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孩子记忆力差怎么办
560
-
14岁孩子进入初中以后,表达能力的强弱就会变得非常明显。初中不仅学习上需要,在一些比赛、演讲中,家长们时常会发现,别的孩子都能够自信从容的发表演讲,可自家孩子却胆小懦弱,不敢开口讲话。这就是因为孩子欠缺表达能力,所以丧失了自信。
14岁孩子表达能力差怎么办?
1、加强孩子逻辑感。
有些孩子说话时喜欢说东说西,说话没有逻辑。这时候家长要有耐心,培养孩子的逻辑感,孩子在做事情时,家长要引导提醒孩子做事要有条理,遇到问题,及时帮助孩子分析,等到孩子逻辑变强后,表达能力自然也会变强。在这段时间内,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改正。
2、多读书、多学习。
可能是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由于家庭因素导致孩子的学习词汇量少,由于知识缺乏引起表达能力障碍,可以通过多读书或者多学习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
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言传身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口头教育孩子一百次,不如亲自示范一次让孩子看到。如果父母是健谈的,孩子自然会被影响。所以父母与孩子每次的交流对话都是一个机会,孩子都可以从过程中学习到与人交流的技巧。
4、改善性格。
可能是由于14岁孩子本身的性格内向,不爱表达或者由于家庭原因引起孩子性格内向,导致表达能力差,家长要注意多鼓励,给予孩子自信或者多上台锻炼,可以改善性格。
5、家庭氛围良好,一家人多多交流。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家里能够和家长进行平等而又顺畅的交流,那么也可以为孩子在外面的交流打下一定的基础,让他们自信而大声的说话,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当中的看法。
6、给孩子表现机会。
有些孩子在平常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突然让自己表达肯定会害怕担心。因此,家长在平时要创造孩子说话机会,鼓励孩子说话,就算错也没有关系。有了父母的鼓励,孩子自然不会紧张也不会害怕,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这样下去,表达能力自然有所改善。
2024-03-24 查看全文 -
14岁孩子进入初中校园,进入青春叛逆期,已经开始渐渐独立。同时,家长们也在对孩子放手,想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自己解决问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就会发现自家孩子的自控能力特别差,稍微离开半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
14岁孩子自控能力差怎么办?
1、家长应该降低要求。
家长适当的降低要求,孩子才能更好的完成,有信心完成。而家长可以选择用鼓励的方式刺激他完成,告诉他完成了就有奖励,这样也是监督他完成的一种动力,慢慢的孩子有了信心就会认真的去做,孩子的自控能力也会慢慢的提高。
2、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毅力是孩子良好自控力形成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自控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军训或户外拓展训练等,训练孩子的意志。
3、鼓励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
计划性和自控力是相辅相成的。通常计划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其自控力一般也比较强,为了跟上计划,他会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努力状态,这本是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自控力表现。
4、一次只需改变一个坏习惯。
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孩子的教育上更是如此,提高孩子自控力的关键之一,就是每次都集中精力只改变一个不良习惯即可。比如要求孩子每周只改变一个不良习惯,这比要求孩子每天改变一个不良习惯显然要更靠谱得多了。
5、家长的控制欲不要太强。
让孩子自己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家长也要了解孩子心中的想法,尊重孩子,没事的时候陪着孩子一起玩耍,让孩子自己想点好玩的事情,让他自己控制自己玩的时间,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就玩,这样孩子慢慢的自控能力就上来了。
6、家长教育和训练孩子的心态要平和。
自控力并不是靠一两天就能实现的,此外,无论训练方法有多好,孩子的自控力提升都需要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切忌不要急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以最平和的心态来陪伴孩子进行自我提升。
14岁孩子自控能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架。
很多父母在某些事情上意见不一致时,会大吵一架,甚至有的会大打出手,而很多父母就忽略了这些不和谐的家庭矛盾,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关系的不和谐直接导致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使孩子做事不专心,不专注,降低孩子自控能力的行成。
2、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照顾。
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照顾,缺乏必要的跟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们,甚至有的家长回到家以工作累为借口,推脱陪孩子,更加导致孩子认为他们是爸爸妈妈的累赘,缺乏亲子交流沟通,孩子难以对自己行为产生控制能力。
3、父母溺爱,把孩子视为家庭的“中心”。
有的父母可能盼来盼去好不容易盼到一个孩子,所以格外溺爱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不小心绊倒都是路不平的原因。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格外自大,而且目中无人。想做什么做什么,何谈专注力,何谈控制力。
2024-03-22 查看全文 -
14岁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不听话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所致,通常与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生活环境有关,可以通过父母的陪伴和恰当地鼓励、孩子的自我调整进行改善。请看以下的内容。
孩子14岁不听管教怎么办?
1、父母的陪伴和恰当的鼓励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和包容。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减少彼此之间的隔阂。通过父母的陪伴和恰当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2、尊重信任
青春期的孩子心灵的成长,渴望自我做主,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否定,其叛逆的心理就会增加,有一种你认为不行,我就要做给您看的念头,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要多注意孩子的优点,对孩子一定的信任,该放手的要放手让孩子去做。
3、下放权利给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
4、建立家庭规矩
在孩子叛逆期,家庭规矩和家长的纪律性十分重要。孩子需要知道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家长在这方面需要适时跟孩子强化建立家庭规矩的必要性,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边界。同时,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要把孩子的需求和想法考虑进去,让孩子参与到规矩的制定中。
5、寻找恰当的时机和方式
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切记,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父母要能够主动向孩子承认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搭建起良好沟通的桥梁,一步步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6、避免两极教育误区
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孩子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14岁不听管教的原因:
1、孩子进入叛逆期
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2、家长的反复唠叨
有些家长确实是为了孩子好,担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又唯恐孩子不听,所以就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去说孩子,孩子不愿意听,但凡抱怨一句,就会被家长指责不懂事、不体谅家长。这样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
3、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但是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有权利批评指责孩子,就可以居高临下。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轻则批评吵骂,重则武力制服,并不会考虑孩子的自尊心,这就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家长、反感家长。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勇敢、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在生活中能够变的很优秀,但是事实总是不尽人意,自己家的孩子不愿和别人交流,让父母真是伤透脑筋。那么请看以下的内容。
14岁孩子不愿和别人交流怎么办?
1、接纳孩子的各种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当孩子有好的感受时,他们也会有正面的行为。如果自己的感受被忽略、被误解,就算是大人,也无法继续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更何况是孩子。所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且帮助他们面对和解决问题,是达成良好沟通的方式之一。
2、鼓励和支持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表现的更富有探索精神和主动意识,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合理的需求,让孩子意识到,家长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3、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越长大,家长越要少说多听。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要多听孩子说,自己做好一个倾听者。因为倾听,孩子就会信任你方便建立良好的感情。孩子也会觉得家长肯听自己的话,自己收到的尊重。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扉。
4、拓展孩子的视野
家长可以让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龄的孩子之间更有话题。平时可以给他多看一些书,让孩子多学习一些词汇,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家长也可以多带孩子散步,孩子不会感觉沉闷,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
5、多观察孩子的喜好
孩子不爱说话,不与人交流,往往很多时候,谈话的内容引起不了孩子的兴趣。作为家长,要在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喜好,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逐步一点一滴地让孩子打开话匣子。当然任何聊天,都需要两个人,一来一往,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6、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尊重孩子,从理解的角度和孩子交流。对孩子的叛逆之举、打扮之行等等,要给予理解、接受、引导,不可进行冷嘲热讽,否则开口就会吵,所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14岁孩子不愿和别人交流的原因:
1、孩子遭受的打击过多
孩子受到的负面评价,这些评价会来自家长、朋友、老师、陌生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话,但孩子往往会听到“他怎么这么没礼貌,见面不说话”、每一句话都是对孩子的一次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被打击,所以会害怕与别人交往、交流和接触。
2、家庭原因
家里的家庭气氛紧张、硝烟弥漫,而不是宽松和谐的氛围,孩子在这样的气氛下很压抑,父母的争吵也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孩子会想是不是有些事情是因为自己造成的,就会逐渐形成独处的习惯,不愿意与他人交谈。
3、孩子没有交流的欲望
孩子不愿意说话,还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没有交流的欲望。因为孩子不愿意与他人进行表达,那么自然不会回复他人所提出的问题。
2024-05-22 查看全文 -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年轻人尤其是初中生更是离不开手机。家长要从正面去引导教育孩子正确运用手机。让孩子只把手机当作是查资料、作通讯的工具,而不是游戏机。
14岁的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
1、约法三章
一开始执行这个约法三章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的一些地方需要修改,家长需要和小孩好好沟通,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有时候父母和14岁孩子的想法很不一样,父母要站在小孩的角度去思考,毕竟这个约法三章这个是为了孩子的行为规范,如果不能贴合他们的意见,那么也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2、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家长要引导孩子培养自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过度依赖手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可以教育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自觉控制手机使用。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设定目标,努力实现目标,从而提高自律能力。
3、建立家庭规矩和氛围
不仅是孩子,父母本身也应该逐渐克制自己的手机使用,走出手机的阴影,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增强家庭凝聚力。父母应该作出表率,建立合理的家庭规矩和氛围,共同维护家庭和谐和孩子健康成长。
4、以身作则不当“低头族”
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言行的一面镜子,很多孩子的会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模仿父母。若是父母在家就只抱个手机傻笑,那孩子当然会觉得手机好玩,手机能使人发笑,从而助涨了孩子玩手机的焰气。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在家尽量少玩手机,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陪伴孩子成长。
14岁的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1、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
在现代社会,父母忙于工作,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和陪伴,而过度依赖手机则成为了他们寻求安慰和满足的一种方式。因此,家长们应该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逃避现实问题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感到焦虑和困扰。他们可能会通过沉迷手机来逃避现实问题,寻求心理慰藉。这时,家长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抗压能力。
14岁的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
1、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或坐在一个姿势不动的位置,青少年容易出现眼睛疲劳、颈椎病、肌肉紧张等问题。此外,缺乏运动和户外活动也增加了患肥胖症和其他与久坐有关的疾病的风险。
2、把现实当虚拟走上犯罪
互联网上诸如“吃鸡游戏”、“王者荣耀”等暴力游戏,不但让青少年在期中得到示范和学习,更提供了模拟杀人、抢劫、强奸等机会。长此以往,青少年会产生认知偏差,并模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使其误认为网络上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行的。
2024-05-22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过程中,总希望孩子可以勤奋一点,虽然并不用太过于勤奋,但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一定要学会努力。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太过于迅速,如果孩子不努力,就有可能落后给别人,所以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懒散。
14岁孩子懒惰家长应该怎么办?
1、指定时间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为孩子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表,无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让孩子自由发挥。虽然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但自由发挥也分什么事情,有些事情就应该有一些规定。比如在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贪玩或者是有别的想法,家长应该及时帮孩子改正这一个小错误。
2、 父母起到表率作用
孩子懒惰的父母也会很懒惰,虽然父母懒惰不会摆在明面上,但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父母就把这一方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应该的,如果大家想让孩子变得勤奋,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让孩子感觉父母说的话都是有道理的。
3、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让孩子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东西,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的意志,磨练其耐力。
4、给孩子制定生活目标
让孩子逐渐远离懒惰。很多孩子喜好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却不想干活,作为父母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玩具等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给予食物或者是玩具,这样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懒惰的习惯。
5、鼓励孩子要多动手
很多的家长在听到孩子抱怨后就处于疼爱的心理,帮助孩子完成,但是殊不知这样恰恰是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或者用激将法让孩子多动手去做自己的事情,慢慢就会好起来。
6、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除了上课可以吸收一些知识,课外活动也可以增长许多知识,增加了劳动时间,也避免了孩子们的懒惰心理,改掉了一些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机会。同时孩子的业余爱好也能充分利用,这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兴趣,锻炼孩子们的学习技能,让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有叛逆的心理。
14岁孩子懒惰的原因:
1、兴趣不够
孩子无非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觉得上课很枯燥无聊,坚持一会可能没有什么,但久而久之,内心便是出现厌烦的情绪,相对于玩乐来说,兴趣要低不少的等级,于是注意力,也只能够集中在玩乐之中。
2、方向不定
人一旦处于迷茫的状态,便会陷入一种毫无方向感的颓废生活中,初中生的懒惰贪玩,也是对于未来没有方向,或者没有目标以及梦想,自然也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在长时间处于迷茫中,内心可能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的努力,质疑自己的能力。
3、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差
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孩子懒惰不想学习就想着玩,让孩子在正确的教育路上,很多孩子父母溺爱,隔辈的长辈更是溺爱,孩子自我放飞,家长缺少约束,孩子的是不会自己约束自己的。
2024-05-21 查看全文 -
十四岁的孩子,现在应该是上初二,正是青春期,青春期孩子厌学的问题,真的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虽然看到的是孩子拒绝读书,但原因不同,怎么处理也不一样。家长要注意方式方法。
14岁的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
1、家长要调节好自身的心理状态
见到孩子有青春期叛逆、和家长唱反调的难题,它是很正常的。要给与他一定的支配权、信任,一些事儿能够使他去做,接受孩子做得不很好的一面。由于他们处在半成人期、少年儿童化的情况,因此,信任是十分关键的。
2、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
很多父母在知道孩子厌学的时候,一定要先去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解决不想上学的问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本身就比较叛逆,父母这时要是对孩子还打骂的话,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
3、父母学会让孩子承担责任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孩子没有学会承担责任,那么孩子在学习上就是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让孩子独立,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如果父母事事代劳,很容易让孩子失去责任心。只有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孩子才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4、营建优良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营建优良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有的父母却并没有了解到这一点。例如孩子在做作业,你却在孩子周围看电视剧、玩牌、玩游戏这些,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下,孩子哪儿还能舒心去学习。学习高效率也会很低。父母要有目的的给孩子营建优良的学习环境,防止孩子在学习的情况下遭受打搅。
5、减少给孩子的压力
要知道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给孩子们很多的压力了,家长不应该再给了,对孩子的要求是学校的作业必须无折扣的完成,其余时间自由安排,他可以看书,他也很有兴趣涂鸦爬格子,那就自己安排好就可以了,给他自由,让他快乐成长。
6、给孩子定合理的目标
发现不想上学情况后和孩子进行沟通,和孩子说上学将来的好处,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及将来更好的工作等,同时讲述不上学的坏处。作为家长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同时也要接纳孩子存在的不足,制定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要与其他的孩子进行攀比。
14岁的孩子不愿上学的表现:
1、克服困难毅力差
有过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愿意独立思考,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2、需要层次低
由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他们贪图眼前实惠,需要层次低,错误地认为只要有钱就有一切,能捞钱就是有能耐,有了钱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对于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考虑很少。
14岁的孩子不愿上学的原因:
1、叛逆期来临
孩子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长辈,老师的话不再具有吸引力,更有甚者他们专门与父母,老师唱反调。如果老师与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他们,会加剧这种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最终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上遇到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遇到了很多的难题,但是没有办法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下来成绩更不上,这就导致孩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在这一方面,孩子是努力过的,但是一直跟不上,就会自暴自弃。
2024-05-2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