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攀比心理
534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穿着打扮,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然而,作为小学生,如果他过于讲究穿着、打扮,一味地追求高档、名牌效应,则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攀比心理?
1、不能大惊小怪,无端制止
当父母听到孩子说“他有,我也想有”的时候,应该先是直接的点头表示赞同或者共情。看到别人拥有美好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是孩子正常的反应。
2、父母要引导孩子分清羡慕和喜欢
羡慕和喜欢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当看到别人有某样东西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件东西,如果真的喜欢,能发挥它的价值,这笔投入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如果只是单纯羡慕就要考量获得这件东西的意义了。
3、引导孩子将攀比化为动力
实际上,孩子与别人攀比,说明孩子当时的心理有竞争倾向,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超越别人,假如父母可以抓住这种心理,让孩子在学习、才能、意志力等方面进行攀比,正确引导孩子发奋努力,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将攀比转化为动力,让孩子想办法实现自己的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品质。此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一旦孩子关注点转移了,那他就不会想到要和别人攀比了。
4、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所有得到的东西都需付出代价
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挣钱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他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所有获得都会付出代价时,也就会试着去考量每一个需求是否真的有必要。
孩子出现攀比心理的原因:
1、孩子的好胜心理
在孩子开始与同龄人相处时很容易产生好胜心,也就是很想在同样的角度赢过对方。在家时孩子是家里的中心,而在学校时,无数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自己变得不再特别,在大人眼里也不再突出,这会使孩子有危机感,所以他们想要赢过别人,获得大家的注意。
而当学校里有人穿戴名牌,获得别人夸奖时,他们可能会产生模仿心理,来对比下之前获得关注的同学。
2、家长的溺爱让孩子沉迷物质
当家长生活条件好了之后,就会想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努力的成果,在这时他们就会在孩子的生活物质上花心思。像傅首尔在《奇葩说》上讲的:"对于我们这种勤勤恳恳工作的中年妇女而言,不就是为了带着孩子踏踏实实地装吗?"
父母辛苦奋斗,心疼孩子自然就在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照顾得井井有条,然而家长的好心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在物质世界里无法自拔,他们不再关心学习,只关心自己物质上的优越。
3、孩子的虚荣心作祟
从心理学上来说,大部分人都会有虚荣心,而未成年人自控力弱,虚荣心过盛容易产生失控行为,会带来一系列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面对孩子跟人攀比,弄清楚攀比背后的原因,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的话怼回去,直接怼回去,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小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
2024-02-07 查看全文 -
孩子一进入青春期,对自身外貌、衣饰、“面子”等问题就会更加关注,例如有的男孩会关心自己容貌是否俊秀,衣服是不是牌子货,在朋友圈里有没有威信,等等。其实,归根结底都是青春期男孩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祟。过度的攀比心不仅会加深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还会让孩子只关心外在,在学习上分心,在心理上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孩子攀比心理如何引导?
第一,接纳和理解孩子。
肯定孩子的审美观念,你想要的东西是挺不错的,可是我们可以欣赏它,并不一定要拥有它。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很多,我们不可能都揽为己有。
先肯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安放,父母再提建议,会更有利于接受,直接拒绝说不行,孩子一时扭过弯来,会据理力争。
第二,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坚决拒绝。
有些家长出于疼爱孩子的心理,认为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这种做法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该有,无形中产生攀比念头。为了杜绝这一点,当孩子基于攀比心理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家长要讲明道理,予以回绝,切忌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改变主意,这会让孩子把哭闹当做时家长的武器从而变本加历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三,树立正确的攀比心理。
把攀比心理正确引导到理性竞争方面,不是在物质上比享受,比阔气,而是在其它精神方面,比如心灵的富足,学业的优秀,有句话讲“不比新衣比志气,”内心的富足要比单纯物质上的享受更富有。
同时告诉孩子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希望通过未来的努力和奋斗,可以创造更好的幸福,也拥有助人的能力,有时给予比接受更幸福。
第四,树立好榜样。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果家长本身就有攀比的心理,那么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也会养成爱攀比的现象,已经出现攀比现象的孩子,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拒绝攀比,用实际行动改变孩子爱攀比的心。
第五,周围的环境也很重要。
如果身边的小朋友就是爱攀比的,那么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不和他玩耍,多和有正确价值观的小朋友玩耍。积极而乐观。
第六,多关爱孩子。
孩子爱攀比,可能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家长就要多重视孩子,让他内心充满被爱、被关切。对他们的一举一动多加重视,并予以鼓励。慢慢的他们的攀比心理就会随着自信心的增加而消失。
2024-01-27 查看全文 -
青春期孩子攀比心理如何引导?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我们不要跟别人比吃穿,要比就比成绩,比吃穿是虚荣,比成绩才是上进的好孩子,其实这是家长一种错误认识,无论比吃穿还是比成绩,都包含着一种“你弱我强”现实。其实每个人冷暖自知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
青春期孩子攀比心理如何引导?
1、孩子间的自然攀比,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接纳,在情感上共情和认同,然后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析这个东西是否是他们真的需要,要知道接纳并不代表默认购买,找准原因是关键。
(1)在关于吃穿用等方面,如果班级上大部分孩子都有,这时候可以考虑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要因为缺少某些东西而让孩子感觉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旅行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社交,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进行支持,如果实在因为经济原因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需要实话实说,但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满足孩子的缺憾。
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轻飘飘的一句“家里不富裕,家里穷或是爸妈挣钱不容易”就堵住了孩子的要求。很多时候,对孩子伤害最深的,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父母的态度,要知道一时物质的贫乏,抵不上心理上的一辈子短缺。
2、父母要利用好攀比心理,做好孩子的引导,学会对孩子坦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答案。
每个孩子都是一束微光,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光亮,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暂时性的贫富差距不是真的差距,教育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在育儿过程中,父母要多发现,多欣赏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心怀阳光,积极向上往前奔跑。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会有攀比心理?
1、青春期孩子对外界的看法已经很在意了,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开始在乎,逐渐开始觉察社会地位重要性。所以当孩子感到自己与周边不同,难免会心理失衡,滋生攀比心理或变得自卑。
2、孩子很多攀比心理都是来自外界,特别是父母,一方面过度满足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就会使孩子在无限满足中过度膨胀,从而有了攀比心理。另一个方面父母自己攀比影响到孩子,孩子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被潜移默化那是自然的。
3、就是看到别人因为拥有某个玩具,而吸引众多小朋友的关注,孩子出于羡慕也想拥有。
人都有攀比心理,这是人的本能,是正常的,但是不要超标,甚至变成一种恶性索取,那么就会容易衍生出虚荣心,失去本能的自我。
2024-01-13 查看全文 -
由于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经济水平提升,家长则是想尽办法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尤其是在吃穿用度上更是舍得花钱,就是不想让孩子因为差距而感到自卑。长期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
中学生攀比心理如何引导?
1、化攀比为动力
孩子攀比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获得小伙伴的认可。针对这一点,父母和老师可以让孩子认识到,最受欢迎的孩子并不是物质最富有的,而是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学习突出、充满活力、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从而引导孩子在修养、素质、能力等方面与小伙伴展开竞赛。
2、对过分要求坚决说不
当孩子提出某项需求时,父母要细心甄别这是孩子需要的,还是孩子的攀比心理在作祟。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说不。
3、参加社会实践
让孩子自己理财,学习合理支配金钱;组织孩子去工厂参观,体会付出劳动才有收获;陪伴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学会奉献和友爱。总之,让孩子参与到社会这个大学堂中,对于如何引导儿童克服攀比心理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4、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攀比的本质是虚荣,虚荣的本质是缺乏认可。因为对自己的肯定不够,所以急需外界的认同,外物的补充。家长可以多认可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孩子就不再渴求外界的认同了。还可以通过给孩子培养特长的方法为孩子建立自信,参与一些课外兴趣班,孩子有了一技之长,与人交往时自然就会更自信,不用再寻求外物的满足。
中学生攀比的原因:
1、初中生的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环境好了,就会给孩子很多物质方面的补充,这就给初中生的攀比心理提供了一个经济基础。
2、初中生的攀比心理其实与父母的溺爱也有一定关系,父母都是心疼孩子的,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来疼爱,对于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会尽力满足,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就会让孩子滋生攀比心理,而且也会让孩子娇生惯养,对父母也是产生了浓浓的依赖。
3、在有些家庭里,父母本身是爱虚荣、爱攀比的人,总爱在自己的朋友或亲戚中炫耀自己的财物或成就,那孩子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爱虚荣、爱攀比的性格。
4、不良的社会风气带动中学生不良的跟风热潮,不健康信息及场所的客观存在加剧了中学生攀比心理的滋生。不良社会环境使得中学生很难有效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造成消费观念的扭曲畸变。
2024-03-03 查看全文 -
孩子攀比心理是金钱至尚的社会影响造成。家长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想让孩子不与人攀比,家长平时要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不与人攀比的榜样。
如何消除孩子的攀比心理?
1、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一般来说孩子攀比心态的形成与物欲膨胀有关。在周围小伙伴都是穿名牌衣服、用名牌产品的环境中,孩子很难抵住诱惑,也会向父母提出物质要求。此时,父母如果觉得孩子的要求不是他生活学习的正常需要,或者超出家庭经济能力范围时,要下决心予以坚决拒绝,千万不要抱着“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或者在孩子耍赖哭闹中屈服。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会孩子什么值得去比较,也是修正攀比心理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对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而非盯着别人不放。多跟自己比较,我成长了吗?我跟去年有什么不同?我有什么样的收获和进步?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形成正向的比较,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反思能力。如果有时间带孩子去乡下劳作、去做志愿者,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让孩子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满足感,而不是被攀比追着跑。
3、转移孩子对物欲的注意力
消减孩子物质攀比欲的根本途径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适合他的兴趣爱好,转移孩子对物欲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运动,和孩子一起学习书法、绘画、舞蹈等,让孩子找到真正属于自己“快乐世界”。孩子有了精神支柱,就会发觉盲目攀比、过分追求外表的东西是一件多么没有意义的事情,明白只有靠自己努力进取,让自己比别人更出色,才能赢得别人的眼球,也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4、榜样的力量
孩子都是见样学样的。他们在哭闹让家长给他们买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想想自己平日是不是也这样大手大脚,从不算计。如果是,不给孩子买,他会认为你不关心他。因为,你给自己买都舍得,给他买反而要斤斤计较。孩子心理会不平衡。所以,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先要规范自身,节俭持家,不乱花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有攀比心理的原因:
1、孩子自卑
现今社会,有的孩子一出生就生活在“蜜罐”里。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么幸运,有的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生活也很拮据,甚至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扛起养家的重担。
还有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阴影里,没有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与宠爱,导致他们的内心极度敏感和脆弱,他们害怕外界的评论和眼光,总是把自己藏起来。这些孩子无疑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他们没有得到这个年纪应有的爱,所以他们自卑,这也是导致他们出现攀比心理的原因之一。
2、家长拿孩子做对比
小时候经常会听父母提起“别人家的孩子”如何聪明,如何优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口头禅依然没有消失,还是在为人父母者中广泛流传。但实际上,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其实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将孩子当作自己与他人攀比的筹码了。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父母影响,把自己的优缺点和别人比较,或是在物质上和其他孩子进行相比,从而形成攀比心理。
3、家长的自卑心理
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瞧不起,当孩子说别的同学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孩子有攀比心理的危害:
1、引发孩子的恶劣行为
盲目的攀比,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一味羡慕别人,并且强烈想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在痛苦的情绪里轮回,很难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果父母责骂自己,或是坚决不满足自己的话,就会对父母产生愤恨的感觉,甚至会进行偷盗行为。
2、变得虚荣
爱攀比的孩子,久而久之,虚荣心会越来越明显,而虚荣心的产生往往是面子观念驱动的,是为了满足获得他人的认可的情感需要,是过分的自尊。但是,自尊心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的,是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改变不如意的状况,使自己变得更好。而虚荣心是建立在自卑的基础上,有虚荣心的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总是不由自主地掩盖自己的弱点。
3、价值观的扭曲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攀比之心对于不太懂事的孩子来说,真的要不得。因为不断有更好的东西出现,让人追都追赢。整天纠结这些,在成长的年纪却忽略了成长,当能力与需求不相匹配时,价值观就会扭曲,过度的攀比之心会让孩子更容易迷失方向。
2024-01-20 查看全文 -
厌学情绪是对学习产生厌倦,甚至厌恶,从而逃避的心态。
它会影响孩子方方面面的成长。
引导厌学的孩子,最关键的是解开心结,转变动机。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第一,家长要以热情进取的态度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学会积极面对。
第二,面对孩子流露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家长要耐心的倾听观察,以便找出问题之所在,且对症下药。
第三,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提升能力的过程,考试是检验能力的方式。今后想要成材,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多学习一门外语,就为学习知识和人际沟通打开了一扇窗;学习了物理,将会懂得电器的维修,可以自己动手。要创造机会,让孩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找到乐趣。
第四,要理解孩子。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途径,制定学习计划。
第五,面对孩子成绩的下降,适当降低期望值。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的成长也一样,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寻求希望;在孩子面临失败的时候,帮她树立对成功的渴望。
第六,帮助孩子安排好业余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厌学的原因,很多时候是由过多的学业负担所造成的,适当的调节非常必要。
第七,善于和老师沟通。孩子厌学,家长一定要和老师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不要低估老师的力量,有些孩子的厌学,可能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家长要有能力进行化解。
2024-01-03 查看全文 -
孩子进入叛逆期阶段,家长都很担心,其实不用特别担心的,积极的引导可以避免孩子误入歧途。好孩子都是好的方法引导出来的,所以家长的及时引导还是很重要的。
13岁孩子叛逆期如何正确引导?
1、养成和孩子多谈心的习惯
进入了中学阶段,孩子通常会特别敏感,烦恼也比较多,与父母的交流也会减少,但是作为成人应该主动地养成和孩子谈心的习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帮助孩子一同去解决,这样也有利于减轻孩子逆反心理。
2、尊重孩子
叛逆期的孩子渴望得到外界的尊重,获得他人尊重的第一步,就是来自家长的尊重。建议家长适当放权,比如当家中发生大事,如搬家、买房等,可以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意识地参与其中,增强家庭责任感。
3、多一些陪伴和鼓励
其实很多人叛逆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特别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多一点陪伴,多了解孩子的需求,同时,也多一点鼓励,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应该对孩子多一点宽容,初中生有时候很脆弱敏感,他们当然也不想犯错,因此,父母的理解和陪伴很重要。
4、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对于初中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不能再过多地批评指责了,应该多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孩子,让孩子觉得在家长的眼里,自然也没有那么糟糕,家长还是喜欢自己的。
5、多点耐心
这个时候正是孩子的叛逆期,我们作为家长要对孩子有更多的耐心,还要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多多跟孩子沟通,多多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跟他们成为好朋友,那样才能帮孩子顺利的度过这一阶段。
6、给孩子犯错的空间
孩子都是在一次次犯错中才能得到成长,父母不要因为害怕看到孩子犯错而总是限制孩子,要允许孩子犯错,并且让孩子懂得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才能使孩子学会更多的经验教训。
13岁孩子叛逆期的表现:
1、不讲道理
有些事情孩子明明知道不可以这么做,但却非要站在父母的对立面,跟父母对着干,父母不同意就哭闹撒泼。想要的东西就用尽各种方法都想要得到。
2、经常对父母说“不”
孩子长大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任何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意见看法,越来越多的事情都想要自己做决定。因此就会开始说越来越多的“不”字。
3、情绪反应激烈
叛逆期的孩子最容易感受到的便是孩子的脾气变得特别火爆。明明以前是很听话很乖巧的孩子,一旦产生了叛逆心理,便会变得易怒暴躁,所以当你发现孩子近期情绪特别不好,喜怒无常,大概率就是叛逆期到啦。
2024-05-22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