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孩子几岁叛逆期

孩子几岁叛逆期

提问者:匿名| 655次浏览| 2024-01-31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1-31 08:15:01
赞 9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令父母头痛的时候肯定就是孩子的叛逆期。原来挺乖的孩子,现在根本不听父母的话,甚至还跟父母顶嘴。错误的教育的方法,也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孩子几岁叛逆期?

第一,2-4岁叛逆期。

两岁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

对策:

(1)受单向思维的影响,幼儿听不进劝,表达诉求只是那么几句话。

在三个反抗期里,幼儿在第一反抗期由于思维与理解能力很弱,只会说“我要”“我就要”“这是我的”“我不”等,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单向思维的心理需求,你可能磨破嘴皮子也改变不了孩子的心理诉求。对于幼儿来说,不爱和父母交流,有时会受心情的影响,有时会因为口语发展迟滞影响,有时会受父母内向型性格影响所致。

(2)可以用注意力转移法解决孩子反抗行为,让孩子有主动选择的权利。

由于幼儿理解能力弱,只认准自己想要或不想要,想做或不想做的事,因此,就需要家长不要过多给孩子说说讲讲,而是用注意力转移的方法,给孩子提供几个选项,让孩子从中选择一个目标就可以了。对于幼儿来讲,只要把注意力转向选择目标,就立刻不再哭闹了,待孩子选择好目标后,家长再稍加引导,鼓励孩子去做就可以了。

(3)给孩子立规矩,遇到孩子有无理要求时,家长需坚定地说“不”。

由于幼儿理解能力弱,且有执拗行为,家长需要平时给孩子立规矩,什么事不能做,需要要坚决说不,即使孩子用哭闹来达成诉求,也绝不能手软。孩子哭闹几次。

第二,小大人时期的叛逆期。

这个时期会发生在6-8岁的小学生活。在学校孩子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是个“”小大人儿“”了,极力的想表现自己,想让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于是就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对着干,家长也很头疼。

对策:

(1)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口语表达已经很成熟,家长要多耐心倾听和理解孩子。真正考验家长的时候,恰是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因为在这个阶段里一是孩子进入了儿童期,二是孩子又同时进入了玩伴期。儿童对玩伴的需求要逐渐过对父母的依赖,随着依赖心理的不断弱化,再加上孩子户外活动空间增大,孩子开始对父母的管教尝试挑战。因此,在这个阶段里,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多听孩子说心理话,尽量理解孩子,才能让孩子愿意和父母多说话。

(2)管教需要建立在有家规的基础之上,孩子适应了规则的约束,才会愿意和父母沟通。有很多家庭里没有家庭规则,父母说的话就是圣旨,要求孩子去做什么需要去做,否则,会很生气。有时看到孩子不听话,就会打骂孩子。其实你越是这样做,越容易让孩子小瞧你,认为你不讲道理。请注意,孩子认为你是一个无理的人,自然不愿意尊重你了。不少家长恰好犯了这方面的忌讳,总是用错误的观念来管教儿童期孩子。如果你能多尊重孩子,及时制定家规规则,与孩子一起来理解和落实规则,则共同话题就明显多了。因为你是有依据地管教,而不是再是无理地干涉。

(3)鼓励孩子尝试去做,让孩子有错的机会,否则,孩子一错就痛批或责罚,很容易关闭沟通的大门。之所以造成儿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较关键一点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太过于调皮,时不时会犯点错,而一犯错就被父母责罚,极容易伤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时间长了,孩子发现不管怎么做我都是错的,我还和你们有啥话讲啊。如果家长知道这个原因,那你就遇事讲理,帮助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鼓励孩子以后按正确的做法去做,当然你得做好示范性教学。说到这里,家长是否该认真反思自己平时都错在哪里了呢?

第三,青春叛逆期。

10-19岁的孩子会进入青春期,虽然身体初步成熟,但是心智还不成熟,容易有挫败感,心理变得矛盾,烦躁!这时父母如果强行管教,肯定是适得其反。

对策:

(1)沟通时不要打断孩子。

与孩子沟通时,父母的情绪很重要,会对沟通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很多家长一心要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不耐烦。

(2)换位思考很重要。

许多家长说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原因其实是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3)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自由。

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自由。孩子的放纵意味着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控制孩子意味着禁止孩子违背父母的命令。这两种方式都是错误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引路人角色,做孩子的掌舵者。在给他们自由的同时,要防止孩子做出一些过激的、不好的行为。

(4)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有的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走错路,浪费时间与精力,恨不得替孩子安排好一切,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稳步前行,一味的为孩子铺垫,事事拉着孩子的手,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高峰时期,他们渴望独立,迫切的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甚至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中吸取到教训,因此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需要尝试着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放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因为这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