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家庭教育

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家庭教育

386

  • 合格的父母首先要懂得以身作则,孩子的言行都是学父母,父母只要行的端坐的正,孩子还会好起来。父母先变得优秀起来,孩子才会更加优秀。在教育孩子这块,不能盲目去教,一定要懂得方式方法。

    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

    1、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期待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2、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每个孩子都是社会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行为选择,父母应该在孩子出现偏差或需要帮助时适时引导修正,而不是意志强加或横刀干涉,父母不可能给孩子的一生做选择,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主选择的能力,以及自我负责的意识。

    3、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和不足,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同时也要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帮助他克服困难,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4、学会与孩子交朋友,真正走入孩子心田,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在相互的真诚的沟通交流中,有的放矢的施教引导。

    5、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包括诚实、善良、积极、向上等,使孩子充满正能量。

    6、启迪和激发孩子的自强自立意识和自主动手能力,不包办代替、学会放手。

    7、相互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要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关爱和善意。

    8、关心孩子,传递正能量给孩子。使孩子在父母亲养育下健康成长,这就是优秀父母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父母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导致家庭教育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求。

    2、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分强调成绩、竞争和成功,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品德、兴趣和爱好。

    3、父母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缺乏信任、自由和尊重,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4、父母缺乏沟通、关注和理解孩子的能力,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情感失落。

    5、父母过度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可能导致孩子变得自私、依赖、缺乏独立性。

    6、家长可能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生活习惯等,导致孩子成长受阻。

    7、家长可能对孩子缺乏耐心,容易因为孩子的错误或挫折而生气或失望。

    8、家长可能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如自尊、自信、安全感等,导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对自己进行定位?

    一、角色定位。

    父母应该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即教育者、引导者、榜样等,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育方式定位。

    父母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式,包括情感教育、知识教育、技能培养等,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三、价值观定位。

    父母应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且将其传递给孩子。父母应该在言传身教中,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沟通方式定位。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要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与孩子保持互动和交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五、家庭氛围定位。

    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到温馨、和谐和安全,要注重家庭关爱和互助,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教哪些?

    1、价值观教育。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团结合作等。

    2、品德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包括独立自主、勤劳奋进、坚持不懈、宽容待人等。

    3、学业教育。

    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其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社交教育。

    教导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尊重他人、友善待人、沟通能力等。

    5、生活教育。

    教导孩子生活常识和生活技能,包括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安全意识等。

    6、情感教育。

    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培养孩子的情商,包括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人际关系处理等。

    7、思维培养。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造新的想法。

    8、兴趣培养。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能力。

    9、健康教育。

    教导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健康、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0、社会责任教育。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2024-01-12 查看全文
  • 谈起孩子,大概每一个父母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历程也是人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也是要具有聪慧、注意方式的,只有做一个智慧型父母,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做新时代智慧父母家庭教育?

    1、理解孩子

    孩子们都有一颗善良、敏感、脆弱的心,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语气温和地和孩子沟通,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成长期的困惑和迷惘,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父亲就像一台机器的硬件,母亲是软件,但连接它们的不是电,而是爱,有爱的家庭就有温度。有温度的家让孩子安心,孩子更爱家,就会想为家庭努力、进取。

    2、包容孩子的不完美

    让孩子从容、快乐地成长。不苛刻、不焦虑,用微笑感染孩子,用爱浇灌,用心坚持,就终会见彩虹,我们是孩子未来的原生家庭,我们要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做好父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我们的下一代,新一代朝着远大而理想的目标前行。

    3、丢掉老套教育方法

    父母要学会以高情商来控制最本能的冲动行为,不要在发怒的时候把孩子拖来狠揍一顿,也不要用长辈阅历丰富的优越感来压制孩子的幼稚思想,这样才能丢掉老套的教育方法。

    4、绝不宠溺孩子,是非分明

    家长一定要看住孩子的行为,在处理方式上一定要做到小错小罚大错大罚,惩罚分很多种,很多家长把打孩子作为方法是错的,可以采取一些有意思的惩罚像不允许看自己喜欢的动画一周,没收孩子喜欢的玩具、罚写作业等方式,当然在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者做好比较好的事情一定要学会奖励孩子。

    5、小学抓成绩,中学加关爱

    小学家长注意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着重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中学的家长不能过分去注重孩子的成绩,孩子这时候已经有自己的很多想法,你不能去和孩子的思想死缠烂打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当孩子情绪或者成绩下滑一定要去查查原因可以问问他的同学朋友以及老师对症下药,再去给孩子去交流,不能去过分责备,大学是比较散漫的在中国这个社会上,一定要紧抓孩子学习,因为这时候心里和生理上都比较成熟,对于女孩子一定想办法让他以学业为重。同时可以鼓励孩子去社会实习以及旅游。

    6、发现孩子

    我们家长需要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的优势,而不是只针对孩子的缺点以及孩子的错误,谁不犯错,知错能改,善大莫焉,我们应该去扩大孩子的优点,放大孩子的优势。

    7、让孩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我们要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不要一开始就给予太高的期望值,凡事有一个过程,然后给孩子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孩子有哪些方面做的好与不好?我们家长都应该及时地给予反馈,指导出来,对于好的方面,我们应该给予奖励,可以是物质,或者是精神,语言方面的奖励。

    2024-05-25 查看全文
  • 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在教育孩子时,还得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努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潜力点,不要去抹杀孩子的个性,有针对性地培养教育。

    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1、注重言传身教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而是父母永远会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做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要做好榜样,孩子很多时候会模仿您。比如要求孩子学习,您就要自己有学习的样子。

    如果您整天抱着手机玩,对着电脑沉迷网络通宵达旦,试问孩子怎么会安心学习呢?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在要求孩子学习时,您可以看看书,最最起码得抱着书做做样子。如此一来,家里会创造出一种学习的氛围,孩子自然而然的也会向您一样。

    2、绝不能纵容娇惯

    多鼓励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错误纵容,要适时指出哪里是对的,哪里是错的。在指出孩子错误时,不建议是在孩子犯错时立即指出,因为那时候孩子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您说的他不一定能听得进去,那时的说教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噪音。但一定不能纵容不管,一定要在孩子心平气和之后,您再用适当的语气和他分析。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长就不要包办。

    3、要培养孩子的行为能力

    让孩子用眼多观察生活和周围的环境,用耳多听别人如何表达自己观点,用手认真记录所见所闻,用脑思考所见、所闻、所记,用嘴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要坚持,坚持下来了,在孩子开始学习看图写话、作文之后,肯定会有惊喜等着您。

    4、要善于和孩子做朋友

    不要总是高高在上,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要像朋友一样和孩子沟通,孩子不理解自己的地方,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他慢慢理解和接受;自己做错了的地方,一定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将错就错。不要轻易向孩子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兑现,否则会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5、直面生活,培养良好的习惯

    好习惯有助于一生,好习惯终生受用,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是孩子的学习榜样,陪伴着孩子衣食住行的父母就是最好的施教者。

    6、理性陪伴,营造温馨温暖

    孩子的成长是需求陪伴的,很多家长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会把孩子交给保姆或是让孩子自己玩。长久下去,孩子就会越来越孤僻,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对其心理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会让孩子沉迷于网络、逃学、厌学等。

    2024-04-29 查看全文
  •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个懂教育的优秀父母。但对于很多父母来讲,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各种问题应接不暇,也不会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尊重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看到知乎有网友提问: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大多数网友的观点是,不吃就不吃吧,每个人喜欢的食物都不同,都有选择和拒绝的权利。
    2、倾听孩子的声音,且用心倾听
    一个孩子一个世界,一种倾听一份理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倾听尤为重要。倾听,是一门艺术。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孩子的弦外之音,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有效的顺畅沟通。
    3、选择多种方式跟孩子沟通
    能面对面畅谈是理想的状态,可家长不知不觉的在这样的模式中变成了说教,适得其反。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看书,散步,运动,或者通过书写信件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4、尊重并信任孩子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要轻易对他们产生失望,放弃的念头。学会尊重,信任孩子,他们才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心里话。
    5、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让孩子意识到,接受现实的不完美,是孩子走向乐观的第一步,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保持一颗平常心,若是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对不完美的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开始,让孩子保持一颗幽默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6、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当孩子拥有了一颗博爱的心,懂得了感恩,才会健康成长,面对生活不抱怨,心胸狭窄的孩子往往一生都很痛苦。心怀感恩,才会乐观地面对人生的一切不顺利。
    7、就是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孩子是脆弱的,家长们需要教他勇于正视失败,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也不能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那样孩子将会变得很自卑。

    2024-03-10 查看全文
  • 父母对孩子的督促和引导,更是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孩子的状态,往往是大人状态的镜像。孩子天生具备模仿能力,会让他下意识地去模仿身边人的举动。除此家长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辅导作业,参加家长会,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孩子的内心。

    父母应该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尊重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

    别一直要求孩子喜欢你觉得应该喜欢的,为了变成所谓的不挑食乖宝宝,而不表达出自己的喜好,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抑,一种无心中巨大的伤害!!所以,父母要懂得保持“界限”,教孩子学会接受拒绝,说“不”。以免所谓的听话,懂事,压抑了孩子的自我,变成一昧的迁就,成了“讨好型人格”。

    2、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优秀的父母

    其实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给孩子足够的陪伴,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会学着父母的样子说话、走路;大一点,他们会学着父母的样子自己拿着勺子筷子吃饭;再大一点,他们会学着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别人相处,为人处世!

    3、选择多种方式跟孩子沟通

    能面对面畅谈是理想的状态,可家长不知不觉的在这样的模式中变成了说教,适得其反。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看书,散步,运动,或者通过书写信件的方式跟孩子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4、尊重并信任孩子

    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要轻易对他们产生失望,放弃的念头。学会尊重,信任孩子,他们才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愿意跟你分享自己的秘密,心里话。

    5、少说多听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耐心多听,并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6、比表扬更有效的是鼓励

    教育孩子,比表扬更有效的是鼓励。“表扬”是夸奖别人聪明,有天赋。即对这个人内在属性的评价。也是肯定已有的,指向过去。“鼓励”是在别人干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对他说,你一定是很努力,所以才把事情做的这么好。这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着眼努力,面向未来。

    7、宽容的艺术

    宽容是指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家长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了孩子的过失,他们没有过激语言的斥责,也没有穷追不舍的追究,这都会使孩子的内心受到深深的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冷静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度中去痛改前非。

    2024-03-08 查看全文
  • 崇礼重礼,古今中外皆然。这里的“礼”,指的就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反映。以下是整理的家庭礼仪教育的相关知识,请了解。

    如何理解礼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崇礼重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崇礼重礼,古今中外皆然。这里的“礼”,指的就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是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和反映。

    当今社会是高度开放的社会,也是高度协作化的社会。任何单一的个体都必须与其他的个体或群体交往、合作。任何不礼貌和不文明的行为不仅使人生厌遭人唾弃,无助于建立世人间健康有序、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还必将“严重危害当今社会各阶层的合作与团结”。

    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先生在给他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这样写着:“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2、礼仪教育,基础在家庭,关键也在家庭

    礼仪教育的过程就是礼仪习惯的养成过程,也就是社会的个体化再到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其实质是要把一个具有自然属性的个体的人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的人。

    而作为个体的人降临人世步入社会,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就是家庭。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的启蒙教育。他们在家庭中生活和活动,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形成各种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3、家庭礼仪教育架起了个体与社会的坚实桥梁

    社会个体化再到个体社会化,其间联结的纽带就是家庭礼仪教育。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不只是给孩子多灌输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礼仪习惯,能够与人友好相处,在共同的进步中发展中更进一步地充实、发展、完善自己。在这方面,家庭礼仪教育以其独特的即是首发站又是终点站的家庭的地位,无疑是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4、家庭礼仪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有力支撑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必须是社会的人,都必须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是我们一切习惯的渊源。个体能否成功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并为社会所悦纳,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接受的家庭礼仪教育。

    5、家庭礼仪教育看平时,重养成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家庭礼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看平时,重养成,自然是家庭礼仪教育实施的应有之义。具体可由以下四方面着手。

    以礼带礼,突出家长表率作用。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孩子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自己错误的‘口实’。

    孩子既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优点,又可学到缺点。”“为人父母者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必须从自己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做起。”作为家长,我们的那些做父母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认真负责地扮演好孩子人生道路的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践行规范的文明礼仪,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自然地接受影响、教育,自觉地付诸实践。

    什么叫好家庭教育仪式?

    我国是礼仪之邦,历来重视以礼育人,如《弟子规》中“称尊长,勿呼名”“路遇长,疾趋揖”等仪式化的行为规范,能够让孩子建立起尊长孝亲的伦理道德观念。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也经常运用各种仪式活动来进行教育,如学校中的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少先队入队仪式等。学校仪式有助于孩子融入学校生活、热爱学校文化、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认同感;而家庭仪式则能建构家人美好的共同记忆,促进亲子关系,提升家庭幸福感与责任感,等等。

    一般来说,家庭仪式中往往蕴藏着很多德育契机,父母巧妙地运用可以促进孩子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具有德育作用的家庭仪式主要包括传统节日仪式、家庭成员的成长仪式及日常性家庭仪式等。

    那么,如何通过家庭仪式对孩子进行德育呢?作为家庭仪式的重要组织者,父母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立足教育性,挖掘家庭仪式的德育内容

    家庭仪式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价值渗透,不同的仪式活动可能涵盖不同的德育内容。以传统节日仪式为例,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理解节日习俗中的德育内涵,让他在浓厚的仪式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好品格与德性的熏陶。比如,清明节扫墓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缅怀与感恩,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孝亲和感恩教育;春节前大扫除体现了热爱劳动的品质,可以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端午节包粽子,源于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可以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庭成员的成长仪式中,孩子的生日会蕴含着感恩父母之意;成人礼则意味着要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等等。

    ②家人之间每天早晚互相问安

    定期陪孩子看望老人等一系列日常性家庭仪式也无不体现尊老爱幼的品质,这些都是进行家庭德育的良好契机。

    ③增强家庭仪式的德育现场感。

    在传统的家庭仪式中,父母往往是组织和参与的主角,孩子是配角甚至是观众,这大大削弱了家庭仪式的德育功能。因此,现代父母应更加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赋予他们参与表现的机会,以增强孩子的参与以及家庭仪式的德育现场感。比如,让孩子亲手制作礼物为老人祝寿;让孩子一起贴春联、买年货和打扫屋子来迎接新年等。总之,通过让孩子深度参与到家庭仪式的各个环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体悟、认同和内化仪式背后的德育内涵。

    ④创新家庭仪式的德育形式

    除了像传统节日、生日聚会等较为普遍的家庭仪式,父母还可以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些新仪式。如组织家庭志愿活动来培养孩子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品质;安排有意义的家庭出游来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万里路”中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和凌云壮志;通过家庭集体观影的方式共同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如借助电影《飞屋环游记》来激励孩子自强不息、敢于追梦。

    不妨利用良好的社会资源,全家定期带领孩子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在弘扬爱国精神的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自信拼搏的人生态度。

    2024-05-31 查看全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重于泰山。家长如同农夫,孩子就是庄稼,家庭教育的责任就是:当种则种,当水则水,当肥则肥,当药则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漏掉了或滞后了或做反了都是不行的!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第一、榜样示范法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示范,榜样。让他有可以模仿和学习的的对象。首先要是注意身教,即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孩子;再者榜样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边的先进人物以及同伴中的佼佼者来教育孩子。

    第二、兴趣培育法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兴趣往往成为某事物入门的向导。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善于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潜在的能力。

    第三、谈话疏导法

    即家长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 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交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应保持气氛轻松,这样才利于孩子畅所欲言,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或掌握知识的状况。谈话疏导法一般同讨论法在结合 在一起使用。其具体方式有交谈、疏导、提问、讨论、说服等,重在一个“谈”字上。

    第五、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第六、不要唠叨不休

    有句话说: "你要孩子讨厌一 件事的话,极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对他唠叨不休。”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念个没完没了,的方法是改用其它方式来管教,丢弃唠叨的旧手段,唠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绪发泄给孩子,让孩子也感染这些情绪,而他无处发泄,只有发展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了 。

    第七、赞赏和鼓励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经常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同,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八、从小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最重要 

    现在的许多家长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教育父母不该做的事:

    1、对老人不孝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你怎样对待老人,孩子将来也会怎样对你,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会增加他的感恩意识。每个人都有变老的一天,当你老了,孩子说不定就学你当初。

    2、把脾气出在孩子身上。

    加上有些小孩动不动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哭,这时候父母不但不劝小孩,不去讲道理,对孩子大喊大叫、甚至训斥孩子。这样下去,只会加深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孩子以后就不信任你,会有恐惧感。

    3、在孩子面前吵架、大声嚷嚷和动手动脚,有些人甚至摔东西。

    和睦相处的家庭能让孩子感觉到有安全感,性格也会变得自信,父母间经常吵架,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变得内向自卑,还会学样,夫妻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辩解,那就最好避开孩子,不然带给孩子的心理阴影会很大。

    4、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言传身教。

    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刷抖音视频直播啥的,也不要老是去打麻将,多把空余时间留给孩子,多一些互动让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

    5、在孩子面前抱怨。 

    现在成人所承受的压力普遍是比较大的,所以有些情商比较低的父母会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向孩子传递一些负能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会为孩子的童年蒙上一层阴影。 同时这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无力感和愧疚感。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弊要远大于利的。

    6、在孩子面前数落别一半。 

    不管是爸爸或者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数落另一半的不好,都会对孩子或者整个家庭的关系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在孩子的心中,自己和爸爸妈妈组成了一个家,家应该是充满安全与温暖的,而且父母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人,但是在孩子面前数落或者诋毁另一方,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双方都是他最爱的人,他不知道该听谁的,该信谁的,大脑会经常处于一种疑惑与不愉快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格分裂。

    家庭教育小技巧,父母必看:

    做好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稳定自己的情绪,放大自己的格局。

    教会孩子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会孩子独立。

    善于和孩子沟通,善于倾听,有耐心地去引导导。

    多一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埋怨和否定。

    重视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培养。

    教会孩子讲规矩,有教养,好好说话。

    教会孩子懂感恩。

    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2024-05-17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