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home/images/img/da.png)
已有1条答案
孩子行为散漫,专注力不集中,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就要提前及早地帮助孩子找出解决方法。
孩子太懒散了怎么办:
1.多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时间
学龄前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感受时间和认知时间的意义。适当给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比如,在多长时间内收拾好玩具、在多长时间刷好牙、穿好袜子等; 经常让孩子留意时间:告诉孩子做一些事情用了多长时间,或者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2.规范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孩子平时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东一件西一件,随意性强、自控能力差、缺乏条理。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形成时间观念的前提,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家长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每日作息表,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吃饭、写作业,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一项事宜。
3.多让孩子自己把握时间、管理时间
家长事事包办替代,孩子就不会有时间管理能力,也没有主动权,反正事事都有家长的提醒,他就会习惯了听话、被安排。 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多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在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家长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在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更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习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更好地做出时间安排。
4.父母其中一方就比较懒,也难养出勤快孩子
有的父母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快的行为习惯。“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孩子“勤快”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使懒散现象的发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本身也存在着懒惰的坏习惯,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会慢慢地被其影响。
5.家长避免过度溺爱
孩子的懒散令家长烦恼,但是孩子的懒散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学生惰性心理的因素之一。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家务及孩子应该承担的事物大包大揽,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习以为常。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多加注意,不要给孩子惯出了毛病。
相关问题
- 1 孩子太懒散不自律该怎么办 03-26
- 2 初中生的孩子太懒散了怎么办 02-10
- 3 孩子太懒不学习怎么办 03-27
- 4 17岁孩子太懒怎么办 03-27
- 5 14岁的孩子太懒怎么办 03-27
- 6 一年级孩子太懒怎么办 03-27
- 7 高中孩子太懒惰该怎么办 03-27
- 8 小孩子太懒怎么办 03-23
- 9 孩子太懒怎么办 03-23
- 10 孩子太懒不爱动脑筋怎么办 03-06
上一条 :三年级的学生厌学如何管教
下一条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