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不用心的孩子怎么教育

不用心的孩子怎么教育

588

  • 孩子学习不用心,家长应加强日常引导,注重监督管理,适当批评教育,学会正面激励,多做有益沟通。很多时候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都值得完善,日常引导孩子才能够让孩子慢慢提高和进步,如果只凭借指责是不可能从内心改变孩子的,应该多沟通。

    孩子不用心读书怎么教育?

    1、学会正面激励

    学习的榜样力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应该给孩子多做正面的积极引导,让他们努力上进。

    2、家长适当陪伴

    我们应该适当陪伴孩子,让孩子能够在我们的关怀之下努力学习,端正学习的思想,当然,我们的陪伴并不是过分的,更不要整天看着孩子学习,而是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适当陪伴就可以。

    3、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父母应把眼光多聚焦在孩子的学习亮点上,比如一个好习惯,一点好成绩,及时地“看到”,并且反馈给孩子,表达父母的关注和欣赏肯定。有智慧的父母主动参与孩子的学习,做题目故意做错,让孩子来纠正,借此夸一夸孩子,使孩子获得成就感,有意无意地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4、足够的运动量

    活动筋骨,对全身的新陈代谢非常重要。多多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只要孩子释放出四成的身体能量,大脑就可得到25%的血液,这对负责处理长期记忆的大脑皮层尤其重要。孩子是因为动不够,所以静不下来,有时适当跑跑跳跳或打完球后再坐下来念书,特別容易专心。唯有动得够,孩子才能静得下。

    5、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得不到好的效果,又常常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或恐惧,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无法在行为上认真、主动,因此家长应该想办法从内部动机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同时多加鼓励和肯定,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付出。

    6、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人人参与课堂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学生有话不敢说,有话不会说,解决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因而,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

    7、真正理解孩子

    帮助孩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还是对自己缺乏自控力,还是贪玩,注意力无法集中,还是本身智力跟不上,因为感到困难,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只有找到了问题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8、对孩子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和期望

    让孩子在该学习的时间,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积极主动,如果达到了家长的要求,就鼓励孩子在该休息的时间,多干孩子想做的事情,发展他的兴趣特长,不让孩子感觉到学习就是他的全部。

    2024-05-10 查看全文
  • 做事认真是一个态度问题,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抱有认真的态度就是值得人们尊重和学习的,认真是一个从动作到思维连贯的过程,家长首先要明确认真的概念才能让孩子的行为达标。在日常行动的过程中孩子不需要过多的指责,而是来自于父母实际的帮助。

    孩子不认真不用心怎么教育?

    1、足够的耐心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永远有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要不厌其烦,不要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被打断固然是令人生气的,但是要知道这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其实除了语言之外,肢体动作也是回答的一部分,如果家长不愿意事无巨细的全部讲给孩子听,就让他们自己多看多观察,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2、明确目标

    家长不要只是给孩子下一个“认真”的指令,而是要明确认真的目标,需要孩子做什么要和他们讲清楚,这样就能够让认真的行动变得更有指向性。比如说孩子在做作业之前准备工作不足,靠做作业的中途来弥补,就会导致作业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3、认真对待过程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认真意识的时候,一定要对行为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的对待,有些时候大人由于行为惯性会觉得做一件事没有理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能就是他们第一次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疑问,家长就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能不做任何解释。

    4、多给孩子鼓励

    孩子不在家长身边,最希望的就是听到家长的鼓励。普遍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家不听长辈的话,总会先批评孩子几句,导致孩子连跟家长视频都不大乐意。在这样非常的时期,我想,家长最需要给孩子的就是鼓励。哪怕是文章开头的那位家长建议,善意的谎言也许有一天孩子会知道。

    5、给孩子做榜样

    有不少家长,会认为教育孩子就只是“教育孩子”。而我认为,教育是双向的,被教育的还有家长自己。孩子磨蹭,没有我们的问题吗?比如上文中我在一旁看着孩子写作业,跟孩子说话,这就是我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换一种陪伴的方式,孩子磨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6、鼓励孩子事前做好充分准备

    一个事前做好充分准备的孩子, 必然是个细心的孩子。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养成认真预习的学习习惯,把老师可能讲到的问题列出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列出来,这样孩子学习时便能更加细心,更加注重细节的学习和掌握;

    7、教孩子学会事后反复检查

    每次孩子做完作业时,父母应该要求他们认真地自我检查一遍,如果检查出错误来,就让他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会错,每次出门前要求孩子再检查一遍东西是否都带齐了,是否有落下的。父母最好要求孩子写一张所需携带物品的清单,然后对照着清单进行检查。

    2024-03-07 查看全文
  • 孩子学习不用心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的心病。有的孩子学习心不在焉,就是不用心。碰到这样的孩子,老师经常对家长说,“你家孩子稍微用心点啊,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家长也愁,孩子不用心咋办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把孩子纠正过来吗?

    不用心的孩子怎么教育?

    1、找出原因

    孩子不用心也是分多种不同的原因的,家长要先帮孩子找到不用心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总之,不要过于着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不用心的常见原因有四个:自身存在惰性,比如不爱思考、不爱检查、不肯费心思;功夫不到位,疏于练习;缺乏知识储备,对问题理解不到位;心理紧张或压力过大等等。

    2、对症下药

    孩子每一种不用心的原因,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

    首先,要端正做事情的态度,让孩子懂得,有些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尽量做到最好,不能偷懒。

    其次,帮孩子优化做事情的流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他心里要有数,条理尽量清晰,事后也要注意检查。

    最后,家长要做好奖惩机制,孩子每次粗心、不用心,该怎么惩罚,每次细心的奖励,家长都可以帮忙设立。家长可以根据家里孩子的具体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认真对待过程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认真意识的时候,一定要对行为的每一个步骤认真的对待,有些时候大人由于行为惯性会觉得做一件事没有理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能就是他们第一次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疑问,家长就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能不做任何解释。认真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不停发问的精神。

    4、给孩子改掉粗心的信心

    如果家里孩子粗心,家长先别往孩子身上贴标签,整天念叨他“粗心、做事情不用心”,而是让孩子正视问题,提供给他改正的方法,然后给孩子加油打气,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心。

    粗心对孩子来说,就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旦染上,就不好撕下来了。所以,改掉孩子粗心的坏习惯,家长要有信心,同时也要多多鼓励孩子。

    5、足够的耐心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永远有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要不厌其烦,不要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被打断固然是令人生气的,但是要知道这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其实除了语言之外,肢体动作也是回答的一部分,如果家长不愿意事无巨细的全部讲给孩子听,就让他们自己多看多观察,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认真并非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长期需要培养的能力,要从生活中每个细节开始,每一次都要专心致志知道做到最好。

    2024-01-22 查看全文
  • 现在,高中生厌学现象,不再单单发生在那些过往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一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也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厌学行为。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通过自己的引导教育让孩子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

    高三孩子不用心读书怎么办?

    1、减轻孩子的负担

    很多的孩子厌学都是因为学业太大,过大的压力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所以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则,也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很多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并不管孩子是不是有接受的能力,往往一厢情愿给学生施加压力,这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更不爱学习,所以要适当的给孩子解压。

    2、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孩子厌学时有很多是因为自己的学习得不到肯定,学历有进步时,家长也没有给予表扬,还是会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相比,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时间长了,更不爱学习,所以家长要注意多多的表扬孩子,可以让孩子有更大的自信心,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学习。

    3、建立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要。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规定学习时间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例如,每天规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这样,孩子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学习计划,相信会提高效率。

    4、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上不要只是应付度日,耗费时间。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关注度,这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学习新知识,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5、激励孩子

    家长可以奖励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良好表现,鼓励他们带着好奇心去学习,为孩子的学习营造正面的氛围。

    6、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

    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计划去完成这些目标是很受欢迎的方法。这让孩子更能明确自己应该学习什么,并为此付出更多努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三孩子不用心读书的原因:

    1、学业压力大

    大多数学校的高中生活是非常紧张的,其实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心理课程,或者请专业的人员,帮助孩子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是学业上造成的压力不是一次两次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的,这份压力不仅有孩子自我的约束,更有家长对孩子的期盼,其中家长给予孩子的压力占大多数。当孩子长期受到学业压力所影响,一次小失误,一次斥责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稻草,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2、自我约束差

    有的孩子严以律己,有的则不然。他们缺乏约束力,越是到了大考的紧要关头,越容易被其他(游戏、小说、恋爱)所影响,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孩子心存逃避心理,繁重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索性玩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但由于缺乏自制力,越玩越上瘾。第二种单纯不爱学习,当出现比学习更有趣的东西后,就会被吸引,逐渐降低学习兴趣。

    3、叛逆期影响

    高中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厌学可以算是叛逆期的一种表现,主要体现在跟父母老师对着干,越是让好好学习,越不想学习,越是强制学习,越容易产生抗拒心理,甚至跟父母老师对着干做出厌学、逃学的行为。

    高三孩子不用心读书的表现:

    1、字迹潦草

    字迹潦草表现在试卷和作业中,一般情况下,对于写字慢或者没有找到记笔记技巧的同学来讲,课堂笔记写的潦草很正常,但是在平日作业以及平时考试中,作业本、试卷上的字迹潦草,很大原因说明他们有想要争取优秀,也没有想要得高分,表现出的心理更倾向于敷衍老师家长和应付考试。

    2、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在这里的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所以这里很清楚,如果孩子上课时不求甚解,写作业时不求甚解,甚至读书写字时都不求甚解,说明他们的心思在该学习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学习上,可能是抵触学习,也就是厌学,也可能是心思放在了其他地方,比如游戏、网络等。

    3、学习不积极

    学习不积极可以从多个方面观察到:早晨上学比想起床或经常迟到,故意回避与父母谈学习的事情,不会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回家后家庭作业拖到很晚才写。

    2024-05-24 查看全文
  • 高中学习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三年的学习成绩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因此当孩子不用心学习时,家长要及时做出引导,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学习上来。

    高中生孩子不用心学怎么办?

    1、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卡点。

    学习遇到卡点,是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去引导和帮助孩子,如果家长能力有限,不能辅导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要与老师及时地沟通,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让孩子重拾学习的自信心。

    2、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

    3、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4、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孩子上学期间本身就有一些压力,父母要是不能考虑孩子,给孩子强加一些别的压力的话,就会让孩子感觉到特别的累。想要解决孩子的厌学,家长要学会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5、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父母为什么送孩子读书,其中的目的你比孩子更加清楚,可孩子不买你的账,他们只是活在当下,并没有想得那么长远。所以说,你可以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是什么,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让孩子去体验生活,从中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6、跟老师多沟通。

    家长要经常跟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多跟老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在教育上共同探讨。老师很愿意倾听家长的想法的。如果孩子因为老师而厌学,老师却完全不知情,家长有责任有义务给老师提一些建议,让学校的教育变得更好。

    高中生孩子不用心学的原因有哪些?

    一、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习对孩子而言是一件苦差事,需要相当大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意志稍一薄弱,注意力便会分散。

    二、没心学习。

    没心学习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环境差。有些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打骂,对孩子不闻不问;有些家长沉迷于打牌、玩游戏等;有些父母忙于经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如此种种不良家庭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

    三、同学间产生矛盾,心理烦躁。

    由于部分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再加上高中的孩子本就敏感多疑,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一件非常小的同学矛盾,孩子就可能认为别人不友善、有敌意。长期处理不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容易导致孩子孤僻封闭,产生厌学逃避的想法。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写作业确实是一件又费脑又辛苦的事,但是,怎么样能让孩子对写作业这件事不那么抵触,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思考的。并不是说孩子不能专心,因为当孩子做喜欢的事情还是很专心的。家长要理解孩子,分析孩子不用心写作业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孩子不用心写作业怎么办?

    1、详细的规定孩子的每项任务时间

    在安排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要具体到细节,考虑到孩子的专注能力和休息时间,比如要求在30分钟内写完,写完以后孩子可以获得5分钟的休息时间他自己玩。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必须专心写作业,不能磨蹭,养成孩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这不仅是在帮助孩子更有效率的完成作业,还是在教他们进行时间管理。

    2、不监督孩子写作业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你越盯得紧,他表现可能越不好;你还会把自己拖进无穷无尽的负面情绪里去。当孩子请求父母的帮助时,再去帮助他们。同时,辅助孩子的功课,不要直接跟他研究解题步骤、答案是什么,引导孩子去探究联系,更多鼓励孩子才是正道。

    3、让孩子知道不用心写作业的后果

    遇到孩子不用心写作业,与其谩骂不如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写不完就早点儿睡觉,明天自己去学校被老师批评也是你自己的事情。”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一些后果。大部分孩子都是害怕老师的批评,喜欢被表扬的。

    4、创造高效专注的环境

    要想孩子高效的完成作业,就不能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独立的环境,切断一切干扰源,切忌来回走动,大声喧哗。尤其是家长,当孩子做作业时,绝对不可以在一边玩游戏、看电视、大声说话或者时不时进去孩子房间看一下,送杯牛奶、递个水果等。

    5、注意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当孩子看似在学习,实则效率不高的时候,证明孩子的注意力存在缺陷障碍。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对孩子做一些注意力训练,提升孩子的专注度。如果孩子只是学习上有轻微的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注意力训练游戏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的获得进步。

    6、不催促孩子,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

    孩子有时不大爱写作业,此时父母反而不必劝她。我孩子自然不想完不成作业,因为那样会被老师批评。父母不急,也会让孩子真正知道写作业是她自己的事。所以不需要经常催促她,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7、走向自主学习

    随着孩子的习惯越来越好,兴趣越来越浓厚之后,可以开始逐步减少辅助和提醒。开始告诉孩子,让他自己多独立解决问题,自己考虑完成作业的进度。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给与适当奖励,以促进他自主完成的习惯养成。

    2024-04-16 查看全文
  • 有些孩子不仅在学习上总是分心、不认真,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因为不够用心而效率低下,这让父母非常头疼。这部分孩子往往拖延行为非常严重,且三心二意,容易放弃,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而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孩子做什么都不认真不用心怎么办?

    1、认真对待过程。

    在孩子还没有形成认真意识时,一定要对行为的每个步骤认真的对待,有些时候大人由于行为惯性会觉得做一件事没有理由,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能就是他们第一次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疑问,家长就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要敷衍了事,更不能不做任何解释。认真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不停发问的精神。

    2、培养孩子远大的志向。

    鼓励孩子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孩子有追求、有抱负,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目标,有动力,从而帮助自己克服懒散、不认真的习惯,养成终身受益的好品质。

    3、明确目标。

    家长不要只是给孩子下一个“认真”的指令,而是要明确认真的目标,需要孩子做什么要和他们讲清楚,这样就能够让认真的行动变得更有指向性。孩子在最初成长的阶段需要家长给出明确的目标才能够正确的行动,如果太过随意就会让孩子不知道到底哪里需要认真对待。

    4、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每天坚持早起、坚持读有意义的书籍、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甚至帮助家长做家务,在行为上主动、有恒心,这样就可以避免懒散、不认真的习气。

    5、培养孩子兴趣。

    平时多鼓励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家长不要站在自我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要换位思考,试着去理解他,支持他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培养兴趣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做什么都不认真不用心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习惯。

    有的家长为了省事,把孩子丢给电视机,丢给手机。电视和手机不断变换画面,给予孩子大脑强烈的刺激,不利于孩子主动思考,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

    2、父母错误的示范。

    例如家长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等等,导致孩子有样学样。孩子在学习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就也会三心二意,不认真不用心。

    3、对眼前的事情不再感兴趣。

    不感兴趣自然就无法全身心投入。很多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起初觉得漫画书有趣,翻阅几分钟后又会感到枯燥无味。频繁如此,他们会产生烦躁感,需要寻找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安抚浮躁的内心。

    2024-04-1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