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跟社会人混在一起怎么办

孩子跟社会人混在一起怎么办

1547

  • 初中孩子正处青春期,三观和思想都正在发展,他们还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追求个性和独立。在这时期孩子眼中,朋友要比父母更重要。因此,青春期孩子的社交是非常值得父母关注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和正能量的人交朋友。

    初中的孩子跟了不好的孩子在一起怎么办?

    1、及时制止孩子交往恶友。

    孩子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往,爸妈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制止,让孩子早日远离恶友。孩子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想获得他人的关注,想不被同伴欺负,想得到尊重等。这些心理层面的需求,爸妈可以引导其通过其他健康的手段获得。

    2、适当干预,不要一味杜绝和“坏朋友”接触。

    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禁止小孩和个别“坏孩子”接触,会发现几乎难以实现。作为父母,真正要做的是让孩子具备判断力和自控力,遇到可判断的错误同伴关系,家长也别硬来,孩子在引导下,是有足够的智力从错误中学习的。

    3、帮孩子交“好朋友”。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交到好朋友了,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参与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圈子结识更多的同龄人,找到真正的好朋友。

    4、给孩子制造分辨朋友的空间。

    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反对,那么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会被牵引到与家长的对抗中,从而在不合适的关系中越陷越深。反之,如果家长愿意给青春期孩子营造一种让他们感觉很舒服的愉悦氛围,那么他们就有精力来感受什么朋友是真正适合他们的。当他们拥有空间时,他们常常自己就会厌倦那些不好的朋友。

    5、引导儿子远离趣味低级的朋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应该是一群具有远大人生理想的人,他们胸怀大志,愿意为理想而奋斗,这类朋友才能成为孩子的伙伴。

    6、告诉孩子交友要注重精神层面,交真正的朋友。

    孩子不懂如何选择朋友,爸妈要引导他重视精神层面的交往,选择一些心心相通的朋友,对自己的缺点能直言规劝的朋友,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素养。

    初中的孩子跟了不好的孩子在一起有哪些影响?

    交友不慎,孩子容易误入歧途。

    青少年正在成长期,这个时期还分不清是非,善恶,丑美,也没有正确的法制观。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地教导,孩子很有可能就会交到不务正业的坏朋友。人生的道路本就曲折,路上要是遇见了损友,那必然会让人生的道路更加曲折,甚至一片黑暗。

    相互感染不良习气。

    在不良交往中,有很多不良习气或者是恶劣行为,比如说讲究吃喝玩乐,爱打架、闹事、不守纪律、吸烟、酗酒、逃学、厌学等等,常常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恶习加深产生错误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交友不慎,孩子容易受到伤害。

    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虚情假意的朋友,也许表面上和你和和睦睦。但早晚有一天,因为利害关系,他会在背后结结实实地给上你一刀,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对于读初中的孩子来说,确实很容易受到身边同龄人的影响。毕竟这时期的孩子依旧处于“模仿”的阶段,尤其是对他们觉得“酷”的不良行为,会进行模仿。许多孩子就是因为从坏孩子身上学到了不好的习惯,才开始犯下各种错误。

    初中生和坏孩子在一起怎么办?

    1、及时制止。

    孩子与品行不良的人交往,爸妈一旦发现,就应该及时制止,让孩子早日远离恶友。孩子和品行不端的人交往是有原因的,比如想获得他人的关注,想不被同伴欺负,想得到尊重等。这些心理层面的需求,可以引导其通过其他健康的手段获得。

    2、加强正面的教育引导。

    孩子进中学前后,要不断地进行有关社会交往方面的教育。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今名人交友的生动故事,既讲交好朋友受益的道理,又讲交坏朋友受害的事例,有意识地给孩子灌输交友要有选择,要慎重的道理和知识,增强孩子的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孩子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线,减少他们交友的盲目性。

    3、教育中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当发现孩子已经交上了坏朋友,家长首先应该冷静,然后花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具体地了解情况。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场合,注意孩子情绪上的可接受性。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发火打骂,或者把孩子禁闭在家,这样做,适得其反,会造成孩子情绪上的根本对立,使他们心理上的“归属感”转移,把他们和坏朋友拉得更紧。

    4、耐心说服,积极引导。

    继续给孩子以关心、温暖和一定的信任,避免他们到外面寻找“知音”的安慰。待其情绪稳定正常后,再用具体事实,对孩子讲明道理,晓之以利害,促使孩子与坏朋友断绝往来,至少在往来中保持自己的警惕。

    5、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

    孩子有交朋友的权利,如果对方能够给孩子足够的快乐,那么孩子就会很愿意与朋友进行交往,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让孩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更倾向与性格好的人交往。

    6、一旦发现孩子已经受到负面影响,不要袖手旁观。

    如果发现孩子朋友有道德上的问题,比如“偷钱”“打架”等一系列问题,父母可以让孩子远离,“近墨者黑”不无道理,当父母发现孩子已经受到了不良玩伴的负面影响,不建议袖手旁观,而是迅速保护孩子。

    初中生和坏孩子在一起的原因:

    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随着孩子的长大,自我意识的增强,孩子也不愿意再轻易受父母控制,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分歧、矛盾、争执,彼此之间的沟壑渐渐地显露出来。很多结交不良社会人士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或父母忙于工作无心教养的孩子。

    与社会不良少年的关系获益。

    个别的孩子因为同学之间的矛盾而求助于不良社会人员,并成为其中一员。有些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未形成,是非观有待改善,对这种组织盲目崇拜,模仿他们的言谈举止,主动示好与之攀谈交友。

    孩子与同学关系差。

    孩子与同学关系差,不能与同学友好,被同学排斥是导致很多孩子选择结交社会不良青少年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不是不想与人交往,而是方法不对,遇到事情动不动就会与人吵架、冷战、激发矛盾,而无法与人良好的交往,只好结交一些社会上的朋友。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当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变得非常不听话,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发现孩子叛逆混社会的话一定要耐心的和孩子沟通,而不能坐视不理,否则孩子越来越严重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孩子叛逆混社会怎么办?

    1、家长不要当众惩罚孩子

    家长可以对已经误入歧途或者执迷不悟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来强化自己的教育的力度。但是不要采用侮辱和贬低人格的言语行为,这样不仅不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还会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损伤以及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越错越远。

    2、家长不要以一个居高临下的心态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以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的身份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了解到孩子的心理成长过程,而且在给孩子传递价值观的时候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正在逐渐形成独立人格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3、及时与孩子有效沟通

    如果孩子有混社会的迹象,家长一定要随时注意观察他的言行是否出格?是否有违法犯罪的苗头产生?如果有,要及时制止,并及时沟通,了解其内在想法。

    在沟通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内心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意识,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尊严,认真讲清道理,不能强制,不能蛮干,不能简单粗暴。

    4、对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

    增强他们成长和积极生活学习的动力。直接地给孩子贴否定标签“不懂事”“不学好”,这对于教育孩子回头改错没有一点好处,甚至可能误导孩子,让孩子内心更加闭塞,如果孩子真的存在学校中遇到的其他问题,也是得不到解决的。

    5、正视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抱有成见

    如果遇到男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一定要清楚,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

    孩子叛逆混社会有哪些原因?

    1. 叛逆期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其中%80的青春叛逆期,易模仿看到或听到到人和事。例如:电影中的混混,像我们青春叛逆期,模仿最多的是古惑仔电影人物,总觉得很酷,很潇洒。打架,喝酒,泡妞,甚至更严重的违法行为。

    2. 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来说,生活的环境对其影响也很大。比如家庭暴力,父母不和等等。也会让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反感家庭,父母一心向往社会,那些所谓的独立美好的生活。

    3. 其实叛逆期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才是最重要的。由于青春期体内激素分泌过盛,导致大脑活动异常不稳定。像:易冲动,敏感,情绪起伏不定,烦躁不安,迷茫,同时也向往未知,对新鲜事物冲满好奇,和疑惑。

    2024-05-02 查看全文
  • 人跟人的亲密度,很多时候就是几句话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对小孩冷言冷语,小孩就不敢信任你,长大以后也自然而然就会疏远你。但是,当年到底是你的哪一句话让孩子有这种感觉的,他可能也早就忘了。可是,那种不安全的感觉,却一直留在他心里。

    孩子一起玩被欺负了怎么办?

    1、不能再责备孩子

    首先,要知道,孩子被欺负了,是受害者,心里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与健康成长。如果父母的应对方法不对,更会适得其反。当孩子被欺负后,作为父母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去安慰孩子,反而责怪孩子没用,不懂得反抗,或者责怪孩子惹事,别人没被欺负,就你被欺负了。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孩子再一次受伤。估计以后,被欺负了都不敢跟父母说了。

    2、充分地理解孩子

    在听完孩子的遭遇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表示理解。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明白你的感受:你不还手不是因为你软弱,而是因为你是个善良的小孩,不想用暴力伤害别人。你不吵架不是因为你理亏,而是因为你是个有素质的小孩,不愿意和别人计较太多。多说一些这样的话来安抚孩子,这样他才可以尽快让情绪稳定下来。

    3、不能主动挑事,但也不能怕事

    有的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在外面惹事,于是从小就教育孩子在外面不要跟其他人打架,而且一定要学会忍让。因此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之后,总是一味的忍让,不敢有任何反抗,因为担心被父母知道之后指责或者打骂。

    4、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

    孩子到了七八岁,虽说很多事情都可以独立完成了,但父母也不能疏于跟孩子的交流。到了这个时期,父母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交流的话题总是围绕学习展开,而这会让孩子很排斥。

    5、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事情比较严重,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家长最好接送孩子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保护下安心的学习,直到事情得到解决。孩子受到欺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6、鼓励孩子交朋友

    当孩子很孤僻,在班里没有好朋友时,往往容易被欺负,同时也会被排斥在小团体之外,所以鼓励孩子交朋友,可以选择在放学后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一玩,不要总是忙着下了课就把孩子塞进培训班,孩子交到好的朋友,也会激励孩子一起进步,同时在团体中,孩子也不容易被欺负。

    7、要“反击”,但不是用“还手”的方式

    告诉孩子,要在气势上强烈“反击”。大声对对方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我!”这样自己的气势会强大,会震慑到打人的孩子,防止他继续动手。不是反手打人,而是一种气势上的回击,寻求大人帮助的回击。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

    2024-03-30 查看全文
  •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分辨能力很弱,不懂得分辨朋友,有时候结交社会上的不良人员,甚至染上抽烟、喝酒的恶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耐心引导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和社会青年交往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朋友以退为进

    家长不要攻击孩子的朋友,越是攻击,会造成孩子反感,伤害他的自尊,可以先接纳,然后从孩子口中了解朋友的情况。如果是一些胸无大志,低级趣味的朋友,要跟孩子耐心沟通,分析结交损友的弊端,帮助他建立一个正确的交友观。

    2、要分析原因帮孩子远离

    孩子和社会不良青年来往,他可能是想获得他人关注,不被同伴欺负,得到更多尊重,再或者社会人员给孩子物质的诱惑。这些心理需求父母了解之后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不能因为家庭爱的缺失,让他从外界去寻求。

    要告诉孩子,如果想获得真正的关注和尊重,必须好好学习,增强个人能力和竞争力,而不是沾染这些不良习气。交朋友应该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给予,而不是物质层面的获取。

    3、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逐步回到学习的轨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向孩子讲明道理,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可以适当监督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于社会人员交往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在父母爱的呵护下,孩子够理解父母的心情,听父母的教导,开始用心学习文化知识,逐渐远离与社会人员的交往。

    4、家长应该耐心教育孩子学会正确交友

    孩子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生活中有叛逆的行为,这是正常的现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段时间,孩子喜欢和社会人交往,如果交友不善,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不利的。

    因此,家长要和孩子谈心,说明自己的观点,不是反对孩子交朋友,现在是上学时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面,等上大学以后,人际交往的舞台会更大。

    孩子和社会青年交往的原因:

    1、青春期的叛逆情绪

    在中国,从孩子懂事开始,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身边或大或小,总体而言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们。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生长环境,同样的期望承载体,同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只有不断变换的课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脸庞而已。在这样的环境下,处于成长迅速、不断接受来自外界信息并消化吸收的青少年而言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2、对外界的好奇心理

    相信每个人都有对外界特别感兴趣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里,小脑袋里每天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但是这些问题总是无法完全得到解答的,还有一些问题在孩子们的心里是不可以对家长讲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和同龄人交流是获得这些问题答案的最直接、也是最为基础的手段。

    3、孩子受到了某些刺激,想要自暴自弃

    这种情况很少见,但不是没有,在青春期出现什么情况都是可以被理解的。或者是学习上受挫,或者是学校朋友之间出现了问题,还有可能是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出现了波折。这一切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孩子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家长还是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的。

    2024-03-18 查看全文
  • 两个孩子打架,家长一方面担心两个孩子受伤,另一方面怕影响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所以总是教育孩子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但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免不了发生矛盾,打架有时候也就变得很常见,每次处理起来都头疼。

    两个孩子在一起老是打架怎么办?

    1、家长尽量保持淡定的心态,孩子们一吵架,最先被惹怒的却是家长,总想第一时间摆平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其实,家长们在处理问题前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这是正确二娃矛盾的前提。 

    2、相信孩子并适当放手,孩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不如让孩子们从解决小的内部矛盾处理开始。当老大和老二有小争执的时候,父母不应干涉过多,放手让孩子解决,有意识地增强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不过度偏袒尽量公平,如果需要家长干涉的时候,一定要事前询问好孩子们打架的原因,公正地处理问题。如果家长无原则地帮老二,老大就会心理失衡,可能会偷偷把负面情绪发泄在老二身上,也会纵容老二利用年龄优势“狐假虎威”,激化两个孩子的矛盾。家长应帮助出现问题的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道歉,使两个孩子形成知错就改、理解他人的性格,如此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4、避免打骂和言语刺激,孩子们发生争吵时,容易让家长烦躁,就会容易情绪暴躁,不问原因,先各打五十大板再说。其实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家长应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避免暴力对待孩子。在训斥声和棍棒下成长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5、引导孩子更加珍惜彼此,为孩子相亲相爱助力,相信很多家长生老二的初衷都是为了给老大多个伴,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应当抓住两个孩子快乐相处的机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例子向孩子例举彼此的好,通过循循善诱的方法让孩子明白对方的重要,使孩子从脑海深处理解彼此、疼爱彼此。

    家有两个孩子,平时教育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一是平时建立孩子间良好的关系,对待二人不要厚此薄彼,让其中任何一方感受到被偏爱。让他们体会到有一个姐姐或弟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二是面对姐弟争执、打架,不要以谁对谁错作为决定惩罚谁的依据,以免单方面被罚的人心怀怨恨或委屈不平。要么同时惩罚,要么监督两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学会分享,懂得谦让,学会自己处理纠纷。这样再次面对问题时,孩子们也能通过非武力形式解决。

    2024-02-24 查看全文
  • 相比较爸爸妈妈来说,家里的老人往往对孩子更加溺爱。尤其是现在隔代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经常会看到父母忙于工作,老一辈人带孩子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难免就会变淡,而爷爷奶奶的溺爱也会让孩子任何事都依赖老人。

    孩子只要奶奶不要妈妈怎么办

    1、妈妈要对自己有自信

    作为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你们和孩子之间有着别人无法代替的联系。只要你勇于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爱,孩子和你之间的关系就会是健康而亲密的。

    比如当孩子说「不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们可不要太在意,孩子才两岁呀,会说的话非常有限,更不懂说出来话会给别人什么感受。

    他也许想表达的是:我也很爱妈妈,不过我更习惯奶奶陪我睡,奶奶知道我睡觉时候爱听哪首歌、被子要盖成什么样……

    与其暗自伤心,不如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肯定老人孩子带得好,在老人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也在旁边陪着,了解孩子的睡眠习惯等。

    2、如果妈妈想接手,要循序渐进

    孩子已经习惯了和奶奶一起做事情,如果妈妈想接手,就得一点一点来。

    不仅陪孩子睡觉是如此,喂孩子吃饭、带孩子出去玩等等的时候都可以先和老人一起做,再慢慢自己接手。

    如此不仅孩子会越来越能接受妈妈的存在,老人也会对妈妈越来越放心,在你有时间的时候,把孩子交给你。

    千万不要因为看到孩子和奶奶更亲而心里一直不舒服,甚至是说奶奶的坏话,希望孩子疏远奶奶,这种对奶奶的不接纳,最终会导致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和奶奶的关系,不得不把妈妈往外推,让妈妈变得更「不亲」。

    3、找奶奶帮忙

    就目前孩子还是和奶奶更亲近的话,奶奶说的话孩子更容易听进去。这时候可以提前和奶奶商量好,在适当的情况下让老人多引导孩子与妈妈相处。

    有些老人会当着孩子的面对外人说:“我们家孙子不喜欢妈妈就喜欢奶奶!”虽然这是让奶奶很自豪的事,但是这样说就等于告诉孩子,你就应该喜欢奶奶不喜欢妈妈!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极其不利的!让孩子和妈妈疏远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妈妈一定要提前和老人说好,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多鼓励孩子和父母相处,多在孩子面前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而不是加以否定。

    4、扩大孩子的朋友圈

    孩子最多的还是家人的陪伴,孩子的眼里只有亲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表现出对社交的强烈需求,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朋友聚会,让孩子多去接触别的小朋友,包括别的叔叔阿姨,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

    当孩子表现出和别的伙伴一起玩的欲望时,家长要在旁边帮助他,教会孩子如何与小朋友对话,如何交换玩具,让孩子充分体验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多样的人际关系,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和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让孩子更快的脱离家人的怀抱,独立起来最好的办法。

    现在让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家庭生了孩子之后,经济压力变大,夫妻双方不得不去上班赚钱,然后孩子就交给家里的老人去照顾。有的会把孩子送回老家,有的父母想让孩子陪在自己的身边就让老人来家里照顾孩子,这就导致了宝宝只要奶奶不要妈妈的现象。具体来说有下面三个原因:

    妈妈工作忙

    妈妈由于工作忙,每天陪伴宝宝的时间有限,而给宝宝穿衣吃饭的任务都会由奶奶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日常琐碎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奶奶每天喂宝宝吃饭,陪着宝宝玩耍,她就会成为宝宝最熟悉的人,宝宝自然就会和奶奶更亲近。所以妈妈平时工作忙的话,在下班之后或者周末要多抽时间陪着宝宝,给他穿衣服,喂他吃饭,这样宝宝就会逐渐和妈妈亲近的。

    老人溺爱孩子

    我们常说的隔代亲,现在就起作用了,奶奶总是很溺爱孩子,平时照顾孩子也是只要孩子想要的,想买的奶奶都会满足。奶奶带孩子出门,带回来一堆新玩具是在正常不过的了,也许刚开始奶奶也会拒绝给孩子买,但是看到宝宝稍一撇嘴,立马就心软,然后宝宝就得逞了。如果家里老人溺爱宝宝的话,妈妈看到一定要阻止,不然他长大养成坏习惯会很难改掉。

    教育方式严厉

    相对来说,妈妈在教育宝宝的时候会更加有原则。如果宝宝做错事的话妈妈会立刻阻止并且批评他,哭闹在妈妈这里是没有用的。对于宝宝来说,只要做事情不合他的心意,在他的眼里就都是“坏人”,他自然就会疏远。平时妈妈在教育他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相对温和的方式,宝宝如果记恨妈妈的话,会让他形成心结,然后对妈妈越来越疏远,情况会更加糟糕。

    其实不用太纠结宝宝跟谁亲,一般孩子到了三岁以后大一点了,知道了妈妈的重要性,就会回到妈妈身边,上学以后,学校的亲子活动或者同学之间的谈话也会强化妈妈的身份。孩子没有奶奶不奇怪,可是没有妈妈就会感觉很奇怪,在很多事情上还是需要妈妈出面的。作为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坚持多陪伴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和教育。

    2024-05-3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