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如何挽救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如何挽救

提问者:匿名| 631次浏览| 2024-05-09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5-09 12:20:18
赞 99

孩子不想上学是正常现象,现在不仅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即使学习好的孩子,也会有不想上学的情况,家长要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动态,给孩子沟通,释放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

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如何挽救?

1、给与充足的重视和关注,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兴趣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父母给他描画的越生动形象,他越容易产生兴趣,兴趣有部分是天生的,有部分靠后天发掘培养。人的学习是个不断发掘自我、认可自我的过程,学校教育有普遍性,不可能每个人的兴趣都能照顾到,父母做好启蒙人很重要。

2、每个过渡都需要时间适应,家长给与适当的引导

不愿上学、产生厌学情绪是有阶段性的,人习惯了舒适的环境,要改变、接受新事物是需要过程的。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效果好,引导比强迫好,多给与鼓励支持,比打骂指责有效果,孩子青春时候叛逆期更需要理解、引导。

3、根据原因解决孩子遇到的难题

孩子不去学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长根据孩子提出不去学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跟不上课了,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降低学习压力,在学校被欺负了,不敢去,也要去解决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和担心,才是解决的方法。

4、和孩子老师沟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诉自己不想去学校的原因,家长可以和孩子的老师联系一下,问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最近表现,不去学校的原因,配合老师一块解决孩子不去学校的问题。

孩子不想上学原因:

孩子自身因素

很多孩子学习十分努力,却拿不到好成绩,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多次受挫,逐渐形成“我是差生”的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势必产生厌学心理。

家庭因素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当孩子无法承受这些重负时,会对父母的做法产生反感,进而发展到讨厌学习、讨厌上学。老师同学的影响: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与人交往的地方,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定位与评价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老师总是觉得孩子是后进生、差等生,总是批评孩子,那么孩子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与同学关系处的不好,也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不良社会风气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 “一切向钱看”的赚钱思想;父母自身生活态度消极,整天打麻将,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还有一些学生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好的朋友后,耳濡目染,逐渐厌学。

孩子不想上学的影响:

1、孩子不上学后,容易沉迷网络游戏

每到假期,就有许多家长发愁:放假后孩子放飞自我,天天晚睡晚起,一睁开眼就是手机,吃饭上厕所都不离手,到底该怎么办?

假期尚且如此,孩子不上学后,更容易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没有家长的唠叨,没有学习的烦扰,孩子更容易深陷于虚拟世界之中,不愿回到现实。如果放任不管,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展非常不利。

因为互联网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家长难以监管孩子接触到的事物。良莠不齐内容很容易对孩子性格、人格、三观等的塑造产生影响。

2、影响人际关系

厌学儿童学习成绩不好,难免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学校中很常见的现象就是,老师会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贴标签,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到一起。从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弃,索性和与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报复心理,会出现叛逆、搞恶作剧、欺负弱小同学等行为,严重影响其正常人际交往。

3、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孩子休学后,往往就会变成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长没法管的“三不管”状态。青少年阶段的孩子缺乏对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也缺乏对于违法行为、法律的认知。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小团体的拉拢,成为人人避而远之的“社会混混”。

如果家中经济状况不好,孩子还有可能会为了“搞钱”而受到不法分子的教唆步入歧途。久而久之,罪恶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待到孩子面临社会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时,家长再想拉孩子便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