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孩子太懒散了怎么办

孩子太懒散了怎么办

提问者:匿名| 4377次浏览| 2024-01-21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21 12:27:19
赞 99

孩子行为散漫,专注力不集中,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就要提前及早地帮助孩子找出解决方法。

孩子太懒散了怎么办:

1.多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时间 

学龄前我们就应该帮助孩子感受时间和认知时间的意义。适当给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比如,在多长时间内收拾好玩具、在多长时间刷好牙、穿好袜子等; 经常让孩子留意时间:告诉孩子做一些事情用了多长时间,或者预计需要多长时间。 

2.规范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孩子平时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东一件西一件,随意性强、自控能力差、缺乏条理。 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孩子形成时间观念的前提,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家长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制定每日作息表,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吃饭、写作业,鼓励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一项事宜。 

3.多让孩子自己把握时间、管理时间

家长事事包办替代,孩子就不会有时间管理能力,也没有主动权,反正事事都有家长的提醒,他就会习惯了听话、被安排。 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多一些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孩子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在尊重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同时,家长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在孩子自己管理时间的基础上,家长可以更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习衡量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更好地做出时间安排。

4.父母其中一方就比较懒,也难养出勤快孩子

有的父母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快的行为习惯。“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孩子“勤快”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使懒散现象的发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本身也存在着懒惰的坏习惯,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会慢慢地被其影响。

5.家长避免过度溺爱

孩子的懒散令家长烦恼,但是孩子的懒散形成,与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学生惰性心理的因素之一。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怕孩子做不好事情,对家务及孩子应该承担的事物大包大揽,除了会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之外,还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但使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兴趣,而且会对别人为自己做事习以为常。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多加注意,不要给孩子惯出了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