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写作业经常打骂孩子好吗
733
-
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方法和技巧,因材施教很重要,简单粗暴的打骂教育,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换个思路想想,我们的反应很多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想孩子,总是认为孩子这也做的不好,那也做得不好,给他讲解题时,总是听不懂,不会举一反三,孩子只有几岁,他怎么能像家长一样,什么都能听懂呢?
因为写作业天天打骂孩子
首先,冷静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出现这一问题的核心因素,经常的打骂不见得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其他的问题,家长们应谨慎用之!至于如何缓解?两字“冷静”处之!
其次,找出原因努力改变现状是最重要的。
孩子写作业的周围不要放任何无关的东西,这样他想玩也没东西玩。另外,孩子回家写作业前一定要先复习再写,这样他就不会因为作业不会写而发呆了。家长还要给孩子规定作业必须多长时间内完成。完不成了就惩罚,完成了有奖励。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写作业要先写简单、后写难的。这样简单的不占用时间,难的如果不会做,家长可以有时间辅导。时间长了,家长可以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如果孩子自己完成得好,会有成就感,能增强他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危害:
1、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物理没考好而挨打,他便会憎恨物理知识、物理老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一些报复性的事情来。
2、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观厌世。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别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别人的尊重、信任,会使孩子产生自信,这是他们前进的重要动力。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经常遭父母的打骂,孩子会感到人世间没有温暖,活着没有意思,于是悲观厌世。现实中,由于遭受父母打骂,出走者有之,自杀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难以言状的。
3、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
孩子遭打的时候,没有心里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等心理。打的结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个别孩子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4、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往往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这样孩子长大后,他很可能会以武力解决人际冲突,结果是破坏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5、使孩子陷入孤独的深渊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父母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
6、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守信、善良、上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经常打骂孩子,肯定会使孩子走向这种希望的反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性格怯懦的孩子,会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猥琐、胆小怕事的性格等等,这样的后果,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辅导孩子写作业?
一、给孩子立规矩,任何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立规矩很重要。如果孩子破坏了规矩就得受罚,而且必须做到言出必行,要坚持下去。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业,写作业是为了什么。
二、孩子写作业家长不要讲太多话,少唠叨,切记!
遇到问题尽量让孩子独立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家长再进行点拨,要引导他如何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再写作业就会带着兴趣和问题及责任感去做题了,久而久之就不会抗拒也作业了,也就解决了磨蹭问题。
三、不要随意威胁孩子,也不要随意动手打孩子,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惩罚手段,这样孩子才能产生敬畏心。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是不对的,把打孩子作为惩罚孩子的唯一教育手段,是极不明智极不负责的做法。打孩子除了显示做父母的脾气简单粗暴无能为力之外,更会造成孩子的反叛性格与偏执心理,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育有百害而无一利!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好吗?
孩子不写作业不能打,打骂并不会让孩子心甘情愿写作业,反而会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一是孩子容易有负面情绪。父母打骂,情绪激烈,坏会传递给孩子,孩子思路被打破,更无心写作业,心中压抑着负面情绪。
二是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的性格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长期打骂孩子,很容易让孩子长大后也会以同样吼叫的方式对待别人,孩子在不知觉中学会了父母的样子。
三是孩子不写作业,得到的是父母的打骂而不是鼓励,孩子会不相信在能做好,写作业中碰到的困难,障碍不能有效的解决。不能和父母良好的沟通,会让孩子不敢继续尝试,渐渐变得没有自信,认为自己做什么父母都是一顿打骂。
在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家长还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多给孩子认可和鼓励,不要盯着孩子不好的地方看,而是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每当忍不住打骂孩子时,不妨心里多念几句“好好说话,不吼他”。用关爱代替打骂,效果肯定会比打骂要好。
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怎么办?
一、优化作业环境。
最好有个书房,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这是学习的环境。我们都知道在沙发上做作业是没有意义的,父母也知道这样根本无法安心写作业。因此,“学习环境”对孩子有心理暗示。孩子养成好习惯后,也会喜欢沉浸在学习中的感觉。
二、不要增加负担。
很多家长在课外也会有自己的要求,比如让孩子背诵中文书,练习一定数量的书法。如果孩子有自己的安排,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课程,增加一些沉重的家庭作业。
三、规划好时间。
对于尚未养成个人习惯的孩子而言,通过对时间进行规划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是家长可以采取的行动之一。通过一份详细的时间规划表,划分出写作业、休息、游戏等多个时间点,让孩子看到自己拥有的时间上的选择与使用权力,并不只是集中在写作业这一方面。
四、奖罚要适当。
在奖励这一方面,要有一个度,不能让孩子“狮子大张口”,而家长也不能用过于物质的奖励,让孩子产生写作业的念头。另外,对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孩子,也要适度地进行惩罚,比如让孩子去做运动、家务等等。
五、寻求帮助。
有时候,孩子的功课太难,家长面对孩子的作业,自己也束手无策;或者因为家长实在太忙,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指导孩子的功课。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为孩子请家教或者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如果可以的话,家长不妨联系几个有类似需求的好友,让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孩子们可以自己在小组里面寻求同伴的帮助。这种类似学习小组的方式,其实更适合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在其中是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让自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
六、父母要配合。
无论是做爸爸的管孩子,还是做妈妈的管孩子,都要做到执行与监督更具优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除了照顾好日常的生活之外,在家庭教育上也要用心,看着写作业虽然会累人,但对孩子未来着想的家长还是愿意去做的。此时为了效率更高,夫妻之间可以打配合,将管理时间以及协调情绪的工作做好,而不是各自宣泄情绪。
2024-03-10 查看全文 -
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的提高,对孩子的今后的发展也有影响,甚至受益终生。孩子的作业任重道远,不批评,不责骂,和孩子站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年级孩子不写作业打骂不管用怎么教育?
1、正强化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
其实一年级孩子很在意父母,他们很多行为背后都是希望被关注。但此时孩子心理发育不完善,有时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做些父母不喜欢的事。这时我们和孩子讲道理,他们根本不理解,小孩子和我们的想法差距很大。想孩子有个好的行为习惯,确实要通过正强化来培养。
行为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本质是形成习惯,而习惯是通过学习将对刺激做出散乱、无组织、无条件的反应,变成有组织、确定条件反应的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父母的表扬,我们可以将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比如您家孩子老师每天布置6项作业,可以把这6个任务细分成多个小任务,孩子做好一个小任务后,及时肯定和表扬。
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让孩子获得认可和满足。孩子被认可了,也就更自信了,慢慢的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孩子会完成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由此慢慢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养成后,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发生。
另外有些孩子比较喜欢物质奖励,可以找出孩子喜欢的东西,强化原理同上,待孩子完成小任务后,我们给予物质奖励,这种通过物质刺激等方式,也能很好地强化孩子写作业的习惯。
总之,孩子的习惯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多些耐心,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有效果。
2、逐渐培养兴趣
俗话有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鼓励和辅导,孩子写作业更顺畅,也没以前那般抵触了,这种进步本身就会激发她的兴趣,也让她能够享受写作业的过程。字写得漂亮,口算熟练,只要有进步,我们就毫不客气地具体表扬。因为有我们的检查,作业自然会评优,会得到老师的鼓励。进步和成就感是兴趣最好的老师,兴趣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的。等孩子兴趣培养好了,很多事情慢慢地就自己主动地去完成了。
3、养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个星期的事,所以有些反复很正常,要允许孩子有时表现不好。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孩子逐渐就会养成好的习惯,专心的时间越来越长,辅助越来越少,作业完成得越来越早。因为心情放松,没有干扰,所以,写作业也专心从容了。
4、适当的鼓励和辅导
教育要循序渐进,我建议先加辅助,再逐渐放手。当孩子觉得作业困难的时候,急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思考的能力,会让孩子畏难、厌学。所以,在孩子出现这种畏难情绪的时候,通过鼓励宝宝让其树立起信心,在给讲解难题时要讲得比较细,孩子容易理解,而不是让孩子自己想;不会写的字可能直接写出来给她看而不是让她查字典;困难的问题我会去辅导她;帮她好好检查作业等。辅导的态度也比较耐心,如果急躁发火,会增加她对写作业的厌烦。
5、陪同孩子孩子写作业时,家长要有耐心
孩子在做作业之前,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今天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在作业时,家长要善于装糊涂,孩子会做的你偶尔装不会,孩子不会做的,要有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在整个陪伴的过程中,尽量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2024-04-21 查看全文 -
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有写作业不主动或者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打骂,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来保证学习的持续性。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不起作用咋办?
1、父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孩子靠打骂哄是教育不好的,反而会起反作用。让孩子久而久之,对父母的行为会产生严重抵触作用。之后你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挽救”不了孩子。父母既然是在帮助引导孩子,那么自己的心情应该先静下来,以平常心思考之后带着方法,再去面对孩子的问题。
2、家长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了解孩子为何不想写作业,并总结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不想写作业。如果孩子不想写作业,是因为太过疲惫或者是有些作业根本没有意义,那么在孩子如此大的学习压力状态下,家长可以适当通融理解。
3、和孩子一起制订每日作业计划。孩子小,你邀请他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能增强他完成计划的信心和决心。每日的总作业目标分成几个小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及时完成可以夸一夸,及时奖励,满足他的一个小愿望,或者邀请老师对他鼓励表扬等,增强他学习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孩子会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4、陪同孩子孩子写作业时,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作业之前,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今天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在作业时,家长要善于装糊涂,孩子会做的你偶尔装不会,孩子不会做的,要有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在整个陪伴的过程中,尽量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5、家长不适当的言语也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不想写作业。适当地理解孩子,对孩子积极写作业后进行一定的鼓励和表扬,从正面上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更加自信和积极。
6、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能力,对学习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当孩子成绩下降时,不要一味责罚,应适当加强辅导,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孩子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这样一来信心渐渐有了,做作业就变得主动了。
孩子不写作业跟父母有什么关系?
1、可能父母太过于严厉
如果说父母特别严厉,让孩子一回到家就感觉不到温暖的话,那么孩子又怎么可能愿意写作业呢?但是有的父母就是觉得如果不能够有效的压制住孩子心里的躁动,那么他们是绝对不会乖乖听话的。但是面临着父母给予的压力,再加上本能的不爱写作业,孩子一定会崩溃的。
2、父母教育手段有问题
有的时候还会因为父母的教育手段有问题,从而导致孩子不太喜欢写作。父母总是在逼迫孩子写作业,而且从来都不会管孩子到底能不能独自完成。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帮助,加上本来对作业就不太喜欢,控制不住的话一定会爆发。那么孩子就会变得特别无助,甚至到了崩溃的阶段。
3、总是想着跟孩子做交易
有些做父母的自以为自己很聪明,遇事他们开始跟孩子做交易。好比“孩子,你只要写完作业,我就给你买好吃的。”虽然说这种方式刚开始可能很有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渐渐就会变得没有效果。因为孩子更加希望得到奖励,而不是去通过写作业来做交易。
2024-04-18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是没有养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在写作业上也没有好的规划。孩子把写作业当作一种负担,自然就会讨厌写作业。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每天放学回家自发学习、主动完成作业,首先就要帮助孩子解决在写作业上遇到的“困惑”。
孩子经常不写作业怎么办?
1、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经常不写作业,家长可以平静地对孩子说,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负责。睡前写不完就不要写了,明天自己给老师去解释,这样教会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
2、和孩子沟通。
如果孩子经常不写作业是因为想看电视,家长可以跟孩子沟通,对看电视的孩子说。你该写作业了,写不完是会受批评的。再看十分钟行吗?如果孩子说行,到时间呢,你就把电视给关掉,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感受,也有利于习惯的形成。
3、以身作则。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客厅认真的看书,就能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榜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4、养成习惯。
对于经常不写作业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最好是放学回家后马上写作业,不要让孩子先玩耍,这样就很难收心。如果每天给孩子规定一个特定的写作业的时间,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习惯,按时写作业的。
5、做计划。
在孩子写作业前,花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下一个晚上的计划,某个时间段写什么作业,写完这科作业可以到客厅歇一会,吃点水果,然后再继续回到房间写作业。
6、打对勾激发孩子好胜心。
孩子每完成一项作业,可以打一个勾,完成的不够好的,就打一个三角形,下次再继续改进,孩子的好胜心都比较强,这样会让他获取成就感,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做作业。
孩子经常不写作业的原因有哪些?
1、过度紧张的学习。
在父母的催促下,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地埋头进入和作业的战斗之中。一个疲惫的身体还没有得到放松,一颗疲惫的心还没有得到释放。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以后就会找各种借口不写作业。
2、贪玩成性。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从玩耍与做作业中做出选择的话。选择先玩肯定是孩子们的首选答案。很多时候,孩子都是因为贪玩,忘记了写作业。
3、缺乏时间规划的能力。
孩子大都没有时间观念,缺乏时间规划的能力。经历了一天的校园学习,孩子回到家首先想到的是放松与休息,自然而然就会把写作业抛到脑后。
2024-03-10 查看全文 -
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也没有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父母进行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好习惯培养,很容易出现做事拖沓,写作业磨蹭的现象。脾气不好的家长常被惹的火起,企图用非打即骂的方式促使孩子能加快速度,但是往往事与愿违。
孩子不写作业打骂管用吗?
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如果我们打骂,孩子首先会觉得恐惧和害怕,之后会出于避免被打骂的心理去写作业,并非真正地端正了学习态度,还可能更加厌恶学习,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孩子不写作业怎么教育?
第一,奖惩有度。
不能一味的责罚批评,当然也不能一味的表扬鼓励,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奖惩有度。关于作业,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且保质保量,可以奖励玩耍时间,不管是玩玩具,游戏还是看电视,都由孩子自由支配。但若是没有完成,或者应付差事,那么该有的惩罚不能少。不用想着打骂,可以通过减少游戏时间,或者做家务的方式来惩罚,以此来增加孩子的兴趣,让他化被动为主动。
第二,只监督,不干预。
聪明的父母,会分清楚主次,学习和作业本来就是孩子的事情。考虑到他们年幼,无法养成自主的习惯,那父母就负责监督,提醒他们作业内容。除此外,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的完成情况,包括写作业的过程,任由他们自由发挥。可能会有父母觉得不负责任,但事实上这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步。就算最后作业错误率太高,或者压根没有完成,那么就由他独自承担后果,跟家长没有关系。被批评的次数多了,大多数孩子都会主动完成,毕竟他们也有自尊心。
第三,和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孩子和成年人在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思考方式来处理孩子的作业,恐怕很多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孩子遇到的问题中去。
第四,与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父母可以每天花上十几分钟和孩子讨论一下关于今日作业的计划,比如科目书写的顺序、书写时间的分配,预计的复习时间等等。当学习内容被安排之后,孩子写作业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把它可视化,就是把作业用清单的方式写下来,这样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更有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2024-01-24 查看全文 -
初中也算是一个关键的阶段,针对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上,主要是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的负面情绪,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等。一旦这些负面情绪没有调整好,那么孩子将会在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习生涯都变得艰难起来。这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
初中孩子不写作业家长该怎么办?
1、给孩子限定做作业的时间
很多初中学生不做作业是因为拖拉,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应该要做的是给孩子限定做作业的时间,比如说要求孩子在八点之前把作业做完,这样给孩子提供了紧迫感,孩子的作业写作效率也会高很多。
2、减少孩子的压力
由于学习压力大,马上面临中考,不少孩子会感到很迷茫,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所以说,家长此时不要再给孩子制造压力了。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些小的学习目标,把繁重的学习细分化,不要让孩子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3、给孩子提供适当的作业量
现在很多的学校都会给孩子布置很多作业,而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走在同龄孩子的前边,还会给孩子布置更多的作业,这么多的作业堆起来,孩子看着就觉得烦心了,自然没有写的动力。
4、培养孩子建立目标
心中有目标,作业和课外班就不是件苦差事,反倒是乐意做的事,比方激励初中生下次考试是不是要前进几名,或者谁考试名次在你前面,我觉得你比某人学习要好,下次咱们一定要超过他,小孩心中一但有了目标,做完作业还要多学课外班,争取自己理想的名次。
5、建立惩罚机制
初中孩子的孩子按说也不小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运用惩罚机制规范他们的行为。作为孩子来说,不爱写作业是很正常的,都想出去玩而不是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但这只是思想层面的反映,不过做事拖拉这个事情就把思想层面的内容反映到具体行为上来了,对拖拉的孩子规定作业完成时间,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罚写作业。
6、提供环境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这包括一个安静的地方,没有干扰和诱惑,以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家长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如书籍、文具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7、制定计划
家长可以与孩子制定一个作业计划,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日常活动和兴趣爱好,以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和其他任务。家长可以对孩子的进度进行跟踪,以确保他们按计划完成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时间表,制定清晰的目标和奖励系统,以及提供必要的计划。
2024-05-1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