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
632
-
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偷”家里的钱的经历,父母对此苦恼不已,在父母眼中,一个乖孩子是不会去“偷”家里的钱的,偷是一个带有坏品质的动词。但对于孩子来说,“偷”家里的钱并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规则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里放在某个他知道的地方的钱,孩子还未经过规则的约束,还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偷钱是不对的。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让孩子知道他错在哪里
如果只把孩子打一顿,让他再也不敢做偷钱的事情,那么只是从表面上解决了问题。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可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或者带着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场所看一看,让他知道父母赚钱的辛苦。如果孩子的本质不坏的话,那么对这件事情也一定会有着自己的理解,想必他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并帮助其理财
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与身边同学进行攀比的现象,若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会采取“偷钱”的方式得以满足。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该给予适当的零花钱,很大程度减少“偷盗”现象的发生,帮助把孩子的零花钱等大额收入存起来,给孩子独立开一个账户,既能保证孩子不乱花钱,而且还能让孩子锻炼一定的理财能力。
3、切忌“审问”
家长千万不可采用审问犯人的方式来提问孩子,或者强逼孩子认错,建议用比较和缓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父母清楚他们犯错误了。如果粗暴地“抓犯人”,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导致孩子不承认和敌对的行为。
4、弄清偷钱的原因
家长一定要弄清楚孩子偷钱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绝此项行为的方法。如果孩子是为了买某种东西而偷钱,而且比较合理,家长尽可以满足,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已经有一个手表了孩子还要买手表,妈妈尽可以借钱给孩子,让孩子日后还,一来可以避免孩子偷钱,二来还可以养成慎重的购买习惯。
10岁孩子偷钱屡教不改的原因:
1、物质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
当逛街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鲜的游戏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这种匮乏日积月累之下便会爆发出来,孩子们也就会出现“偷钱”这个行为。
2、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3、孩子没有完整的道德意识
十岁左右的孩子道德观念还不健全,对善恶是非还分不清楚,他们还不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好坏的意识还不明确。所以说孩子偷拿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家长应学会如何提前教育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打骂,根本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
2024-04-06 查看全文 -
10岁孩子叛逆,家长需多观察孩子情绪变化,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多给予孩子关爱和鼓励。不要指责打骂孩子,会加重孩子逆反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10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和孩子沟通,找出原因,是故意为之还是缺乏生活上的经验导致犯错。如果是前者,则要适当地批评;如果是后者,则要耐心地教导孩子,做出正确的示范,帮助和引导孩子纠正错误。所以,找出原因很重要,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批评和指正。
2.允许甚至支持孩子犯错。父母的角色可以分为“极权”、“纵容”和“权威”。演讲者建议我们使用权威的立场,而不是专制的立场。威权主义意味着给孩子指挥和控制,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也不给他们成长所需的支持和资源。权威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权威,也会给孩子各种支持和资源。权威角色的另一个方面是以身作则,不求孩子一件事,求自己一件事。
3.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对于叛逆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肯定,绝对不是父母的否定,所以很多父母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不,这可能会让孩子觉得厌烦!加剧孩子的叛逆期。
4、批评要有理有据,重点在于引导纠正,不要聚焦在错误上,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爆粗口。有些家长一急一生气,不由分说直接教训一顿,孩子这时候是抗拒的,心理层面并不接受这样的批评。批评不能带骂,尺度把握不好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而且这种记忆会伴随到孩子成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不能像对成人一样“讲道理”,要运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方式去解释。
5、经过批评之后,要注意观察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和情绪。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评并且纠正了错误,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如果孩子被批评之后情绪低落,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消除彼此的误会,只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了,才会自愿地去反省错误纠正错误。
3、经过批评之后,要注意观察孩子接下来的行为和情绪。如果孩子接受了批评并且纠正了错误,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如果孩子被批评之后情绪低落,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思想,消除彼此的误会,只有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了,才会自愿地去反省错误纠正错误。
2024-02-02 查看全文 -
比起孩子从撒谎中得到的好处,家长的训斥、打骂其实都显得无关紧要。孩子并不能从其中反思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只会尝到撒谎的甜头,以后找到机会依旧会选择说谎。所以,父母真正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反省自己的行为。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怎么办?
一、了解情况。
如果孩子撒谎屡教不改,那么作为家长一定要先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心态要平和,了解清楚之后,再判定一下用哪种方法教育更加合适。
二、正面管教孩子。
孩子撒谎屡教不改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成长阶段,经常做事会没有界限,这是父母应给予正确指导,并非犯了错误去指责甚至打骂。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做到:和善而坚定。正面管教和惩罚控制无关,是定规矩、训练和引导培养。
三、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撒谎,父母要自我反省,看一看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给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样。父母不撒谎,才能教育出诚实的好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的原因:
一、躲避责任。孩子总是调皮的,总是会出现在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打坏了或是撞坏了东西;又或者是在生活中做了错事。这个时候他们知道家长会因此对他们进行责骂或是惩罚,而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惩罚,他们会选择撒谎来掩饰自己,躲避责任,希望以此来躲过父母的责罚。
二、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一些父母会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将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或是请保姆来照顾。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往往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心的,但是他们内心却又十分渴望父母能够多关心自己。因此,他们会进行撒谎或是故意闯祸,以此让父母来他们的事情,关注自己。这类孩子的原本性质是善良的,出现这样的行为纯粹是因为他们太过于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了。
三、自尊心、羞耻心作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也会随着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如果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或是成绩等等都比自己好时,他们会因此出现攀比心理。而为了赢得同学的羡慕,不让自己丢失面子,他们就会选择撒谎,吹嘘自己,满足自己的虚荣感。
10岁女孩撒谎屡教不改的危害:
一、容易形成习惯。因为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谎的,所以会形成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的怪圈,最后,连自己都被欺骗了。
二、影响孩子自身身心健康。撒谎的时候毕竟还是担心被识破的,所以内心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影响。
三、容易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紧张和信任的缺失。谎言毕竟就是谎言,最终还是会被识破的,识破之后,就会付出代价和接受惩罚。
2024-05-07 查看全文 -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家长不要急着去责骂孩子,或许这个时候恰恰也是沟通的最好时机。也不要急着去抱怨,不要将孩子的这种行为放置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职责,或许这个时候父母们也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现了问题,及时改变教育方法,了解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思考应该怎么去解决。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怎么办?
1、家长要做到自己理性消费
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购买什么物品的时候,总是很理智,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但自己在买衣服、买化妆品的时候,就容易冲动消费。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其实孩子也看在眼里。所以,想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就必须要做到自己理性消费。
2、给孩子零花钱
当孩子在7岁之后有基本物质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应当给孩子一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主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在这个时候父母们也应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对自己的经济有一个基本的控制权,并且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家长要做到基本的零花钱管控。
3、适当惩罚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就是不该背着家长拿家里的钱。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得到相应的惩罚。比方说罚他一周不看电视,或者是罚他在这几天内,不能吃零食。总之还是要有一个小小的惩罚,当然这个惩罚还是要与孩子商量好,要让他也能够认同。家长不能单方面地去惩罚孩子,更不能不留情面地指责和打骂。
4、耐心的和孩子沟通
家长发现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的行为时,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发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为什么有偷钱的心理。比如说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买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就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对孩子管控的太严格。
10岁小孩老是偷钱屡教不改的原因:
1、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
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往往都是一些玩具或者是零食,可是这两样东西在父母眼里是非常没用的,所以当孩子提出想要的要求时,父母也不会答应。孩子只能自己想办法去买,所以就用了“偷钱”的这个不正确的方法。
2、孩子之间的攀比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生活圈也只有那么大,而认识的人只有父母家人以及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可能他们会与小伙伴接触的比较多,在一些小的事情当中孩子也会有一些攀比,造成了孩子虚荣心太重。
3、对物品所有权没有概念
当孩子对于物品所有权的认识仍然不够充分,处于模糊的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的他们总会表现出一种行为,那就是强盗行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总是会想方设法的拿到。而在他们的思想当中根本就不存在偷这样的概念,反而是抢或者是拿。
2024-04-06 查看全文 -
现阶段初中生沉迷手机现象很普遍,作为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应该摆正心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去逐步改变孩子依赖手机的现象。家长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种种行为,恰当的处理,才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怎么办?
1、给孩子好榜样
家长平时在家,面对写作业的孩子,就不要在一旁刷视频,玩游戏了。正确的做法就是:家长自己也拿本书,静静的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看到父母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学习呢?
2、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能限制孩子使用,但是可以帮助孩子控制好时间。平时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作为责罚手段。只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3、做到约法三章
家长不要单纯地限制或者命令,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协商,为孩子确定。家长不要单纯的限制或者命令,而是通过相互间的协商,为孩子确定玩手机的时间和日程,做到约法三章,犯规要有相应地惩罚。
4、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地对网游时间进行控制、替代。一方面,家长自己也需要时间来做调整,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变化。如果简单粗暴地将孩子与手机隔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让孩子体验到丧失感、挫折感。
5、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很多孩子玩手机就是聊天,因为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爱讲话,只有在网络世界才能找到自己说话的人,这样下去只会让孩子更加内向,胆小,所以家长需要多与孩子沟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提升交际能力。
6、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孩子有目标感很重要。孩子玩手机并不全盘否定,但需要跟孩子提出来,“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日常规划,合理地规划日常学习时间、运动时间、娱乐时间,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而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的原因:
1、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感到孤独又无处诉求,而手机里丰富的有声有色的内容信息,冲击着孩子的视觉和大脑,孩子更容易对此感兴趣,沉浸其中而忘掉孤独、无聊和烦闷。手机成了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个娱乐伙伴。
2、手机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打游戏的时候,能够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血量还剩多少,或者是对方还有多少,或者是自己离晋级还差多少都能很清楚的看到,直观的感受自己的进步以及强大,是学习中体会不到的。
初中孩子玩手机屡教不改的危害:
1、引起视力下降
孩子频繁玩手机对视力影响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小孩连续玩手机20分钟,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视状态。另外,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于10秒,为非正常状态。
2、影响身体健康
频繁玩手机,对生长发育不利,甚至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另外,经常玩手机,活动少了,容易引起身体发育推迟、运动功能低下、长不高等。
2024-05-18 查看全文 -
孩子不愿上学,从心理层面来讲,可归属为有厌学情绪。首先我们要明确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要和孩子沟通或者是自己去找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在帮助孩子改变时,有目的、有方向、有抓手,不要盲目行动。
10岁孩子厌学不肯去学校怎么办?
1、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信心是前进的动力,孩子的气绝不可泄,教育的诀窍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孩子对成功的心理需要。绝大多数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如果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创造一个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喜悦的情境,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他们的信心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2、诚恳和孩子交谈,提出符合实际的希望,让孩子自己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结合老师的意见,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待孩子有了进步,就真诚的给孩子以鼓励,千万不能无原则的随意表扬。否则当孩子发现你在敷衍他的时候,可能你前面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3、减少小孩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优越感,让其搞清楚不念书的日子有多辛苦。许多不愿意去上学的孩子,经常出现不愿意受苦的状况,原因实际上不复杂,就是小孩不愿意动手撰写解题,不愿意动脑子思索,不愿意记背知识。越发娇生惯养的小孩,越非常容易懒惰成性。
据此,父母必须造成分外高度重视,你需要在家里鼓励孩子较好的生活方式,教小孩从日常生活单独专业技能学习开始做起,但凡属于小孩自身单独做的事,教后一定要让小孩自己去做,决不能大包大揽,不然,小孩会培养懒散的不良习惯,对学习也是不利。
4、赏识孩子、肯定孩子。在家长赏识的目光里,教育充满了希望。得到家长的赏识,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内心充满了幸福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克服自身的小毛病。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数落、训斥孩子,打骂孩子,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而且还会使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之中。
5、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当然,孩子有了厌学这种情况,不仅仅出自他自己和家长,还可能和老师有很大关系,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可以有效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家长可以随时和老师,学校进行沟通,加强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摆脱厌学情绪。
哪些因素会导致10岁孩子厌学不肯去学校?
学习内容难度过高,超出了孩子能力范围;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缺乏耐心和鼓励;
家庭环境不稳定,存在亲情冷漠或者家庭纷争等问题;
社交状况不良,受到周围同学欺凌或排挤等负面影响;
一些潜在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10岁孩子厌学的表现?
1、破坏纪律、顶撞老师,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好,被老师批评后就会顶撞老师。
2、精力分散、上课走神、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因为没有学习的兴趣,上课就会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
3、不愿意上学或者抵触上学,成绩下降或者不愿意做作业,对待家庭作业态度消极。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孩子偷东西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但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想得到那样东西,至于是不是用钱买的,似乎还没有那么重要。家长要正确引导,要了解孩子的这么做的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在教育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怎么办?
1、保持平静
当发现孩子偷东西和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撒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要弄清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家长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
2、转化教育
当孩子有偷窃行为的时候,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继续偷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一股脑儿的对孩子骂个不停,要让孩子知道偷窃的危害,偷窃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让孩子纠正,可以定期检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励孩子。
3、加强管理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我们要告诉孩子不要和有偷窃习惯的孩子在一同,让他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他。
4、强调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孩子老是偷东西还屡教不改,家长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家长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就会觉得这是满足愿望的有效途径,进而屡屡犯错,甚至会形成坏习惯。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犯错以后就要立即跟孩子进行沟通,尤其要跟孩子强调偷东西的行为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只要家长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就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4岁孩子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
1、报有侥幸心理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例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积木的时候,孩子非常喜欢,自然就会认为偷拿几块,别人也不会发现,索性就拿几块回家。
2、没有所有权的概念
小孩子的大脑认知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当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第一反应就是会认为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现也是占为己有的行为。当然孩子自然也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他们在玩别人的玩具时像在玩儿自己的一样,自然拿了别人的东西也不会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避免14岁孩子出现偷东西的方法?
1、帮孩子树立正确的物权意识。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有区分你、我、他的概念,把孩子的物品区分出来,让孩子有自己的小天地和属于自己的物品,如果大人要拿孩子的东西,要经过孩子同意后再拿。这样孩子就能理解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的道理。
2、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过年过节给孩子零花钱,要帮孩子规划好,比如买书包、买练习本,孩子用自己的钱买会比较有成就感,而且比较容易学会珍惜,大人需要做的是告诉他们哪些应该买,哪些不需要买,学会积蓄,避免浪费与攀比。
2024-05-1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