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偷拿家里钱还撒谎怎么办
805
-
对于孩子说谎,父母不宜反应急躁,应先查明原因,了解这些谎言背后的动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明白,他根本没有说谎的必要。
10岁孩子偷拿家里钱还撒谎怎么办:
一、当父母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时,不要生气,先要保持冷静,也不能假装不知;用缓和的、坚定的语气向他说明:爸爸、妈妈向来很疼爱你,不过不喜欢说谎的孩子,如果你能不说谎,把真相说出来,爸爸、妈妈会更爱你。通常,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又知道父母没有因此而不再爱他,会乐于把真相说出来。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认错,或严厉责备和惩罚。若他以后再犯便以同样方法处理,然后施予适当惩罚,如打手掌。经过一两次,他会把这些教训牢记在心里。
二、要鼓励孩子承认错误。了解他犯错误的动机,教育孩子对所作所为负责。当孩子向你诚实地承认错误时,应该给予赞许,以增强他的责任心,让孩子体会到“诚实”的可贵。但对所犯的过失也要有适当的处理,给予应有的教训和惩罚,以免孩子以为只要“认错”就没事。
三、通过处理这一件事,要能达到让他勇于承担的目的。犯错误自然要承担,不管他有多少理由,偷钱和说谎自然是不对,所以要让他承担这一不良行为的后果,只是口头批评我觉得远远不够,“打蛇要打七寸”,要让他有所忌惮,要找容易让孩子有所敬畏的地方。
四、告诉他,当你需要钱买东西的时候,大胆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带你去买,或者让你自己去买,买你自己急需的东西,不能看见什么就想买什么,乱买一气。千万不能背着大人,自己拿钱去买。不然,以后再要东西,爸爸妈妈将不会再给买。
五、再次,告诉他,家里的钱有多少,爸爸妈妈心里都有数,就放在家里某个地方,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需要买东西,可以自己拿钱去买,但是等爸爸妈妈回来,你得主动告诉我们,让我们知道你都买了些什么,该买的就不说什么,不该买的可以顺势引导不该买的原因,让孩子明事理。
小孩子犯错误是成长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事情,只有正确引导,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不用担心,家长耐心教育,会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的。
2024-01-27 查看全文 -
10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成熟的物权意识,也有了明显的道德羞耻感,所以,他们偷东西并不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而是有明确的原因指向。所以,当孩子发生了偷钱行为,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打骂,而是透过结果看过程。
10岁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教育?
1、适当的给予孩子零花钱
适当的物质满足使得孩子对物质的渴求处于正常的范围内,不会因为过分渴求而产生偏激的行为。家长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多频率少金额的给予孩子零花钱,等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控力后在减少频率增大金额。
2、弄清事实真相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偷东西的行为时会非常的气愤,而忽略了弄清事实真相的过程,这样很容易造成对孩子行为的误解,也有可能会误会孩子、冤枉孩子。
3、注意孩子尊严的保护
当然父母在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不要在公开的场合提出批评,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伤,偷窃产生的心理阴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4、给孩子树立偷钱的羞耻感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未告知他人而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叫偷,即便是家里人的钱也是如此。因为钱是爸爸妈妈的,而不是孩子的。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偷窃行为,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10岁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的原因:
1、通过钱来交朋友
有的孩子不擅长人际交往,不会正常交友,因此会想到用钱交友这个办法,通过给同学们发钱,或者给小伙伴们买东西的方式“笼络人心”,维持友情。但因为自尊等问题,孩子可能会对父母羞于启齿,因此也会通过偷钱行为满足的交友需求。
2、孩子受到了霸凌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就是孩子在上下学路上或者学校里被霸凌者所威胁,向孩子索要钱财,并且不准告诉家长和老师。而孩子因为胆怯,既害怕霸凌者欺负,又害怕父母责骂,所以只能偷钱。
3、同学之间发生攀比
孩子们是有虚荣心的,因此会跟同学攀比。有时候可能会被同学言语挑衅而选择偷钱;有时候则是为了所谓的“礼尚往来”,为了不丢面子,开始花钱越来越多,自己的零花钱不够,就只能偷钱。
2024-04-18 查看全文 -
父母知道十岁孩子偷拿别人东西就要重视起来,从故事中讲道理,从偷别人的东西,带给别人的危害和带给自己的危害,以及影响,详细具体的分析给孩子听,循序渐进指导孩子。
10岁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1、让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10岁孩子拿别人东西肯定是不正确的行为,就需要让他还回去,要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同时家长就应该让其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有效防止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2、帮助孩子做好引导明白偷与拿的概念
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时候就帮孩子正确的引导什么是偷,什么是拿,让孩子正确明白偷与拿的概念,不能将偷别人东西理解为拿一拿就没事。10岁的孩子偷东西,家长这时候就要尝试引导孩子为什么偷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培养孩子换位思考能力
如果10岁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故事等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比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故事。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让他体会到丢了东西有多着急,鼓励他及时归还。
4、给孩子积极改正的机会
当10岁的孩子偷了别人东西就是犯了错了,这时候家长不要对孩子一概否定,而是要给孩子积极改正的机会,能够让孩子主动的去把东西还给别人。这样可以让孩子从自己积极的改正行为中,意识到自己偷东西是不对的,改正自己的这一种错误行为。
10岁孩子偷东西的原因:
1、缺失心理
当别的小朋友都拥有一件东西,但是自己没有。小朋友可能就会产生偷窃心理。当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拿着同一件东西,当大家课上以及课下都在玩这件东西,但是自己偏偏没有,家长也明确表示不给自己买。孩子可能便会产生偷窃心理。
2、错误示范或强化
可能生活中有人因为偷东西或者撒谎而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收获,而这个让孩子知道了并学习到了,或者是孩子偶发的偷东西撒谎行为被父母发现后,过度惩罚或者没有正确教育而强化了该行为。
3、缺少认识和教育
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不好的,在他们的认识中,会觉得这只是拿了个东西,只是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而当父母发现了并给予了惩罚,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很清晰地告知孩子这个行为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应该如何做,那孩子依然会持续这样的行为,没有太多的改变。
2024-04-19 查看全文 -
喜欢玩手机、撒谎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即便是孩子,也要让他认识到这是必须要严加管教并使之改正的事情,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多看一些正能量书籍,多做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孩子偷拿手机玩游戏还喜欢撒谎怎么办?
1、减少对孩子的控制
很多孩子撒谎是为了发现真实的自我,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他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会通过让父母认为他们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试图让父母高兴。因此,家长要减少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和控制,改变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
2、严加管教
喜欢玩手机、撒谎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帮孩子找到更好的游乐方式,用心陪伴他,帮助他戒掉手机,平时生活言传身教,教导孩子要诚实守信,不能撒谎,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
3、合理的安排
关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规划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必须要有规矩。不能忙起来了,赶紧把手机给孩子,也不能让孩子一下都不可以玩。每天给孩子规定玩手机的时间,关于孩子撒谎这件事,还是因为我们管的太严了。适当的放松一下,给娃看一看关于撒谎的片子。
4、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最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时刻了解和关心孩子,分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给孩子订立切合实际的规则,而孩子也乐意接受,那么孩子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5、多关心孩子
现在对孩子伤害最大的就是玩手机,玩手机忘了吃饭忘了睡觉,更忘了学习,还毁了孩子眼睛。要玩手机玩到撒谎了,强势管理粗暴干涉已经不起任何作用,说不定还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是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和风细雨的多关心关心孩子,让他们尽早走出沼泽回到阳光路上。
6、多观察孩子
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告诉孩子不能说谎,让孩子知道说谎的后果就是不在被别人信任,那以后你不管说什么都会被人质疑。所以应该留意观察孩子的心思,如果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时候,可以问他,是不是想玩会手机,当他表达出意愿后开始跟他谈条件,比如只能玩二十分钟,或者需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者需要先完成家庭作业等。
2024-04-18 查看全文 -
孩子屡次偷钱并不一定意味着孩子的品行不端,这也很可能是父母的教育存在疏忽,并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孩子的行为纠正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和教育。
面对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
1、帮助孩子认识到行为的不正确
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了解这种行为偏差的不正确性,以及养成这种习惯好会产生的严重后果。比如说出现更加明显的据为己有的偷盗行为,显然这样的后果分析会让孩子有所忌惮。
2、帮助孩子明白劳动的重要
引导孩子明白金钱是需要依靠劳动换来的,并非是轻易就可以获得的。自己偷拿钱的行为是一种错误行为,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3、适当的进行惩罚
家长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惩罚,但是并不是说胖揍孩子一顿,可以是劳动上的惩罚,让孩子明白劳动和价值的关系。
4、帮助孩子制定花钱计划
家长也可以帮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对零花钱有一定的安排和规划,可以培养孩子合理花销的习惯,培养孩子一定的理财意识。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的原因:
1、孩子的金钱观薄弱
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并不完全,很可能会认为家里的钱只要自己拿到了就可以随意的花费,并且对于金钱的获得缺乏了解,很少讲金钱和劳动挂钩,意识不到偷拿钱的错误所在。
2、孩子偷钱的行为没有被及时的纠正
当孩子偷拿家里的钱而没有别及时的纠正后,孩子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进而对这种行为存在认知误区,当遇到需要花钱的状况时,就会很容易的做出再一次偷拿的行为。
3、孩子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当孩子需要花费的需求增大时,现有的零花钱并不足够,孩子也很容易做出再一次从家里拿钱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使新增的用钱需求得到满足。这时候家长更加有必要了解这部分多出来的用钱需求了。
2024-04-07 查看全文 -
无论孩子有多么严重的说谎行为,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后,不要忘记表达理解和期望。只有被理解的孩子,才可能会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一味批评和打压,只会让孩子懦弱和逆反。
10岁孩子总是撒谎怎么办?
1、树立好榜样形象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首先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语,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取得孩子的信任
父母要先取得孩子的信任,向孩子保证即便说出实情家长也不会发火更不能严责。而要以一种接纳的态度给到孩子充分的理解与包容,用温和的语气给孩子进行引导与规劝,这样孩子才会慢慢打开恐惧紧张的心理,坦诚的将错误呈现在父母面前,不会以说谎来逃避责任,躲避惩罚。
3、接纳错误
每个人都会犯错,只有勇敢的尝试,孩子才会在错误中成长,犯错不可怕,可怕的不知悔改。如果我们非常严厉的去控制孩子不要犯错,那么孩子会变得战战兢兢,做作何事情都会畏手畏脚,一旦出现了错误,孩子的谎言就会脱口而出,以此来遮掩自己犯的错误。说谎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问题,所以父母要从源头上去遏制孩子,只有发自内心的去接纳孩子的一切,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过失,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4、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最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与需要,时刻了解和关心孩子,分解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孩子充分感受父母的爱。给孩子订立切合实际的规则,而孩子也乐意接受,那么孩子也没有说谎的必要。
10岁孩子总撒谎的原因:
1、有的家长比较严厉,看到孩子做错事,就严加指责,甚至打骂,也有的家长太过强势,说一不二,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孩子就不能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体恤孩子的愿望。这往往造成孩子在做错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特别紧张和不安,为了逃避惩罚,孩子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去为自己辩护,以免受皮肉之痛或者精神折磨。
2、还有些娃喜欢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的,即使他们自己并不像他们说的那好么。娃喜欢用这种夸张的形式夸自己,并非是在撒谎,兴许是自我感觉良好,也可能是虚荣心、自尊心在作怪。他们多数时候只是想寻求父母的关注,得到爸妈的关心以及夸奖。
3、孩子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会发现,别人对自己往往会有好的期望,像父母就是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少惹事、聪明优秀;朋友会希望自己仗义、有责任心,为了得到认可,为了怕别人对自己失望,孩子哪怕用谎言,也想尽量争取周围人的喜欢、信任。
2024-04-06 查看全文 -
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偷”家里的钱的经历,父母对此苦恼不已,在父母眼中,一个乖孩子是不会去“偷”家里的钱的,偷是一个带有坏品质的动词。但对于孩子来说,“偷”家里的钱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规则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里放在某个他知道的地方的钱,孩子还未经过规则的约束,还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偷钱是不对的。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
如果只把孩子打一顿,让他再也不敢做偷钱的事情,那么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带着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场所看一看,让他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如果孩子的本质不坏的话,那么对这件事情也一定会有着自己的理解,想必他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并帮助其理财
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与身边同学进行攀比的现象,若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取“偷钱”的方式得以满足。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该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很大程度减少“偷盗”现象的发生,帮助把孩子的零花钱等大额收入存起来,给孩子独立开一个账户,既能保证孩子不乱花钱,而且还能让孩子锻炼一定的理财能力。
3、切忌“审问”
家长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4、弄清偷钱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家长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经有一个手表了孩子还要买手表,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的原因:
1、物质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
当逛街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鲜的游戏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这种匮乏日积月累之下便会爆发出来,孩子们也就会出现“偷钱”这个行为。
2、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3、孩子没有完整的道德意识
十岁左右的孩子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对善恶是非还分不清楚,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好坏的意识还不明确。所以说孩子偷拿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家长应学会如何提前教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打骂,根本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
2024-04-0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