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435
-
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到抗挫教育的重要性。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是很有好处的。
2、要善于把握抗挫折教育的时机
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家长教育孩子要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这使家长的“你行”也就变成了他自己的“我行”!
3、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
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4、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表现?
1、不能承受住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只喜欢听到别人表扬自己的话,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就会很生气,甚至哭闹,
2、孩子从来不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3、自己做错了事儿,只会推卸责任,不敢勇于面对,老用哭来作为自己逃避这件事情的保护伞。
4、孩子可能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5、过于依赖家长或其他照顾者,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
6、孩子会非常害怕失败,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沮丧、失落等情绪。
7、当家长或者老师或者同学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时,就会开始哭闹,胡乱发脾气。
孩子经不起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的过度保护
很多孩子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可谓是受尽宠爱,家人事事都依着他,被家长保护得极好。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以自己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说好听的话是单纯,说不好听的那叫做“单蠢”,他们不明白这世界除了美好还有险恶的存在,他们会把这个世界想象得过于美好。当然,他们也受不得任何的委屈和挫折,当他们稍微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颓废。
2、父母的过度夸奖
父母的夸奖可以让孩子充满信心,砥砺前行。可是,过度的夸奖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出现一种上的来,下不去的心理,也会经受不起挫折。一旦他们遇到强劲的对手且被击败时,他们很容易变得郁闷,没有自信然后变得自卑。
2024-05-16 查看全文 -
挫折教育当然是应该的,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地制造挫折,毕竟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经受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现在的孩子,被保护得过多是常态。很多应该让孩子独立承担的部分,都被父母给顶住了。为什么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因为我们的孩子面对的都是被安排的。
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一、让孩子自己面对困难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这时的孩子开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遇到困难也需要自己去征服,因此,这时候家长应该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二、从小事着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借此教育孩子,让孩子从小事情做起。
三、准备一些挫折故事
父母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绘本或者讲一些挫折方面的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得到启发。
四、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
很多家长错误地把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等同起来,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让宝宝吃些苦,其实这样是不正确的,这样只会让孩子挫折感越强,事情越做不好。
五、及时帮助孩子疏导不良情绪
孩子经历挫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给到精神和心灵上的支持,听她诉说,给他加油。事前事鼓励,事后表扬,中间的过程一定正面确认,关注他做的好的方面强化,让孩子有信心,信心是勇往直前的保障。
六、引导孩子正视挫折
让孩子明白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性的,成功和失败、顺境和挫折都是结伴而来。不可能事事都尽如人意,要勇敢面对挫折,不要被它打败。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讲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故事中人物的百折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榜样激励孩子。
七、帮助孩子正确了解自我
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越,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采用合适的方法去实现理想,这样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很多,从而減小挫折发生的几率。
把爱装在他生命的油箱里,让他独行上路。人路途中的雨雪风霜、酷暑寒冬,成为自然的酸甜苦辣的体验,让他通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历去增强自己内在的力量。
挫折教育对孩子的好处有哪些?
1、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
孩子的抗压能力越强,他对幸福感的掌控就会越强。幸福感不单纯是通过物质换来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看待失败,这些都会影响到你的幸福感。
2、孩子能够更加的独立
独立是每个孩子迟早都需要拥有的东西,不能独立的孩子,他将无法很好的面对这个社会,不能独立的生存下来,在工作和生活上他就会一直碰壁,最后只能依靠父母来帮忙。而独立性强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他都不用找父母帮忙,自己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3、激发学习潜能
有些潜能是需要孩子遭受挫折之后,对大脑产生刺激,这样能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而孩子更能对知识充满挑战和掌握知识。
4、挫折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谦虚品质
很多孩子自以为自己很优秀,各个方面都比同龄人出色,有这样心态的孩子很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就像龟兔赛跑一样,太骄傲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很难有所进步。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是什么原因?
一、过度保护:温室里的花儿永远无法体会野外的风霜。如果过于保护孩子,不让孩子经历困难和挫折,导致孩子没有克服困难的机会,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当真正挫折来临时,孩子就会手足无措,心态渐崩,甚至一蹶不振。
二、缺乏自主能力:现在的孩子因为都是家里的宝,所以普遍缺乏自主能力,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不容易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也不容易在失败时重新站起来。
三、自身因素: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过分注重智力开掌握学习技能,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缺乏斗争精神。
四、家庭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都是蜜罐里长大的缺乏“逆境教育”。
2024-05-16 查看全文 -
挫折是人生成长所必需的,是人生漫长道路上的一个个小山 包,只有跨越无数个小山包才能到达最高峰,才能看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培养孩子抗挫能力,使孩子勇敢面对挫折,会让的孩子更加坚强。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如何对孩子挫折教育?
1、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家长可做为参与者,与孩子一同完成,这样可以调动起孩子努力完成,克服困难的积极性,家长灵活机动地在“比赛”中,输给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困难和挫折,只要坚持和努力,就可以面对和战胜。
2、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所有要求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如果要求过高,那么孩子成功的机会就会少,那么,时间长了,就会恶性循环,越要求高,越完不成,越遇挫折。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被磨得所剩无己。
3、当遇到挫折后,家长或老师应该教孩子鼓起勇气去面对挫折,而不是让他们逃避责任,因为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他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挫折。一些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有意无意地替孩子承担本应该由孩子自己面对的挫折,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
4、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生活的技能,同时锻炼孩子的抗挫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5、对于已经在生活和自理能力上出现问题的孩子,父母更要痛下决心,停止包办代理。但父母要给予孩子一些提示、指导,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当孩子有进步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替他补救,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6、教会孩子在挫折面前调整情绪。遇到挫折后,要教会孩子沉着冷静,不要自乱阵脚,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2024-04-27 查看全文 -
我们可以看到,身边许多原本很优秀的孩子,成绩突出,乖巧懂事,却因为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或者生活上的问题,心态崩溃,从此就一蹶不振,甚至还会做出离家出走等偏激的行为。这种孩子就是缺乏挫折教育,不具备应对挫折的心态和能力。
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1、挫折让孩子懂得进步。
科学家的每一次实验,都经过了万千重复和尝试,没有人可以一步登天。在挫折里,孩子会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2、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孩子在经历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会学会与他人协作、沟通和分享。这些能力对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3、挫折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在经历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其实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得多,会对自己产生自信。此外,孩子在挫折教育中也会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协作。
4、挫折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一次的失利在结果上兴许会造成一定不良的后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认识自己的机会。通过挫折,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到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这些不足,变得更好。
5、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家长教育孩子时,可以从孩子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谈起,让孩子自己分辨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并让孩子说出理由。从孩子对挫折的感受说起,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挫折,懂得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是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样的道理。
6、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当然不是好事,它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如会使人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当孩子遭遇挫折时,需要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理,正确对待挫折。如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他在研制电灯时,失败了很多次。当他失败了一千多次时,他却说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正是这种不怕失败,乐观向上的心态,让他取得了成功。所以,挫折教育,学会正确对待挫折重要。
2024-04-26 查看全文 -
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会扮演者不同的角色,相对应来说每个角色都会有自己的责任。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许多教育方式也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个方式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教育挫折",很多家长也从中领悟到不能事事都顺着孩子,否则不利于以后成长。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提高适应变化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的,没有经历过任何困难,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缺少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甚至会由此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因为写不完家庭作业而离家出走,因为接受不了一次考得不太好的成绩而跳楼等,这些事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挫折教育的缺失。
2、体会到更多成就感
挫折教育并不是意味着要让孩子去经历和面对很大的磨难或者突发性的变故,而是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困难,在经过自身的努力,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更多成就感,收获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更加充满自信,遇到困难时会变得更乐观。比如孩子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困难,从不标准的口音到能够流利的进行表达,克服困难取得收获,会让孩子获得更多成就感,变得更加充满自信。
3、更好激发内在潜能
挫折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孩子独立完成事物、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挫折教育可以起到激发孩子内在潜能的作用。比如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家长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这道题应该怎么去做,而是引导孩子独立进行思考,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进行讨论或查阅资料,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发挥孩子解决问题的潜能。
怎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父母有意识在安排孩子完成一件孩子以前做过的容易完成的事情,增加设置一点障碍或困难,鼓励孩子努力想办法完成。当孩子经过努力完成时,家长要根据情景适时肯定,让孩子体验和感受自己努力后成就的感觉。
2、增加一点点难度,让孩子能够完成。如此几次,每次都视情况给孩子增加一点难度,鼓励孩子不畏艰难,勇于面对挑战,当孩子最后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任务时,要让孩子充分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父母再及时肯定孩子的能力、勇气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3、父母认可的眼神,寄予鼓励期待的语言。肯定了孩子的能力和积极努力、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优秀品质,既培养了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又提高了受挫能力。
2024-04-26 查看全文 -
挫折是人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包括诸如消沉、怨恨、冷漠等。在挫折的情绪体验中,有人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变得胆小,脆弱,有人却用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困难达到成功。现在的孩子被父母保护的太好,很少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算遇到了,家长也会挺身挡在孩子的前面,但是要知道挫折教育少不了。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刻意让孩子经历挫折
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并不等于刻意让孩子去经历挫折。父母需要做的,是捕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小挫折”,找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是刻意为之的话,效果往往不会太好。
2、帮助孩子转挫折为成功
如果能够帮助孩子把失败变成成功,那么孩子会明白,挫折是可以战胜的,努力是可以转败为胜的。如何帮助孩子把失败这个烂牌打成好牌呢?举个例子,孩子在短跑比赛中跑了最后一名。这算是一个挫折。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帮他战胜这个挫折,如果他的原因在于平常练习太少,那么陪他练习,鼓励他再参加一次比赛,甩掉最后一名的包袱。
3、提升孩子正向思维的能力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孩子才会受到感染。孩子的生活中,同样也不乏一些非常不太愉快的事情,即使是一些小事情也有可能让孩子感到心情抑郁,比如天气不好,成绩没考好,没穿到喜欢的衣服等等。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不佳的状态时,家长应该给孩子鼓励和支持,微笑和拥抱就是最好的抚慰方式。引导孩子积极思考问题,把不开心的事情变成开心的事情,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才会提升。
4、逆向思维,让孩子看到经挫折的好处
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到沮丧。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看到挫折带来的好处。举一个例子,孩子考试不及格,如果孩子觉得沮丧,失去信心,可以鼓励孩子: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不及格说明我们学得还不够扎实,正好可以补缺补漏,让孩子看到失败带来的好处。
5、挫折教育越早进行越好
挫折教育越早进行越好。从小让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除了父母,没有人会对他千依百顺、有求必应,生活中的事情也并不一定会按照他期望的那样发生。
这样,孩子从小就有了这样的意识,当遭遇挫折时,就不会感到惊慌失措,也不会一点儿压力都承受不起。反而,这些挫折,给了孩子磨炼的机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6、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正确引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的正确引导很重要。比如:当孩子失败时,不要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而是告诉他正确的解决方法,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让孩子很快从失败中找回自信。
2024-01-26 查看全文 -
在现代社会,隔代教育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毕竟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父母迫不得已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投身职场赚钱养家。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在教育上难免会有所缺失。这就导致了隔代教育会出现诸多弊端和问题。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害处
首先,对孩子最大的还出,就是隔代亲太过溺爱孩子。
上了年纪的老人,体能、精力等都大不如前,再加上身边的朋友重心都差不多在孩子身上,自己难免就会觉得寂寞,且这时候正是他们退休的年纪,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回归家庭,甚至会因此更加重视情亲,而子女已经能够独立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那么他们的重点自然而然会放在孙子辈身上,溺爱孩子也就非常正常了。但长期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不利,会让他们养成霸道无比、自私自利、不懂得体谅他人的性格。
其次,隔代教育还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
小孩子还不懂得黑白对错,只一味的喜欢顺着自己、宠溺自己的,而父母想要教育孩子,必然会对他们进行约束,这和爷爷奶奶对自己的态度,在孩子眼里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在这样的对比之下,他们在感情上必然会逐渐向着爷爷奶奶倾斜,甚至会因此对父母出现埋怨心理,觉得他们不爱自己,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另外,隔代教育会使得孩子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变慢甚至变得矛盾。
父母教育孩子生活中的习惯,让孩子和同龄人的表现来说更符合这个年龄的要求,孩子也能更好地同同学交流。如果隔代教育不统一,会使得孩子父母辛苦教导的孩子的生活习惯受到影响,甚至会改变孩子的日常行为。
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受父母的教育要自己学会动手吃饭,吃饭要尽量不挑食,晚上好好刷牙,保护好牙齿,可能因为隔代教育战线的不统一,在老人们的“关爱”下,孩子就会形成吃饭不用自己动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坏习惯。老人对孙辈的溺爱,使得孩子对于这些行为日常变得不再自我约束。等到再回到父母身旁的时候就不能适应突然改变,得重新适应这些行为习惯。
而教育方式的不统一,对于孩子来说需要不断改变,使得最终自己的行为是家长的教育的行为和老一辈人的教育的行为的结合体,而且是矛盾的结合体。势必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习惯。
所以,如果采用隔代教育,一定要统一认识,家长和老人们在同一条战线上,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才有利,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发展。
隔代教育出现育儿矛盾怎么办?
相信很多家长,在爷爷奶奶帮忙带娃的情况,都会因为一些育儿观念的不同,而导致彼此产生家庭矛盾。即便有些父母迫于当下的无奈而选择忍耐,但是时间久了,还是难免会爆发。那么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矛盾产生呢?
首先,家长们作为小辈,一定要学会尊重老人,即便老人带娃有不对的地方,也千万不要当面斥责老人,顶撞老人,而要学会心平气和的和老人沟通,向老人解释清楚,这么做对孩子有什么坏处。这样一来,对于帮忙带孩子的老人来说,就会非常容易接受。此外,家长们在和老人沟通的同时,也要及时的和孩子沟通,切记,父母才应该是育儿的主力军,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和毛病,尽量还是自己去纠正引导孩子。
其次,家长们在平时也要多带老人外出见见世面,让老人接触新东西,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更乐意接受新观点。
最后,家长们在让老人带娃之前,最好是能提前让老人来家里适应,然后及时的沟通调整,做一个育儿约定,这样一来,后面出现矛盾的时候,就会变得有章可循,问题也会更容易解决了。
那么隔代的育儿矛盾该如何化解呢?
隔代教育中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要理解并且尊重。不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为自己的儿女带孩子都是很辛苦的。大家在抱怨老人带孩子产生的问题时,也应该想想他们的辛苦付出。带孩子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体力和时间。带过孩子的父母们知道,带孩子绝非易事。同时大家也明白,你的父母并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如果父母们愿意帮忙,那么大家就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尊重和理解他们,理解年代的不同带来的观念不同,尊重他们的做法,因为他们的本心和你一样,都是为孩子好。
但是,家长也要坚守原则。年轻的父母在理解自己父母的同时,也要坚守住原则,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只要不伤害孩子,大家可以做适当的让步。但假如爷爷奶奶给孩子随意吃偏方治病,或者太过于宠溺孩子,父母就必须坚守原则,以委婉的方式告诉老人,这样做是不可以的。
家长可以换一种方式沟通。既然大家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都是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那就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通过沟通解决的。但大家在和老人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很容易伤老人的心,毕竟老人照顾孩子是很辛苦的。其实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父母的性格来规劝他们,试着让他们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如果你的父母比较适合温和型,那你可以多夸夸她带娃的功劳,然后再委婉的说出你给他的建议,相信这样一来,老人会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如果是爷爷奶奶,最好是爸爸去规劝;如果是姥姥姥爷,妈妈去沟通交流比较好一些。切记不可一味的批评埋怨老人,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关系良好发展。
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信任孩子并懂得放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放风筝一样,如果父母一味的握紧着风筝线,风筝是飞不起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像放风筝一样,懂得放手,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越飞越高。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信任孩子,并懂得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坚强。
那么对于隔代育儿中所存在的矛盾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不论如何,大家都是出于同一个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如果遇到矛盾,希望大家可以换一种方式,商量着解决,这样家庭关系才能越来越和谐,而和谐的家庭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024-05-29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