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会自己好转吗
775
-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对于孩子的叛逆,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
初二孩子叛逆自己会好吗?
叛逆期的孩子经过正确引导会变好的。叛逆期最严重的时期是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荷尔蒙的旺盛分泌,会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的发育快于心理的成熟,因此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而为之。这个时期的家长应该坐下来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感受到更多的理解、接纳、包容、尊重。
初二孩子叛逆怎么办?
1、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到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显然会排除他们不喜欢的东西,而现在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所以不要指望让孩子因尊严和压迫而屈服。所以家长温柔对待孩子比冷漠和严厉更有效。
2、理解孩子
学会宽容 ,父母经常要求他们的孩子了解他们的父母并容忍他们的父母,但是他们不知道甚至是不太容忍孩子和容忍别人。家长是是孩子的榜样,对于他人的宽容是给孩子最好的示范。因此家长不仅要宽容孩子,还要宽容他人。
3、经常鼓励孩子
学会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不要使冲突加剧,不要忘记你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孩子的父母,不要过多地责怪孩子做什么。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这是认识和鼓励孩子行为的过程,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哪里做得好,因为什么被赞扬和鼓励。
4、不要打骂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应该在打骂,或者采取冷漠的态度,而应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对症解决问题。
5、学会适当放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随意为孩子着装。社交和爱好,多评论和管教,不要为他们做任何事情。在一定的原则下,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玩。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缩短与父母的关系,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长大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6、不要过于苛刻
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要过于苛刻,要懂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千万不能太啰嗦,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作为家长要耐心的陪孩子度过叛逆期,尽量不要打骂,这样会让孩子起反抗心理。
2024-05-21 查看全文 -
其实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叛逆的心理,这说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希望再事事由父母做主。而之所以家长认为孩子叛逆问题严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到亲子关系,其实是家长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
孩子叛逆会自己好转吗?
不会。
叛逆期的孩子经过家长的正确引导才会变好。叛逆期最严重的时期是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荷尔蒙的旺盛分泌,会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的发育快于心理的成熟,因此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而为之。
孩子叛逆应该怎么办?
第一、掌握孩子为什么叛逆。
无论诱发因素是什么,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以叛逆的方式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当你在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牢记这一点非常重要。当你用暴力来对待叛逆的孩子时,其实你失去了掌控力,因为孩子会把自己接下来的一切错误行为都归咎于你的暴力。
第二、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大部分家长并不理解自己的孩子。叛逆的孩子几乎都会觉得不被家人理解,你也确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是最为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倾听是关键。倾听孩子不等于告诉孩子该怎么去做。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带私心杂念地倾听,不急于对孩子下结论。
第三、帮助孩子减轻负担。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从学校放学回来还要进行他们不愿意上的培训班,使得孩子们没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松。这样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他们讨厌生活、叛逆期提前,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压力。
第四、换位思考。
其实每一位家长和老师也是从青春期长大的,也有过叛逆期,在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的时候,要多换位思考,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找出问题的原因,才能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五、多听少说。
父母要多听,做很好的倾听者,当孩子说完后,真诚地欣赏孩子在观点上所说的话,然后轻描淡写地给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请孩子们做参考,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们,这样会加剧矛盾。与孩子交流时注意语气和态度这很重要。
孩子叛逆的影响有哪些?
第一、影响孩子的性格。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迫切希望能够摆脱家长们的控制,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非常的强,渴望脱离父母。任何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决定,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实施强制性的管制,会产生一种反而道而行之的心理。容易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导致孩子养成鲁莽的性格。
第二、严重影响学习。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对所有关于自己不满的事情都会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尤其是在学校,他们会对老师的管教产生厌烦的心理,和老师发生冲突,不会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学习成绩上,因此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趋势。
第三、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
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和大人反着干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的自我认知是非常清晰的,当遇到不满事情的时候,会把不满的这种感受放大,会认为家长不理解他们。长期沉浸在这种感受下,情绪终于爆发的一天,孩子自然会和家长大吵大闹,而这种争吵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严重的还会使家庭关系破裂。
2024-05-05 查看全文 -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而孩子之所以讨厌家长,肯定也有孩子自己的理由,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指责孩子不懂事不体谅家长,也要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惹得孩子讨厌。
孩子叛逆讨厌自己的妈妈怎么办?
1、变唠叨为积极倾听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多唠叨几句,他就会照做了。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是妈妈越唠叨,孩子就越不去做。唠叨有时候正是毁掉咱们亲子关系的根源。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他们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那些大道理也懂 ,但只有自己被理解了,他们才会主动去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将唠叨变为积极倾听,多听孩子说,规划好咱们亲子沟通的固定时间,进行毫无压力的聊天,记住,不要聊学习,就是纯聊天,让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可以舒缓压力,完全得到放松和理解,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不要强制孩子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在他们心里,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独自自主了,想法上也更加成熟,可是,有很多妈妈并没有将青春期的孩子当一回事,仍旧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孩子不吃饭会强制孩子吃饭、孩子不喝水强制孩子喝水,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甚至,还会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
3、以平等的朋友关系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渴望
太多的家长喜欢站在父母的高度俯视孩子,所以她看到的总是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与此同时,孩子总是觉得父母高高在上,自己高攀不起,所以心里有任何想法都不敢告诉父母,应当适当的放低姿态,同孩子以类似于朋友的平等关系相处,你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只有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被尊重之后,他才会尊重自己的妈妈。
4、学会与孩子沟通
当孩子具备了独立人格时,他们会想尽办法脱离父母的控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觉得自己有独立的能力。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又特别冲动,做事不会想到后果,等事情发生之后又无法承担。因此家长应学会与孩子沟通,因为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家长应记住方式方法,沟通是双向的,孩子与自己也是平等的。
孩子叛逆讨厌自己妈妈的原因:
1、脾气很差的妈妈
有些妈妈脾气很差,不光对孩子没有耐心,经常打打骂骂,也会对自己的丈夫各种不满,找理由吵架。这样的妈妈总会让人感觉到畏惧,想要远离,孩子的内心更是抗拒跟这样的妈妈相处。
2、妈妈对孩子太过干涉
有些妈妈平时对孩子干涉过多,一言一行都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不给孩子商量的余地。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意念。但妈妈们总是不给他们自己思考的空间,时间长了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凡事都跟妈妈对着干,甚至产生敌对情绪。
3、不懂得交流的妈妈
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总喜欢陪着他说说话、讲讲故事,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话不愿意再跟妈妈倾诉,因为有些妈妈喜欢教育人,她们不愿意悉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而是用大人的姿态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在跟妈妈的交流过程中总是被教育、被批评,自然就不会再跟妈妈吐露心声,他们宁愿自己闷声不语,或找好朋友倾诉,时间长了自然跟妈妈的距离也拉远了。
2024-04-05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叛逆不过是这些半大孩子希望得到大人认可、心理上渴望独立的信号。作为父母,当然不能采取“针尖对麦芒”的激化矛盾的方式,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叛逆行为,因为这对孩子未来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叛逆行为?
1、理解包容孩子
家长应该理解和包容,孩子越是逆反的时候,越需要家长有平和稳定的情绪。这个时候,不能用正确与错误去评论孩子的行为,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
2、试着去融入孩子的生活
家长要试着去融入孩子的生活,看看他们平时喜欢干嘛,想想为什么他们喜欢,你也可以试着去喜欢,这样他会觉得你更像他的朋友,他有什么心里话也就会和你倾诉,你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猜测他发生了什么。
3、多陪伴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单,缺少玩伴,所以,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好恶,并适时引导孩子。多陪伴孩子,也许他就不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了。
4、尊重孩子隐私
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5、让孩子自己选择
就比如去商场、超市的时候,孩子看见什么都想要,不给就哭闹。面对这种情况时父母可以跟孩子沟通分析表示自己所带资金有限,只能选择一样,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强硬地拉着孩子就走,不管孩子是否会哭闹,给孩子一个提供一个可行的对等选择权利,让孩子自己选择。
6、必要时要进行冷处理,避免“硬碰硬”
如果我们遇到孩子因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闹情绪的情况时,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要先学会忽视和退让一步,对孩子的哭闹行为采取搁置在一边的冷处理,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尝试与其沟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硬碰硬”。
7、为孩子设置一道安全底线
如果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是想要自主地表达愿望,且行为不涉及到人身安全,那么父母就要给予孩子这个表达的机会。如果孩子的逆反行为可能会危及到人身安全时,父母就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阻止,并给孩子说明理由。
2024-03-20 查看全文 -
孩子叛逆期嫌弃父母,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小时候孩子一直跟着自己的父母,一切都依靠自己的父母,但是孩子慢慢的长大会进入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的特点就是嫌弃自己的父母,瞧不起自己的父母。这时我们作为父母要理解他们,多跟他们沟通,跟他们做朋友。
叛逆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怎么办?
1、跟孩子做朋友
应该注意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孩子做朋友,毕竟每一个孩子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如果教育方法不正确,太过偏激或者用比较居高临下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么肯定有逆反心理,对父母也喜欢不起来。
2、让家庭氛围变好
如果父母之间的感情不稳定经常吵架,那么孩子肯定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方面的压力也很大,对父母肯定喜欢不起来,所以家庭和睦就会对孩子的性格以及情绪造成影响,家庭不和睦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暴躁。
3、调整教育方式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成人感和自主意识增强,开始要求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因此,在和父母沟通观点和意见的时候,就不会像小学那样,一味听从父母的安排。
当遇到意见不合时,容易产生冲突和情绪波动。对此,要求父母学会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更多地接纳孩子的成长。
4、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好尺度
有一些家长对孩子比较放纵溺爱,而有一些家长又非常容易暴躁,喜欢打骂孩子,这都是比较极端的做法,对待孩子应该理智有分寸,对孩子正当的要求可以满足,但是不合理的要求就应该坚持拒绝,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5、培养他们的金钱意识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让他们了解到父母这样做是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当他们了解了金钱的概念,也就不会对挣钱的行为产生排斥厌恶。
6、和孩子解释行为的目的
除了和金钱有关的行为,父母的其他一些行为也会让孩子产生负面偏见,像是父母随意的穿着、和别人争吵打架,亦或是过度维护孩子。他们不清楚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便会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评价父母。
我们要给孩子解释行为的目的,让其了解真实本意。他们和父母产生的情感共鸣之后,自然也就能够理解父母的行为。
7、多进行感恩教育
进行感恩教育多以“身教”从小对孩子灌输感恩意识,更要率先垂范,以行动对自己的亲人感恩,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为儿女付出,千万不要以为他们不懂而常挂在嘴上。孩子学习压力本来就重,父母若还有意无意以爱的名义施压,他难免认为自己遭遇“冷暴力”,逼急了即暴怒失态。
2024-03-05 查看全文 -
每个人都会经历叛逆期,只是叛逆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叛逆程度较轻,过一段时间就能自愈了。但是有的叛逆程度严重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变得越来越过分,甚至影响自己的人生。
孩子叛逆期自己能好吗?
叛逆期的孩子经过正确引导会变好的。叛逆期最严重的时期是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荷尔蒙的旺盛分泌,会使他们的身体、心理发生很大的变化,身体的发育快于心理的成熟,因此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是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而为之。
这个时期的家长应该坐下来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交流,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他感受到更多的理解、接纳、包容、尊重。避免指责、鄙视、讽刺、谩骂。
孩子叛逆期怎么开导?
第一,多和孩子交流。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居高临下。他们总是认为他们比他们的孩子优越。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声音,必要的时候让孩子学会抱怨,让孩子以健康积极的状态和父母沟通。
第二,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很多家长几乎完全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甚至强行抹杀孩子的天性。每天在父母压力下长大的孩子很难不出问题。在家庭教育中,欲速则不达。
第三,时刻换位思考。
只有理解孩子,换位思考,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成长,学会语言的艺术和魅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孩子当成情绪的宣泄,这才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
第四,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要过于敏感,这只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自己主见的重要时期,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要允许孩子犯错。孩子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犯错以后,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并教导孩子如何改正,学会正确的做法。
第五,下放权利给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2024-01-28 查看全文 -
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式,不能太粗暴,更不能打骂孩子,打骂从来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出现自己打自己的情况,家长首先你要考虑一下,是不是以前在管她的时候会打他?给她形成了一种习惯,哪怕你现在不打他了,他也会害怕你打她,所以他自己动手打他自己。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要好好跟他沟通,好好哄他。把道理说给他听,也告诉他不可以自己打自己,别人也不可以打他。不可以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孩子叛逆自己打自己怎么办?
1、了解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出现自己打自己,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父母父母对于孩子的责任感和压力可能有些太大了,所以孩子才会伤害自己……建议耐心的和孩子沟通,了解下孩子的想法,然后对症采取有效的措施。
2、当孩子与父母之间有矛盾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权,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有时需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反驳、不同意孩子的观点、作为。
3、当孩子真的犯错的时候,不要不顾及场合就破口大骂,容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加重两代人之间的横沟,应该有方法的促进孩子改正错误。不过有时候孩子情绪激动,父母可以试试冷处理,等孩子平静下来在继续讨论原来的话题。
4、教孩子懂得体贴别人,应该时不时告诉孩子要换个角度想别人,如果遇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别人会怎么想,自己又是怎么想。
5、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孩子自然以后不会产生过激的叛逆行为。
6、父母可以用实践的方法来让孩子明白每件事情的不易,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7、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不只有打孩子这一种方法,可以取消他明天出去玩的时间,可以取消他晚饭后的零食等等,相对的,孩子表现很乖的时候告诉他你这样是对的,给他奖励,利用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来代替殴打孩子或许还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8、和孩子互动时,不要简单的发号施令,要心平气和地讲明原因。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夸别的小孩,那样更会激起孩子的自虐。多去观察孩子并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他最真实的情绪、情感。大人对孩子的理解、共情很重要。
2024-01-2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