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母爱孩子5种心理
115
-
有句歌词写的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可见,母爱是伟大的,当然母爱也是无私的,母爱是淳朴的,母爱像缕缕阳光,沐浴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伤心时给予关爱,在我们孤独时给予温暖,在我们迷茫时给予方向。
缺少母爱孩子5种心理
1、缺乏安全感:缺乏母爱的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不稳定,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母亲的保护和支持。
2、内心脆弱,情感不稳定:缺乏母爱会导致情感不稳定,因为孩子没有从母亲那里获得稳定的情感支持。
3、依赖性增加:缺乏母爱也可能导致孩子的依赖性增加,因为他们没有母亲的支持和帮助。
4、情感表达能力差:缺乏母爱可以影响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5、自我价值感低下:缺乏母爱导致的自我价值感低下,可能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母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首先,母亲在家庭中具有温暖和安全感。
她是家庭中最爱子女的人,会为孩子们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从孩提时期到成年,母亲会是子女在情感上最重要的依靠。子女可以依靠母亲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安慰,同时,母亲也会为子女给予很多关心和爱。
其次,传承的践行者。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孩子在出生后到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之前,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比如画荻教子、断机教子等),母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母慈子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母亲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母亲以传承的践行者让优良的家庭品质得以传承。
第三,母亲是家庭的核心,她是家庭的纽带,维持着家庭的和谐稳定。
母亲通常是家庭中最具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人,她会在家庭中起到一个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帮助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和相互理解。她会负责安排家务,照顾孩子,让家庭运行的顺畅。同时,母亲还会成为家庭中所有成员的心理支持者,在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母亲总是是首先伸出援手。
第四,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她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培养者。母亲通过自己的教育和管理,塑造了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道德观和人格。母亲会在孩子小时候教导孩子道德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孩子长大后,母亲还会继续指导孩子,帮助孩子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做,才算合格?
1、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要想孩子学好不容易,但学坏却很容易,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这样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新闻里15岁的少年就是因为接触到不健康的信息才想去尝试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平时多陪孩子说说话,聊聊天,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多了解孩子,才能及时的给予关心和帮助。
3、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想要孩子有个好的习惯,父母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4、人格的培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行为。
5、理解尊重孩子,积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倾诉问题时,比如孩子说小朋友抢他的东西,我们要说抢你东西让你觉得很不舒服吧,你希望那个孩子怎么做。而不是父母说出答案。
6、给孩子积极正确的暗示,用赏识的目光看孩子。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唠叨,因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对他们都是暗示,家长担心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孩子那么小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赏识是一种力量,能让孩子更自信。
2024-05-16 查看全文 -
虽然母爱伟大而重要,但是父亲的角色更是不可缺少,父爱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缺少父爱孩子5种心理:
1、自卑:由于缺乏父亲的关注和激励,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心。
2、不安全感:缺少父亲的关爱和陪伴,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3、情感闭塞:由于缺乏亲密关系和情感支持,孩子可能会变得情感闭塞,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4、依赖心理:由于缺乏父亲的陪伴,孩子可能会对母亲或其他家庭成员产生依赖心理,难以独立自主。
5、行为问题:缺少父亲的约束和指导,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如违反规则、过度依赖母亲等。
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榜样的树立
男性与女性本身气质、社会分工就不同,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男性,也就是父亲大多时候(有些家庭例外)较为果敢、坚毅,能够树立有智慧并且勇于冒险的形象。很多孩子喜欢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独特方式,并且父亲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也都能够给孩子树立榜样。
二、坚毅性格的养成
母亲一般更容易去帮助孩子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但是父亲一般都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同时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因此在培养孩子独立、坚毅、有责任心方面,父亲的教育必不可少。
三、知识的传承
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有较高期望值,但在实际教育中,父亲要比母亲显得更有计划性、目的性。尤其通过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互动,孩子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更强,更富有冒险精神,这样的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接受大程度都普遍较强。
四、运动习惯的养成
和父亲关系好的孩子,运动和协调能力也会比较好。父亲在家庭中往往是更爱运动的那一个,因此带孩子参与到运动中去的几率会远远大于母亲,因此很多孩子运动的理念习惯都是从父亲那里传承的。
五、父亲会教会孩子勇敢
在生活中,父亲可能会让孩子参加与修理简单家电、有胆学骑车、爬山、赛跑、游泳、攀岩、蹦极等运动。而母亲比较柔弱和温和,为了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危险,从而不让孩子去参与这些活动中,剥夺了孩子的一些乐趣。
六、父亲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则于父亲的视角和工作环境的不同,父亲会告诉孩子一些母亲所不知道的东西。比如:历史故事、社会新闻、各国新闻、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关注的可能更多的是衣食住行、通话世界。柴米油盐。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1、言行一致,严于律己,有爱心,有教养;
2、爱家爱劳动,有责任心,做事有担当;
3、团结他人,邻里和睦,热爱生活,有文化,办事沉稳,语言柔和幽默,不强词夺理;
4、对子女严管言行,生活体贴,懂得尊重他人。
5、跟孩子平等交朋友,让孩子心理感觉父亲的和蔼亲切而不只是威严。
6、体会孩子需求,每天陪孩子几个小时,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心智情况,与孩子心智一起成长,不是一味的训斥。
7、做为父亲要给孩子做出优秀的榜样,用高尚情操影响孩子。
8、当孩子遇到问题或者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时,要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分析而不是一味宠爱,甚至传递给孩子错误的信号,找人家孩子理论,那样会在孩子心灵埋下危险的种子。
2024-05-16 查看全文 -
母爱伟大,父爱对于孩子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父亲不仅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和榜样,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父亲的陪伴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促进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父亲的关爱和引导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性格和行为习惯。此外,父亲的陪伴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能力。
缺少父爱的男孩子都有哪些心理问题?
自卑感:缺少父爱的男孩可能会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缺乏自信心。
内向、孤独:由于长期缺少关系稳定的家庭环境,这些男性通常会显得内向、孤独,缺乏社交经验。
容易焦虑抑郁:这些男性容易因为缺乏情感依托和支持而感到孤寂和失落,导致焦虑和抑郁。
学业问题:缺少父爱的男孩可能会在学业上遇到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动力和自律性。
行为问题,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挑衅性、偏执性、自闭性等行为问题。
难以建立稳定的关系:由于缺少家庭的支持和关爱,这些男性可能会遭受到感情的打击和失望,从而无法建立稳定的关系。
责任感缺失:缺乏父爱的男孩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责任感的认知和培养,他们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也不太愿意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恋爱关系问题:缺乏父爱的男孩可能在恋爱关系中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也可能无法处理恋爱关系中的压力和冲突。
父爱对男孩的重要性:
1、给男孩提供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关注。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感受到父爱和支持,这样才能建立自尊和自信心。
2、角色模型:父亲是男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模型。男孩会观察父亲的行为和态度,并从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父亲的行为和态度会对男孩的性格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3、增强体质:父亲可以带男孩一起运动、探险、玩耍,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协调能力。这些活动可以促进男孩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
4、培养责任感:父亲可以通过让男孩承担一些家务和任务,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责任感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自信和自律。
5、社交技能:父亲可以和男孩一起玩耍、交流,来帮助他们学习社交技能。男孩可以从父亲那里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社交能力。
6、父亲的为人处事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为男孩子都是以父亲为榜样的,所以作为一个父亲一定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父亲千万不要当一个懒父亲,因为你的行为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勤劳的父亲能把孩子打造的勤劳勇敢。
缺少父爱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做好眼前的事。
带孩子的女人们,孩子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孩子,所以千万不要牺牲对孩子的精力而投入到漫无目的的交友中。好好安下心来,教育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是因为单亲,而是因为缺少爱,所以双倍的给孩子,即使单身一辈子,但最后孩子是健康快乐的,至少你这一生做好了一件事。
二、多陪伴孩子
妈妈要时刻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尤其是当孩子不想说话不开心时,妈妈就要及时地开导孩子,告诉孩子在生活当中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都能走下去,妈妈的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走出没有爸爸的伤痛。
三、不要溺爱孩子
作为单亲妈妈往往更加宠爱孩子,什么都依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宁愿自已受苦受累,也不要孩子受一点委屈。其实这样会导致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妈妈。
四、培养孩子独立
我们本身就能力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从小养成没有爸爸的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的能力,不要因为各种担心就限制孩子行为和动作,孩子虽然是脆弱的,但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有时候在安全可控范围内该放手时就要放手。
五、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
其实没有爸爸的孩子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自卑,甚至孤僻。妈妈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思想教育。
2024-05-16 查看全文 -
女生从小缺母爱,会直接成长过程中心理会产生自卑和自我保护心态。此外女孩从小没有妈妈的关爱,与人交际能力的下降,做事小心程度过高,非常的谨慎胆小。这样的人最容易受到伤害,情感脆弱,在感情道路上,很容易吃亏。
女孩子缺少母爱性格会怎样?
1、社交恐惧
一般情况下从小缺少母爱的女孩很容易出现恐惧社交的性格缺陷,不善于交际,这类女孩子可能给人不合群的感觉。其实她们内心也是敏感脆弱的,做事情总有一些怯懦,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她们以后的发展。
2、十分叛逆
其实,大多数女孩子如果是在一生缺少爱的情况下,成长起来就会变得十分叛逆,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大城市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十分的忙,需要管理公司,就经常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唯一的管理方式就是请一个保姆来照顾他,然后再给一大笔钱让他自己生活,其实这样的孩子,他们就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但不幸的却是因为父母生而不一样,没有在情感上进行养育,他们就好像无根的浮萍并没有父母一样,因此他们对抗这个世界的方式就是拿着父母的钱四处挥霍,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但其实最终发现这都是徒劳,所以就会变得越来越叛逆。
3、自我封闭防备心强
还有一部分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子性格会十分的幽闭。她不愿意对别人敞开心扉,不愿意让别人窥探到自己心里的内心世界,那是因为他从小就十分敏感,在一生缺少父母爱的情况下,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生怕自己哪一点做得让别人不满意,连自己仅有的爱都会被剥夺会被别人抢去,因此他们逐渐在这种成长的环境当中,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状态,而且对周遭的人防备心特别强,任何一个人只要稍有靠近,她们就会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会下意识地将所有人都看成侵略者和进攻者。
4、讨好他人的倾向
外表看起来再独立自主的缺爱女生,只要认真投入一段关系,就会不自觉地呈现出讨好他人的倾向。这种倾向或许并不明显,甚至当事人都没有发现;潜移默化却真实存在。比如,她会逐渐变成你喜欢的风格,会专门挑你爱听的话说,会故意做一些令你开心的事,会委屈自己但顾大局。
5、感情幼稚,情绪化
缺爱的女生,在世俗者眼中总是不够成熟的。她们好像永远受感情所困,永远过于情绪化,心事重重,缺乏理智和情绪自控力。普通人很容易就能想得开的一件事,在缺爱者眼里时刻是压力,甚至是个死结。
6、患得患失
尽管身处热恋,依旧没办法享受热恋。在幸福来临的时候,她们总是在恐慌幸福何时消逝。从小缺爱的经历,令她们对待爱情尤其谨慎。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提起一万分的焦虑恐慌。所以,在感情中,她们比常人更累,也在乎得更多。但这往往只会起到反作用,对方会因此感到窒息,她们自己也会身心俱疲,费力不讨好。
2024-04-17 查看全文 -
家和万事兴,当一个家庭失去了和的天平,父母开始商量何时以对孩子最小的影响结束这段婚姻,无疑这是将短痛拉成了长痛。父母离异的家庭里,孩子的生活成长环境,所受教育,以及感受到的爱都会有所影响,也是不完整的,这些客观条件导致孩子的正常性格,心理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孩子内心的恐惧、无助、委屈,一再地压抑、控制,畏缩着、忐忑着、不安着,不知所措着。
父母离异孩子5种心理问题:
1、缺爱心理,容易放纵感情,或者不相信感情。因为缺爱,这些孩子在青春期时期能否得到正面指引很重要。否则在他们小时候遭受过创伤的心理下产生放纵感情的行为。 可能开始抽烟喝酒等行为。 而成人后,在感情上容易动心也不容易信任对方。一方面想抓住点什么,一方面不停的转换试探。强烈地渴望家庭温暖,又特别害怕成为父母的翻版。
2、孤僻不合群,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当孩子受到的爱、教育、性别影响都不完整时,不利于孩子正常性格的养成,除了性格孤僻,沟通障碍外,抚养孩子的一方如果心理过度依赖,还会产生男孩偏女性化,女孩偏男性化,当然这也不是普遍现象,在于陪伴养育他的家长是否能够正确引导。 如果父母离异沟通良好,互不伤害,也不会让孩子产生认知障碍。
3、自卑或自负的心理。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总觉得家庭的破裂也有自己的责任,于是心有愧疚。也会因为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在学校或者集体中认为自己是另一类人,这种内心的强烈不安全感,导致盲目的自卑怯懦。 同时,自卑的人格也隐藏着极度自负的人格特征。
4、造成孩子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果离异家庭的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行为的影响,与社会对立的情绪比较严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5、逆反心理。温暖的家庭解体,孩子可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逆反的心理。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会无故的顶撞父母和老师。
父母离异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①、如实把情况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分开。
②、双方依然疼爱孩子,离婚后依然是孩子最亲的人。
③、妈妈的言行最重要。离婚后,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
④、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尽力维护对方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妈妈,不要带着怨气去描述爸爸。
⑤、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吧,也不要看成世界末日似的,努力维护了,性格不合过不下去也得离呀,只是尽可能地少让无辜的孩子受苦受累。
⑥、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敏感,所以,一定要好好关心,开导,沟通,不要出现什么事,就一味的责怪孩子。
⑦、有什么事情及时跟孩子沟通,不要让孩子觉得有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2024-03-01 查看全文 -
缺失父爱母爱内心孤独,自卑,缺乏安全感。或者对别人产生防备心理,有事不爱对人诉说,宁愿放在心里,形成习惯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缺少温暖的地方,缺乏安全感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心理:
1、缺乏安全感
孩子经由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与母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母亲的声音、心跳,以及身上的味道,都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一旦母亲突然离开,孩子就会产生深深地恐惧,他会觉得世界上最爱我的人都能离我而去,我还能信任谁呢?从此,小小的他就对这个世界充满怀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2、缺乏自信心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认为自己是不重要的,总是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往往孤僻内向,生活在自卑阴影之中,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
3、自卑心理严重
别的孩子放学、上学都有父母接送,可他却没有;周末别的孩子能在父母的陪同逛街、游公园,可他却不能。当身体不舒服时,别的孩子的父母在床前问寒问暖,可他却没有……由于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4、变得胆小怯懦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他们内心是十分渴望得到父母的爱的,但是父母无法陪在身边,有可能就会造成孩子性格方面变得胆小怯懦。比如说孩子受到了他人的欺负,但是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没有依靠,就有可能变得自卑不敢反抗。这样就有可能养成孩子胆小怯懦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5、变得叛逆调皮
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很可能就会变得叛逆调皮。近几年来,发生了几起孩子弑母的事件,并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儿时没有父母的陪伴,变得叛逆。等父母想要管教孩子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并且铸成了大错,这样的遗憾无法弥补。
6、与父母关系不亲,心里存在很大的距离感
有的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等到上小学之后才正式由父母来管教,尽管以后一直跟随父母生活,但是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不亲,而且在心里面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感。
7、心理出现问题
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长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会变得内心发生变化,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觉得家庭生活是冷漠无情的。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他们会变得孤僻,自闭,不愿意与人交流等等。
2024-02-25 查看全文 -
现在有很多的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期不在家,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多少都会有点失落,他们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爷爷奶奶思想比较老套,给孩子灌输一些老思想,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导致孩子缺少陪伴,缺少父爱母爱,孩子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心理:
1、自卑心理严重
别的孩子放学、上学都有父母接送,可他却没有,周末,别的孩子能在父母的陪同逛街、游公园,可他却不能。当身体不舒服时,别的孩子的父母在床前问寒问暖,可他却没有。由于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久而久之,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2、固执
孩子由于长期与祖父母们生活,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祖父母孩子可以说是尽心尽责,疼爱有加,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就是因为如此,孩子容易养成说一不二的性格,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固执的性格,虽让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可是却不一定能和同学和睦相处。
3、叛逆,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话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对抗有过激行为。内心敏感、自卑、价值感低,遇到事情感觉自己很无助孤单,内心世界充满着对爱的渴求。对于家庭氛围与婚姻关系,缺乏安全感,会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感觉自己会被抛弃,甚至有些人会讨好或攻击。
4、枯燥乏味,让人厌倦
家里没有温暖,而处处是冷清的让人毛骨悚然,温馨氛围好像总是离自己那么的遥远,一天重复一天,孩子内心孤独感与日俱增,有说不出对父母的思念,更有抱怨,指责父母的不能常常相见,指责父母心中眼里没有自己,有的只是天天工作挣钱,根本不在乎自己在想什么,体会自己幼小心灵的落寞感,为什么生了自己又不能经常在身边。
5、与父母关系不亲,心里存在很大的距离感
有的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等到上小学之后才正式由父母来管教,尽管以后一直跟随父母生活,但是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不亲,而且在心里面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感。但是如果平时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到孩子,最好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接回去,多抽出机会与孩子相处,否则等过了黄金时期想修复亲子关系往往变得非常困难。
6、不守规矩,性格自由散漫
孩子没人管教,往往不守规矩,性格自由散漫,习惯不好,爱惹事,自己管理不好自己,情绪不稳定。这样孩子表现为不懂礼貌,没有责任心,不上进,与人交往不畅,人际关系比较紧张,最后由于人际关系不好而焦虑不安,时间久了,也容易被孤立而抑郁。
7、容易被歧视
容易被歧视,受人欺负,被伤害,尤其是小学时期,受学校其他孩子的欺凌,在他们最需要父母保护时,父母不在身边,也不理解此时孩子心情与感受,常常产生错觉,是因为自己不好,无能,才被别人欺负,被父母抛弃,所以他们往往害怕上学,甚至产生上学恐惧证,感到孤独无助,于是对人不信任,害怕在人群里。
2024-02-24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