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锻炼孩子的受挫折能力
573
-
挫折是每个人在人生中都必然会经历的,但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一个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一点在孩子身上同样受用,受挫能力差的孩子,遇到半点风吹雨打,心态就会崩溃,产生自我贬低和放弃的想法。在这种心态下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孩子受挫折能力差怎么办?
1、有意制造挫折情境磨练孩子。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造一些适度地挫折情境,使孩子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教育孩子正确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培养孩子处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提升孩子解决难题的能力。
挫折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父母应引导和培养孩子在不同情境下战胜挫折的应变能力,激发孩子的知识积累和大脑潜能,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可贵的人生智慧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3、不要帮孩子扫清所有障碍。
可能很难付诸实践,当孩子面对难题时不要急于进行帮助。它能让孩子犯错并处理后果,这是值得鼓励的,也是鼓励未来以务实,基于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的另一种方式。
4、给孩子适当的目标。
目标的力量是强大的,有一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遗憾放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年轻时没有达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让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完成自己最后悔的事情,这样显然是不人性不合理的。父母可以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双方一起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完成目标。
5、给孩子安全感。
家是个最温暖的最放松的地方。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感。给孩子安全感说来容易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首先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家长跟孩子相处和谐,态度柔和,给孩子亲情上的陪伴,积极和孩子做互动,正确对待孩子的合理需求,才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得让孩子知道,家是他们温暖的港湾。同时家长还得允许孩子适当的示弱,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积极解决问题。
6、承担家务活。
将家务活纳入孩子的日常活动是建立受挫折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在琐事里,孩子还不能获得的乐趣,但是却必须要做。使孩子熟悉”奋斗“这个概念,对于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很有用,一旦完成任务,甚至会有成就感。
7、给失败一个大大的拥抱。
没有人喜欢失败,特别是孩子。但是,接受并拥抱失败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对于增强孩子的受挫折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家长们可以这样问孩子:好吧,这次失败了,出了问题,那下次你会做些什么?
2024-03-23 查看全文 -
在培育孩子独立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无需插手。有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孩子所做的事情即可,这样既能够有效的看清孩子的举动,也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如果我们真希望孩子能够逐渐变得独立,记住,少说话,少监督,少做事。
怎么样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1、把选择的权利给孩子
家长应该尊重男孩,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选择中不断磨练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和于是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这样,男孩才能成为有出息的男子汉。
2、学会关心他人
在生活中家长们都很关心疼爱孩子,也要尝试着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比如说爸爸下班回家非常的累,这时可以躺在床上对孩子说自己好累让孩子帮着你按摩下,孩子再帮你按摩的时候你要很高兴的感谢,这样孩子尝试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就会继续下去。这样会使孩子逐渐的学会关心他人,可以开始自己做事了。
3、正确的引导孩子
家长正确的引导会比你帮助孩子去做要好得多。有的时候,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妈妈就会动手帮助孩子去找。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做不到,而是他们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做,这时候家长的引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4、找到适合孩子的事情
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找到适合孩子做的事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家长在给孩子找事情做的事情,应该找一些孩子能够完成的任务,这样能够让孩子更加的有自信,更加喜欢自己动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创造机会给孩子动手,这样才能让孩子动手能力越来越强。
孩子缺乏独立能力的危害:
1、 动手能力弱
在家里,孩子什么事情都找妈妈,妈妈也什么事情都帮着孩子做,这样会让孩子的动手能力变得非常的弱。因为家长帮着孩子包揽一切,也没有想过要去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上小学了都不会自己穿鞋子,不会自己绑鞋带。
2、 很依赖家长,独立性差
什么事情都依靠妈妈来解决,容易导致孩子变得执拗,自理的能力差。这样的孩子十分的依赖自己的母亲,他们的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都非常的差。很多事情都要靠着自己的母亲去解决,无法独立。
3、社交能力差
这些孩子平时什么事都靠妈妈,所以和妈妈的关系就非常紧密,可以说是断不了奶的孩子,对于日学的社交也不太有兴趣,大多是宅男。因为在家里一日三餐有妈妈帮处理,也不喜欢别人交流,所以社交能力极差。
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原因:
一是内因方面,以父母为主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落后,这是孩子自立性差的最主要最根本原因。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自立性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也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没有注重孩子自立性的培养,导致这部分孩子自立性差。
二是社会环境+教育观念方面。现代社会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相较之前任何社会普遍提高不少。这让很多教育观念不够清晰的家长有意无意的错误认为,再怎么着,孩子都不会因为自立性不足而吃苦,没真正认识到孩子自立性的重要,所以凡事越俎代庖,娇生惯养,各种包办代替,生怕孩子吃一丁点苦。
2024-05-01 查看全文 -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正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家长一定不要这时候打断孩子。陪孩子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既然是习惯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怎么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努力挖掘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但我们不懂孩子,总是打压孩子,比如孩子看蚂蚁搬家,我们就会认为这有什么好看的,这不是耽误时间吗?孩子问为什么下雨呀?你数落他一顿,你天天想什么呢?怎么就对学习不上心呢?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这么被我们破坏了。
2、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
我们经常不允许孩子做这不允许孩子碰那,孩子刚开始学爬的时候不让在地上爬,想爬台阶嫌脏,孩子不能充分的去体验生活,没有体验就没有经验,我们认为是为孩子好,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3、不打扰孩子思考
孩子再认真思考的时候,能促进大脑快速发育,同时又能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家长再孩子认真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去打扰孩子的思考。
4、和孩子一起讨论,教孩子做事
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放下父母威严的身段,不能因为孩子不认可自己的观点,则恼羞成怒,认为孩子不懂事。设计好一个主题,和孩子一起正常交流、辩论,孩子能在交流过程中,吸收父母言语中的正确思维,同时又能经过思考,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差的原因:
1、 家长凡事一手包干
不知家长有没有想过,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干,真的是对孩子好吗?家长做得越多,孩子就越认为,这本来就是大人该做的事,从而滋生惰性。家长生怕孩子累着了、受伤了,但是孩子因此在思想上习惯了依赖,那么当他自己面对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寻求帮助而不是独立思考。
2、高科技的现代生活让孩子懒于思考
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电子游戏,因图像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3、思想固定化
如果说孩子的思想比较固定化的话,那么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去思考的。有些孩子根本就不善于去思考,他们总喜欢喜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说某些问题超过了自己的知识点的话,那么他们就会陷入一个被动的局面当中。
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差的表现:
1、凡事喜欢问别人
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必定是不爱动脑筋的,于是,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自己完成,而是求助于他人。一个不会独立思考的孩子,惰性一定比其他孩子要强的。于是,他们遇到事情更加容易放弃。
2、做事不主动
独立思考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也比较被动。“碰一下就动一下”说的就是这类型的孩子了。例如,他的房间很乱了,但是如果父母不吩咐他收拾整理,他就不会主动收拾的。也就是别人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不叫他做,他就不知道哪些事情是需要去做的。
2024-05-01 查看全文 -
我们事事都帮孩子安排,样样都替孩子选择,好坏都由家长决定,他们永远都不会有能力面对问题,为自己做决定。父母们要清楚的事是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不是溺爱,而是训练孩子让他们自己思考。
怎么样锻炼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
1、训练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培养其创造性
让孩子对任何一个解决方案,都要考虑有利和有弊的一面,对同一个问题,不仅会正向思考,也会逆向思考,还会横向思考。
2、和孩子一起讨论,教孩子做事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放下父母威严的身段,不能因为孩子不认可自己的观点,则恼羞成怒,认为孩子不懂事。设计好一个主题,和孩子一起正常交流、辩论,孩子能在交流过程中,吸收父母言语中的正确思维,同时又能经过思考,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3、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主要指的的是让孩子独自穿衣、吃饭、系鞋带、打扫卫生等等,孩子拥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才能够做到独立思考。
4、让孩子养成爱动手的习惯
这方面的东西首先家长要分清,整个人类历史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学习创造出来的。让孩子在这些经验的学习中创造出更多有利于人类的经验,学习不能够创造世界,只有劳动才能够改变世界,让孩子勤动手才能够更好的发明创造。
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
原因一、过度干涉
有的家长作风很专制,常常用“棍棒”教育孩子,过分限制孩子的言行,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画出死框框,孩子稍有差错,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可以,令孩子无所适从。结果使孩子变得谨小慎微、束手束脚,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孩子自然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原因二、高科技的现代生活让孩子懒于思考
是高科技时代的生活让一切都变得轻松,减少了孩子们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充斥在孩子生活中的动画与电子游戏,因图像越来越完美而挤占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
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1、容易相信别人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当遇到一件事情之后,会在脑海里仔细辩证事情的真实性,最终给出准确的判断,但如果孩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孩子遇到事情之后根本不会用大脑思考,认为别人说的都对,特别容易相信别人,所以就会变得“随波逐流”。
2、判断能力很弱
如果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的判断能力会变得很弱,无法准确分辨出某件事情的对与错,对于一些观点的真实性也不能够准确判别出来。
3、习惯性思维固化,不会举一反三
拥有固定思维,不会举一反三,同样也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之一。这种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会常常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同样是运用公式解题,但是换成应用题就看不懂了。
2024-04-30 查看全文 -
我也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隔代教育家庭,孩子从小被老人捧在手心,从来没尝过挫折是什么滋味,一旦等到进入学校,开始独立后,他们的受挫能力就会表现出来,遇到一星半点的困难就想退缩。这样的孩子,以后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当然,家长也不用太着急,现在教育孩子完全来得及。
孩子的受挫能力怎么培养?
1、把握挫折教育的时机,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家长在孩子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
2、提高认识,每个人都需要抗挫折能力。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学业的失败,感情的失败,失去朋友和亲人,人际关系的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每个人不可能逃避,而应该是积极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3、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 这个必须要告诉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励孩子坚持到底,不必把尽善尽美看得过重。
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时容易陷入的误区:
1、“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独自地、更多地经历挫折吗?
很多家长有点过犹不及,东施效颦了。没事找事,给孩子“制造麻烦”,好像不让他光膀子在雪地里跑上几圈不算挫折教育。这种错误就在于,只有挫折、困难,没有想到如何让孩子“复原”,导致孩子的心理、情绪、大脑经常性处于压力的荷尔蒙之中,哪还谈的上成长。
2、严厉就是挫折。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严厉一些,甚至棍棒底下出孝子,能够让孩子学会谦卑,谨慎。其实这种做法到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蔫茄子”,面对未来的时候没有勇气,总是害怕畏首畏尾。对父母的教育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并不是挫折教育,而是内心的伤害。
3、给孩子定高目标。
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都是一样的。所以,希望孩子能够面对未来的时候有所发展,就想要把孩子的目标目标定的高一些,这样孩子也有了挫折意识,但实际上目标定的过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自然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也是家长最常走进的挫折误区。
培养孩子受挫能力的重要性:
我认为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现出失败,体验到失败,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让他们从这种简单的腐败中得到很好的锻炼,让他们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和心理锻炼的机会,所以我也不能让孩子一帆风顺的成长,要让他们在磨练中成长,岁月静好,是别人的负重前行,才是让自己以后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2024-04-30 查看全文 -
当一个孩子具备强大的独立能力后,做事情就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的,对自己的行动也会有所规划,并且不会再随意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且独立能力强的孩子往往非常有主见,不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怎么锻炼孩子独立能力?
1、父母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人格独立与父母的爱息息相关,孩子与父母的爱连接越紧密,孩子人格的独立性就会越强。有些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过早和孩子分床睡,很小就把孩子放在外地上学,这对孩子来说是父母的抛弃,孩子会因为这些事情而缺乏安全感,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会自卑,孩子独立的人格也无法建立。
2、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让孩子接触人、事物以及不同的环境。比如参加集体活动、爬山、旅行,在这些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家长不要立即去帮孩子解决,而是可以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当孩子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后,就会促进自己做进一步做出努力,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能力。
3、放手让孩子去做。
凡事孩子能力所及的,即便做得不好,也放手让他去试试吧,技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总要经历一段不那么完美的过程。家长不妨抓住这个时机,适当地给予引导和培养,而不是生硬地禁止,否则孩子尝试独立的愿望总是遭到阻碍,他也会变得消极被动,慢慢就养成了事事等家长待办的习惯。
4、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对事情的选择权,是独立的一种体现人的一生都在面临选择,小到“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大到“选择什么职业”,而对于事情的选择权,是独立的一种体现。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自主选择,把选择的权利逐步交给孩子。如果我们一味帮孩子决定,包办孩子的一切,只会让孩子失去选择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
5、给孩子保持思考的空间。
孩子遇到问题就会向妈妈求助,比如问妈妈“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妈妈这时可以给孩子提供一半答案,不要全部回答完,可以等着孩子接着提问,父母一步步这样引导。在孩子思考的过程中,父母重在引导,而不是解决,对于一些问题父母不必给出完整答案,应引导孩子自己去想答案,或者说“那你想想,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呢?”
6、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感世界。
尊重孩子情感,对于孩子的“大惊小怪”,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呵斥孩子,不能对孩子的感情不屑一顾,要给予孩子真诚的关注,与孩子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和轻松的氛围。父母不能把成人的意见和情绪强加给孩子,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情绪污染”,用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这会让他无法拥有其独立的情感世界。
锻炼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责任感。他们会明白,完成任务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种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以让他们学会更多的生活技能,如做饭、洗衣服、整理房间等。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照顾自己,也可以在未来的生活中派上用场。
3、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当孩子们学会自己完成一些任务时,会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助于他们面对未来的挑战。
2024-04-29 查看全文 -
一个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在面对不如意时,情绪波动相对比较少,抗挫力则相对比较高。我们要引导孩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尽可能地不被挫折击倒,就是被击倒了也要尽快爬起来。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1、首先是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抗挫能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从小对孩子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规划和教育,我们不能主导孩子的最终目标,但有责任使自已的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正确得认识能力,分辩事物真伪的初步判断能力,使他从小生活在阳光正能的温暖家庭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抗挫能力我会逐渐养成。
2、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提升孩子精神和意志品质,提升抗挫能力。在生活中孩子的感恩好象和抗挫能力是没有多大联系的,但究其内在而言,实质性较大。感恩的孩子懂得劳动的付出,成功的分享。并非是全家人都代替孩子做事,并在孩子面前包办了他该做的一切,这样的孩子自私,冲动,自我中心强,在家庭里逐渐就会成为霸气,不讲道理,并使之成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少爷小姐脾气,时间一长,就不能忍受不同的意见,自私无义自然形成,抗挫能力在精神和意志力里就逐渐下降,使之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难承受打击。这就应该在家庭中特别注意。
3、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要端正思想,坚持科学育儿观,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方法。为此,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技巧,把握挫折教育实质;实施挫折教育,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实施挫折教育,要真抓实干,既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浅尝辄止,要有实实在在的、长期的作为。
4、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家长要深刻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随性散漫,坚持有理原则;家长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实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对孩子有利的事;家长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实施挫折教育时,必须把握比较好的度,坚持有节原则。
2024-04-2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