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打家长的孩子怎么教育

打家长的孩子怎么教育

提问者:匿名| 654次浏览| 2024-04-20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4-20 16:12:53
赞 99

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动手打人,甚至动手打父母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介入教育,千万不能睁只眼闭只眼,任凭孩子发展。有些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即使动手打人也不是故意的。但这样的态度在孩子眼里就是默许,必然会在孩子心里埋下暴力种子。

打家长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孩子对家长动手了,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冷静下来,然后温和处理。可以放孩子冷静一会,让大家都有一个缓和的“平静期”,既让他看到家长是如何处理生气情绪的,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生气的方式都是大呼小叫,也可以是平静的。同时也需要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来消化他的情绪,等孩子发现没有了发脾气的理由,自然会冷静下了。

2、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情绪管理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有责任教会孩子控制情绪的正确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和处理情绪。父母需要告诉孩子,人人有情绪,情绪没有什么对错之分,但是不能做情绪的奴隶,而要学着掌控情绪。在生气的时候不可以影响别人,也不能让最亲近的人难过、伤心,更不能出手打父母。

3、合适的正面激励。

对于孩子错误的行为我们应采取适当措施纠正,而当孩子在理解后采取温和方式表达感受,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应当予以表扬等正面激励,让孩子知道比起暴力方式,用温和和彬彬有礼的方式解决更好。

4、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家长要教会孩子去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帮助孩子去宣泄。比如孩子很生气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大声喊出来,准确的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样自己可以得到释放,他人也能够了解孩子的情况,避免负面情绪扩大化。

5、不能妥协。

同孩子讲道理一定要方式温和,但是态度绝对坚定,一定要把这种“暴力”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不要小看孩子察言观色和欺软怕硬的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守住家里规矩,要有原则性,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含糊糊,让孩子钻了空子。

6、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相敬如宾、和言细语,对待老人也要尊敬、孝顺、和气,孩子自然会学习父母的样子,对待家中长辈也表现出彬彬有礼的样子。很难想象,如果父母对家中的老人总是横眉竖眼、恶语相向,却要求孩子尊重他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打家长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烦躁不安,一般没有同情心,有时有暴力倾向。

打家长的孩子一般缺乏爱心,同情心,情绪上总是烦躁不安,严重的有暴力倾向,走向社会后,做什么事都不会有耐心,做事情的成功率会降低。

2、愿意发脾气,对人不友好,性格孤僻,没有人缘。

经常动手打人的孩子,脾气大,性格差,没有人缘。长大后走向社会,性格鼓励,人际交往、沟通交流能力会很差,会影响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