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孩子怎么引导
686
-
一般孩子在4-6岁会出现情感敏感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内心都非常脆弱,家长要注意说话的口吻,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闹情绪的时候家长也要耐心的去开导,不应该去嘲笑孩子。
情感敏感期的孩子该怎么引导?
1、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爸爸妈妈虽然需要工作为自己的小家添砖增瓦,但是孩子也是家庭一员,他有权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爱意,如果爸爸妈妈只是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陪伴,内心会有很大的失落感以及委屈。孩子需要的不是金屋银屋,需要的不是锦衣玉食,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是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们一个完美的陪伴时间而已。孩子其实很好满足,只需要爸爸妈妈哪怕拿出十分钟的专心高质量陪伴就可以,并不会一直的无缘无故的闹腾。
2、家长要理解孩子在表达想要“被爱”
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比较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候会特别黏着妈妈,想要妈妈陪在身边。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光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还想要知道别人是否喜欢自己。常常会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哭泣,并且会因为父母的情绪不好了会觉得很委屈,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了,所以就出现了爱哭。有些家长会抱怨孩子越长大越爱哭,内心变得越来越脆弱,甚至会怀疑孩子的承受能力太差而否定孩子。其实,父母根本就没有了解孩子的内心,想要孩子顺利度过情感敏感期,父母就必须要多关心孩子,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3、面对孩子乱发脾气,父母要冷处理
孩子进入情感敏感期,稍不顺心就找碴发作,此时孩子仅仅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这时采取冷处理。如果这次你主动去哄下次孩子还会用相同的方法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如果跟孩子硬碰硬这会使孩子更加的逆反,而且还不能解决问题。孩子从小就会注意观察父母的脸色,他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当他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借势为孩子讲道理。
孩子为什么会很敏感?
1、父母忙碌关注不足
孩子天生敏感,爸爸妈妈如果因为过于忙于工作忽略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这种有情感需求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与以往乖巧完全不同的哭闹、撒泼,而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是故意为之,还会对孩子进行大声呵斥,孩子更加委屈。
2、家长如果过于保护孩子也会造成孩子敏感
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些孩子无论是从小还是到大都受到家长的特别关心和照顾,因为家长都特别的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说家长过度的保护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的太敏感。
3、老人带娃隔代问题
老人带孩子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孩子的吃好喝好,日常中不会磕着碰着等等,更注重的是生活上的一些无微不至的给予,但对于一个萌生了情感需求的孩子来说,这些都可以忽略,他们寻求的是情感的安抚,这些老人都不会特别关注到,只是感觉孩子非常不听话,有些叛逆。
2024-02-17 查看全文 -
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现在3岁了,而3-4岁的孩子正处在执拗敏感期,所以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是正常的,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和焦虑,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孩子执拗敏感期该怎么引导:
1.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柔和
处在“执拗敏感期”的孩子都很有主见,所以遇事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犟、态度很强硬,有时候还可能会让家长感到非常气愤,导致某些家长就会采取强硬、严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但其实这样做的话,不仅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可能造成孩子更加严重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采取柔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然后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对症解决。
2.理解和包容孩子
当孩子有这种执拗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做到理解和包容孩子,像是一些不触及原则的事情,家长可以尽可能地顺从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与不安,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如果是一些孩子必须做的事,比如为了做好个人卫生,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要洗手,但是孩子不愿意照做的话,家长不要强硬地要求孩子,而是应该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去引导。
3.家长懂得变通
处在“执拗敏感期”的孩子虽然比较固执、难说服,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重点是家长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然后懂得变通。比如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适度奖励法,或许会有效果。
4.家长禁止使用暴力
有些家长面对“执拗敏感期”的孩子会选择使用暴力,这样的方式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方面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另一方面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所以不论如何,家长都应该做到不对孩子使用暴力。
2024-01-20 查看全文 -
有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是每个做家长的愿望,但现实中,往往不随人愿。有些孩子总是比较敏感、脆弱、胆小,愁怀了父母,孩子自己也非常痛苦,苦恼自己明明很爱爸爸妈妈却每次都惹他们生气。父母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找原因,在进行引导。
孩子敏感的原因:
1、是孩子自尊心很强的表现,而且孩子害怕受到挫折,害怕别人批评,害怕别人否定自己。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的教育问题,有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表扬太多,虚荣心很强,还有可能是因为批评太多,也会对孩子身心受挫,所以很敏感,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就会跟家长反抗,而且自尊心强的孩子长大后还会变得自卑,自闭。
2、家长性格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说家长的性格如何是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的,如果家长的性格属于比较敏感的,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可能会变的很敏感。
3、家长的过度保护孩子 每个家长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有些孩子无论是从小还是到大都受到家长的特别关心和照顾,因为家长都特别的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伤害,但是如果说家长过度的保护反而会给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所以说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变的太敏感。
心理敏感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
1、要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应该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用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在语言上要将命令式的口吻改为商量式的口吻,多给孩子些建议,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什么,要摸索孩子的心理,不要总是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接受的事情,这样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改善孩子心理过度敏感。
2、不要过度批评
家长不要过分指责,要引导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和缺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要直接指出他的缺点来,要放大他的优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孩子来讲,可以选择优点,也可以选择缺点,家长要把孩子放到一个选择者的位置,引导孩子选择好的品质。
3、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候,家长应该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并且引导孩子要往好的一方面去想,或者教会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尽快摆脱不好的情绪。另外可以让孩子多读些书,培养个兴趣爱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孩子一旦心情不好时候,就会有方法去抵抗,把不好的情绪释放出来。
4、引导孩子发泄情绪
如当孩子哭闹发火时,抱着她发泄一会,哭完后心平气和的沟通。敏感的孩子因为不善表达,所以有了委屈和不顺意,容易发火哭闹,家长别责骂他们,抱着她哭一会,等他发泄完了再心平气和的沟通,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阻止敏感性的孩子哭,因为哭是孩子的发泄方式,憋在心里更麻烦。
5、给孩子更多的私人空间
敏感型的孩子通常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在人多的地方,孩子会显得不适应而有些烦躁,孩子更多的喜欢有自己的空间来放松自己。因此,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参与她不感兴趣的活动或者聚会。应该给孩子自由,让孩子选择,或者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不是很剧烈的运动。
2024-01-15 查看全文 -
敏感的孩子怎么引导?通常,敏感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对外在的刺激比较敏感,有较强的情绪反应,但情感十分丰富。
敏感的孩子怎么引导?
一、家长做好示范。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做好示范,在孩子面前,就应该表现出你的大度和良好心态,不要做事瞻前顾后,如果你是这样的做事方式,那么,孩子敏感就在所难免。
二、鼓励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沟通。
孩子敏感,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和他人进行沟通,当然不要强迫孩子去和别人多接触,而是应该慢慢引导孩子融入别人的世界。
三、不过于苛责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当,不要在某些方面过分地苛责孩子,对孩子如果要求太高的话,应该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这样会使孩子非常害怕做错事,变得敏感不自信。
四、教会敏感孩子说“不”的权利。
敏感的孩子面对一些小的批评就会哭,别人不理他的问好也会大哭。这时候其实最需要你告诉这些敏感孩子的不是如何去接受这些批评,或者说“不就是没回应你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告诉他,他有不接受别人批评的权利,而且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我们这么感情细腻,有的人也可以选择不对我们的打招呼做回应。你要相信敏感孩子的思维深度,只是他们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脑回路之中,这时只要稍微帮他们拉出来一点,他们就能想明白这件事情。
2024-01-14 查看全文 -
家中有四岁儿的父母,有时被孩子烦得几乎手足无措,甚至泄气得不想理他们,这时候家长们才深深体会到育儿工作实在不简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亲也必须经历这一阶段才能自我成长。
四岁孩子怎么引导?
1、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主要就是要知足,对孩子要“高标准,低要求。”毕竟是孩子,如果孩子哪怕有一点进步也是好的,比如让孩子收拾好房间,这是很难的,如果孩子能叠起几件衣服了,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但是要具体一些,比如说“你叠的衣服真好,继续努力吧”,不要笼统的说“你真是太棒了”
2、引导孩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表演良好的行为举止
孩子都喜欢角色表演,如果孩子不好好的吃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吃饭。比如拿孩子的碗筷,让孩子自己摆放整齐,然后家长依次摆放好餐具,这样再由孩子来安排表演,一般孩子都会非常配合的。但是该吃饭就要吃饭了,不能让孩子玩的没完没了。家长可以给孩子讲好了,吃完饭,接着做游戏。
3、惩罚孩子的时间要短
当孩子犯错时,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惩罚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的,比如孩子总是往地下随便扔果皮纸屑,家长为了惩罚孩子,就让他扫地、拖地,注意打扫几分钟就可以了,不要时间太长,否则会让孩子感觉没有信心,缺乏对家长的理解。
4、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谎言和欺骗行为
四岁的孩子有撒谎的行为是比较正常的,家长要冷静的应对,不要发脾气,或者感觉不可思议。当孩子撒谎时,家长不妨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比如经典的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坏处,通过故事教育,对孩子的‘触动比较大。在讲故事时,应该声情并茂一些,让孩子容易理解。
5、对于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哭闹问题,家长要注意
四岁宝宝的哭闹往往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想妈妈了、想吃某个零食、想去某个地方玩等等。家长应该注意,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关注,也不要有明显不同于往常的反应。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的哭闹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相反,如果家长装作没事一样,自己忙自己的,孩子哭一会儿就自觉没趣,慢慢就不哭了,以后也就很少用装哭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
5、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岁的宝宝很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并且环境对宝宝认识世界、判断是非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议父母创造一个和睦、协调、温馨等的家庭环境,使宝宝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6、让宝宝学会独立自主
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自主,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家长需要尊重孩子以及各种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要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自己不同的见解。
7、注重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
父母不应该对宝宝有过高的要求,要侧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启发宝宝的思维,对孩子的问题要认真回答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宝宝的兴趣,使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不管四岁的孩子是否已上幼儿园,都要让他处理自己的事,培养其独立意识。
1、饮食
能够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是5岁以后,4岁儿虽然还不太会拿筷子,但也要让他经常使用,以渐渐学会正确的方法。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饮食有规律。
2、排泄
到了4岁左右,排泄的习惯会逐渐养成,幼儿若在半夜上厕所,家长要从旁给予协助。另外,幼儿到4岁的阶段会慢慢对上厕所感到害羞,这时父母可以把握机会教导他,不该在别人面前说出“我想尿尿”“我想大便”等不文雅的话。
3、穿衣
这阶段的幼儿对于脱衣服会显出很高的兴致,但若脱不好还会发脾气。这时候父母可以教导他们穿衣服的顺序、衬衫和毛衣前后的区别、扣钮扣的顺序及收拾换下来衣服。
4、清洁
尽管容易把衣服弄脏,但爱干净也是4岁儿特征之一。在这个阶段,父母应开始教会孩子如何漱口、刷牙、洗脸、擦鼻涕、梳头、洗澡等,同时应该培养孩子讲卫生、爱干净的好习惯。
4岁的孩子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大人更多的呵护,其身体抵抗力较低,自制力较差,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因此,大人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份保险,为孩子提供健康保障。
如何教育是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事情,孩子的教育要讲究方法,选择正确的引导方式,才能帮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所谓最好的教育,并不是上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其实好的父母,好的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
2024-05-29 查看全文 -
孩子高三会有非常大的竞争压力,到了这个时候,很多同学面对高考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害怕高考考砸,害怕“失败”。就是这种焦虑的情绪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态,导致孩子一遇挫折或失败就丧失信心,出现厌学情绪。对此,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经验开导好高三的孩子,让孩子对学习和高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孩子高三厌学怎么引导?
1、父母引导孩子放松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放松,接受这些问题,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价,这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感到无能为力,找到希望和动力,然后重建他们的信心。对学习的厌倦感会减轻。家长应多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报纸、杂志和专业书籍,提高教育水平,缩短与孩子的距离,帮助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
2、耐心交流
高三孩子不想上学也是叛逆心理的一种表现,家长要耐心的与孩子交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对哪一门课学不进去成绩差,或者是和同学吵架闹矛盾等等,这些原因都会使孩子不想上学。家长要帮孩子解决了这些问题,孩子就会高高兴兴的去上学。
3、让孩子知道上学的重要性
高三如果孩子单纯的不想上学的话,你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你这个年龄段也是需要上学的,每个人都需要上学学东西长知识。如果你不去上学没有文化,长大以后找工作只能找一些比较累的工作,但是如果你上学以后有可能会找到一个比较清闲的工作,这样对你以后会有帮助的,虽然现在比较苦,但是以后会有回报的。
4、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家长要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孩子高三厌学的原因:
1、繁重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压力:高中学生面临着大量的学科学习和考试,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过大,难以承受,从而导致厌学。
2、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觉得高中教育模式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缺乏学习目标和方向:有些学生可能缺乏对未来学习与职业方向的明确规划和目标,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导致厌学。
4、家庭环境和心理状态: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环境不稳定或者心理状态不良,难以专注于学业,从而出现厌学现象。
孩子高三厌学的表现:
1、轻度厌学
主要表现为不喜欢学习,对学习有抵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不完成作业、抄作业或者应付作业等。轻度厌学,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抵触。
2、中度厌学
将思想上的抵触付诸行动,出现上课不听讲,经常出现迟到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不再是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的好学生了。
3、高度厌学
有思想和行动,发展到了心理问题,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心理上十分自卑,不愿再回到学校,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这类学生往往会休学或者退学。
2024-05-24 查看全文 -
家长想要疏导孩子的早恋心理,需要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平等的聊天,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才能根据孩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总而言之,还是要让孩子认识到早恋是不好的,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5岁的孩子谈恋爱怎么引导?
1、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如果孩子真的因为早恋而影响了成绩,那么作为家长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了。但这个措施并不是指粗暴教育或是批评、打骂。而是沟通,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以牺牲以后的前途来作为早恋的代价。
2、和孩子冷静的谈心
站在孩子的立场让孩子明白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应该的事情。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极其不成熟,这就需要家长从多方面的帮助他们分析,让他们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学习,把学业摆在第一位,只有学好了本领,学好了知识,两个人以后才会走的更远。
3、帮助孩子正视“青春期恋情”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美好的爱情并不只是单纯的异性相吸,还包括高尚的情操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恋情,家长应当帮助孩子分析这段恋情。如果孩子是被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吸引,就该把这种美好的情感和对对方的钦佩、欣赏化为努力自我提升的动力。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爱好,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度过青春时期。通过兴趣爱好,孩子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减少早恋的可能性。
5、建立家庭和谐氛围
家长需要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只有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孩子才不会在早恋中寻求安慰和满足。
6、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例如俱乐部、运动队或志愿者活动。这将有助于他们扩展社交圈子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与此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处理感情问题,包括与他人沟通、解决冲突和设定个人界限等。
15岁的孩子谈恋爱的危害:
1、影响学习
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聚集在早恋上时,难免会分神,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尤其是中学时期,学习压力很大。在这个时期,即使全身贯注的学习都不一定能够把知识点掌握,更何况分神呢?
2、影响孩子与别人相处
在恋爱时间,很多人总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施加在对方身上,自然而然的就会忽略了与别人的社交,慢慢的,社交能力也会下降。
15岁的孩子谈恋爱的原因:
1、叛逆
在初中时期正好是处于大家叛逆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不让去做的事情,偏偏都要去尝试一下,那个时候家长和老师是绝对反对早恋的,但是由于叛逆的心里面就一定会去尝试。
2、互相影响
孩子早恋,其实是因为看到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谈恋爱了,自己就会有一点羡慕,所以就会也开始早恋,其实他们谈恋爱的想法都是非常简单的,但家长是很反对的。
2024-05-23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