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夜不归宿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夜不归宿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提问者:匿名| 882次浏览| 2024-01-30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30 13:06:18
赞 99

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给自己孩子全部的爱,希望他们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我们按照自己设定的“剧本”给自己孩子安排好路线和规则方向时,孩子却“嗤之以鼻”,那感觉是无比的失望与痛心。

夜不归宿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第一、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家庭教育中,要增强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感,子女在家中不只是获取父母正常的爱,也应该以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道德,对父母实施爱的回报。青少年应懂得自我保护,学会自尊、自爱、自强,把精力放在学号文化知识上,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二、了解青少年心理,加强青春期教育。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生理上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心理发展之后,是非观念淡薄,心理不稳定,容易做出偏激或难以预料之事。父母必须了解与研究青少年心理,与子女保持思想沟通,加强青春期的教育,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迈好青春第一步。

第三、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妥善安排课余生活。父母对孩子不仅有抚养的义乌,而且有教育的责任,家庭应具有教育子女成才的功能。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对孩子既不能百依百顺、放任自流,又不能以权威自居、简单粗暴,应与孩子经常沟通思想,妥善安排孩子休闲时间,让他们情感有处抒发,精力有处释放,使孩子对家庭感到温馨,才能增强家庭凝聚力。

第四、矫正心理偏差,重在心理教育。孩子一旦发生夜不归宿现象,首先应设法将其寻找回家,此时,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差错、尊重他的人格,不能简单粗暴,孩子夜不归宿是一种不良行为,但从中是否也能总结出家教中的某些教训。父母与孩子必须沟通思想,这种沟通必须用平等的方式与之讨论,摒弃居高临下的不良习惯。父母应该给归来的孩子更多的关心与温暖,绝不能歧视,使他们在家长、教师的教育疏导下走出思维的怪圈,矫正心理偏差。孩子有较大的可塑性,通过耐心教育与心理辅导,他们提高了认识,日后就能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家长都希望孩子遵循家规健康成长,但是这些孩子缺乏严格的家教,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应该对父母负责,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很多父母主观上希望孩子成才,但是缺乏具体措施。很多家长奔波于工作,对子女教育没有列入家庭议事日程,一旦发现孩子差错,不是严厉斥责,就是棍棒痛打,孩子们知识皮肉疼痛,不能接受教训,子女与家长的关系更为紧张,孕育着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