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小孩子粗心的毛病怎么改

小孩子粗心的毛病怎么改

379

  • 写作业粗心不是错,而是漏步骤少了检查这一个环节。因此,不要去试图更正孩子的错,而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答题好习惯。一年级儿童写课外作业时,家长需要结合其身心特点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孩子粗心的毛病怎么改:

    第一,要引导孩子建立做事目标。一年级儿童往往缺少做事目标的意识,而目标感的建立,必须要由家长来引导孩子找到,每一件事,什么时间做,需要结合生活作息时间表定格下来。当孩子在规定的时间知道做什么事,算是初步建立起目标感了。

    第二,答题要讲究步骤化训练。一年级的课外作业题,在大人看实在太过于简单了,那么简单的题孩子应该教了就会。恰是你认为过于简单,才导致你们忽略了孩子本身不会发现答题的规律,更不会自己列出答题步骤的,而这些必须由家长来辅导完成训练。

    第三,家长不偷懒才是根本。很多家长常是嘴上功夫,发现孩子粗心就不断地批评,实际上你根本没有动脑思考为什么孩子会粗心,这是你思维懒惰的结果。如果你能利用孩子写作业之外的时间,做步骤化答题训练,每天坚持重复,就能让孩子减少粗心。

    第四,读题和检查最容易忽略。一年级儿童读题缺乏耐心,常是走马观花,再加不认识的生字多,往往是囫囵吞枣般地跳跃式读题,这就需要家长教孩子用手指着题止逐字逐句逐行读,先领读再让孩子单独读。答题完成后还要按步去检查,这一步绝不能省。

    第五,家长要留心学习饱和现象。一年级儿童注意力专注能力本身很弱,一次写作业如果超过20分钟,就极容易出现学习饱和现象,家长绝不能强迫孩子长时间写作业,需要适当安排孩子休息,然后再进入写作业状态,这种节奏感建立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以上几点,请家长反复阅读和思考,看看你平时都忽略了哪些,千万别去责怪孩子粗心了,而是从你的观念和做法上彻底做改变。多给孩子一些肯定与鼓励,适当再给予赞美,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孩子粗心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孩子“粗心”往往是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体现;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做一些需要专注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很困难,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东张西望、手动动或者脚动动等等,这个时候孩子自然就会表现的“粗心”。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粗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我之前回答家长的问题里有专门介绍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些方法,您可以去查看一下。

    第二、孩子“粗心”往往和孩子能力有关;

    孩子很多时候粗心其实是他的能力不够,比如我们让一个空间思维较弱的孩子来搭一个积木玩具,尽管他开始很喜欢这个积木玩具,可是他的空间思维弱,他能力达不到拼好这个玩具的水平,所以他拼了一会之后他就开始“粗心”了。这就是因为他的能力达不到,所以孩子表现的“粗心”。针对这类情况我们就要提升孩子的能力,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他的“粗心”问题自然会慢慢得到改善。

    第三、有时候孩子“粗心”和此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比如当孩子情绪不佳的时候,他会表现的“粗心”,当孩子有求快心理的时候、孩子被固定思维干扰的时候,这些时候孩子也会表现的“粗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找到原因然后针对处理。

    2024-02-03 查看全文
  • 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有粗心的毛病,家长对于孩子做作业粗心的问题不要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给予孩子帮助、指导。从训练孩子专注度着手。只有孩子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才会认真。平时让孩子养成习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有其他事情去干扰他。

    小孩子做作业总是粗心怎么办?

    1、培养孩子细心的良好习惯

    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培养孩子细心的良好习惯,做事情不能慌张,不能着急,尤其是在做作业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适当的检查,尤其是培养仔细、认真的性格,做完作业之后检查一遍,才能缓解做作业粗心的问题。

    2、提高孩子的认识

    家长要适当鼓励孩子多一些良好的习惯,当孩子出现做作业特别粗枝大叶、特别马虎的情况,一定要提高孩子的认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作业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对自己带来的危害,比如让自己学习成绩下降。如果孩子能够意识到这个巨大的危害,积极、主动的养成细心、认真的性格,才是比较重要的。

    3、了解做作业粗心原因

    家长要多了解孩子做作业总是粗心原因,有些孩子是由于每天都想要打游戏或打电脑,那么做作业时就会粗心,再加上打游戏和电脑本来就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所以这些是人之常情。家长可以适当让小孩子玩一下电脑,但不能够太长时间。

    4、不要打骂孩子

    因为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打骂孩子,如果通过督促的方式来让小孩子完成作业,那会使孩子产生特别大的压力,也会导致做作业分心。所以家长要稳定情绪,当孩子做作业粗心的时候,要适当以温和的方式督促,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以免孩子出现强烈的反抗情绪。

    5、适当放松压力

    如果孩子经常处于高度压力的状态,比如作业非常多,导致分心的状态,孩子的耐心本来就比较少,更容易写作业粗心了。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学习上的劳逸结合,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完成一部分作业就可以放松十分钟,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6、提高孩子的能力

    很多孩子所谓的粗心错误其实是由于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造成的。我们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孩子都搞错了,肯定是粗心造成的。其实未必如此,我们认为简单的,孩子未必觉得简单,可能还是不会。看似是粗心,实则是对题目理解得不好。

    7、对孩子多一些鼓励

    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调整好状态,家长需要学会肯定自己的孩子。可以说孩子已经比以前细心多之类的话来增加孩子的自信。孩子还小一般都需要依赖别人。当孩子得到肯定的时候,会大大增加自己的信心和兴趣。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要放慢速度,和孩子一起慢慢改正。

    2024-04-09 查看全文
  • 大多数父母在思考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时,都觉得孩子考不好是因为孩子没有好好学,或者孩子不聪明,却忽略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孩子的态度问题。尤其是粗心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不是看错题,就是写错答案,几乎都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零七零八的分数加起来,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要是中高考的话,这可是决定孩子命运的数字。

    小孩子考试粗心怎么办?

    1、家长要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粗心的部分。

    孩子的粗心不能简简单单的归结为孩子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问题,更不能粗暴的指责,孩子在面对粗心导致的后果时,他内心也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理解和接纳孩子,是帮助孩子增强掌控粗心的第一步。要告诉孩子,粗心是常见的现象,找准了原因,就有能力有办法去掌控它。

    2、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只有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才能避免出现。

    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现在大部分孩子的时间观念都很差,缺乏规划时间的能力。在考试的时候,由于前面时间规划的不到位,后面的考试时间紧张,孩子就会犯粗心的毛病。为了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家长一定要懂得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4、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

    每次考试的时候跟孩子说:“做完题之后,自己认真检查。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形成一做完题就能自觉检查的习惯。另外,也要引导孩子提醒自己检查。

    5、培养自主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也是改善这种情况的一个可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当孩子有了很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就会意识到粗心的危害并想办法去改正。

    6、注意力的训练。

    有的孩子专注力差,总是无法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上,我们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方面,比如可以跟孩子玩找不同的游戏。当孩子慢慢养成专注做事情的时候,粗心自然就会远离孩子。

    小孩子考试粗心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素质较差。

    有些家长在考试前可能会给孩子下达命令,导致孩子心理压力非常大,考试的时候就会害怕考不好,从而变得非常紧张,在这种氛围下,孩子很有可能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

    2、不良的学习习惯。

    比如:做题着急,审题马虎,专注力不够等等。有一部分孩子为了能腾出更多时间来玩,放学回到家就忽忽忙忙写作业,为了“快”很多字一笔当两笔来写,写出的字可能连他自己都看不懂。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这种不良习惯,考试时就会出现漏写漏做。

    3、基础知识不牢固。

    一些题目看上去是会了,但没有完全练熟,只要稍作改动,就不会举一反三思考,当有旁人稍加提醒才如梦初醒,这样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一种错觉,总觉得孩子是会的,只不过不小心搞错了。

    2024-03-21 查看全文
  • 大多数孩子的粗心,都是因为平时生活习惯上不注意,不知不觉中养成了粗心的毛病。所以,父母们在纠正孩子这个问题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看到成效。家长要耐心的在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细节,让孩子渐渐养成好习惯。

    小孩子粗心怎么训练?

    1、用行为后果惩罚法。

    当孩子忘拿作业的时候,不要提醒;当孩子迟到的时候,不要督促。让孩子自己承担自己粗心行为的后果。孩子长记性以后,粗心的习惯渐渐也会得到改变。

    2、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父母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如果家长一再地强调孩子马虎粗心,孩子就会真的认为自己粗心。相反,如果家长能及时观察到孩子的细心之处并加以表扬,孩子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自己很“细心"的心理暗示。同时让孩子看到细心的好处,从而让其产生克服粗心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给孩子立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如从小培养孩子拿东西时,从哪儿拿放哪儿去。孩子写作业时,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检查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慢慢变得细心起来。

    4、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靠平日里的习惯培养。家长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小的时候让他收拾好自己玩的玩具,大一点时帮着洗碗。让他负责扫地或者洗碗,这就是他的责任,干好了要给予鼓励或奖励,干不好家长不能客气,应该要求他重来一遍, 直至干好为止。

    5、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往往也会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果孩子生活在杂乱无章的家庭中,就会养成粗心、马虎、无序的生活习惯。所以,建议家长们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有序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孩子在学习上也会逐渐细心起来。

    6、用文学作品感化孩子。

    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者绘本,都声情并茂地描述了粗心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粗心的危害,孩子以后就会有意识的减少粗心的次数。

    小孩子粗心的原因有哪些?

    1、盲目自信,一味图快。

    有些孩子天生好胜心强,爱比较,喜欢当第一名。这类孩子在课堂上集中表现为:老师给三分钟的时间做题,他能在三分钟内举手3次以上。一直在错、一直在改,甚至改的时候也不过脑子,都是因为他更想追求“我完成了”、“我最快”的快感,准确率就显得不重要了。

    2、爱偷懒,学习习惯不好。

    偷懒,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读题漏条件,解题时跳步,不检查、不认真检查。对于比较聪明的孩子来说,在最初的学习中,跳步没有导致出错,于是孩子和大人都没有对此引起重视,结果就养成了跳步的习惯。而随着知识难度增大,跳步逐渐开始导致出错。可这时,不好的学习习惯却已经养成了,粗心、马虎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3、熟练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粗心是因为对所做的功课不熟悉,因而顾此失彼,出现错误。对习题特别熟或者很生疏都不易粗心。特别熟,熟到不假思索就可写对;特不熟,就会很小心,也不易粗心。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粗心。以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但实际上又掌握不全面,所以才会出错。

    2024-03-20 查看全文
  • 小孩子做事情慢,拖拉是很正常的,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毛病,孩子有自己的学习、探索的节奏,父母可以试着去感受和理解孩子,多给孩子一点时间,让孩子慢慢长大。

    小孩子拖拖拉拉的毛病怎么改?

    1、尊重孩子成长规律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要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允许孩子比你慢一些,但不要因为心急指责孩子。

    因为这时候孩子可能已经拼尽全力,只不过还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因此,家长别太苛求你最爱的孩子,要给他们成长的时间。

    2、限定时间,做不完也要停止

    孩子拖沓磨蹭,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没有承担后果的意识,二是时间感差。而这个办法恰恰针对这两点原因。家长不妨规定做事情的时间,甚至可以给孩子列一个时间表,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同时让孩子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比如迟到、吃不饱、完不成作业等。只要养成习惯,以后孩子的生活就会有规律了。

    3、切忌给孩子贴标签

    如“这孩子就是磨蹭”,5岁以下的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很依赖成人,如果成人频繁地给孩子贴“磨蹭”的标签,孩子就会逐渐地往标签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切忌给孩子贴“磨蹭”、“慢动作”这样负面的标签,反而可以给孩子多贴一些正面的标签。

    4、培养时间观念,学会时间管理

    孩子还小,不知道时间观念,所以就觉得时间很够用,做事也就磨磨蹭蹭的。父母要逐步教会孩子学会看钟表,或者选择孩子喜欢的视觉化的计时器来感知时间长短,培养时间观念。如利用时间线索来提醒孩子的行为:这个沙漏漏完,你就应该洗漱完毕了。

    5、故事引导法

    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首先吸引他的注意力,投其所好,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用讲故事最好,用故事里的人物感动孩子。所以可以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小孩子拖拖拉拉的原因:

    1.当下的诱惑太大

    孩子放学不马上放下书包,去写作业,那么是去干什么了呢?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孩子觉得有意思,沉迷其中,不愿意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呢?是去看电视了,还是出去和小伙伴玩耍了,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清楚对孩子影响最大,或者说当下对孩子诱惑最大的原因。

    2.家长平时的放纵

    几乎每个小时候就有拖延症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放纵的父母。父母过分的心疼和疼爱孩子,觉得晚一点也无济于事,孩子开心就好。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懒惰,时间再长一些就形成了拖延的行为习惯。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是可怕的,对孩子来说有巨大的负面的影响的。

    3.家长的影响

    孩子身上一定是有着父母的影子的。孩子不仅会受到父母的好习惯的影响,养成好习惯,同样也会受到父母的不好的习惯的影响,养成不好的习惯。家长如果本身就有拖延的毛病,比如接送孩子总是迟到,不准时。总是对于孩子需要的帮助慢吞吞的或者是忽略掉,孩子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4.惰性太大

    孩子的惰性太大,自制力又不强,所以孩子很难克服惰性,总是喜欢拖拖拉拉的,动作快不起来。做事不积极,做事消极怠慢,都和孩子自己的惰性有关系。

    2024-02-14 查看全文
  • 小孩子的思维和大人肯定不同。或许在大人眼里,5以内的加减法非常好理解,但在孩子眼里,加减法是完全新鲜的知识,接受起来也会慢很多。家长除了要保持耐心外,也要找到通俗易懂的方法来向孩子解释,这样孩子接受起来才会更容易。

    5以内的加减法怎么教小孩子更易懂

    小朋友的数学启蒙内容很广,其中数字计算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部分。

    首先是基础准备。

    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是熟练点数和数字拆分。

    熟练点数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好的点数习惯。比如给小朋友一堆纽扣,请小朋友数出有多少数量。有些孩子就让这堆纽扣混在一起,直接开始数,结果数到后来,某一个纽扣到底数过没数过自己都搞不清,最后报出来的数字很可能是错的。而比较好的方法,是每数一个,就把数过的这个拨到一边,这样就不会重复计数。

    考虑到小朋友刚开始接触数字,所以数字拆分建议使用实物进行操作,我用的是乐高。比如拆分数字5,包括0+5和5+0。小孩子第一次自己拆分的时候,是很难所有情况都自己拆出来的,这没关系,爸爸妈妈点拨一下,再多练几天就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小朋友要一起发现两个规律:

    第一个,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例如

    a)5可以拆成0和5,5可以拆成5和0(0+5=5+0=5)

    b)5可以拆成1和4,5可以拆成4和1(1+4=4+1=5)

    c)5可以拆成2和3,5可以拆成3和2(2+3=3+2=5)

    第二个,按左边数字012345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加数,则右边加数依次为543210,从大到小。左边每增加1,右边的数字就减少1。

    5以内的拆数比较熟练以后,加减法的学习就会比较快。

    生活中的加减法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孩子来说,直接教1+1=2,2+3=5,可能不是特别好的方法。因为我尝试问过孩子,

    “原来有2块乐高,妈妈又给了你1块,现在有几块乐高?”

    “3块!”回答很干脆。

    “2加1等于几?”

    “……不知道”

    这个经验告诉我,数字和符号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比具体事物更难掌握的概念。所以,要让小孩子掌握加减法的含义,需要从生活中的经验导出。

    我编了一些“应用题”问孩子。下面是几个例子:

    1、星期六,爸爸妈妈和你在家里,下午爷爷奶奶来了,现在家里一共有几个人?

    2、我们对面小区的一幢楼着火了,消防队先派来了2辆消防车,结果火没有扑灭,后来又派了2辆消防车来增援,现在一共有几辆消防车在灭火了?

    3、爸爸买来4杯酸奶,你、爸爸和妈妈一人喝了一杯,还剩下几杯?

    4、中国发射了一枚多级火箭,共有2级燃料箱,现在其中一级燃料燃尽,已被抛弃,问火箭上现在还有几级燃料箱?

    5、一个星期要上5天幼儿园,今天礼拜二,你还要上几天到周末?(这题比较难)所以数学启蒙不能着急,要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记住!数字和符号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是比具体事物更难掌握的概念。所以,要让小孩子掌握加减法的含义,需要从生活中的经验导出。

    家长有时间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练习题:

    1) 1+0= 

    2) 2+2=

    3) 2+0= 

    4) 4+0= 

    5) 2+2=

    6) 1+4= 

    7) 3+2= 

    8) 2+2= 

    9) 3+2= 

    10) 0+4=

    11) 4+1=

    12) 1+0= 

    13) 1+4=

    14) 1+3= 

    15) 1+0=

    16) 1+1= 

    17) 4+1= 

    18) 0+0=

    19) 3+2= 

    20) 3+2= 

    宝宝开始学会加减运算的窍门后,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不管,一定要趁热打铁,好好提问。只要有空就要问孩子问题。而且,问题的加减运算从简单到困难。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加减运算,还可以锻炼思考效率。如果他们能快速准确地说出答案,爸爸妈妈就会记得不吝啬自己的夸奖,更加夸奖自己的娃。例如,好厉害啊。恭喜你。正确。100分。这些话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建立孩子的自信。

    2024-05-30 查看全文
  • 当家长发现孩子胆小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也不要随便给孩子扣上胆小的帽子,要适当引导孩子认知周围的环境,了解周围的环境,让孩子慢慢接触外界,随着对外界的了解而不再害怕。

    三岁小孩子胆子小怎么办?

    1、多带孩子出门,多见人。很多孩子胆子小都是因为怕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要多带孩子出门见见人,鼓励孩子多和其它小朋友接触,鼓励孩子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让孩子慢慢的放下戒备心理。

    2、正确看待孩子胆小问题,不要过度关注这个问题。有得孩子小时候胆子不小年龄越大胆子越小,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的心智也在成长。所以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不要过分关注这个问题,等孩子年龄再大一点胆小的问题也就会有所缓解。

    3、孩子胆小,父亲的陪伴很重要。如果孩子长期由女性长辈来带,会受母亲或其他女性长辈所影响而形成温婉,柔弱的性格。相反父亲的陪伴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父亲在陪孩子玩耍的同时也会把属于男性的勇敢的特性教给孩子。所以父亲的陪伴很重要!

    4、适当的锻炼。可以在合适的场合,适当的锻炼孩子,可以鼓励孩子多和别人打招呼,在人多的地方说话,玩耍,还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学习演讲等。

    5、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很多孩子胆小是因为缺乏安全感。父母常在孩子面前吵架,经常训斥责怪孩子等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要多关爱孩子,不要大声训斥指责孩子,遇到孩子的事情要有耐心。经常拥抱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让她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感。

    6、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害怕的事实。如果我们不接纳她,反而指责孩子说她胆小,不停地告诉她没啥好怕的,孩子会觉得我们不认同她的感受,内心的安全感只会越来越不好,胆小也就越来越小。

    7、站在孩子身边,陪孩子一起面对让她恐惧的东西。孩子害怕,我们不能否定孩子的感受,然后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来打击指责孩子。我们要站在孩子这边,陪着孩子一起面对她害怕的东西。有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会有更多的力量和胆量来面对恐惧。

    8、积极鼓励孩子,不要打击孩子脆弱的内心。孩子害怕必然有她的原因,我们要多鼓励孩子,让她多一些信心,在孩子表现有进步的时候给予肯定,孩子就会越来越勇敢。反之,如果我们在孩子害怕的时候,又去打击孩子,孩子内心就会更加脆弱。

    三岁小孩子胆子小的原因:

    1、从家里或者家的附近及左邻右舍的邻居开始排查, 找原因。

    首先, 看看宝宝日常接触最多的一些人, 包括成人和同龄的宝宝。 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的人, 其中用语言或者血腥的场面吓唬宝宝也是一种伤害, 也会在幼小的宝宝的心理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其次, 要坚持宝宝的身体, 看看有没有什么异样, 有没有受伤等等。 如果发现异样或受伤一定要追查清楚, 不能粗心大意, 因为表面上看似一点小伤, 背后也许隐藏着大问题, 父母一点要重视起来, 宝宝身上的一点小伤尤其是敏感处的伤, 要一查到底, 直到找出真正的原因。

    2、从幼儿园的老师、保育阿姨甚至是一些同龄宝宝开始查找原因。

    首先观察幼儿园老师和保育阿姨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推断自己的宝宝在幼儿园有呢能受到的伤害。发现蛛丝马迹一定要反复问宝宝, 并观察宝宝看这些成人的眼神和面部表情。这样就比较容易发现宝宝在幼儿园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其次, 观察幼儿园同班级中有没有恶霸宝宝, 如果有这样的孩子, 父母就要观察这些恶霸宝宝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和神情, 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在幼儿园中有些恶霸宝宝会无故伤害一些小动物, 用血淋淋的现场吓唬同龄的孩子, 这种现象也有可能也会发生, 所以父母一定要逐个排查, 找出自己宝宝胆小, 怕红色的真正原因。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过分骄纵

    孩子会出现胆小这跟家长过分骄纵有很大关系,尤其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对子女过于溺爱,若是家长过分宠溺往往也会导致孩子出现胆小情况发生。

    4、父母过度保护

    有的时候,父母的不正确教育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胆小怕事,有可能是父母的过度保护。什么样叫做过度保护呢?

    因为世界充满了危险,所以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伤。比如路比较徒,怕小孩摔倒,就要抱着走,或者一哭就抱,一摔倒就安慰,自然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问题,就会胆小怕事。

    5、孩子不了解某件事

    孩子怕事,也可能是他自己本身对那件事或人或物的不了解。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为每个人都会对未知产生一些恐惧,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孩!

    6、曾经遭遇过一些不好的经历,受到惊吓

    如果小孩一直放不开,是有可能小时候就有一些不好的经历,受到严重的惊吓,给小孩留下了阴影,所以孩子不敢去随便接触事物。

    2024-05-2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