子怎么教育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