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儿童独立能力的培养

儿童独立能力的培养

提问者:匿名| 549次浏览| 2024-04-15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4-15 16:55:49
赞 99

独立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三观形成、生活以及学习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父母都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但提起具体该怎么做,却是一头雾水,更有的父母选择了错误的方法,逼着孩子独立,反而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儿童独立能力的培养有哪些方法?

1、尊重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长不在意孩子的想法,这使得孩子对自身的评价也会随之变得模糊,当家长适度的听从孩子的意见时,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更加积极正面。

2、激发孩子的斗志心。

在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后,父母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表扬孩子,这样能激起孩子的昂扬斗志和自尊心,从而产生“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到,别人不能做的事情,我也要想方设法完成”的信心。父母对孩子的斗志进行鼓励,孩子就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样就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和行为上脱离了依赖的恶习。慢慢的,孩子也会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捍卫自己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3、一定不能溺爱孩子。

很多家庭父母溺爱孩子,包办代劳孩子一切事情,导致孩子强烈的依赖父母,进而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建议家长放弃代劳孩子事物的一切行为,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必要时家长加以帮助即可,让孩子在摸索中思考、成长。

4、给孩子机会让他去锻炼。

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做的事情父母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尽管年龄小,但是他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摆碗筷、擦桌子、帮忙扫地等家务活。在孩子不断的动手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能,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慢慢的建立起来了。当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孩子越来越喜欢自己动手和探索的兴趣时,也就是孩子真正走向自立自强的开始。

5、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尊重孩子的情感,对于孩子的“大惊小怪”,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呵斥孩子,不能对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顾,要给予真诚的关注,与孩子之间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和宽松的氛围,不能把成人意见和情绪强加给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情绪污染”,用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压抑幼儿,让其情感围着成人变化,而无法拥有自己独立的情感世界。

6、让孩子参与事情的决策。

家里的一些简单事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说说,听听孩子的建议,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让孩子学着参与决策。从简单的事情让孩子参与进来,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并且能够使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家里的重要性,锻炼孩子自主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从而减少孩子依赖心理的产生。

儿童独立能力的培养有哪些好处?

1、做事目标明确、坚定。

独立性好的孩子,擅长规划自己的事物,他们对事情的发展往往具有很好的前瞻性。独立性好,再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时。他们就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获得,这是独立性好的孩子的特别优势。就算他们中有一些人会有主意不定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办法去清晰去实现。

2、抗挫能力强。

独立性好的孩子,内心力量比较强大,他们遇到挫折时会想方设法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与静止不动。独立性好的孩子,他们的内在力量会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中的不同目标,向着他们想要的方向去生活。

3、学习积极主动。

独立性好的孩子,其学习的积极性好,主动性好,他们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规矩。属于班上“爱学习”的孩子,是老师们喜欢的、家长放心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