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的孩子如何纠正
567
-
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平常做功课以及家庭作业时总是丢三落四,日常生活中也是丢东往西,在考试以及做重要事情也难免犯错。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认真起来呢?
孩子马虎粗心如何纠正?
1、从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整,做事丢兰落四、凭兴致所至,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表现出典型的马虎粗心的特点。因此,从生活中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孩子的马虎粗心。
常用方法是:让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橱、抽屉和房间,培养孩子仔细、有条理的习惯;让孩子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复进度表,培养孩子有计划、有顺序的习惯;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来改变他的个性。天长日久,孩子的马虎粗心就会渐渐减少。
2、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坏习惯,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听着歌儿,一边做习题。试想,这样怎么能聚精会神呢?
认真是任何人要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如果对什么事情都敷衍了事,草草出兵,草草收兵,必然做不好。然而认真、不马虎是一种习惯,要孩子克服马虎的毛病,需要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光靠说教不行,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会把认真当成一种习惯。
3、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考试粗心大意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不拘小节和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孩子。家长应从生活小事抓起,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件物品的放置、学习物品的整理、饭前洗手等这样的小事都要严格要求。只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做作业,一个数据的运算,每个步骤的书写,都要认真、规范;整理笔记时每一个符号都要标准,平时书写任何没有把握的字都要查字典,乃至笔画都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养成细心的习惯。
4、要增强责任心
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问题很容易,按理说是绝对不应该出差错的,但粗心的人还是出了差错。反之,有些事情比较难,按理说出错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粗心的人这时反倒不出差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较难的问题心理上比较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强烈,小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就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在大脑皮层上形成的兴奋灶比较微弱,易受其他兴奋灶的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正因为这样,应加强孩子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责任心。做到这些,孩子就不会对学习马虎随便、掉以轻心,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5、考试时保持适度紧张也是十分重要的
据心理学家唐森的研究表明,智力操作效率与情绪紧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当情绪过分紧张或丝毫不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都是最低的;当情绪在中等强度紧张时,智力操作效率最高。
2024-03-22 查看全文 -
学习粗心是小学生的通病,做作业、考试时,明明会做的题,总是莫名其妙地出错,让家长和老师格外头疼。
粗心的孩子如何纠正?
第一,强化孩子的责任心。
要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家长光靠说教不行,还得身体力行,亲自做示范,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我们想想一下,一个懒散的父母会培养出严谨细致、富于责任感的孩子。具体来说,在家里可以给儿童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让他负责扫地或洗碗或者洗自己的袜子之类,干好了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要求他重来一遍,直至干好为止。总之,就是让他负起责任来。长期坚持下来,持之以恒,孩子的责任心会大大增强。
第二,遵循整齐有序的生活。
许多生活习惯都是儿童长期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儿童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乱放,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做什么事情都要尽量有规律,不要打破“陈规”,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通过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并把它转移到学习中,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上面提到的各种粗心现象。
第三,培养集中精力的好习惯。
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还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总是先打开电视,然后边看边写作业,或者耳朵上戴着耳机,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一边做习题。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习惯,这样作业出错的概率会大很多,效率也不高,作业半天都做不完。另外,我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游戏活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或玩乐,在做活动、运动或玩乐中时也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让孩子明白集中精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第四,进行严格的训练。
要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对孩子进行训练。比如对视知觉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找不同的数、找相反数、辨别相似字母、图形,逐级增加难度,帮助孩子提升视知觉能力(如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宽度、视觉记忆、视动协调等)和运动知觉能力。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简单的重复,比如罚孩子写五篇字,抄十遍字母等等,因为简单的重复练习势必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往往会适得其反。
第五,保持耐心。
对孩子粗心的毛病保持足够的耐心,不迁就,不粗暴。这样,你就能够通过改变孩子的行为来改变他的习惯以至于最后改变个性。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的粗心渐渐减少。
孩子粗心的原因:
第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理论和概念没搞很清楚;
第二,看错题目要求,出现审题错误,或者把信息看错误;
第三,题意没有搞清楚,没理解清题意。
2024-01-20 查看全文 -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学习应该学什么,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多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家长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身为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要等到岁月被蹉跎时,才知道后悔。
如何纠正孩子厌学问题?
1、了解孩子背后的问题
在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我们最先要做的是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们背后的问题。或许孩子正处于疲惫、失落、无助的情绪状态,或者他们对未来的目标和方向感到茫然。这些问题都需要父母和老师耐心地去倾听和解决,而不是将孩子推向“苦学”或“逃避”的极端。
2、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
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课业压力。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往往给予孩子他们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和抵触,当孩子承受不住的时候,厌学就会产生,严重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家长应该尽量减轻厌学学生的负担,做到寓教于乐,因材施教。
3、不要对孩子提太高的要求
家长对孩子提出的学习要求,要因人而异,不能一下子提得过高过严,更不能逼得太紧,否则会降低孩子学习的热情。如果家长提出的目标超过孩子的能力,孩子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信心不足,潜意识中产生不满或反抗情绪。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基础。为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首先我们要做的便是鼓励孩子耐心,定期做好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此外,我们也可以教导孩子如何高效地学习,比如合理规划时间、注意力集中等。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习惯,孩子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摆脱厌学情绪。
孩子有厌学问题的原因?
1、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学校和家长又给予过大的压力,使一些学生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不会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里,造成性格内向,注意力偏差而导致厌学。
2、学习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孩子有特殊的学习技能障碍,比如阅读困难、理解能力差,导致学习成绩差失去了自信心,对学习无兴趣。
3、可能是学校当中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对老师有不公平的评价、和同学发生冲突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很容易让孩子将负面情绪转移到学习上面,出现厌学甚至不愿意去学校等行为表现。
孩子有厌学问题的表现:
表现一:上课时经常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课后作业马虎应付或互相抄写,有时甚至没有完成,成绩不断滑落。
表现二:上课经常打瞌睡,但下课时精神十足。作业经常没有完成,基础较差,成绩不佳。
表现三:讨厌讨论学习,这种情况表现为不愿意和家长讨论学习,对于父母的过正常过问要么沉默不回答,要么用别的话题绕开,甚至是表现为不耐烦甚至烦躁。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当孩子出现厌学行为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去上学,或者直接让家长办理休学甚至是退学。这个时候家长就慌了,既不能打,又不敢骂,怕起到反效果,整个人都焦头烂额,不知所措。
如何纠正孩子厌学行为?
1. 理解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是理解他们行为的重要前提。
2. 建立良好的沟通:尝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意见。
3. 给予适当的自由:在这个阶段,孩子希望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家长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适当给予他们自主决策的权利。
4. 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注意力:兴趣的培养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活泼更阳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一些兴趣在关键期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谈话,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理解并接受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孩子有厌学行为的原因:
1、学校原因
孩子厌学,有时候厌的不一定是学习本身,还有可能是学习的环境。学校的环境里,最核心的有两个因素: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两个核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师生关系搞不好,或者和同学的关系搞不好,孩子是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
2、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方法不科学,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思维呆板,听不懂,学不懂,慢慢地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当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时,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变得更差,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当父母老师都用成绩那一套来衡量孩子“好坏”的时候,孩子自尊心也会受挫,最后越来越厌恶学习。
3、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 “一切向钱看”的赚钱思想;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录像、图书等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耳濡目染,逐渐厌学。
孩子有厌学行为的表现:
1、情绪低落,或者情绪不稳定,易怒,发无名火,小题大做。
2、作业拖拉,得过且过,学习没有动力,只关注手机,电视,没有节制。
3、面对作业或者一提学习的事情,表情上反差很明显,就是对于学习没有兴趣。
4、以各种理由引起家长的关注,敏感多疑。
5、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不愿意和家长一起参加任何活动。
6、不喜欢和同学交往,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常以各种理由不愿意上学。
2024-05-15 查看全文 -
当孩子说出“我不想上学了”这句话的时候,大多数家长相比都是生气,觉得孩子辜负了自己的一片期望,觉得孩子没有出息,有些家长甚至会严厉批评指责孩子。其实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孩子厌学脾气大是怎么回事?
1、家庭环境不稳定
孩子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例如家长经常吵架或离婚等,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全和不稳定,导致情绪低落和叛逆厌学等问题。
2、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会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产生影响。如果家长经常使用惩罚和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可能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并且出现叛逆行为。
3、家庭经济压力
如果家庭经济压力过大,父母可能会长时间工作,无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陪伴。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和叛逆行为。
4、自我否认
孩子在学习上屡屡受测或者自我信心不够,经常否决自己,特别是在成绩达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时,会过度焦虑从而产生学习没有用,怎样学习都达不到目标的心理,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
孩子厌学脾气大怎么办?
一、了解孩子学习上的苦恼: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苦恼是自己解决不了的。跟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解决的方法,只有把孩子的心结打开了,孩子才能够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二、观察孩子的生活:尝试观察孩子的生活,寻找可能导致厌学或发脾气的因素。这可能包括学习障碍、家庭问题、压力过大等。尝试采取行动解决这些问题。
三、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尝试和孩子谈论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四、给孩子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机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压力,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休息和放松的机会。可以安排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者让他们自由放松。
五、建立规则和奖励制度: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建立规则和奖励制度。可以规定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并在孩子达到目标后给予奖励。
六、培养厌学孩子的学习兴趣:厌学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孩子在重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办法让孩子重拾学习的兴趣。
孩子厌学的表现:
1、学习兴趣不浓,缺乏长远动机。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学习缺少主动性,穷于应付学习任务,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简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只求完成义务教育初中毕业。
2、意志薄弱,克服困难毅力差。他们有过强的依赖心理,学习上不愿意独立思考,一旦失去辅导成绩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难题就叫苦不迭,整天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2024-05-08 查看全文 -
粗心马虎看似只是小问题,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更会对孩子的学业造成很大阻碍。家长想要改正孩子粗心的毛病,也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应当从生活里的一点一滴下手,帮助孩子改正。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第一、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如写毛笔字,盘腿打坐、图形仿画、剪圆圈、夹花生、串珠子、汉字、字母混合识别、对墙打乒乓球、穿针引线、金鸡独立、算二十四点等,这些都能改变孩子急躁的心理,锻炼他的细心程度。
第二、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之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第三、改善家庭环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没有稳定的作息习惯,就会使儿童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创造一种有序的生活,家里的摆放要整齐,有固定的地点。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会有哪些坏处:
坏处一:自理能力差。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丢三落四,今天忘了带作业,明天忘了带校徽,后天丢了课本,做家务活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自理能力与年龄不相称;因为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或盲目的玩耍行为,在运动和生活中还容易受到伤害。
坏处二:人际关系紧张。
孩子粗心马虎,小错不断,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难以与同学形成正常的朋友关系;经常错误理解、轻视或疏忽别人传递讯息的真实含义,致使人缘不佳;忽视家长或老师说的话,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坏处三:学习成绩差。
粗心的孩子专注力差,听课容易分心走神,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课堂回答问题时丢三落四,不能呈现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做作业马虎、拖沓,容易被无关事情吸引;考试审题不仔细,极易看错题目、写错字。导致学习费时、效率低下,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严重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
坏处四:自信心不足。
粗心的孩子因为经常出错,自信心受挫,对自己失去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也因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在过重的学业要求与升学的高压下,常常会引起各种问题行为,被定位为问题青少年,最后被集体孤立。
孩子为什么会有粗心的毛病?
原因一:太自信。
有时候孩子的粗心不单单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太自信。例如:做题时,如果碰到之前做过的题,这时候会放松警惕,不思考,大笔一挥就要写答案,结果自然会出错。
原因二:父母的负面心理暗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孩子的粗心大意,反而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有一种“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的暗示,这样孩子会不自觉地让粗心更接近他,这也不利于改变孩子的粗心习惯。
原因三:学习习惯的问题。
很多孩子之所以粗心,是因为学习习惯的问题。例如,学习时没有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做题时没有养成打草稿、做完及时检查的习惯;审题不细心等。
2024-05-07 查看全文 -
我家孩子以前也有粗心大意的毛病,所以很能理解这位家长抓狂的心情。尤其是翻来覆去的督促孩子,孩子粗心的毛病却依旧没有改善时,家长的心情简直就像是火山爆发,怒火怎么憋也憋不住。粗心大意的毛病其实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所以,想要纠正这个毛病,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从生活细节开始着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1、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学习,都把电视机开着,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将,这些做法都会造成对儿童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久而久之,儿童便开始毛毛躁躁,养成“一心二用”的坏习惯。因此,家长应该在儿童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2、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当人们面对较难的问题时,心理上会比较重视,造成大脑思绪不易受到干扰,因而不易出现差错;反之,对较容易的问题心理上不太重视,思绪容易受干扰,因而较易出现差错。所以,重视任何问题就不会马虎随便,掉以轻心,而且也能自觉地克服分心现象,从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培养细心的好习惯。
不管是考试或平时的练习,都应该让孩子有意识地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做事讲究条理,做完后要认真核对、验算、检查。如果长期这样,就会“习惯成自然”。
粗心大意的毛病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影响学习成绩。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粗心,都是根据孩子的考试情况或者是作业情况来判定的。面对琐碎的学习任务,孩子很容易出现一些“本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一旦“粗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习成绩下降,在考试中丢失了很多本不应该丢的分。
2、爱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如果家长总是说孩子犯错“因为粗心罢了”,那么孩子也会在失败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失败归因为粗心,而不是冷静下来去分析思考自己的不足,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3、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越提醒孩子不要粗心,孩子脑子里反而只有“粗心”二字比较深刻。因此,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粗心评价,反而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时候注意力更加不集中,反了更多“粗心”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养成粗心大意的毛病?
1、孩子平时缺少对于细节的关注。
很多时候,家长不会告诉孩子事物的区别,而是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比如带孩子去菜市场,孩子发现菠菜和蓬篙菜是一样的,妈妈就会直接说这是菠菜,这是蓬篙菜,而不是鼓励孩子让他发现这两者的不同,菠菜的叶子什么形状,蓬篙菜的叶子什么手感等。这就错过了孩子发现细节的训练。
2、孩子个性比较浮躁。
个性浮躁的孩子安静不下来,或是只能保持片刻的安静。有些孩子想象力丰富,总是在一边读题目的时候,一边想象,把很多题目想象成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3、孩子缺少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也许是因为很多客观原因,比如孩子的兴趣活动比较多,家长安排的作业比较多,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好好检查作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检查的坏习惯。检查作业也是做作业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孩子却不引起重视。
2024-04-30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