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正的孩子怎么教育
47
-
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从小到大慢慢形成的,所以在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于成年后的影响是巨大的。于是现在的父母都开始注重家教了。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不好的教育,或是缺失的教育都将在未来给孩子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三观不正的孩子怎么教育?
1、自己做出榜样。
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刻提醒着自己,你的行为不光光是只有你负责,你的孩子还在看着你,他是以你为榜样的,你就是他心中的超级英雄。
①在形象方面,父母应该保持整洁,不管衣服好坏,整洁是第一位。
②在行为方面,要循循善诱,教导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哪些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
其实不光是孩子向父母学习,父母也在从孩子身上反思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所以孩子和父母两者地位都是平等的,两者是相互学习的状态,并不存在父母的地位就比孩子的地位要高出许多。
2、保证孩子生活的富足。
对孩子可以节约但不能过分节约,家长可以制定计划一年只能买多少新衣服之类的,但是却不能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节约的能力让孩子穿别的孩子不穿的旧衣服,不说别的,这对孩子的自尊心有着很大的伤害。孩子内心深处将会埋下自卑的种子,渐渐的渐渐的萌芽,孩子长大后便会因为这样的同年经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3、多带孩子出去看看。
人际交流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一门课程,学会人际交流的处理将有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多带孩子参加不同的课外拓展活动可以提升孩子的见解,开阔孩子的眼界视野,让孩子明白外面的世界还非常精彩而充满未知,要想探索外面的世界。
没事的时候可以带孩子逛逛展览会,尤其是音乐展会和美术展,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孩子以后的思维和抽象能力,有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孩子三观不正的原因: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三观有很多,比如说厌世,人生在世除了钱其它的什么都不重要,亲情爱情友情人格尊严皆可抛,这些都是扭曲的三观的表现。
第一,如果父母的三观不正,那么父母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自然会影响到小孩,毕竟父母是小孩最好的老师;
第二,小孩交往的朋友圈里的孩子三观不正,俗话说人以群聚物以类聚,如果小孩儿的朋友圈里的人员多数都三观不正,那么很难想象孩子会有一个正确的三观;
第三,小孩子接触手机的时间比较多,手机上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识别哪些信息是正确的,哪些信息容易误导人,如果小孩子对那些三观不正的信息接受得特别快,那么这个小孩就很容易三观不正。
孩子三观不正的表现有哪些?
1、不懂得感恩。
很多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娇生惯养,不让孩子受一点苦,流一滴汗,所有的事情家长都替孩子做了。那么在孩子成长中,就会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顺从他。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就不会把家长放在眼里,对家人的付出也视而不见,还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懂得感恩父母,更不会感恩别人,而导致这种扭曲的三观。
2、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权益,不愿意为他人付出或牺牲。
3、生活态度悲观。
很多孩子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人生抱着悲观态度,对生活失去了斗志。这时候孩子就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中,生活上松散拖沓,没有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人际交往上也独来独往,对他人漠不关心,更谈不上会结交知心朋友。
4、不会辩是非。
青春期的孩子对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什么方向的,而孩子就是表现出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追求的事物,无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身边人或事都不认真,显得潦草了事。
而且这些孩子可能会不分黑白,是非不辨,看待事情的思维和正常人都是反向的,比如大部分孩子应该尊老爱幼,而三观不正的孩子就会认为老人只会装可怜。而且这些孩子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没有什么概念,表现出扭曲的三观。
5、不容易满足。
在孩子的教育工作中,可能会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来带。这些家长会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会加倍的宠溺孩子,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稍微得不到满足就会和家长发生冲突。
孩子的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就是三观不正的表现。在孩子的成长中,对于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给予支持,但是无理的需求,也要适可而止。
6、骄傲自大:自认为高人一等,对他人持有轻蔑、看不起的态度,不尊重他人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7、不负责任: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不负责任,不愿意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8、物质至上: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享受,忽视精神追求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对金钱、地位等物质标志的崇拜程度过高。
2024-01-18 查看全文 -
母子连心,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永恒的,父亲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孩子做人做事的引路人,孩子的成长对父母是大事,一旦孩子走偏了人生路,父母是很痛心的,她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纠正挽回,用暴力手段,那是万万不可。
女孩三观不正怎么教育?
1、玩角色扮演的游戏。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孩子明白在某些情形中应该怎么做。预先练习对于准备好处理“真实”情形是很有帮助的。
2、不要害怕让孩子不高兴。如果孩子的行为,对他人非常不尊重,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是这样做这件事或那件事的。”例如,你可以说,在你们家,你会先写感谢便条,然后才玩收到的玩具礼物,然后才为便宜大采购。大多数年龄小的孩子会平静地接受你所说的话。如果他们与你争论,要高兴地将此视为一个讨论价值观的好机会。
3、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须时刻提醒着自己,你的行为不光光是只有你负责,你的孩子还在看着你,他是以你为榜样的,你就是他心中的超级英雄。在形象方面,父母应该保持整洁,不管衣服好坏,整洁是第一位。在行为方面,要循循善诱,教导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哪些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做了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
4、多带孩子参加活动。人际交流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必经的一门课程,学会人际交流的处理将有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多带孩子参加不同的课外拓展活动可以提升孩子的见解,开阔孩子的眼界视野,让孩子明白外面的世界还非常精彩而充满未知,要想探索外面的世界,现在就需要好好努力。
三观不正的表现:
1、具有严重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倾向与认知
有个成语叫损人利己,指的是那些具有强烈自我为中心的人,但凡有一些利益,就想方设法去“钻”,全然不是他人的死活,就算是伤害到他人利益,也不会有所收敛。甚至可以说,有些人还会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之事,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乐。而这些人的观念与认知,也是三观不正的另一种体现。
2、认可那些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行为
除了以上所说的两种行为之外,还有一种行为,也算是三观不正,那就是认可那些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行为。我们举一个例子,如大家都认为坏人是不好的,但有人却偏偏认为有坏人,才会有警察,可以增加就业。而这种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认知与行为,当然也是一种三观不正的表现。
3、认坏为好
所谓“三观不正”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如“认坏为好”明明是一件坏事,在他们的眼里,却是理所当然之事,任凭他人如何劝解,都无法将他们的这种观念纠正过来,这就是三观不正的具体表现之一。我们在这里讲“认坏为好”,并不是讲那些“宁可自己吃亏,也不占他人便宜”的认知与做法,而是强调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到失去理智,分不清好坏的人。
2024-03-03 查看全文 -
优秀的家庭,一定是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三观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三观正,学习也不只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来,更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三观正的人。
怎么教育孩子三观正?
1、让孩子模仿正确的行为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通常通过模仿学习,爸爸妈妈做什么,孩子就跟着学,所以很多人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孩子的行为习惯没有发育完善,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正确的概念,这就需要父母进行科学客观的积极引导。
2、教会孩子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所以从小我们就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诚实品质的教育。我们赞美孩子诚实守信的表现,教育他们有缺点、错误要勇敢承认,光明磊落地接受批评。诚实对待身边的人,才能有深入的人际关系。诚实对待自己的工作,才能有成功的事业。
3、教会孩子懂得感恩
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家长对孩子的满足都要适可而止。适当地让孩子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不易,孩子才会对所得到的一切,心存感激。孩子学会了感恩,才会拥有发现爱和美的眼睛,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4、帮助孩子明确人生方向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前进。很多成年人,从小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长大之后,将人生过得一塌糊涂。所以,给孩子树立目标很重要,这样孩子才能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行,少走弯路,取得成功。
5、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大多数孩子在小时候都是把父母当作英雄看待的,所以父母们要知道,你的行为不仅仅是对你自己负责,你的孩子还在关注着你,他是以你为榜样的。所以说,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孩子的三观怎么树立?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正直、宽容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价值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言语来传达给孩子。
2、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包括积极向上、乐观向前、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等等。这些观念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如体育、文艺、科技等来培养。
3、建立正确的世界观: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包括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宗教民族等等。这些观念可以通过带孩子去旅游、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方式来传达。
4、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人际关系观,包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合作共赢等等。这些观念可以通过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人交往等方式来培养。
5、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包括诚实守信、正直廉洁、勇于担当等等。这些观念可以通过讲述各种道德故事,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等方式来传达。
总之正确树立孩子的三观需要家长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以及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孩子树立的三观是哪三观?
三观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什么是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一个人的世界观是由他的所见所闻决定的。比如说我今天学会了一个公式,读了一本书,结交了一位有智慧的朋友,他们所讲的知识都是能丰富和扩展我对世界的认知,这就是世界观。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你认为这件事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因为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会认同知识能改变命运;有的人觉得健康是最重要的,还有的人认为财富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价值观。
什么是人生观: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共同决定了你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你读了那么多书,走了那么多路,然后再回到自己身上去思索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人生观。
2024-02-10 查看全文 -
早教是指父母在理解并尊重宝宝的个体开展,抓住宝宝生理和心理开展的敏感期,给予宝宝相应的协助,让宝宝各项才能正向开展。很多时候儿童学习语言的时间不一样,只要孩子没有什么问题,父母不要担心儿童,说话晚与儿童的性格和周围环境都有一些关系。
一岁半的孩子怎么教育:
1. 认知能力培养
一岁半的时候正好是宝宝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最好及时准备好颜色鲜艳的卡片,或者是形状各异的积木,让宝宝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对颜色的辨认,也学会对形状的辨认。
2. 个性培养
宝宝一岁半的时候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适当的培养宝宝的个性,让宝宝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宝宝这个时候是认知模糊期,还不懂得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引导,让宝宝建立起对错的概念,知道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3. 习惯的培养
一岁半的宝宝正是积极探索世界的时候,是习惯养成的时候,一定要给宝宝培养出一些好的习惯,比如自己玩耍的玩具,一定要及时的收纳,比如宝宝需要早晚刷牙等等。
4. 社交能力培养
这个时候的宝宝正在呀呀学语,家长需要带着宝宝及时的到户外去玩耍,与同龄的孩子去玩耍,让宝宝在玩耍之中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
5、记忆力的训练
实物记忆: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词汇记忆: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
6、动作能力的训练
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适合的游戏有玩积木、模仿画画、穿珠子等。
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7、言语能力的训练
幼儿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语言来源于生活,家长应常带小儿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小儿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小儿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
回家后,要他回忆在外面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并尽量帮他用较完整的话叙述出来。这样,不但丰富了他的语言词汇,而且巩固了记忆,增长了知识。
8、观察能力的训练
训练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如游戏时说:"球在椅子上、椅子下"、"球在箱子里、在箱子外面"等等。
辨别多少:如分糖果给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样多,放桌上比比看谁多谁少。也可以用专门的图画,训练孩子认识多少。
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
1、运动发育指标:能够独立行走
老话常说: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虽然医学上没有明确表示这是孩子正常的大动作发育规律,但也是老辈们总结下来的,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周岁的时候,宝宝学会走路了,但一般都是踉踉跄跄,不稳定,而通过半年的练习,宝宝就能走得很稳固了,可以独立行走。
如果宝宝到了一岁半还不能独立行走,需要宝妈扶着才敢慢慢的走,就需要注意是不是宝宝的运动发育迟缓了,要及时的找医生诊断,免得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2、语言发育指标:能够灵活运用叠词
对于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虽然有限,但是叠词是可以很灵活的运用了,比如“爸爸抱抱”、“喝水水”等简单的话都能轻松的说出来。
但是如果你家宝宝一岁半的时候还不会使用叠词,或者话都很少说,别认为是“贵人语迟”,可能是宝宝语言发育迟缓了,父母要多和孩子多说,给予孩子刺激让孩子说话,总之一定要让孩子开口说话,越不说话情况越严重。
3、生理发育指标:长出12颗乳牙
宝宝4-7个月的时候,会开始萌芽,等到了两岁半也就是30个月的时候,会长齐20颗乳牙。不过有的宝宝出牙相对较晚,可能会超出30个月,但一般情况下也会在3岁之内长齐乳牙。
而在宝宝一岁半的时候,正常的指标是长出12颗乳牙,宝妈们可以查一查,如果没有长齐说明宝宝可能缺钙或者缺少其他微量元素了,这时候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测,如果真的缺少微量元素,要注意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并且给宝宝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有利于牙齿的生长。
4、智力发育指标:能够耐心的看绘本
宝宝到了一岁半,基本上就可以耐心的看一些绘本了,这说明孩子的智力发育是达标的,因为绘本基本上都是图画,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耐心看绘本,则说明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了。
孩子没有耐心看绘本,一方面是智力发育迟缓,耐力和注意力比较差,另一方面则是缺少父母的陪伴,自己一个人看着很难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看绘本,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耐性,慢慢的孩子的智力发育也就赶上了。
一岁半孩子的启蒙教育:
1、艺术熏陶
宝宝在艺术方面有音乐和绘画方面的天赋,目前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为主。为了开发宝宝的音乐天赋,在宝宝吃饭、游戏、睡觉前会让宝宝听听轻音乐,每天大概听1小时左右,要分几次进行。为了开发宝宝的绘画天赋,注意让宝宝认识各种色彩,并在空间感形成的关键期里,注意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现在宝宝会涂鸦了,给她准备了一个涂鸦版和不同颜色的彩笔,让她随意乱画。
2、照镜子
在宝宝年幼的时候,不妨通过照镜子来让宝宝初步地认识“我自己”。宝宝对着镜子,起初他会以为镜子里面的是另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宝宝非常开心地对着“他”摆手或者微笑。但逐渐他会发现自己拍拍手时,“他”也拍拍手,怎么“他”和自己的动作会一摸一样呢?妈妈不妨跟宝宝指认说:“这就是宝宝你自己哦!”
3、上街买菜
目的:认识更多物名,听懂人们对话。
前提:已经学过几种食品蔬菜名称。
方法:大人常常推着童车带孩子去附近买东西,孩子也很愿意跟随大人上街买菜。有些大人始终让孩子坐在车上,买来的东西也和孩子一起放在小车上推着回家。孩子看不清楚外面发生的事,甚至在童车内睡着了。这就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参与的机会。大人应该将孩子抱起来或牵着孩子,让他看看蔬菜,听着母亲讨价还价说话。孩子也可以抱着母亲买来的东西放人车内,让孩子参与买东西的活动。在回家的路上可以念着买来物品的名称,孩子通过参与就可以学到新名称,看到新鲜事物,开扩眼界。
2024-05-30 查看全文 -
教育是双向,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影响很大,影响着孩子将来的性格特性。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成长得更快更好,反之,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古代怎么教育孩子?
《周易》云:“蒙以养正,圣功也。”对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正”,若能如此便是立了一件大功。蒙昧无知的小孩子,还不能分辨善恶,在发蒙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小孩子学习知识,也要藉此让小孩子能够区分善恶并能从善拒恶。幼年养成的道德情感,将成为一种习惯,对成年之后的人生历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对小孩子的教育,对于教育的内容要精心选择。孔子可谓这方面的典范。《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院中快步走过,被父亲叫住,父亲问他学了《诗》吗,“不学《诗》,无以言”。孔鲤于是去学《诗》。又过了几天,孔鲤又被父亲叫住,父亲问他学了《礼》吗,“不学《礼》,无以立。”孔鲤于是又去学《礼》。我们常说的“诗礼传家”便是源于此。
孔子有一回还说过学《诗》具有很多好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所谓“兴观群怨”,后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有自己的解释:“感发志意”谓之兴,读《诗》能激发我们对美好的意绪与志趣;“考见得失”谓之观,读《诗》能使我们得知民意并藉此知道政事之得失;“和而不流”谓之群,读《诗》能使我们如君子一样仁和友善,但又不像小人一样同流合污;“怨而不怒”谓之怨,读《诗》教会我们在批评社会的不公正时恰到好处,避免情绪激烈。
以诗礼教育小孩子是古人的一项悠久的传统,到明代大儒王阳明这里,他发现当时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而改教小孩子只背诵美文佳句。王阳明批判这种教法失去了“古人立教之意”。他认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教育小孩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比教育小孩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而背诵美文佳句更有意义。为此,王阳明开出了一个“栽培涵养之方”——“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王阳明从小孩子的天性出发,小孩子活泼好动,硬要让他枯坐房中念书是起不到教育效果的,对于小孩子的天性,“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因此王阳明说,之所以要用诗歌来诱发小孩子,不独是诱发他的志意,也有让小孩子旺盛的精力与善变的情绪,宣泄于歌咏与音节之中的功能;而教小孩子练习礼仪,也不仅是要端正仪态,也有“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的功能。
要之,古人认为教育小孩子要“正”,不仅身体上要“正”,心灵上也要“正”,并且身正与心正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教育孩子要注意什么?
学会尊重
绝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孩子奉献也是本能。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关爱孩子才是真正为孩子好?我们认为的关爱是否伤害了孩子的心?有多少父母是打着爱的名义伤害孩子,要求孩子做这做那,经常否定孩子。
其实,孩子和我们一样,渴望获得平等的对待,不希望总被贴上标签。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尊重,与父母平等相处。身为父母,我们可以教育与帮助孩子,但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努力成长的可能。也许孩子会受伤,但这是成长的代价,相比受伤,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认可尊重。
为人父母,请平等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
宽严相济
都说“严师出高徒”,家庭教育也是如此。父母作为孩子的终身老师,在管教孩子时离不开严厉,但要注意宽严相济。要知道,过度的严厉只会导致孩子软弱无能,长大后难成大器;而只懂得宽容孩子,孩子就会缺少敬畏之心,行为放肆,不懂规矩,不利于未来成长。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宽严相济,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的真正爱抚。
正如一位儿童教育家所说:“家庭教育,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只有这样,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应有的威信。任何一个父母都要有严有慈,“望之严然而即之也温”,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言传身教
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要知道,在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就已经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了。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对孩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因此父母要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人生的好榜样。
正如董卿所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要首先做到优秀。一对好父母抵得上一百位老师,好的榜样是一种力量。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2024-05-30 查看全文 -
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不能沿袭老一辈的教育方式,也不能想当然地随意教育,而是要学习科学的养育方法,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特点,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独立、成熟、高情商的人!
关于怎么教育孩子的书?
一、《家长的革命》
在家长必读的10本书中这本《家长的革命》是知名教育家崔宇的代表作,整本书中精选了不少的案例,用比较轻松幽默的词语到处了家庭教育中的困境,值得深深体会一番。
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被誉为是我国家庭教育类书籍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书中没有那些专业性很强的理论,只有那些能让人读懂的思想,反复告诫家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爱与自由》
《爱与自由》是不少家长极力推荐的,有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太缺乏沟通,有时候总是不知道该如何爱、如何关心,这本书就给出很不错的建议,而且还有好些*性观念。
四、《捕捉儿童敏感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期间都会有敏感的时候,这本《捕捉儿童敏感期》便能各位家长走近问题的根源,引导家长到底该如何因材施教。
五、《让孩子做主》
做一个不规划自己孩子人生的家长,《让孩子做主》这本书有着最真实的案例,独到的想法很有实用的价值,如果慢慢品味可以说是会受益匪浅的。
六、《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是印度一位作家的代表作,书中用词比较质朴,所表达的观点能让人很快速的接受,着重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让孩子千万不要把快乐弄丢了。
七、《有吸收力的心灵》
《有吸收力的心灵》出自于意大利一位医学女博士之手,她本人有提出一套非常完善的教育体系,此本书中认为教育绝不止停留在课程和时间之中,更多的应该因材施教。
八、《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告诉人们在成为家长的时候不应该有太多的焦虑,更多的应该享受,想要教育出好孩子首先一定是要完善自己。
九、《的方法给孩子》
在家长必读的10本书中《的方法给孩子》是国内市场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书,整本书用词非常的简洁干练,着重告诉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十、《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书中提到,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比如说某一时期,孩子喜欢吃手是口腔敏感期,执着于把东西归位是秩序敏感期,痴迷画画是绘画的敏感期,等等。
父母要做的首先是理解和包容,充分尊重孩子敏感期的发展。其次,在不同的敏感期,给孩子提供支持帮助,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发展环境,让孩子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
十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反对专制惩罚的教育方式,也不赞同娇纵无底线的教育方式,提倡和善而坚定。这是一种有效而充满关爱、支持的养育方式,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作者认为: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有机会去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道的社会和人生技能时,才能培养出来。
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书中提出要分析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为了寻求关注,还是争夺权利,或者是进行报复,又或者是自暴自弃,弄明白这点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办法,陪伴孩子成长。
十二、《如何哄孩子》
孩子不喜欢刷牙怎么办?孩子迟迟不上床睡觉很抓狂?怎样让孩子乖乖去上学?如何培养孩子帮忙做家务的意识?
《如何哄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孩子是需要哄着的。所谓哄并不是对他百依百顺,而是巧妙地运用智慧和方法,让孩子自然而然、心甘情愿地听父母的话。
作者还提出了哄孩子听话的各种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变抽象为具体的方法等。
十三、《非暴力沟通亲子篇》
不管是语言暴力,还是行为暴力,对孩子来说都是不起作用的,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跟父母对着干。
《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就能与孩子顺畅沟通,打造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
书中提到父母要明白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引导孩子通过更好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需要。
再比如父母要学着与孩子合作,一起解决问题。放弃管理和控制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研究方案、出谋划策。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打骂教育已过时,这3个科学方法可以高效帮你教育好孩子:
一、面壁思过
古人有言,“棍棒下出孝子。”多数父母都只记住了这一句,但怎么就没能记住,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面壁思过”!而这一方法确实也很管用,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可以让孩子面壁思过,而且一定要选择在同一个地点,给孩子限定一个范围,告诉他们:“你站在这,自己思考,如果想不出哪里做出了,那你就一直站在这!”。
当孩子面对父母的这番话时,他们就会感到害怕,同时面壁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开始冷静思考到底哪里做的不对,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不要去打扰孩子,更不能理会孩子的央求,否则这一计划将会失效!
二、没收孩子心爱的物品
部分孩子在生气时,喜欢乱丢东西,针对这一种情况,父母的怒吼与打骂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而是要让孩子感觉到,他们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一代价可能是他们最心爱的物品。孩子其实也怕被威胁,而这一种威胁一定是具有效力而,而不只是吓唬!
当然,等到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家长则可以将他们心爱的物品作为奖励归还,这也是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并不是无理之人,只要他们表现得好,还是能够被宠爱的!
三、耐心倾听与解释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避免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数父母在孩子情绪还较为激动时就给孩子灌输一堆的观点,而且所用的语气还是一副权威模样,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这些状态。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等孩子冷静下来,倾听孩子的想法,同时给孩子解释你的做法的原因,让孩子打心里明白你是为他们好的!
父母教育孩子应掌握的原则:
一、适度原则
体罚孩子,一定要 “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我原个同事,他儿子成天逃学,整天沉溺于网吧,还会和一些不良少年打架斗殴。同事气得没有办法,隔就会痛打一顿。可是不仅不起作用,还使孩子变本加厉,据同事气愤地说,孩子不仅在挨打时一动不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还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后来我离开了那个单位,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也知,但我想他也许不会成为心理很健康的人吧。
家长如果真要教训孩子,一定不要使用任何工具,用手打几下孩子的屁股就行了。
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二、及时原则
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马上加以惩罚,因为在孩子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密切的,年越是如此。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罚。所以惩罚应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三、隐蔽原则
“人前教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合时宜,所以一定要注意打孩子的场所,对孩子进行惩罚应公共场所和外人面前,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也会很没有面子。胡适的母亲就是教育孩子的典范,从不在人前打孩子。
另外,打完以后要爱抚,讲道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打他是为他好;孩子受到惩罚改正错误以后妈妈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言语和行动上的肯定,不要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重视了、被冷落了。爸爸妈孩子明白,他之所以受到惩罚,并不是他因为他是个坏孩子,并不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而是他这件的不对。
2024-05-29 查看全文 -
三岁孩子的早教非常关键,关系着孩子的大脑和心理发育,同时,这时期孩子的语言也正在发育。这时候的孩子是非常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的,父母也有必要学习一些早教方法。这里就总结了一些三岁孩子的早教方法,父母可以学习一下。
三岁孩子怎么教育
在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发展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儿童和更多的人相接触,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有年龄不同的儿童,让幼儿知道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和人怎么交往。如带他到朋友或邻居家作客的时候,要有礼貌的问候主人,不要乱翻人家的东西,要拿东西玩的时候,一定要先征求主人家的同意才可以拿。当然也可以邀请儿童的朋友到家里来玩。
在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三岁的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了,能够掌握各种大的动作和一些精细的动作,所以生活处理能力的练习要在此时抓紧培养。培养过程中,家长要放手让儿童练习,开始不要怕儿童做不好,不要怕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儿童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
在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认识能力。
可将儿童认识的事物编成游戏,在儿童玩的过程中让儿童自然地认识。可以将旧画册上儿童熟悉的物体如电视机、钟表、小车、动物、房子等剪下来。接着将这些图片剪成两半,让幼儿拼出来,并说出名称,最好是用普通话来教。之后再加深难度,可以剪成四等份,甚至八等份等等。 也可以玩语句游戏,由妈妈像唱歌似的有节奏地问,让儿童回答。如热的东西是什么?每个问可以有几个答案。
这个练习即是语句练习更是发展儿童的口语练习,它使儿童更加关心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理解人与人的关系等等。
最后,在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家长也可以适当的惩罚孩子。
在对3岁左右孩子进行教育时,如果孩子非常不听话,可以适当进行惩罚,虽然3岁孩子已经发育到能够承受面壁3分钟的惩罚,但是为了避免事态的严重发展,还是让孩子少受点挫败的折磨为好,尽早结束惩罚,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在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以下几种情况,是爸爸妈妈经常遇到的情况,一定要注意:
第一,当孩子过度激动的时候,甚至开始打人或者撕咬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采取的办法,要么是立即让孩子离开现场,要么就是用限制的方法,明确要求孩子消除他的想法。在孩子冷静以后,要跟孩子讨论他的行为对自己和对其他人造成的后果,从而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危害在哪里,从而慢慢改掉这样的“坏毛病”。
第二,当孩子拒绝把他自己的玩具捡起来的时候。父母坚持的底线应该是:除非孩子完成捡玩具的工作,不然就不能做其他事情了。一般来说,给孩子养成收拾自己玩具的习惯,能够培养孩子的规矩感和独立性,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坚持住让孩子自己捡玩具的原则,那孩子以后可能会形成更强的依赖感。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示范怎样来完成任务,当孩子完成任务后,一定及时表扬他。这样做下来,就能够让孩子慢慢养成捡玩具的习惯了。
第三,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有效的管教方法是“冷处理”法。也就是:当孩子在家里发脾气的时候,你立即平静地走开,把孩子单独留在房间里;当孩子在人多的地方闹脾气时,把他带到一个人少的地方,让他自己慢慢安静下来。只有等到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再来跟孩子沟通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对的,并且明确告诉孩子不会因为他的这种行为,满足他想要做的 事情或者想要得到的东西。并告诉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以及告诉孩子,尊重别人是应有的礼貌。
最后,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最好的管教方法是:家长跟孩子进行眼神交流,保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较直接一点的做法,是每次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家长都可以要求孩子看着你的眼睛,这样能确保孩子观察到你的表情,集中注意力。当然,如果家长要通过带孩子读书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度,那还要确保你的期望不超出孩子的发育水平。比如可以先从听一个3分的故事开始,而不是10分钟的故事;也不要强迫孩子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乖乖坐着的。
最后,为家长推荐几本适合三岁宝宝们的儿童经典读物。
第一本:《冰雪男孩》
一个冬天的早晨,魔法森林里的动物们在森林的边上发现了一个小男孩,他光着身子在雪地睡着了。善良的动物们收养了这个小男孩,他们发现,这个小男孩不管碰到什么,只要一会儿,那个东西就会变成冰块。因此,动物们都叫他冰雪男孩。有一天,森林之门打开了,等待已久的小妖精们终于找到了机会……
第二本:《弗朗西斯森林奇遇记》
喜欢画树的弗朗西斯,每天清晨都会带着纸和笔到森林里画上一整天。 在清新湿润的空气里,他静坐在树根旁,感受着植物的呼吸。在茂密的树林中,他悠然漫步,聆听着森林为他讲述的故事。对弗朗西斯先生来说,在森林里的每一次散步都是一场美妙的奇遇。可是,有一天,这片森林却即将毁灭……
第三本:《生活的样子》
一位温柔的父亲和他充满好奇心的女儿,以及一只乖巧的兔子,到他们理想的生活里游历了一番。在这里,他们以缓慢的节奏,优雅从容地生活着:一起种植,绘画,演奏,阅读,雨中漫步;一起认识世界,爱,感受,幻想……
三岁孩子的生长发育迅速,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进步。从走路到跑,到跳,动作越来越精细,肢体动作的灵活,源于大脑的发育,所以这阶段的孩子,智力发展也很惊人。
我们应该善加配合,给孩子的智力成长,身心发育助力,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024-05-2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