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提问者:匿名| 670次浏览| 2024-05-04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04 08:47:11
赞 99

大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就会进入到叛逆期,出现逆反心理。处于这阶段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不服父母管教,会为父母的家庭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想要解决这种困难其实也很简单,父母只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一定要足够敏锐,在发现孩子行为和心理上的变化时,我们就要及时认识到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家长就需要立即转变,多引导孩子。

1、脾气特别不稳定。

情绪控制比较差,比如容易激动,因为很小的事就和父母大喊大叫,而且乱发脾气,有时总觉得父母特别唠叨甚至父母的意见、建议也无法听进去。

2、较为偏激地顶嘴。

孩子们顶嘴很正常,但是对于那些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他们的顶嘴会较为偏激,一旦家长们有说些让他们不满的言语,他们便会竖起“刺”来,开始顶嘴,“关你什么事”、“你别管我”、“烦死了”、“滚开”等等。

3、行为上的偏激。

如果孩子出现摔砸东西或是以其他物品为发泄对象,那么家长们也应该清楚,这时的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如果不改变,或许可能演变为青少年暴力行为。

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庭的不良因素。

在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当中,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命令式的说教、专断式的压制、无休止的唠叨发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年常日久,孩子的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

2、学校的不良因素。

学校的不良因素同样也是导致孩子叛逆的原因,学校教育中教师教育的手段与不当,如不尊重和体谅学生、方法简单却出口伤人等等,同样也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孩子采用叛逆和对抗这种扭曲了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主体性权利和自主性要求。

3、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慢慢地发展起来,孩子对于自我的思考越来越深了。孩子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年纪,现在的小孩是会思考自己的,他们对于父母的教育是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会思考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这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现象,这是孩子正常的成长阶段。

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怎么办?

1、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叛逆期的孩子喜欢自我显示,虚荣心很强,在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叛逆期的孩子心理上的特点是越不让怎么做,越反着来。所以一定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寻找恰当的教育方法进行引导。

2、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平时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在叛逆期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家长平时也不关心孩子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孩子把平时的一些情绪压在心里,等到这个时候就会爆发。

3、确定目标。

叛逆期的孩子内心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方向。这时家长的角色很重要,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家长要好好地给孩子规划一下人生,给孩子找到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孩子就有了动力,学习起来更有劲,也不会再想着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