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欢顶嘴该怎么教育
495
-
家庭教育中,父母最讨厌的无非就是孩子总爱“顶嘴”了,特别是语言恶劣的孩子,每当父母训斥他们的时候,孩子总是有十句话等着回击,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不会有一位家长高兴的。小孩子喜欢顶嘴该怎么教育?
小孩子喜欢顶嘴该怎么教育?
1、减少溺爱举动
如果是因为溺爱造成孩子顶嘴,只能从治根开始。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统一思想,如果孩子明显是不讲道理的顶嘴胡闹,大家都不要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再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2、营造民主气氛
为让孩子有话轻松讲出来,父母不能时刻以权威自居。不妨在家里营造出足够的民主气氛,谁说的有理就听谁的。并鼓励孩子随时讲出自己的感受,化解孩子的委屈,不必担心如此会降低你的威信。其实你越这样做,孩子越会理解和认同你。反之,总是以大压小,会导致孩子日后形成逆反或逃避心理。
3、用心倾听想法
孩子虽小,但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他顶嘴,家长先不要动怒,而是心平气和地把孩子拉到身边,抚摸他的脑袋。然后循循善诱,用温柔的话语引导孩子,倾听他辩解的理由。如果孩子说的有道理,不要端着家长架子不肯让步。如果你强硬地把孩子的话堵回去,而不是疏导,孩子长大些,顶嘴将更严重。
4、用童话故事引导
孩子虽然顶嘴了,但也许并不明白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和后果。家长可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里的人物来引导他。如孩子最喜欢的童话人物是小王子,可以编一个小王子顶嘴的故事来教育他。如果孩子最崇拜奥特曼,可拿奥特曼做主角,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5、给孩子缓冲时间
孩子在玩或看电视时,大人如果命令他停止,马上去弹钢琴或睡觉,孩子一下子不能从原来的活动中脱离出来,就会顶嘴。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比如告诉他:“妈妈现在去刷牙,等刷完牙你就要关掉电视了啊!”或者告诉他,分针指到哪个数字就要去弹琴了。当然你得说到做到,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再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
6、做个好榜样
如果你自己时常跟爱人顶嘴,跟老人冲突,那管教孩子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多以身作则,平日处事平和,不急不躁,遇到长辈言行尊重,孩子自然会听从你的教导,不再顶嘴了。
2024-01-24 查看全文 -
对一个小孩子而言,出现偷钱行为也不足为奇,因为孩子的意识里,并没有你的我的之分,并不觉得拿别人东西是偷窃,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这种行为后,更要懂得学会引导教育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帮孩子改正不良习惯。
小孩子喜欢偷钱应该怎么教育他?
1、保持冷静
家长要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2、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便认定了孩子品行不正,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这样做反而会将孩子推进了深渊。
3、拒绝单纯的痛打和道德批判,不要轻易贴标签
孩子处于成长期,做错一些事和决定,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早早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甚至当众责骂,就等于将孩子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供大家参观,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和性格的形成。父母的一顿痛打,往往会消除孩子心中因偷钱而产生的愧疚,认为一顿打已经抵消了他的过错,花起偷来的钱就更加心安理得了。
4、稳定情绪,向孩子传达爱与信任
当家长想要教育孩子的偷窃行为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稳定的情绪,不能表现得怒不可遏或者暴跳如雷,而是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或者严肃,或者温和,有条理地向孩子阐述他的错误。孩子被家长发现偷钱,第一时间都是愧疚和害怕的,而家长正应该利用这种内疚,让孩子有自己去察觉错误的机会。
小孩子喜欢偷钱的原因:
1、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过多
在生活中父母总是对孩子事无巨细,样样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同样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按照他们的思想和意愿来走。可是孩子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父母对孩子管控过多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出现”偷“这个行为来摆脱父母对的控制,想要有独立的支配权。
2、物质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需求
当逛街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好玩的玩具或者新鲜的游戏就会想着让父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或者说孩子对于物质需求这方面有着极大的匮乏,这种匮乏日积月累之下便会爆发出来,孩子们也就会出现”偷钱“这个行为。
3、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乏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父母们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将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在更小的孩子以及其他人身上,这个时候孩子出现”偷钱“的行为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关注到自己,或者”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2024-04-08 查看全文 -
很多小孩子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叛逆期,他们不喜欢父母反对自己,会和父母顶嘴,如果父母继续说教或者管束他们,就会让他们更加冲动,一旦陷入到失去理智的状态,孩子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伤人的言语或行为。
小孩子爱顶嘴怎么教育?
1、多和孩子交流。
受传统因素影响,很多父母是非常专制的,他们包办孩子的一切,什么都喜欢管,而孩子逐渐长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旦认为父母干涉太多,就会出现顶嘴的行为。所以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过于专制。
2、要尊重孩子。
虽然大人比小孩的经验丰富,懂的知识也更多,但家长却不能垄断孩子一切,以大压小,要孩子全听大人的,而不给孩子任何的发言权,这样也只会造成孩子日后逆反或逃避的心理。所以作为家长需要适当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可以达成一个共识,也好让孩子学会积极思考以及分辨是否。
3、不要对孩子溺爱。
有些孩子之所以有顶嘴的行为,完全是父母惯出来的,他们缺乏父母的管制,不懂礼貌,非常有个性,面对这类型的孩子,父母要严加管制,告诉孩子基本的礼貌及行为约束。
小孩子爱顶嘴的原因:
1、潜在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爱顶嘴”,其实也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通常父母叫他们往东,他们却偏偏要往西,父母试图和孩子讲道理,结果孩子却只会撒泼打滚,令父母束手无策。
2、间接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当孩子被父母禁止做某件事情时,孩子通常都会用“顶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还小,对于很多事物都没有自己具体的看法,所以往往忽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需求。
3、家长总是拿孩子跟别人比,有的父母喜欢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与自家孩子的缺点对比,经常用这种不对等比较训斥孩子,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孩子爱顶嘴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小孩子爱顶嘴的好处:
顶嘴的孩子更勇敢。
喜欢顶嘴的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他们的人格会更加独立,但是有些孩子并不敢顶嘴,而是永远做父母口中的乖宝宝,相比较而言总是顶嘴的孩子会更加勇敢,他们敢说敢做敢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容易成功。
孩子更加聪慧、独立。
孩子顶嘴从一方面表示了这个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也会很强,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依靠自己去解决。
更有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顶嘴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他们拥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孩子在和家长的争辩过程中,他们会快速的在脑海里组织语言,需要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观点清楚地讲出来,所以他们的表达能力通常强于别的孩子。
小孩子爱顶嘴的坏处:
增加父母的负担。
当孩子顶撞父母时,父母可能会感到更加生气和疲惫,因为他们需要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同时还要试图解决问题。
影响孩子的成长。
顶撞父母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孩子变得内向、自卑、缺乏信任和安全感。
破坏亲子关系。
当孩子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例如顶撞父母,这会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疏远和孤独。
2024-05-13 查看全文 -
父母如果还沉浸在被孩子顶嘴的愤怒中,不妨先冷静下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要顶嘴,孩子顶嘴真的不好吗?虽然我们是大人,但也不可能永远做孩子的主,如果盲目要求孩子听话,以后父母离开后,孩子又能够去听谁的话?
小孩子顶嘴要怎么教育?
1、父母稳定情绪。
孩子有自己的是非判断,虽然不够完善,但如果爸爸妈妈不顾孩子的“颜面”与“自尊”,并将这种不分场合的大讲特讲当作对孩子的激励,孩子自然无法接受并拒绝。父母需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保证自己的语调平和,有问题需要好好说,而不是狠狠的各种批评。父母情绪缓和,孩子才能够放松,才会慢慢的吐露心声。
2、多与孩子沟通。
语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桥梁,当家长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时,孩子出现顶嘴不愿意去做的情况,这时家长就要学会主动与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3、换位思考。
如果父母在孩子情绪爆发之前,很好地引导安慰一下他们,让孩子们赶紧父母与他们是一条战线,孩子自然会很安稳,也会很平静的叙述事情的经过,而不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顶嘴现象。
小孩子顶嘴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想法。
家长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根本不在乎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总是以自己的立场出发,觉得自己是在对孩子好,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而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在乎什么,家长也没有过多的在意和关心,孩子自然也很抗拒跟父母交流说心里话了。
2、顶嘴,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在觉醒。
很多时候,父母要明白,孩子出现顶嘴行为,并不是“不听话”、“没教养”、“故意和父母作对”,这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
3、家长的教育方式太落伍。
家长原有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合于日益触碰新生事物的孩子。孩子年纪提高,会持续触碰到大量的新事物,假如家长不开拓创新,教学理念当然会被孩子回绝整盘接受,顶嘴也当然难以避免了。
小孩子顶嘴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小孩子顶嘴的好处:
1、顶嘴的孩子更具有批判性思维。
喜欢跟家长顶嘴的孩子,在看待问题时具有批判性思维,他们总是能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当父母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2、顶嘴的孩子更注重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到了频繁顶嘴的时候,就意味着孩子的心理发展到了独立的阶段,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成熟。在这个期间,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对一些事情做主。
小孩子顶嘴的坏处:
1、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学习不尊重父母的行为,容易形成习惯,长期下来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品德造成影响。
2、影响父母的教育权威:孩子顶撞父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教育权威,会导致孩子过度放纵和不尊重父母的现象。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当孩子偷东西时,家长在情感上就会崩溃,开始否定平时的育儿方法和教育理念,甚至过度自责,怀疑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无法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更真实更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进而更加疏远了与孩子的距离,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父母要学会情感后退,理性先行才是挽回孩子的重要关键。
小孩子喜欢偷东西怎么教育?
1、和孩子谈谈
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偷窃,动机是什么,询问过程中不要责骂、为难、恐吓或嘲笑你的孩子,这样只会让沟通提前结束什么都得不到。无论偷东西的原因是什么,父母都需要找到这种行为的根源,并解决其他潜在的问题,让问题浮出水面才能彻底解决。
2、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偷窃的行为,理智的心态瞬间就会崩塌,张嘴就骂,抬手就打,抬脚就踢,这种打骂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打骂的方式开展更多的偷窃行为来发泄情绪,报复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会有不利的影响。
3、不能给孩子贴上“小偷”标签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拿”别人东西的经历,对于孩子的偷东西行为,切忌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因为孩子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行为有多么错误。大人给孩子贴上不道德的标签,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可能会导致孩子“破罐子破摔”。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孩子自尊的基础上。
4、明确告诉孩子偷东西是错误的
父母们要向孩子们说明偷东西是错误的,是一种不良行为。对于年龄较小还没有建立物权概念的孩子来说,父母有必要多提醒他们,从他人那里抢走东西是错误的,这会让其他人很伤心。父母可以指派孩子作为自己物品的负责人,从而帮助他们了解物权的概念。
5、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从孩子偷东西的行为不难看出,孩子需要财物,但他们不明白如何正确获得钱,也不明白如何使用和支配钱。家长不妨利用这一机会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也许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财物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6、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偷”并不是十恶不赦的行为,家长们不要反应过激。很多父母常常会大声的斥责孩子,甚至在人前反复提起这件事,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父母可以好言相劝,帮助孩子改正,必要的时候主动给孩子台阶,让孩子自己反思,孩子得到了宽容和理解,才会真正愿意改正。
7、加强孩子的管理
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都跟家长的管理不当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让孩子学会独立,告诉孩子要自力更生,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要拿,同时要也要告诫孩子不要和有坏习惯的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好孩子。
2024-04-23 查看全文 -
虽说使用手机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但长时间沉迷手机中无疑会伤害视力,造成近视。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行为表达,家长们过分忽视或者过分制止都不是恰当的干预方式。家长保持耐心的态度循序渐进对孩子进行帮助。
小孩子喜欢玩手机怎么教育?
1、从实际出发制定目标
家长在帮助孩子设立目标时,要遵循合理化以及具体化这两个原则。比如说孩子的成绩只能在及格线附近徘徊,显然让孩子在两个月里就达到满分,这是有些不切实际的,如果把目标换成75或者80,就显得合理多了。
2、别把手机当做奖励孩子的筹码
很多父母在孩子捣蛋调皮或者叛逆时,喜欢用手机作为筹码。当孩子不吃饭、不听话时,以让孩子玩手机为交换条件让孩子听话。如果孩子每次叛逆都能得到这样的‘奖励’,那么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对手机形成依赖。
3、多的关心和陪伴
有些父母因为工作太忙等原因,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和交流。还有些父母一日三场牌,为了能够安静的打牌,就递个手机给孩子玩。等到孩子离不开手机了再痛斥孩子玩物丧志,不听话。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是因为在现实世界缺乏安全感和满足感,转而到虚拟世界寻找安慰和刺激。家长要多鼓励少批评,心平气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具体的心理想法,有节制地、慢慢地引导,不要操之过急。
4、规定时间
手机具有一定的辐射,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小孩子比较贪玩虽然是比较正常的事情,很多游戏设计非常有趣所以比较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小孩长期的沉迷手机,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不利。
小孩子喜欢玩手机的原因:
1、孩子价值感缺失
很多孩子经常被父母以及身边人批判,孩子完全找不到自身的价值,他们反倒习惯扎在虚拟网络里,在游戏中可以找到自己难得的快乐。
2、好奇心重,有强烈探索欲的年龄阶段
手机带来的网络世界则恰恰具有新奇多样的特点,千变万化的不同内容,各式各样的表现形态,这些种种都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拥有自控力较差,自我管理意识比较薄弱的特点。
3、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孩子把游戏当成了伙伴,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缺少陪伴,父母应该尽量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陪他们一起完成作业、玩会儿游戏、谈谈人生理想,你的简单陪伴对孩子就是最大的鼓励。
2024-04-19 查看全文 -
自私,从人的本性来讲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让每一个人都能大公无私这只存在理想状态下,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在自由意志的流行,更会让人变得更加自私。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中,不能忽略对孩子的自私的教育,也不能以大家都自私所以我的孩子也要这样为教育依据,更不能一味的教孩子去分享。
小孩子太自私该怎么教育?
1、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平常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小孩子太自私怎么教育
我家孩子8岁,男孩。孩子特别自私、饭前帮助父母端菜、饭后收拾碗筷等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学会关心、心疼自己的父母,还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从而改掉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
2、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容易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则,家长平时会分享、会关心别人,自然孩子也就有模有样的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分享、为他人考虑,自私的心理自然也就消除了。家长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3、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孩子之所以自私,是因为他一直在享受着他人的付出,看着别人对他付出他会觉得很快乐,但是孩子却没有感受到分享的乐趣。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比如帮助孩子多结交朋友,一起分享玩具或者零食,让孩子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后,也会改掉自私的性格。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以吃饭为例,不妨对孩子多一些灵魂拷问。全家一起坐上餐桌之前,孩子总是忍不住想要先吃。那就问他:你上学回来饿了,爸妈在外面上班还没到家,他们会不会饿呢?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有同理心,他就不会那么自私了。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吃亏,将来走上社会,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吃亏是福。
5、让孩子懂得“社会交换”
要让孩子不自私,其实就是要让孩子把自己的欲望与周围的环境平衡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孩子教育时,家长切莫把孩子置于只享受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这样就会让孩子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同时还要让孩子懂得欲望地满足和履行相关的义务是对应的,让孩子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替别人着想,孩子慢慢就不自私了。
小孩子太自私的原因:
1、家长太娇惯孩子
现如今很多孩子之所以变得自私,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娇惯出来的。毕竟很多父母都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所以说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满足孩子各种无理的要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的存在,所以导致孩子根本就不愿意把自己的好处分享出来。
2、孩子天生占有欲强
还有一些孩子天生的占有欲就比较强,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好处拿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不论什么时候这些孩子都围绕着自己转,从来都不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眼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才会那么的保守,愿意把所有的好处都掐在自己的手里。
3、家长总是强迫孩子分享
有一部分孩子不愿意和他人分享,就是因为家长总是强迫他们分享。本身孩子就把一些东西当做自己的心头骨肉,可是父母还是强迫着自己的孩子去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给他人分享。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孩子变得越来越讨厌分享,更加自私。
2024-04-16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