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745
-
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心理营养的,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人没有满足孩子心理上的营养,孩子内心是寂寞的,是希望被关注的,得不到关注,就会寻求网络。另外造成孩子玩手机的原因还有家人的“榜样”引领,现在很多家人回家后无所事事,就不自然的拿起手机,这样长时间的影响,孩子也会觉得手机很好玩,也会控制不住自己想玩,这样玩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
怎么样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1、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孩子的同学了解一下交友范围 ,是否有游戏上瘾的孩子。让孩子主动远离这类小伙伴,也可寻求老师的介入帮忙。
2、让孩子一下子就戒掉手机,这种方法是不行的,家长可以先跟孩子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适当的玩手机。比如写完作业后可以玩一到两个小时的手机,双方做好约定遵守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做家务、禁止玩手机2天。
3、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要多参加一些喜欢的活动,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多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用新行为和习惯来代替上网习惯。
4、家长要把孩子放学回家后到睡觉前的这一段时间利用起来,不要让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就没事情可干,脑袋里会冒出玩手机的念头。这个时候你可以安排孩子阅读一些课外故事书,而你也可以借这段时间来把你有些不清楚的问题,找书理解一下,久而久之的,孩子和你的阅读习惯就培养出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5、家长对孩子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倍感自豪。家长不要放过每一个值得表扬的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后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让他知道成功是多么快乐,于是他下次会照样去做的。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6、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最容易通过上网来逃避困难寻求慰藉。达时候家长要及时帮助他们,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认识所谓挫折的真实意义,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使孩子在现实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让核于明白自己逃避于网络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孩子长时间玩手机有什么危害:
1、长期沉迷网络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会影响到自己的平时的工作和学习,让网络主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生活的重点,并且也会让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
2、过去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主要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沉迷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并且迅速上升为主因之一。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以致于荒废了他们的学业。
3、精神世界空虚。由于网络世界里,没有正能量的主宰,人们只有一个目标:金钱、升级、地位。很明显,谁杀的怪物越多,谁的武器升级越快,等级成长也快。这就是一个杀戮的世界!小朋友呆在这样的世界里,内心很容易被扭曲,空虚、寂寞会逐渐主宰他的身心。
4、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知识、信息以及精神上的挑战与愉悦的同时,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欺诈等行为,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5、手机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造电子产品都会发生蓝光辐射,而蓝光辐射对我们人眼最直接的伤害就是损伤泪膜。我们的泪膜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明显的眼干、眼涩、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症状,这在临床上称为干眼症。干眼症一旦形成,它的缓解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
6、孩子长期痴迷于手机虚幻世界中,会产生网络依恋心理,孩子与外界的接触变得越来越少,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孤僻。除此之外,网络中充斥着各种思想,难免会对孩子产生影响,造成孩子出现自闭、颓废、神经症、焦虑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2024-02-07 查看全文 -
孩子玩手机现在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是关于孩子自律性和时间管理的知识,其实比较复杂,也是要看情况来分析的。
怎么样才能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NO.1事前和孩子约法三章
给孩子玩手机前,先和孩子约法三章,比如完成作业或做完家务才能玩一次而且时间不得超过30min左右。为了避免孩子偷偷玩手机,家长们可以经常更换手机的密码。
NO.2筛选优质的内容,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有条件的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部专属手机,下载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动画片或儿童电影,或者适合孩子听得轻音乐,从而达到“启迪智慧、照亮未来”的积极作用。
NO.3 特定场合不允许玩手机
要给孩子传递一个概念,玩手机要有“仪式感”,不可以走到哪儿玩到那儿,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后玩。在特定的场所是不允许手握手机的,诸如:餐桌前、睡觉前玩手机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引起孩子食欲下降或造成难以入睡。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与哪些:
NO.1影响大脑发育
两岁内的孩子,其脑部发育还不完全,频繁使用手机会刺激到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大脑发育不全。
NO.2影响身体发育
两岁内的孩子自主神经调节能力还不强,手机中的消极画面,容易让孩子出现负面情绪,阻碍孩子的身体发育。而且手机散发的大量地磁辐射也会抑制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另外玩手机的时间多了,就是比会减少孩子的运动时间,从而推迟身体发育。最后孩子长时间低头玩手,相当于颈椎要承受5公斤的重力,对颈椎的伤害相当大。
NO.3易引发视力下降
玩手机最明显直接的就是易引发视力下降。我们大人长时间盯着手机看眼睛会有酸涩肿胀的感觉,小孩儿也不例外。根据最新科学研究结果看,倘若小孩儿连续玩手机的时间超过20min,那么眨眼7.67次/min,视力下降到43.6度,这已经逼近近视的临界点了。
孩子为什么爱玩手机:
一、首先是父母自身重视度不够。虽然每次都嚷嚷着不准孩子玩手机,但只要孩子撒娇、哭闹,爸妈便像孩子“缴械投降”了,把手机乖乖地交给了孩子。更有甚者,还会和孩子一起组队玩,教他们使用手机的方法。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们对手机危害这一问题重视度不够,并且没有掌握有效的带孩子的方法。
二、其次是家庭玩手机的氛围太重。倘若家长在家时都是手机不离身,吃饭时低头看手机、睡觉前低头看手机、带孩子出去玩一得空便玩手机,再这样手机氛围如此浓厚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言传身教”着实是孩子手机瘾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最后,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通过手机可以看动画片、听音乐、拍照片、打游戏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孩子而言都十分的新奇,让他们看到后心猿意马,总想着摸手机。
2024-02-04 查看全文 -
针对孩子玩手机的这一现象,想必很多家长都非常的担忧。一来对孩子学习没有帮助,二来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将孩子从手机的世界中“解救回来”呢?
初一孩子玩手机怎么控制?
1、多进行正面引导
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孩子进行使用手机的正面引导,是戒除孩子玩手机的重要途径。大家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对于学习生活有利的积极影响,同时又有可能存在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孩放松了学习,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家长要从正面去引导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让孩子只把手机当作是查资料、作通讯的工具,而不是游戏机。
2、改变使用手机的习惯
改变使用手机的习惯也是戒掉手机的有效方法。可以将手机设置为勿扰模式,避免被手机的各种通知打扰自己的学习和休息。同时,也可以尝试减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例如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或者在学习和休息时间规定不使用手机。
3、寻找替代,回到现实生活
游戏最大的危害是让人生活在虚幻中,独处在封闭环境中。作为父母,我们要带着孩子回到现实世界,到户外去,通过运动如爬山、骑行、健身、球类等做好兴趣转移和替代,让孩子在阳光中发泄。多陪孩子参观各种博物馆,参加各种研学和手工活动,在家里培养阅读氛围,增加阅读书目等。
初一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有的孩子在青春期感到迷茫、困惑,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在游戏世界则可以“打怪升级”以“成就自己”,达到“自我实现”,帮助他们获得了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价值认可,因此就投入大量时间用于玩手机。
2、网络总是和孩子平等地相处。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有吸引力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已经接近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另一方面他们又还是孩子,还必须依靠父母才能生活。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生活中处处受到压抑,而网络不会“因人而异”。
初一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较幼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较幼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
2、攀比成风铺张浪费
学生买手机,很多人都是因为看见其他同学有手机而眼红,想自己也有一部手机好在同学面前炫耀。手机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全面,手机功能的攀比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学生都没有收入,所有费用都靠父母亲供给,他们不是把钱花在购买学习资料上,而是在手机上铺张浪费。
2024-05-23 查看全文 -
怎么让孩子合理玩手机的问题,是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的问题,很多家长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只能干着急,又没有什么办法。要想让青春期的孩子少玩手机,首先让他感觉到你能理解他,你尊重他,然后跟他建立一个好的关系。
怎么控制青春期孩子玩手机?
1、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使用手机的原因
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会感到孤独和焦虑,他们希望通过使用手机来获得社交联系和安全感。因此,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情绪变化进行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和自信心。
2、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首先,家长自己就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一直玩手机。要以身作则,才能当你在教育他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心中的权威。不然孩子会理直气壮的反驳你“你自己不是也在玩手机”,反而让孩子觉得你在找借口。
3、一定要让孩子的生活规律充实起来
通过丰富孩子的生活增加户外活动或是其他爱好的时间,缩减孩子无事可做的时间。大部分孩子沉迷于游戏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无聊,因为他们没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做了。
当孩子的生活规律了,能有各种有意思的活动去参加了,比如周末能多和同学们一起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等,那他自然而然的就不再那么渴望玩手机游戏了。
4、家长应该设定规则,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例如,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学习情况,设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上限。家长还可以规定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应该做什么,例如,只能使用学习应用程序或与家人沟通。家长应该监督孩子在手机上的活动。家长可以安装家长控制应用程序,以便监视和控制孩子在手机上的活动。此外,家长还应该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手机上做什么,并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安全地使用手机。
青春期孩子玩手机的原因:
1、父母对于孩子疏于管教
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家庭平时工作比较忙,回到家的时候,精力和耐心有限。如果对孩子管得严,不仅费心费力,而且也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如果家庭里大人意见还不一致的话,更会导致管理失控。
2、家庭氛围的影响
孩子在校园学习一天,回到家中,家长们都是抱着手机在玩,长时刻如此,孩子或许就会受到影响,也拿起手机玩,一朝一夕,也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
3、生活很无聊
生活很单调,每天重复着一件事,上学的每天从六点多学到下午五点多,晚上还有父母布置的课外作业,一点自由空间都没有,他身体的能量得不到释放,手机只是个导火索。
青春期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视力
因为孩子时期是视力成熟的关键时机,这个时候对于色彩等东西还是会比较喜欢的,这时候如果手机里的强光经常对着孩子,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而且孩子如果连续玩手机20分钟以上,视力会下降,小小年纪就要戴副眼镜。
2、影响睡眠
还会引发睡眠的障碍,明亮的手机画面可能会影响到孩子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睡眠状态,特别是比较小的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如果频繁的使用手机,外界因素的刺激容易造成大脑的发育异常。
2024-05-06 查看全文 -
孩子总想着玩手机,家长的责任非常大,首先家长自己要放下手机,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其次家长可以在孩子休息的时候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花草,外面的风景,感受下生活的美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老想着玩手机该怎么控制?
1、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父母要商定好规则,共同去执行,并让孩子去适应规则,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晨起来先要刷牙、洗脸、整理被子等,父母与孩子一起遵守,有助于孩子形成好的规则意识。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空余时间太多,分给手机的时间自然也会增加。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绘画、舞蹈等等,让他的业余时间变得充实起来,玩手机的欲望自然就会下降。
3、多和孩子一起读读书
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范围,有一部分家长会抱怨孩子不喜欢看书学习,作为家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应该是没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
4、多陪伴孩子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之所以会沉迷手机,是因为太过孤独、寂寞。独生子女缺乏玩伴,平常家长又忽视对他的关爱和陪伴,他才选择用手机来打发时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亲子游戏、多聊天沟通,明白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1、影响视力
孩子玩手机时眼睛距离屏幕近,会让眼睛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增加患上假性近视风险,也有可能导致斜视。
2、 影响睡眠
很多孩子白天玩手机,晚上也还是夜猫子,躲在被窝里,玩到深更半夜。手机过亮的屏幕,以及本身存在着的辐射,都会影响孩子黑色素的分泌,从而造成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影响注意力不集中
手机中的某个音效或画面在孩子面前一闪而过,可分散其注意力。若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的话会破坏专注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时没耐心。
4、不愿意社交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都沉迷于手机,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平时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就会玩手机。父母回来了,一看父母玩,自己慢慢地也形成习惯,喜欢玩手机了。平常出去的时候,本该是天性爱玩的年纪,可是却一直抱着手机,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影响了社交。以后也会慢慢地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和别人接触的。
2024-04-30 查看全文 -
很多父母都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会整日沉迷于网络,只是盲目地去管教孩子但是又管不住。其实,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小没有自制力,家长如果任由孩子去看手机而不去制止,肯定会让孩子过分的迷恋手机,
小孩子玩手机入迷怎么控制?
1、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先保证在孩子的面前不看手机然后再多带孩子做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画画,唱歌,跳舞等等的娱乐活动也可以多点带孩子到户外活动看一下风景,例如爬山跑步游泳等等同时也可以带孩子多去展览或者是图书馆。
2、家长不要强势打压,应采取怀柔政策。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他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有点固执和叛逆。如果你采取强制手段,没收手机不允许他玩。他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跟着父母对着干,长此以往,不仅破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激起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迷恋。
3、引导孩子通过手机学习新知识。网上的知识涉及到各方各面,通过引导孩子去筛选有益的知识,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比如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经典名著,浏览新闻,熟知各地的风土人情,也可以观看一些教育性的节目。
4、家长应该多陪陪孩子,而不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经常不在孩子身边,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而不是指望手机游戏来陪伴孩子,打发孩子无聊的时间。手机软件市场鱼龙混杂,而想要让孩子玩得安全,家长就很有必要监管孩子使用的手机软件。手机上一些有害的软件必须坚决清除,转而下载一些对孩子有益的软件,比如益智游戏软件、学习软件等等,引导孩子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学习。
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1、长时间看屏幕,眼睛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态,缺少休息,久而久之眼睛会受到很大伤害,近视眼,眼疾,青光眼都有可能。整天低头族会对颈椎带来伤害,眼睛受到伤害还会间接造成头疼不舒服。小孩长期玩手机,会严重影响学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不成,考试过不了关,进而严重影响升学。
2、儿童如果长时间沉溺于使用手机当中,会缺乏与人沟通,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语言发育落后,严重时还会导致沟通交流障碍等,最终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发展为孤独症或抑郁症。
3、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比成人多百分之六十,会造成孩子记忆力减退,睡眠紊乱等健康问题。手机辐射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头痛和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受骗,手机行骗屡禁不止,孩子小,没有判断力,更容易造成危险。
4、父母长期放任孩子玩手机,孩子就会养成用玩手机来填补课余时间的习惯,只要有时间就想玩手机。手机成瘾的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旦养成这种坏习惯,就很难戒除。
2024-02-24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沉迷于游戏世界里无法自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做些有意义的事,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开发新的兴趣,引导孩子去多读书,从书中获取更有意义的知识。
孩子控制不了玩手机怎么办?
1、不要让孩子与玩手机成瘾的同龄人经常在一块儿,近墨者黑,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坏习惯一学就会。
2、改进学习方式。提供孩子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多接触不同的玩具、事物、朋友。在生活中,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多问、多说。学习越自由,便越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兴趣。
3、培养孩子一个良好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孩子整天只是学习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他是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聊,从而造成不爱学习爱游戏。孩子喜欢玩游戏,可以让他去学编程,游戏都是程序员编出来的,如果他能设计程序,有更高水平,玩游戏就会让他觉得索然无味。你可以和他一起玩游戏,共同体验游戏当中能够得到什么快乐,把这种快乐迁移到生活当中。
4、带孩子去运动、旅游、听音乐、赏美术等等,培养一种拿得出手的爱好作为学习之余的课外生活的调剂,让生活丰富多彩。
5、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不要只顾玩手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否则让孩子认为手机上有许多吸引人的东西,他们好奇心强,忍不住拿你的手机玩,时间长了玩起来就会痴迷。
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
1、家庭出现重大情况,亲情遭遇挫折,比如父母离婚,或者经常吵架造成家庭环境不好,或者从小抚养自己长大与自己感情深厚的人去世等等。
2、学习遇到极大的困难成绩差得不到家长、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找不到成就感,就在游戏当中去寻求安慰。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获得成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将注意力从主流价值体系分离出来,投向网络游戏,在远古的神话传说或现代的反恐游戏中扮演英雄人物,在游戏进程中一步步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在虚拟社区中不断展示个人魅力,这就成了一些网络游戏迷们的首选理由。
4、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成熟期,其自制能力相对于成年要弱。这时,当某一事物使他获得快乐或满足了他在某方面的需要时,他们便会极为渴望再次拥有。
这时,网络游戏、网上聊天及网络上的黄色暴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的感官和心理上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获得或持续这种满足,他们便忽视了学习、模糊了是非,一头扎进了这个所谓的“快乐王国”。往往这种重复行为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也就上瘾了。
2024-02-2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