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431
-
不能只注重于孩子身体上的健康,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尤其是自卑心,自我评价很低而且怀疑自己的能力,长时间下去会丧失其斗志和意志力,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帮助树立自信心。
孩子有自卑的心理怎么办?
1、学会尊重孩子
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长期下去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的性格非常自卑。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尊重孩子,而且要和他们进行充足的沟通机会。
2、学会心理补偿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处与短板,而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他过分放大了自己的缺点,因此家长希望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那么就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发光点的,不只是一昧的去贬低孩子,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多一些能够发挥自己长处的机会,借此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要让他懂得正确看待自己的劣势,扬长补短,努力改进缺点,保持优点。
3、把孩子装扮得更自信
对于心理自卑的孩子,可以从改变服饰、说话的音量、走路的体态入手,这是改变孩子的心态,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条捷径。据国外最近的研究显示,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能够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专家认为,家长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重视教育他改变自己的形象:穿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抬头挺胸等等。
4、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与孩子实际的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孩子取得成绩,家长应及时表扬、鼓励,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家长应以关心和鼓励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给孩子以耐心的指导,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自信心。
孩子有自卑心理的原因:
1、对孩子过分苛求
很多父母总是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便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会让孩子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自卑的心理。
2、包办代替
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因此很多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吃喝拉撒,以至于玩玩具、交朋友等细枝末节都面面俱到,甚至包办代替,不给孩子自己留任何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就会使孩子极少体验到自己的决定、行为所带来的成功感,在无形中产生自卑的心理。
孩子有自卑心理的表现:
1. 孩子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低着头。
2. 喜欢安静独处,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害怕与陌生人相处。
3. 当有人来家里做客,总是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4. 不与小朋友玩耍总是低着头眼睛看别处。
2024-05-08 查看全文 -
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外人面前也不会显得扭捏,甚至还会主动帮助他人。但是有的孩子却显得唯唯诺诺,回答问题时声音小,遇到一点小事就躲在大人身后。为什么有的孩子自信大方,而有的孩子却显得自卑而敏感呢?其实孩子的性格养成与父母的后天教育是分不开的,下面几点建议可以帮助你的孩子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孩子有自卑心理怎么办?
1、尊重孩子
家长最好在对待孩子时能做到尊重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有的家长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嘲讽孩子,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很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的,当孩子犯错了,家长可以先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犯错的可能原因,同时再适当关心、体谅孩子,让他不会因为做错某事,就轻易地丧失自信。
2、加强孩子的自我肯定
自卑心理情绪问题严重的孩子发展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环境不断的强化。强化自己的自我肯定方法主要存在很多。
每当孩子获得一点点成绩,或者有什么让他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事情,他很可能会获奖;你也可以教孩子以“自言自语”的方式不断地赞美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和犹豫时,鼓励自己鼓励自己:“加油,孩子,你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试一次!”
3、宽严适度
我们希望孩子能克服自卑,那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不要过于苛刻,可以给孩子提要求,但最好是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在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围之类,对他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
如果孩子达成了,做出了较好的表现,家长也别忘了及时给与表扬与鼓励;如果孩子这次没有达到要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能进步,陪伴孩子一起,让孩子能好好的自信发挥,从而抛弃自卑。
4、帮助孩子客观看待
孩子的世界可以说是简单的,也不简单,孩子有时候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达不到要求自己的预期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导致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告诉孩子,无论别人对你的评价是怎样的,最终也不能决定你成为怎样的人,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孩子为什么出现自卑心理?
1、对孩子要求太高
很多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对孩子学习高标准要求,不仅让孩子考到班级年级多少名,平时还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当孩子的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不停地责怪孩子,长期下去,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料,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2、父母总是指责孩子
有些家长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去当众,指出孩子的错误,还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贴一些负面的标签,其实家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家长的动机所在。只是觉得家长不喜欢自己,而且自己有着太多的缺点,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会变得自卑起来。
3、孩子自身能力的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是被父母亲宠着惯着的,所以自身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导致孩子们进入社会以后,在很多能力上,不如周围的人,孩子们也能认识到这样的差距,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变得自卑起来。
孩子有自卑心理的表现:
1. 经常情绪低落
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兴趣,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喜欢自己一个人发呆,很有可能就是自卑感使然。
2. 过度害羞,拒绝交朋结友
孩子,尤其是女孩,有些害羞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从来不敢面对同学大声讲话,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愿意接触陌生人,拒绝交朋友等,就属于害羞过度,是自卑的表现之一。
3. 没有主见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在咨询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总是不出声,对父母是言听计从,什么都听大人都问大人,没有自己的主见,这也是孩子自卑的表现。
4. 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
自卑的孩子是十分在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的,经常会因为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而辗转反侧,难以安眠。
5. 习惯性逃避,经常说“我不行”
有位班主任老师鼓励班上某个孩子报名参加校运动会,孩子却直接拒绝了:“我什么都不会。”“你还没试,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呢?”孩子很消极地回答:“反正我都做不好,我一定会输的。”事实上,这个孩子在体育课上一直表现很好,也很努力,但他就是缺乏信心,试都不试就要逃。
2024-01-10 查看全文 -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家长应该常常留意孩子的心理变化,避免孩子陷入自卑的情绪当中。若发现孩子有自卑的性格心理,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尽早帮助其克服和纠正,以免孩子日后形成自卑性格。
小孩子有点自卑心怎么办?
1、不批评,不指责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并且,孩子们对于父母的表情和情绪观察的更为细微,更为敏感。当父母批评和指责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紧张不安,甚至会因为害怕而放声大哭。当父母长时间指责,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并且,认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因此,想要让孩子变得自信起来,第一步,就要停止对孩子的批评和指责。
2、不强力改正孩子的缺点
面对孩子的缺点时,父母不要采取强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点,或者强迫孩子改掉自己的缺点。因为,缺点不是一日形成的,并且,缺点想要改掉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同时,父母要认识到,采取强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点,是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的一种做法。因此,不建议父母采取直接和强硬的手段去改正孩子的缺点,避免起到反作用。
3、要让孩子自我肯定
一般自卑的孩子心里非常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家长可以通过强化孩子自我肯定的方式,来提高自信心。比如找到一本好看的书或者涂画,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样能够看出自己的进步,家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鼓励。每当做出一点成绩时他们会感觉到很自豪。家长可以通过行动或者语言的方式来赞扬,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应该不停的进行鼓励,家长要积极的引导。
小孩子有点自卑心的表现:
1、能做的事不愿意积极参与
有的孩子活力十足,在学校里积极参加活动,敢于表现自己;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明明有这方面的特长和爱好,但是就是不愿意展现,担心做错了,被别人笑话。
2、对过去的不称心耿耿于怀
如果孩子们总是想着“上次考得不好”和“上周犯了错误”,而不是“下次如何提高成绩”、“吸取教训,将来不犯错误”。这说明孩子有自卑感,总是对过去的不满感到后悔,孩子的这种想法会使得孩子整天充满负能量,无法投入新的开始。孩子总是活在过去的不快乐中,会带着一种惆怅情怀,在正常情况下,单纯的说教是很难奏效的。
3、不敢透露自己的观点
其他孩子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但自卑的孩子胆小,不敢表露;人们谈论话题时,不敢发表不同意见;别人说什么,不管是对是错,都不敢说“不”;长大了,不敢迈出表达爱的一步这些都是不敢表达自己的表现,与内向和外向无关,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暴露了孩子的自卑情结。
父母哪些行为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1、喜欢数落孩子
很多家长乐于攀比,回到家就喜欢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笨,邻居家孩子比你强多了。”“学习这么差,还好意思玩!”
这是很多家长都喜欢的口头禅,殊不知,我们一句句看似漫不经心的数落却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不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别人。
2、过度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很多家长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或者不给孩子零花钱,不给孩子买东西等等。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心中产生“自卑”的心态,觉得自己很穷,不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聊天,因为父母灌输的“贫穷思想”,不自觉在心中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影响正常的社交关系。
3、使用暴力的家庭
很多父母不会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这样伴随着家庭暴力的场景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或者让孩子的脾气变得暴躁,因为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会让他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
2024-05-09 查看全文 -
当孩子处于一个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时,孩子的心理会发生一定得变化。比如出现虚荣心、攀比心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环境是控制不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也在变化,不同的环境接触不同的人,孩子的世界观也就慢慢的形成了。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有了攀比心理怎么办?
1、规矩很重要
现在很多家庭中,对孩子教育方面投入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金钱方面,孩子想要啥就有啥。但是各位家长在这么溺爱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如果孩子的金钱观教育不好的话,很容易会让孩子有攀比心的。所以关于孩子的金钱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规矩,比如每个月能有多少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写出来要用在什么地方等。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很重要。
2、沟通方法要正确
孩子小时候花钱大手大脚是肯定的,因为不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所以也就不会在意那么多了。而家长也不要一味地责骂,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的逆反,攀比心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沟通方式能让很多问题顺利解决。比如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或者让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吃点苦之后就会明白,挣钱好难。
3、父母应当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教育将决定孩子走什么路,虽然有些夸张,但是确实如此。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很关键的,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很多原因都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攀比心也是如此,只要家长不要成天抱怨家里穷,或者说把奢侈品挂到嘴边,孩子也就不会对这方面有太多的需求了。
4、进行多维度攀比
要让孩子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每一个人世间的每一件事,都是多样性、多维度、差异性的,引导孩子去积极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在哪里,应该如何最大可能去发扬优势和弥补不足。
5、进行未来式攀比
很多人攀比,一般都会以过去和当下为时间点进行攀比,这是非常不健康的攀比方式。应该引导孩子以未来某个时间为时间点,用未来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进行未来式攀比,这样不但能树立孩子的自信,而且能够激发孩子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有效的行为。
6、家长不能轻易满足孩子的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孩子的精神世界却变得贫瘠。之所以会这样,与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孩子的需求,父母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对于孩子而言,至关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父母对孩子倾注自己的关心和爱,这是无可厚非的。
7、正确对待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人人都会有的心理,父母要正视这一点。家长注意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攀比心,不要一下子拒绝孩子,会让孩子心凉,感觉比较失落,做事情往往容易失去信心等等。要搞清楚孩子攀比心的起因。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跌跌碰碰受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心理就会产生不良反馈,这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障碍。这些都是给孩子成长的实践机会,只要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障碍才能自我突破。
孩子有心理问题应该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心理,调整家庭教育模式
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当孩子厌学、叛逆、人际关系等问题比较严重时,一方面要让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帮助,重新塑造良好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用实际行动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怀,以真实的关爱温暖孩子的心,改变原有的控制方式,深入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2、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
多和孩子谈论他们的情感和想法。家长应该尽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多与孩子交流,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舒适,并且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树立自信心
多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都因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心所致,家长教育孩子时,不可以一味训斥和打骂,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给孩子一些言语上的鼓励。对于性格敏感、内向的孩子,可通过肢体的动作给予安全感,如拥抱、抚摸等。
4、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改善心理障碍。例如,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体育活动、文化活动、乐器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减少焦虑、增强信心、增强能力。
5、提供健康温馨的环境
了解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虑,还是应急性的心理障碍等。可以针对孩子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方法。首先要给孩子提供温馨、宽松、舒适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氛围中尽量不要过多言语训斥或肢体打骂,尽量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够温馨幸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6、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原因:
1、学业压力过大
中考和高考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考试的残酷竞争,学校的学习强度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学生们在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会让一些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考试的紧张气氛,成绩的起伏波动极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2、不健全的家庭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些家庭父母离异,不健全的家庭给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也是不健全的。有些再婚后的后父或后母,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不够关心,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打骂孩子,拿孩子当出气简,使孩子原来就不健全的心灵变得更加扭曲。
3、社会上的一些坏风气也给孩子带来严的影响
社会上一些不良的事物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诸如手机游戏、黄色淫秽书刊、影视屏幕上形形色色的不健康镜头,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精神上受到污染,有些学生无心念书,最后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024-04-29 查看全文 -
当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表现时,做父母的不要慌张,首先要了解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孩子深入耐心的沟通,排除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尽快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的问题。
感觉孩子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1、和孩子进行交流,尽量不要说什么大道理,年龄不太大的孩子他也听不懂,去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畏惧或者排斥的东西,慢慢疏导。尽量用反问的语气,增加孩子的回答机会,帮助他提高判断能力,发展思维。
2、肯定孩子,发现孩子优点。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在生活中没有受到充分肯定,孩子在内心深处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所以,家长在与孩子相处中,要学会积极及时肯定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和内在潜力。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肯定,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走出封闭内心。
3、扮演好父母各自的角色。犹太人有一句俗语:“父亲塑造孩子的大脑,母亲塑造孩子的灵魂。”
母亲的角色是温柔,给予孩子安全感,塑造孩子的性格、语言、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父亲的角色是力量,给予孩子方向感,让孩子学会坚强、勇敢和规则,心理上产生强大的自信。
如果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错位,如“虎妈猫爸”,或者父母中有一方的角色缺失,就会给孩子的性格形成造成混乱,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4、给予足够的陪伴和尊重。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不是佳肴、不是玩具,而是陪伴。与其以给孩子挣钱的理由拼命工作,不如留出时间陪伴孩子,用亲情滋养孩子的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思想和人格,他们需要被理解、被尊重。如果父母一味粗暴地指责、阻止、强制,只会换来孩子更强烈的对抗。
父母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心理,平等地沟通,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想法。
5、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了抑郁、烦躁、不理智行为、个性改变的症状,并且不能控制的时候,可以寻求专业协助,去专业正规的心理咨询。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和孩子沟通好,以免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2024-04-29 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点,这就要求家长也要时刻关注着孩子内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帮助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有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
1、认真倾听孩子心声
要抚平孩子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揣摩和猜测孩子的小心思。
所谓倾听,当然不是我们只用耳朵去听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我们要拿出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孩子本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孩子大胆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出来。
2、要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比如,可以向知己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和忧伤等等。这样做,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从而达到心平气和。这种发泄对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3、要培养孩子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相信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努力进取,永不失望,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持这样的乐观态度往往会产生积极情绪。
4、带孩子出去走走
到了周末、节假日,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增添和孩子交流的机会,很多孩子的内心脆弱,抗压能力不足,家长带着孩子旅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磨练孩子的意志力,也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和压力。
不仅如此,在孩子旅游的过程中,会接触很多不一样的事物。用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色和事物,通过读书或者看其他资料是无法真切感受得到的,孩子眼界宽阔了,目光自然就会放的长远,情绪自然就会平静下来。
5、耐心陪伴
孩子对家长的需求很大,对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长时间的陪伴能够让孩子的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可适当缓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表现:
1、容易冲动发脾气爱打人
有些孩子非常冲动易怒,稍有不顺心就大发脾气,而且攻击性非常强,有些家长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
2、自卑
自卑从心理学上来说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部分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便变得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最终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3、孤独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离不开群体,孩子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从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许多孩子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他们常常一个人背着同学独自活动、寡言少语,这些行为使他们的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内心感到孤独。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六个阶段:
第一,厌学。孩子在学校里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头痛,在学校里待着难受,不愿意说话。
第二,沉迷于虚拟世界。整日拿着手机,不跟别人说话,完全专注在游戏上,逃避现实世界,严重的甚至黑白跌倒。
第三,敌对的状态。每天见到父母就像见到仇人一样,说什么也不听,严重时会吼叫摔东西。
第四,伴随有抑郁和焦虑的状态。孩子开始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叹气,对自己否定,担心未来,总是会害怕和恐惧。
第五,开始伤害自己,有急躁的情绪或歇斯底里的短暂状态。
第六,重度抑郁或其他的精神类疾病。
2024-04-2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