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1条答案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美好的品质,比如懂礼貌、文明、积极乐观……当然,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规矩”。不懂规矩非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也会让父母们陷入尴尬的境地,想让孩子懂规矩,为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是很重要的。
孩子缺乏规则意识的原因?
一、家长言行不一。
年龄较小的孩子,非常擅长模仿,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而学到的。当家长的言行不一,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不一致时,孩子就会认为家长设定的规则只是说说而已,不必遵守。
二、权威性教育方式。
从不和孩子说规则,我的话就是规则!用父母权威来压制孩子,强制孩子必须执行。
孩子不懂为什么要这么做,很难培养出规则意识。一旦失去成人的掌控,孩子就不会再执行这些规则了。
三、规则不能坚持下去。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不是两三天就能做到的。当一周、一月孩子都没有进步时,很多家长就主动放弃了对规则的执行。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耐心,不能坚持下去,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守规则的孩子?
四、随意更改规则。
当规则制定好后,家长随意修改规则,这会让孩子产生错误认知。规则仅仅是为了管理我,而不是尊重孩子。制定好的规则,朝令夕改,十分不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
孩子缺乏规则意识怎么教育?
第一,不说教,引导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说教,结果孩子不但没有听进去,还会认为“妈妈在批评我”。其实,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让他内心感觉到自己具备主动权,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参与感,又能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
比如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多久可以吃一次糖果之类的。除了那些真的涉及到安全或者原则底线的,其他的规则不如让孩子参与进来,引导他去发现和讲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邀请孩子成为规则的“监督者”。
这个方法的目的,也是让孩子可以有一种参与感和责任感,让他自己成为家庭规则的监督者,既可以帮他更好地学习和认识规则,又可以激发他的内驱力。
比如我们规定每天晚上9点半就要上床睡觉,多数时候孩子一定会拖拉。但是如果你说“每天晚上九点半你就监督妈妈去睡觉”,那么孩子就会积极地监督大家按时休息了。
第三,不随意惩罚孩子。
有时候孩子没有遵守规则后,很多家长习惯小小地惩罚一下,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记住规则。但很多时候,惩罚并不能让孩子理解后果、记住规则,反而更容易激发对抗情绪。
第四,父母以身作则,规范孩子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对行为的学习首先就是从父母身上开始的。
因此,身为父母我们必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这样等孩子长大后家长再进行要求时,就会容易得多了。
相关问题
- 1 孩子规则意识差是什么原因 02-26
- 2 孩子缺乏时间观念的原因 05-12
- 3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04-11
- 4 孩子的规则意识怎么培养 04-09
- 5 孩子缺乏自信是什么原因 03-21
- 6 孩子缺乏自信心的原因 03-20
- 7 孩子缺乏安全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03-11
- 8 孩子没有纪律性和规则意识 03-09
- 9 孩子缺乏自主性的原因 03-06
- 10 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有哪些 03-02
上一条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该怎么做
下一条 :孩子缺乏自信怎么跟老师沟通
最新提问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本周热门问题
- 初中孩子经常逃课怎么办 01-05
- 孩子厌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01-13
- 家庭教育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01-10
- 初中学生叛逆期应该怎么教育 01-06
- 15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