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 > 怎样开导单亲家庭的孩子

怎样开导单亲家庭的孩子

提问者:匿名| 744次浏览| 2024-02-01
我要回答

我来帮他解答

收起解答框

0/1000

您的回答审核通过后将获得:系统奖励5 积分

已有1条答案

学会长大
回答数:1 2024-02-01 14:24:39
赞 99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沟通交流,如何运用正确的教育和亲切的关怀,来弥补孩子心灵的创伤,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怎样开导单亲家庭的孩子?

1.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他的心理动态

孩子跟大人一样,在离婚事件中都会受到伤害,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这时候,要记得多陪伴他,带他去做他喜欢的事儿,舒缓他的压抑。对孩子提出的质疑,家长也不要回避,要非常认真地给孩子说明白。有条件的家长,会让孩子看看自己上班时候的样子,让他体会到自己的辛苦和坚持,让他的心理,尽快地成熟起来。如果、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一定要及时疏导,不要强行干预。

2.不要让孩子成为父母竞争的牺牲品  

有些父母离婚后都想要孩子,于是,双方争着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以讨孩子的欢心。有的父母相反,谁都认为孩子是负担。无论是哪种,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学会了控制父母,利用父亲的力量去控制母亲,利用母亲的力量去控制父亲,变得自私、虚伪、爱说谎。父母在离婚后,仍应注意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一贯性。并用挚诚的爱心赢得孩子的尊敬与回报,而不应让孩子成为彼此竞争的牺牲品。  

3.不要让孩子充当丈夫或妻子替代角色  

离婚后的父母,往往感情上孤独、寂寞,容易把孩子作为精神上的`寄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同时也希望孩子能陪伴自己,慰藉自己。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对父母不健康的依赖性,无法独立。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依赖也越来越重,使孩子感到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超越了孩子能力所承担的程度,扮演了替代爸爸、妈妈的角色,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害的。  

有一个男孩,自幼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和母亲盖一条被子,母亲在儿子身上得到了慰藉,儿子也习惯在母亲的怀抱中进入梦乡。母子在睡前总是爱抚一番才入睡,这在孩子幼年是无妨的。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终于有一天,和母亲发生了性关系。事后,这位男孩由于忍受不了心理压力,导致神经错乱。母亲畸形的感情替代,给孩子带来了终身痛苦。  

夫妻离婚后,应和其他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不要因此影响了孩子独立生活、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4.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如果父母离婚,孩子往往心情不好,不喜欢社交。父母应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根据他们的年龄,送进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让他们和伙伴们在一起游戏、学习,使他们变得心情舒畅、开朗、活泼。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如让孩子去学乐器、唱歌、绘画等。孩子有了兴趣爱好,精神生活充实了,也会尽早从父母离婚所造成的阴影中走出来。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

1、自卑、猜疑心理

缺少父母的孩子,特别敏感,情感脆弱。当他们看到别人受到父母的抚爱时自卑心理油然而生。与此同时,还很可能错误的认为是奚落嘲笑自己,进而形成遇事猜疑的心理,认为“没有人再爱我了。”在行为表现上,遇事缺乏信心,缺乏乐观进取的精神。年纪稍大的孩子常常怀疑别人瞧不起自己,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对立情绪,产生对同伴的不团结,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导,甚至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2、恐惧、不安心理         

由于单亲,孩子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遇事则胆小、恐惧。特别是在父母离异的过程中,双方斗争、吵闹,去法院等等言行都会给孩子的心理极大的压力,使孩子心理产生无限的迷惘。有的父母迁怒与子女,使子女终日在惶恐不安之中,惟恐家庭破碎,失去父爱母爱。

3、内疚、自责心理

无论多大年龄的孩子,在父母吵架,闹离婚的刺激下,都容易把自己的缺点联系 到里面去,从而感到内疚、自责。年幼的孩子往往哭着喊:“爸爸、妈妈别打了!我以后不捣乱,听话了。”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则无言以对,只是忧郁、沉闷,把内疚深藏在心底。这种自责心理常常导致逃避现实的心理,不愿意同别人交往,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

4、对抗、逆反心理         

由于失去父母的爱,失去家庭的温馨,孩子的心理往往顿时失衡。当这种感情的创伤得不到弥补时,便会产生对抗、逆反心理,毫无理由的拒绝他人的要求和帮助,谁的话也听不进去,毫不顾及的指责父母,顶撞老师,无端的制造同伴间的矛盾,甚至对任何人都持怨恨、冷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