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554
-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听话或者不愿意配合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家长或者老师用耐心的态度引导和教育。为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不听话”其实是孩子从无知迈向成熟的必然,切勿简单粗暴处理,一定理性对待!
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1、孩子不听话让父母很头疼也让父母很着急。其实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很听话,但是面对孩子不听话现象,一定要两方面来看。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随着能力和体力的发展和提高,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意识和想法,有了自己的主意,所以有时这种不听话,或许能帮助孩子更好认识和探索世界。
2、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3、如果是幼年的孩子,在小时候就要注意及时纠正他的错误言行。适当的惩罚是要有的,注意分寸就可以,当然不主张体罚。对不听话的孩子可以试着耐心沟通,小朋友的心性还没固定,是可以引导的。很多不听话的孩子是家长长期溺爱造成的,所以家长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太惯着他。
如果是大的孩子,可能是到了叛逆期,所以家长要调整心态,不能事事要求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来做。试着多沟通多交流多倾听。只有他愿意跟你说,你才能明白很多事情背后的原因。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犯选择性错误就行。
4、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见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实事求是。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包办,更不要斥责他们为笨蛋。要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个人意识的崛起
年轻人对于独立和自由达到了一种不可预测的痴迷程度。他们的身体还在父母的庇护下,精神却想完全脱离父母。的确,现在一些父母,想尽各种办法拴住儿女,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而这种情况带来的只能是沉默的反抗。因为,儿女长大了,是应该往外面飞的。
2、管教方式不当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表现为叛逆。但有时孩子讲错话、办错事,父母不满意,就大声训斥或责骂,孩子受到刺激,才变得大声对抗,甚至以沉默抗议。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逆反心理。要注意,父母以粗暴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并不是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行得通。个别温顺的小孩会顺服父母的权威,然而个别较刚烈的孩子则会反弹,日久形成逆反心理。
孩子不听话的后果是什么?
成绩下降:不听话的学生可能无法专心听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影响人际关系:不听话的学生可能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产生矛盾,影响彼此的关系。
心理压力增加:不听话的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焦虑和沮丧,影响心理健康。
纪律处分:在某些学校,不听话的学生可能会受到纪律处分,如警告、留校察看、停课等。
影响未来发展:不听话的学生可能会错过学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影响未来的发展。
亲子关系紧张:家长可能会对不听话的孩子感到失望和愤怒,从而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2024-05-15 查看全文 -
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叛逆的孩子?孩子叛逆,是最让家长们头疼的。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往往会归咎于孩子的不听话,不好管,殊不知,孩子的叛逆,可能是父母引发的,而对此进行改变的,只有父母。
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叛逆的孩子?
1、首先是理解。
理解,不是浮于表面,简单说说而已。理解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内心出发。父母不妨试着回想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认为的,理解你的那些人,是和你如何的沟通,他们是怎么做的。
当你被你理解的时候,你的反应和表现是怎样的,当你被人误解的时候,你的表现又是如何?如果你能注意到这些,然后在与自己现在的表现、孩子的反应去对照,我想你应该就能够真正理解了,明白了之后,接下来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你心中也是有数的,有方向的。
2、好的倾听是成功的一半。
倾听是家长的必修课。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知道如何开始与孩子的交流。带着理解的态度,保持耐心与专注,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做出判断或者下结论。
现在还不是时候,你只需要听就好。一个专注倾听的家长会让孩子感觉受到重视,一个不粗暴打断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个不先入为主的家长,会让你的倾听更有成效。倾听的时候,请与孩子保持目光的交流,让他感受到你对他说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听。如果你的目光游离,甚至在倾听的时候一边玩手机,心不在焉,或者一边工作,一边嗯嗯的点头,孩子感受到你的敷衍,也就不再有和你交流的欲望。
如果你真的很忙,可以与孩子约定谈话交流的时间,也不要草率了事,为了完成而完成。而一旦约定了时间,就要遵守,不要频繁的改变时间。总之你所作所为,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愿意倾听的,也是乐于倾听的,你很重视这样的机会。
3、大喊大叫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大喊大叫带来的消极作用,是父母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于叛逆的孩子,大喊大叫非但不能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让你更加抓狂。
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叛逆的原因有很多种,外在的内在的,甚至不排除有基因上的原因,但影响孩子最大的还是以下几种:
1、家庭原因。
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说话不注意伤自尊,对孩子过多的否定。这些都会导致孩子会产生对抗心理。尤其当父母说不了几句,遇到孩子顶撞,直接就采取武力,以为以此可以吓唬住孩子,但这种方法已经被太多的案例证实不但没有效果,反而把事情越弄越糟。
2、学习原因。
因为学习不好,不爱听讲,不专心,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也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既然学不好,也得不到表扬或夸赞,索性对抗到底,你让我干嘛我偏不干。
3、其他原因。
这些原因包括受过心理创伤导致的自我保护,以及青春期觉得叛逆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为了叛逆而叛逆。
2024-01-13 查看全文 -
很多时候,老人的过度溺爱只会导致孩子变得越来越骄纵,越来越无所畏惧,这样放任下去,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糟糕。因此家长需要从现在开始给孩子制定相应的规则,不过在制定规矩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争取采用更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怎样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1、与长辈达成一致
在给孩子定规矩前,家长应该先找家里的长辈达成一致观念。因为长辈普遍都比较溺爱孩子,如果家长事先未与长辈达成一致,很容易导致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老人出面横加阻拦,不仅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效果,还不利于自己家庭的和谐。因此,提前与长辈达成一致是很重要的,这样方便家长之后更好的让孩子执行给他们定下的规矩。
2、奖励与教育并存
家长如果只对孩子进行批评也是不行的,孩子也需要多鼓励,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愿意遵守家长为他们定下的规矩。面对这个情况,家长们可以给孩子设立规矩,如果他们愿意自己好好走路,就可以送他们一双新的、舒适的儿童运动鞋,相信在奖励的激励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主动遵守家长设立的规矩的。
3、足够耐心
有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完规则后,就马上要求孩子立即执行,不给他们缓冲的时间,如果做错就立即责骂。这种错误的做法,只会导致两种结果的发生:第一种是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跟家长对着干;第二种是孩子会出现恐惧害怕的心理。无论是哪种结果,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在孩子学习规矩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更有利孩子的成长。
4、家长先落实
无论家长给孩子定了什么样的规矩,自己都应该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孩子才更愿意去遵守制定的规则。如果家长都无法起到带头作用,那么孩子就会对所要制定的规则产生抗拒心理,不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
5、为孩子提供愉快的气氛
父母应确保孩子在家中享有和平愉快的氛围,避免孩子在场的情况下讨论家庭矛盾问题,更不要在家里吵架或打架。愉快的家庭氛围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础,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教育好一个孩子最基本的几个方面:
1、情感培养
情感培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增强与孩子的互动和沟通,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安全感和责任感等积极情感。
2、学习培养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关注孩子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让孩子在学习中逐渐成长。
3、品德培养
品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品德,引导孩子学会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良好品德,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4、身体健康培养
身体健康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障。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营养和锻炼,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
5、艺术培养
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鼓励孩子多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让孩子在艺术中感受美好。
6、社交能力培养
社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尊重、合作、理解和包容。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1、言传身教:家长的言行深刻影响孩子,从孩子能看出家长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就是因为这个。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就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
3、家长是镜子:孩子即使在学校、在社会看到了不得体的,不好的东西,判断是非不成熟的情况下,父母的判断将影响孩子的审美观。
4、家长的教育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将给自己的孩子的教育观念形成深远的影响,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后的教育方式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背道。
2024-01-12 查看全文 -
对于孩子沉迷手机这件事情,引导远比制止更加有效!而大多父母是在发现孩子已经沉迷手机不可自拔的时候,去制止。而当开始去正向引导的时候,往往已经为时已晚了。
怎样才能教育好沉迷游戏的孩子?
1、培养兴趣
沉迷游戏的孩子一定是一个爱好单一的孩子,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鼓励孩子大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带着孩子一起打球,做运动,通过兴趣爱好和运动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当他投入到别的事情当中后,他会突然发现,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做。
2、父母监督
家长要从内心里真正的接纳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切记不能着急,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父母的接纳和关爱,父母要学会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帮助他,不能操之过急,要监督孩子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走出来。
3、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家长不要着急打骂孩子,他们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教育才会犯错,我们谁又没有犯过错呢!所以,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讲道理,跟孩子说清沉迷游戏的危害,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远离这个不良习惯。
4、制度计划
父母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来帮助孩子,让他学会制定每日计划,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父母不要妄想用围堵的方式强行介入,而是要正确地引导疏通,由不许碰,改为奖励时间玩,如果可以按计划提前完成学习,多出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分配。
孩子沉迷游戏的后果: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心思一旦用在了游戏上,他就会跟丢了魂一样,对别的事都不上心,每天既不想写作业,又不想读书;特别是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会非常的不集中,学习状态极差,被老师频繁地批评,或者留校罚抄等,学习自然是一落千丈。
2、影响身体
孩子一旦沉迷于游戏中,他就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手机或电脑上,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趁家长休息的时候,躲在被窝里玩手机,打游戏,家长有时以为孩子在休息。更有甚者会偷偷玩游戏到半夜,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还会过度用眼,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3、厌学
沉迷于游戏中的孩子,满脑子的只有游戏,上课不在状态,老师讲什么完全没有心思听,回家作业不会写,作业有难度,就越发想玩游戏,恶性循环只会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排斥,于是开始撒谎,从最初的忑忐不安到后来的心安理得。
2024-04-21 查看全文 -
俗话说得好,“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对孩子的教育,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人母亲者,着实不易。正人先正己,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以身示范,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如果妈妈都不在乎自己的行为,那么还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孩子做好呢?
怎样做好一个母亲教育好孩子?
1、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就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但有些妈妈一天到晚就知道数落孩子,做的一点点不对就开始指责孩子。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需要足够的空间去成长,只要孩子犯的不是大错,母亲可以不动声色,要不就是委婉的指出来。不要让孩子太自责,孩子都是鼓励型选手,听到的掌声越多孩子才会跑得越快哦。
2、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
有些妈妈在干家务的时候会示弱,家里的小男子汉就会立马拿起拖把帮助妈妈做家务。虽然孩子做的不会很好,但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哦,这时候妈妈适当的夸两句,会让孩子很有成就感,以后做家务都会抢着做呢。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干不好就让孩子什么都不做,那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会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3、当孩子遇到挫折、失败时,妈妈要多鼓励孩子
孩子无论在生活或学习中不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当孩子遇到失败时,妈妈要表现出坚强和绝不放弃。并且多鼓励孩子,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要气馁。更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挖苦孩子,数落孩子。因为孩子妈妈的鼓励会让孩子有继续前进的信心,而数落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放弃本该很美好的前途。
4、树立“成长意识”,知道自我怀疑的必要性
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源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
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5、坚持读书
当然,做一个宝妈,还应该对自己有更高一点的要求,那就是,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榜样。和孩子一起读书,或者是自己读书,这是一个妈妈能给孩子的最好财富。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宝妈,本身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想要陪成为一个更能帮助到孩子的妈妈,然后她就开始看杂志,刚开始看《青年文摘》,后来觉得不不足了,就去看《读者》、《意林》,后来看三联书店的《生活》,几年下来,变得越来越知性,和孩子共同成长,把孩子教育的非常优秀。
让书本进入自己的生活多一些,这样孩子能够和书本的距离近一点。如果孩子能够因此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而给孩子好影响的妈妈,也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妈妈。
6、妈妈要做好榜样
妈妈不要单纯地认为自己只要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情要怎么做就可以了,等到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想法去做的时候,妈妈就不用再去做榜样了,“做做样子就行”的思想是万万不能有的。妈妈们要懂得坚持,因为这是一种好的习惯,坚持做好会让孩子也主动去改善自己。
2024-04-16 查看全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非常的重要的,或者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小的时候父母要是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之后会形成正确的三观和脾气。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好一个孩子?
1、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是很多中国父母常犯的错误。他们的思想很局限,总是想让孩子干这个,想让孩子做那样的人。却不去理会孩子的想法是什么。父母越是这样,孩子越是有反叛心理,长期的压抑还会容易有过激心理。
2、培养兴趣
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学习深奥的知识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小孩的智力,培养她们的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的。我们要从培养小孩的兴趣爱好着手,这个时间不能急,要一步步的慢慢来。
3、不要采取过激的方法
有的家长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骂不容易成才”。所以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通、打一顿再说。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很有可能会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4、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些父母甘愿做孩子的全方位保姆,什么都不敢让孩子做,生怕累着孩子。这样是不对的。让孩子去尝试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是可以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其次有些事情他自己做了,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不可以。这带给他的感悟会比较深,不仅是学会了做事情,还在不知觉间进行着心灵的教育。
5、棍棒不要落在孩子身上
在老一辈的教育观念里,棍棒教育是常见的手段之一,不少年轻家长小时候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几根棍棒。但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威严镇压的方式,让孩子知道疼痛而不会再犯,而不是让孩子知晓错误而不去再犯。而且,过多的棍棒教育会在孩子心中渐渐积累怨恨和反抗的情绪,最终产生各种青春期叛逆的行为。
6、引导比惩罚更重要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你第一件事想到的是什么?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应该就是惩罚。但我们这里拥有一个盲区,就是惩罚并不等于知错。孩子很多时候是并不知道自己为何犯错的,作为家长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本身,知道自己因何而错,才能得到行为上改正,并且不再犯的结果。
7、多赞美鼓励孩子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鼓励表扬孩子。这样不仅增强孩子自信心,还可以让他明白是非对错,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8、给孩子定合理的规矩
太规矩、太严格,会让孩子造成胆小的性格。太没规矩会孩子过于放肆,所以父母要在真诚关怀和亲近的基础上,给孩子立规矩、讲原则,引导孩子培养成自律的习惯。
9、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亲是否爱母亲,父母朝夕相处的方式和彼此的态度,就是子女在婚姻方面学到的第一堂课。父母恩爱,那么孩子是自信的,反之,孩子是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比较敏感的。
10、多给孩子一些陪伴
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和陪伴,只有在爸爸妈妈的精心教导和陪伴下,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
因此,父母要更加用心地对待孩子,平时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或者多视频、打电话,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即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也依然在关心和爱着自己。
2024-04-12 查看全文 -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到底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父母以身作则的示范,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也能像春风润物一样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以自己良好的首先行为,为子女的品德修养做出示范。
2、厘清并接纳孩子的现状
家长的焦虑和痛苦主要来自于没有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来对待。没有认清楚自己孩子的优点和不足,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以其他孩子为标准进行参照,不自觉的造成心理恐慌。我们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现状,明确孩子的短板和优势,以长远眼光来切合实际的规划孩子的教育。不能以成绩好坏以篇概论。认识,认清,接纳是需要勇气的,也是最重要的。
3、明确孩子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围绕孩子现状一块讨论共同制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建议家长能够抽时间多跟各个课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多聊聊,你会获得很多很好的建议,便于和孩子一起确定非常好的中远程目标,并根据目标确定努力方向。
4、母亲要少些溺爱,舍得让孩子吃苦
和父亲的陪伴缺失相反,母亲对待儿子经常是陪伴过度,管的太多甚至溺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其实这样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好处,尤其是男孩子,而且男孩子并不会因此就感谢妈妈,只会让孩子性格软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母亲适当的放手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5、耐心地引导孩子
孩子成绩不佳,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得赶紧报班”“孩子不够努力”。其实,有时候孩子并非故意偷懒、不认真,而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逻辑思路。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学习情况,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耐心引导孩子改进。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实质上的进步,才能做到学而有成。
6、具有一定的机智和理性
在批评和矫正孩子的错误时,有些父母不讲究方法,直接打骂,结果不但没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还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更加不愿听从父母的话。而聪明的父母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这样的错误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够改正,这样教育效果自现。
7、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
学业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源泉。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读书机器,而是全面发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爱好,千万不要干涉,而是应该鼓励他,说不定还能成为孩子的一项技能。
2024-04-11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