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509

  • 自律的孩子往往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可以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言行,真正的自控力不是靠高压控制出来的,比自控力更高级的是一个孩子的自觉力。

    孩子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1、家长要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就放任孩子的任何行为。孩子的自控力应该从小培养,告诉孩子什么行为是对,什么行为是错,哪些行为不可以做,树立规则意识,即使孩子哭闹耍赖都应该坚持原则,让孩子学着控制自己。

    2、控制好时间

    很多孩子都会出现沉迷于看电视的情况,而且经常看到沉浸其中,父母让其吃饭都听不见,这一行为就让很多家长感到非常头疼,孩子不能自己控制好时间。既然孩子不能控制好时间,那么我们就要从中帮助孩子,严格控制孩子做某件时间的时间,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习惯,就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也可以掌控好时间。

    3、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想让孩子有持续前进的动力,那么就得让孩子有内驱力,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安排学习生活,父母不要过度干涉。这样他们对于自身价值有了认知和肯定,也就有更多的自信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内驱力不断地增强,不断地推动孩子寻求更长远的发展。

    4、树立榜样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孩子总是会模仿家长的一些行为。而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时候,一些成年人尝试着让自己变得自律起来,这将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自己下定决心让自己做出改变,可往往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让其这种行为。当孩子一旦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时,再想着让孩子做出改变,这同时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趁孩子还小,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样才能让孩子受益良多。

    5、尊重孩子的兴趣,学会鼓励孩子

    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适当的给予鼓励,会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而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学会安慰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

    孩子缺乏自控力会有哪些影响?

    1、影响学习

    缺乏自控力的孩子,上课的时候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不能专心地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这样对于知识的理解就不透彻;同时做事拖延,当天的功课明天做,明天的功课后天做,长此下去就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最后影响学习成绩。

    2、影响良好性格的养成

    孩子在缺乏自控力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遇事和做人容易发脾气,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性格。拥有自控能力的孩子,面对他人的批评和遇到困难时,他能够冷静地处理,不急不躁,不乱发脾气。

    3、控制不了情绪

    孩子经常动不动就哭,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随意发脾气,霸道蛮横,会给他人造成麻烦。

    2024-03-03 查看全文
  • 有很多家长总是发现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总是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让人意想不到,有些孩子甚至老是用手打自己,爸妈都觉得这不敢想象,况且孩子的手劲不知道轻重,如果打的严重话可能还会造成受伤,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自虐的倾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孩子生气自己打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限制他们,我们完全可以纵容他们通过发泄来缓解压力。如果父母过度的限制孩子的发泄,他们的心理就会变得扭曲,最后开始拿自己发泄。我们有的时候不需要知道孩子究竟是因为什么心情不好,因为任何人都有权利心情不好,所以接受他们的情绪很重要。

    2、和孩子多交流

    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态度时,我们可以尝试着跟孩子多多交流。只有我们对他们理解了,我们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得暴躁。有的时候我们不要通过片面之词来断定一个孩子,要清楚他们的做法,清楚他们的想法。当我们开始试图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用自我攻击的方式对待问题了。

    3、温柔的对待孩子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状态时,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责骂,我们更需要用温柔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让孩子知道作为父母的我们是温暖的。我们需要经常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孩子目前的状态如何。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想必父母的教育定然是不称职的。

    4、关注孩子各方面的变化

    真正的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是不是缺少温暖和关爱才变得暴力,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些问题解决了,孩子的暴力倾向自然会慢慢化解,直至消失。也可以以自己的关爱,及与人的和谐相处,为孩子做示范,让他明白,其实关爱、理解、宽容和智慧等等。

    孩子自己打自己的原因:

    第一、有可能是脾气暴躁,性格缺陷引起来的,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或者容易冲动,自我行为控制能力比较差,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自己打自己的问题。

    第二、有可能是出现了挫折、压力大等社会心理因素造成了不良的防御方式,用自己打自己这一类的攻击行为缓解压力,甚至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消极的念头及行为。

    第三、也有可能是心理疾病引起来的,比如焦虑、抑郁,这些心理疾病很容易让人脾气暴躁易激惹,因为琐事跟人争吵甚至自伤等等。

    2024-03-08 查看全文
  •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发泄情绪的方式,其中最极端的是伤害自己的方式,家长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陪伴十分重要,了解这样做的原因进行心里疏导,对症下药。同时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发泄方式。

    孩子有伤害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1、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身体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不能自己伤害自己,表达情绪的方法有很多,不能以伤害自己为代价。

    2、通过沟通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视情节轻重,家长可以创造轻松的氛围与孩子去沟通,找到原因,逐一化解。必要时可以和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保持足够的冷静, 让孩子得不到那么多紧张和关注的反馈。然后家长需要反思下,是否给予孩子的足够的陪伴和关爱,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给予孩子了足够的支持,陪伴就是最好的告白。

    4、从自身开始反省,拿出大量的时间陪伴孩子。毕竟父母辛苦打拼,为的还是孩子,孩子才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而不是事业。但要注意是有效陪伴,不能说大家都在家就叫做陪伴,而是说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出现;他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要给他安静的私人空间。张弛有度,才能让孩子既能感觉到被父母的关爱包围,又有自在生长的洒脱。

    5、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的情感表达容易出现偏差,才往往导致孩子出现“自残”行为。所以,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心中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家长要引导孩子停止改正掉“自残”这样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教会他们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6、父母在与之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言语,千万不可刺激到孩子,因为自残行为,本身就与女孩子的敏感有关系,所以父母必须控制语言,不可斥责孩子。

    孩子伤害自己的行为的原因:

    1、达不到父母期望时容易自残。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度要求与严厉批评、体罚,妄图使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孩子在无法完成任务时可能产生自卑和自责心理,这种情况下他们容易用自残来惩罚自己。

    2、心理冲突。初中高生处在心理激烈冲突的危险期,他们一方面身体发育已经接近成人,心智发育却还很幼稚。这就使心理和身体产生了冲突。这种冲突如果无法从外部得到解决,他们就只好伤害自己来解决问题。此时,自残自伤就成了自我解决的出口。

    3、抑郁情绪。初恋失败、与父母闹矛盾、友谊小船说翻就翻,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在初高中生看来,就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如果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会促使孩子走向抑郁。抑郁情绪是孩子自伤行为的又一重要诱因。

    4、自残的心理补偿的功能,有些情绪无法表达,通过自残来引起关注,表达自己的情绪。

    2024-03-04 查看全文
  • 孩子自己打自己的行为通常是在一种长期的不被尊重、理解、认同的状态下产生的,通过伤害自己来实现情绪的发泄。同时,这种行为不仅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行为过激,也并非是单纯的行为偏差,这对孩子内心世界造成的影响更是非常负面的,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

    孩子自己打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第一,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让他感受到安全感。

    这个安全感不仅仅是指父母的陪伴,还是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所有情绪都能被父母感受。孩子出现自虐行为,大多数是因为不会用语言表达,只会用打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难受。

    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再用启发式的问话,来帮助孩子正确发泄情绪。要让孩子知道,情绪不好是可以向爸爸妈妈倾诉的,无论什么情况都会有家长的支持,以此来满足他心灵上的安全感。

    第二,帮助孩子了解自虐是错误的表达方式。

    孩子出现自虐行为,通常是用伤害身体的愉悦来缓解心里的压力、不开心。父母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自虐是错误的行为。告诉他:这样做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和爸爸妈妈说,我们会帮助你。

    第三,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

    孩子出现自虐行为时,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询问孩子:“你是不是不开心?如果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说出来,爸爸妈妈都可以帮助你。如果你是因为生气,也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最开始孩子会很难接受这种方式引导,但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不愿意表达就放弃。要多鼓励孩子讲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催促或者打断,尽可能地引导他用正确的话语表述。当孩子学会用越来越多的语言表达时,这样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孩子自己打自己的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一、表达能力不足,通过这种行为来发泄。

    有些孩子因为表达能力的不足,也就只能用肢体表达方式来伤害自己。通常这样的孩子都有一个缺点,就是忍耐力不够。孩子因为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就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别人明白自己的做法。可是这样的表达方式非但不会存在好处,还会让孩子搞的自己一身伤疤。

    二、无法满足自己。

    其实大多数孩子之所以自己打自己,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好比小孩子明明想要把这些作业都给完成,但是由于作业实在是太有难度了,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所以自残就成了小孩子发泄的方式之一。换句话来说,如果作业没有那么难的话,孩子定然不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三、孩子因被父母的阻止,将攻击转为自己身上。

    当有些小伙伴破坏了孩子的想法的时候,孩子本能的想找那些小伙伴的麻烦,可是被父母制止了。生气的孩子最终也只能把矛头指向自己,通过殴打自己来泄愤。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方式发泄,时间长了也就了然了,殴打自己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而已。

    其实说白了,孩子之所以选择攻击自己,就是在某些绝对权威下的一种不妥协!就好比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限制的特别过分,孩子也没有办法跟父母正相抗衡。

    四、孩子缺乏爱。

    爱不仅能够带去温暖,而且还是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的良药,如果一个家庭中缺少温暖,孩子缺乏关爱就会出现这种现象。缺乏爱的孩子内心很脆弱,性格也比较冲动、脾气容易易怒,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在生气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喜欢用这种方式去发泄。

    2024-01-27 查看全文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性格,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制定合理的培养和管理计划,在孩子幼小阶段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度过儿童时光,有个快乐的童年。

    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躁怎么办?

    1、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大多数孩子的暴脾气,都是学习父母的。父母要想孩子脾气好,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脾气的榜样。父母要做到平时不在孩子面前乱发脾气,做一个情绪温和,附有正能量的父母。当孩子对父母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对耍脾气的孩子进行责骂或者惩罚。也许孩子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发泄情绪的方法,并且以身作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2、要给孩子一个有爱心的微笑和拥抱

    孩子脾气暴躁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有耐心的微笑,轻声问,怎么了?然后张开怀抱,给孩子一个有爱心的拥抱,可能就能平复孩子的暴躁。尤其在一个家里,母亲和孩子生气,父亲可以这样做,反之,也是如此。

    3、给孩子尊严

    孩子也需要尊严,希望得到尊重,就算孩子犯错了,家长也应给予孩子尊重。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要逼迫孩子承认,不要喋喋不休抓住这个错误不放。要给孩子弥补错误的机会,给孩子尊重,不要以为小孩子是不需要面子和尊严的。因为这样不仅起不到家长想要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条件的构成,当我们满足了孩子的愿望,他会乐于和我们沟通,父母和孩子之间已沟通建立桥梁,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友好。而不是他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买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这些都不是心理上的满足。

    5、以健康的方式发泄情绪

    掌控情绪的最重要的一步骤并不是控制情绪,而是寻找一个健康的方式帮助孩子发泄情绪。如果让孩子长时间地压抑自己的情绪,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越来越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最后导致自己的情绪大爆发,另一种的可能就是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疾病,这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6、学会认识情绪

    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是允许被发泄的,但是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认识情绪,让孩子了解到,愤怒也是一种有益的情绪,因为它让我们知道有些事情不对劲儿了,需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的过程就是情绪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

    2024-04-18 查看全文
  • 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从古至今都被视为理所当然。中国人被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一直存在。但是那些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他们长大后也会更倾向虐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在情绪化家庭中长大的人,他们可能也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童年时缺爱,被伤害,受虐,没有安全感,缺乏尊严……长大以后,就会演变成自闭、抑郁、自杀、暴力倾向、焦虑症等等。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打骂孩子该怎么办?

    1、跟孩子细心交流

    很多家长在打骂完孩子之后,虽然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去了,但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当你下次再有打骂的意思,孩子就会担惊受怕。与其这样,还不如刚开始就跟孩子细心交流。当孩子把某件东西弄坏之后,问问他究竟是什么原因,双方都了解后,自己也就没有那么大的脾气了。

    2、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做的不是说他们打他们,要让孩子彻底地知道错在哪里了。可以让孩子有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地方。父母可以提示他们,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了,就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不仅可以抚平孩子的情绪,还可以让父母的心情平稳一些,不至于让自己发脾气。

    3、给孩子改过的机会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每个孩子都需要成长的,生活中难免会做错一些事情。一味地打骂孩子还有可能起到反效果。而正确的方式则是,当孩子出现错误之后,家长要正确引导,让孩子走出误区,纠正错误的观念,这才是父母应该想的办法。

    4、保持足够的耐心

    很多父母会说熊孩子不听管教,说了无数遍,结果孩子还是不听,而且还会顶嘴,更惹得父母更加火爆的脾气,非得一顿乱揍才奏效。其实这正是父母缺乏耐心的结果,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简单完成的,是父母一次又一次耐着性子的苦口婆心赢得的。父母应该给予十二分的耐心,并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5、家长要及时道歉

    任何时候,当后悔自己对孩子的言行失当时,家长要立刻真诚的道歉,及时改正,并去拥抱孩子,请求孩子的原谅。及时中止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恢复亲密和信任。在这种气氛下,才能共同解决问题。也再一次向孩子们示范了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通过真诚的道歉和解以后,不再浪费彼此的心理能量在受伤或内疚之上,也可以专注于解决问题。

    6、父母要以身作则,知行合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可以说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影响着孩子。作为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在家的时候,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懂得控制自己情绪,做个合格的好父母。

    7、多陪伴孩子

    一些孩子之所以不听父母的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父母很少陪伴孩子。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减少会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变得淡薄。所以当父母的应该多抽出时间来跟孩子相处,玩玩亲子游戏,出去旅游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的家庭氛围。

    2024-04-14 查看全文
  • 孩子的自控能力都较差,需要家长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培养要与孩子的沟通开始。不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打骂孩子,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这件事他有错或者根本不是有意的!这时候打骂孩子会是孩子有反抗情绪!

    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1、在做事时,让孩子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快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做得越来越慢。这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思考怎么才能做得更快。孩子做完事情之后,很少总结经验得失。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总结经验,反思改进的方法。等到下次做事的时候, 孩子就能做得又快又好。让孩子学会控制时间。

    2、自制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从小事开始,从比较容易的事情开始。如果孩子不喜欢看书,可以从每天看几页书开始,慢慢的,孩子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就会自觉看书了,不需要家长提醒了。

    3、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暗示孩子每天都可以做得这么好。比如孩子今天放学回来后,妈妈没有叫就开始做作业,可以鼓励他:我看到你今天回来就做作业,妈妈觉得很欣慰,你不仅提前完成了作业,书写还很工整,妈妈相信你,以后都能做到先做作业再出去玩。先描述孩子做作业这件事,然后表达妈妈的感受,再针对孩子做作业的事情,具体的描述出来孩子做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最后表达妈妈的期待,这是一个完整的鼓励过程,孩子听了会充满力量。

    4、先做好自己,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严于律己,不能随性,也不能随便。有些话,有些事,在孩子面前是不能说也不能做的。回家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少闷头大睡,少赖沙发,少邋遢随便,这就是最好的榜样。改掉吼叫,放下架子,亲近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用餐,一起聊天,一起阅读,一起学习。和他谈心,和他交流,和他沟通。在陪伴的过程中,教会孩子管理自己,教会孩子自我校正,教会孩子规矩规则。

    5、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必须要给孩子一个强硬的信号和明确的规定,并认认真真陪孩子去践行这个规矩,达不到要求决不罢休,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帮孩子在心中建立规则意识,规矩意识和时间意识,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管理的习惯。

    6、要充分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和独立自主能力,孩子自己的衣物、书包,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必须由他自己来独立完成,家长做好监督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力所能及的家务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其中。所有的事情,绝不能再包办代替,事事代劳,只有通过强化和严格的训练才会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品质和生活习惯,从而不断增强自控能力。

    2024-03-1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