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孩子乱扔东西应该怎么教育

小孩子乱扔东西应该怎么教育

466

  •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经历淘气的阶段。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当孩子出现这样的举动时,家长如何处理很关键,如果做得正确,那么将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小孩子乱扔东西应该怎么教育?

    1、不要强硬阻止

    每个孩子的性格当中都会有叛逆的成分,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越不让孩子做什么事,孩子越是要去做,所以当孩子变得喜欢扔东西时,家长不要通过强硬的方式去制止孩子,否则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变得更加喜欢扔东西。

    2、引导孩子

    虽然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喜欢扔东西的阶段,但是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做可以让让孩子在改掉坏习惯的同时,也能够快速成长。

    3、给孩子创造一个扔东西的环境

    我们应该为孩子打造一个适于扔东西的环境,把易碎、易摔坏的东西放到孩子拿不着、够不到的地方,给他提供一些能发声又不容易被摔坏的东西,如皮球、沙包、铃铛等,让他扔个够。

    4、换位思考

    孩子扔东西,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首先需要做的,是换位思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家长也要理解孩子,因为孩子这样做并不是故意给家长制造麻烦。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扔东西?

    1、感知未知的世界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上不久,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很陌生,虽然平时会模仿家长的一些举动,但是孩子还是会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扔东西就是其中的一种,虽然在大人的眼里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扔东西很有趣,当东西掉在地上之后开始翻滚、反弹或者是破碎,孩子会觉得很有趣,也会在大脑当中形成印象。

    2、获取家长的关注

    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是孩子获得安全的主要来源,但是有些家长平时很忙,孩子好不容易等到家长下班,家长却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对孩子不管不顾,当孩子发现自己把东西扔在地上时,能够获取到家长的关注,所以孩子就会变得喜欢扔东西,即使是受到了家长的批评,孩子也愿意继续这样做。

    3、好奇心的驱使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是喜欢拿起来研究一番,当孩子发现把东西扔在地上会发出声响时,会觉得特别有趣,于是就会把家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往地上扔,就连容易摔碎的瓷器也难逃孩子的“魔爪”。

    4、心情不好

    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也有着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心情不好,很郁闷,或者是很愤怒,于是就会把东西扔在地上。其实孩子的这种举动很好理解,成年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可能会摔东西,所以孩子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2024-03-06 查看全文
  • 对一个小孩子而言,出现偷钱行为也不足为奇,因为孩子的意识里,并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并不觉得拿别人东西是偷窃,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这种行为后,更要懂得学会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帮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小孩子喜欢偷钱应该怎么教育他?

    1、保持冷静

    家长要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2、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便认定了孩子品行不正,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这样做反而会将孩子推进了深渊。

    3、拒绝单纯的痛打和道德批判,不要轻易贴标签

    孩子处于成长期,做错一些事和决定,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早早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甚至当众责骂,就等于将孩子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供大家参观,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和性格的形成。父母的一顿痛打,往往会消除孩子心中因偷钱而产生的愧疚,认为一顿打已经抵消了他的过错,花起偷来的钱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4、稳定情绪,向孩子传达爱与信任

    当家长想要教育孩子的偷窃行为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不能表现得怒不可遏或者暴跳如雷,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或者严肃,或者温和,有条理地向孩子阐述他的错误。孩子被家长发现偷钱,第一时间都是愧疚和害怕的,而家长正应该利用这种内疚,让孩子有自己去察觉错误的机会。

    小孩子喜欢偷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多

    在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孩子事无巨细,样样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同样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按照他们的思想和意愿来走。可是孩子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父母对孩子管控过多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出现”偷“这个行为来摆脱父母对的控制,想要有独立的支配权。

    2、物质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

    当逛街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鲜的游戏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这种匮乏日积月累之下便会爆发出来,孩子们也就会出现”偷钱“这个行为。

    3、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2024-04-08 查看全文
  •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耐心是最最重要的。孩子不听话,不写作业,做错事,父母就会大发脾气,指责和辱骂,甚至还会打孩子,这些都是不利于教育孩子的。一定要有耐心的陪伴孩子去成长,长大后的孩子才会更有出息。

    小孩子从小就应该怎么教育呢?

    1、品德教育

    不论孩子的学习是否优秀,孩子的品德都不要出问题,所以要从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品德观念,见到长辈要问好,要懂得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要懂得不能浪费,不论家里有钱没钱,都应该买需要的东西,而且不要以为的追求品牌和档次,衣服舒服就行,吃的东西有营养就可以。

    2、凡事不要过于斤斤计较

    孩子从小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都是一副小气,斤斤计较的样子,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大方呢?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如果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最好不过了,在父母和孩子以后的回忆中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父母吵架的行为,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般父母吵架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因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3、尊重家庭长辈

    尊重长辈是爸妈们希望孩子建立和形成礼仪和礼貌的行为。如果爸妈们还没有教孩子做,那么现在做还不晚,及时地鼓励孩子这样做了。如在讲睡前故事之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和长辈说晚安,并帮助孩子与长辈之前的活动协调。这也是一个帮助你的孩子与他的外租父母或者祖父母之间联系的好方法。

    4、技能训练

    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技能,从小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帮助家人做家务,要学习如何待人接物,如果跟朋友相处,另外还应该培养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才艺,这样孩子在跟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更加的自信。

    5、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孩子对新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首先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并告诉他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了解到这些有趣的事情。其次父母可以陪伴在孩子身旁,陪伴他们读书,当他们遇到不认识的字,父母还可以在旁指导。最后父母还要多和孩子探讨看过的书,询问他们从书中都学到了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这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还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

    6、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会不会说话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虽然会说话但是说出来的话会让人觉得非常差劲,如果自己的孩子也发展成这样肯定是会让人非常的心塞,所以要让孩子知道怎么说话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怎么说话可以不惹人讨厌,不要让孩子养成倔强自我中心的脾气。

    2024-04-02 查看全文
  • 家长可能平时忙于生活和工作,对孩子的陪伴有所缺失,教育上又过于严格,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父母应该给在心灵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多和沟通交流,还要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

    小孩子拿别人的钱应该怎么教育?

    1、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家长要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钱,不要出手就对孩子打骂,或者随便就给孩子贴上小偷和贼的标签。要告诉孩子偷钱的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如果成年后这样的行为是违法的,后果非常严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一定要改正。

    2、耐心的和孩子沟通

    家长发现孩子有偷钱的行为,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为什么有偷钱的心理。比如说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买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就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对孩子管控的太严格。

    3、 不要打骂孩子

    你的打骂和过于激烈的反应,只会激发他们的对抗和报复心理,还会让孩子对自身产生深深的厌恶。

    4、理解孩子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当成人见到心仪的物品时都想买回家,更何况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

    小孩子拿别人的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管控的过于严格

    生活中家长对孩子都非常的关心。什么都会尽力给孩子买最好的。但是孩子自己如果想做什么,想买什么,这就需要爸爸妈妈的同意。可大多数父母又非常希望孩子能活在自己的控制中,大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但却忘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2、孩子有自己的需求

    孩子慢慢长大了,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到别的同学买吃的,也会非常羡慕。比如说男孩看到小伙伴们有好玩的变形金刚和小车,自己也想要。女孩儿看到小同学买花、买小娃娃、买很多好吃的。而自己却没有钱买,时间长了,对于这种物质上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和上面说的表嫂家侄子是一样的。

    3、孩子没有完整的道德意识

    孩子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对善恶是非还分不清楚,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好坏的意识还不明确。所以说孩子偷拿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2024-03-31 查看全文
  • 六年级的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的话特听不进,偏要反着来。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看着就心烦,但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家长还得耐心诱导他们,毕竟孩子是自己的。想要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家长要学着转变教育方式,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多些尊重。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应该怎么教育?

    1、沟通是最好的方式。

    做父母的放下身份,跟孩子做个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来聊天,融洽的交流,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不同的角色分析,能比较快速的找到原因,必要是,做家长的要做出合适的限度的迁就。

    2、别当大家长,总要求还强迫。

    有父母很喜欢当大家长,要求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孩子不同意就强迫,时间久了,自然会反抗。所以,父母和孩子一样,都是家庭中的一部分,要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所以,别想着当大家长,别那么强势,放低要求,更别强迫。

    3、别直接了当,学会引导。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过度的指责与批评,不仅不能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错了,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家长可以用提问、比喻的方式启发孩子,其结果更加明显。所以,直接了当并不一定有效、合适,正确的引导,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启发效果。

    4、别轻易下判断,多听听。

    有时候,孩子不听,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不理解,因为家长就没去认真听孩子的话,然后就主观判断下了结论,这样的结论当然不符合孩子的心意。在家庭教育中,特别强调了一点,多听、多问,多听听孩子说了什么,不听,怎么能了解,不了解,又怎么正确实施管教呢。所以,多听比多说强,说多了,连威信都没有了。

    5、尊重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当他的认知达到一定程度时,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表达意愿时有人可以当回事儿。父母在生活中的某些情况下,可以多问问孩子的意见,特别是有关于孩子的事情,比如:给孩子买衣服时、带孩子去游玩时、帮孩子选择辅导班时。这样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尊重,就会更加地开心和快乐,而且自己选择的辅导班,“跪着也要好好上完”。

    6、不要否定孩子的努力。

    过分的语言会形成语言暴力,从而伤害孩子,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家长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一生气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就会不自觉地数落孩子,比如“你怎么这么笨啊”,结果在孩子有效的认知里接受了心理暗示,他就认为自己是笨孩子,这样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笨,继而什么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越来越调皮捣蛋,要么越来越沉默寡言。

    小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没有选择权。

    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渐渐会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兴趣等。而站在家长的角度,总希望孩子能够成材,认为自己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为孩子规划好一切,要求孩子照着办。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尝试,从而令孩子产生挫折感,长期下来,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

    二、孩子的感受被忽略。

    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从来不给孩子发表意见。其实这会令孩子变得不听话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重视,长远下来会变得反叛的。

    三、跟风模仿。

    孩子到了初中之后,叛逆的孩子越来越多,在学校里叛逆成了一股风气和时髦,不叛逆反而会被嘲笑。

    2024-03-28 查看全文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离家出走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了解其中的原因。孩子离家出走的理由是什么?这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其他的事情引起嘛?在这些关键事情发生时我是如何处理的?是否考虑到了孩子?如果是现在,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当时的事情?相信随着您的一步步发问,您在内心一定会有一个很清晰教育的轮廓。切记,一定要说教,不能打骂。

    小孩子离家出走应该怎么教育?

    1、不管什么原因,先把孩子找回来。给孩子一个爱的拥抱,向孩子表达您的担心,表达孩子离家出走后您的害怕和失落,并为孩子准备好热水、饭菜,看着孩子吃完,并带他去睡觉,这一晚,可以不必那么强调独立性,让孩子和您睡一晚也无妨。

    2、作为家长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先收敛一下自己面对孩子的态度和脾气

    3、允许孩子犯错。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先与孩子好好沟通,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要一味盲目怪责。

    4、平常家长除了工作,回到家要多与孩子沟通,多谈话,互相关心。通过适当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学习与生活中现在面对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让他们学会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正确看待孩子,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接纳孩子们那些在父母自己看来幼稚的负面情绪,学会如何正确的与孩子进行交流,不单单是浮于表面的“今天开心吗?”、“喜欢吃什么?”这些问题,更要知晓他们当下心中的困惑。

    6、平时尊重孩子选择、聆听孩子的心声,树立一个对与错标准。孩子们不迷茫,不会孤独无助,自然不会离家出走。

    7、对孩子要有爱心。爱心和适度而有效的管束是不相矛盾的。会爱才是真爱。爱与管相结合做得好,一般不会发生孩子出走这种事。如果发生了,一定要找出原因,针对性的施以教育。并以此为例晓之以理,启发其正确的人生。

    8、如果孩子达到了屡教不改的情况下要离家出走了,家长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得到一点教训,否则孩子则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2024-03-18 查看全文
  • 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这件事,相信家长们并不陌生,但若不及时教育,会养成他们的习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若到了这一步便难以挽回了。所以,教育要及时!但教育孩子不是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是一顿打骂就能解决的事情,教育不当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形成自闭的性格。

    小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怎么教育?

    1、保持理性的态度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不要勃然大怒,也不要长篇大论的教育孩子,只是温和的让他意识到行为的不妥,适可而止。父母如果能停止说教,孩子的问题能减少一半。如果父母能再少点发脾气,那孩子身上的问题几乎会消失不见。家长理性的态度对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具有重要的作用。

    2、理解孩子

    孩子对于没有见过的,或者是喜欢的东西,肯定会有十足的兴趣,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应该用什么样的正确方式得到,是买还是借。他没有这个意识,他只知道我喜欢就要拿回来,不管别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范围。

    3、家长要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

    4、让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孩子拿别人东西肯定是不正确的行为,就需要让他还回去,要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同时家长就应该让其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有效防止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5、以身作则,从父母身上学习好习惯

    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凡事偷东西的孩子,大多数父母本身都没有做好,平时吸烟、喝酒、说粗话甚至打架,这样如何给孩子做个榜样呢?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改掉偷东西的坏习惯,首先要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

    6、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告诫孩子

    孩子行为对错,父母的价值观会给孩子提供标准,所以给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诉孩子,哪怕是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拿别人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帮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

    7、用行动给孩子做示范

    家长带孩子一起改正错误,这点也会起到教育示范作用。因为每个孩子都有犯错的时候,家长有责任带他们一起纠正,给他们示范如何改正。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给予他改正的力量和勇气。给孩子买一个,告诉他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就要靠努力奋斗得来。

    2024-04-2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