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做事情拖拉磨蹭怎么办

做事情拖拉磨蹭怎么办

685

  • 孩子6岁了做事墨迹,我们平时也要有耐心,也要给孩子机会,也要做好引导,甚至要“净化”他生活的环境,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变成一个优秀的孩子。

    6岁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办?

    1、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可以适当的催促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界的生活节奏。但是生活当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磨蹭,主要都是因为家长在用自己的生活节奏来要求孩子的速度,这其实是反映出家长自身的焦虑。并且,家长过多的催促孩子时,还会让孩子的自我能动性被削弱,让孩子更加不想要“加速”。所以,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磨蹭时,不妨尊重一下孩子的规律节奏,让孩子能够保持自己的速度,慢慢进行完成任务。

    2、带孩子体验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时,孩子就会自主的改掉磨蹭的习惯,开始提升自己的速度,来减少磨蹭出现的损失。一定程度上,磨蹭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每个孩子也拥有自己独立的做事节奏,家长可以适当的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慢慢的引导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提升孩子的做事效率,让孩子变得不再磨蹭。

    3、在家做任何事都要给他规定好时间,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时间表,按照时间表的规定来完成任务,一定要坚持,自律很重要,如果孩子不听,我们家长可以选择游戏比赛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件事情可以得到小奖励等。

    6岁孩子做事情磨蹭的原因:

    1、有一些孩子就喜欢做事拖拖拉拉的,主要就是家庭的教育不好以及缺乏良好的教育。在平常,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过分溺爱,凡事都依着孩子,所以孩子就会开始出现做事磨蹭的迹象。

    2、孩子磨蹭的主要原因是他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所以习惯性的采用消极态度去面对,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磨蹭的习惯。

    3、孩子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就会出现磨蹭的情况。例如孩子在做作业时喜欢东瞧西看,没做一会儿作业就开始想要进行吃东西、喝水,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做事效率,导致孩子出现磨蹭。

    4、孩子的专注力本来就不如成人,如果在孩子做前一件事时就催促他赶紧做下一件事,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会被分散,甚至在紧张之下不知道做什么,把手上的事情做得一团乱。

    2024-02-19 查看全文
  • 孩子写作业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现象非常普遍,但的确容易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很是让家长头疼。只有找到孩子磨蹭拖延的“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更有效的结果。

    孩子做事情拖拉怎么办?

    1、让孩子对事情有期待和成就感

    很多父母会试图把孩子的时间全部都安排得满满的,一科完成再来一科,做完校内的再做校外的,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人往往是这样,压力越大越不愿意做事,一张一弛,适当留白才会提高效率。可以和孩子制定好每天的计划,告诉孩子只要自己把握好时间,完成这些既定任务,就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时间,孩子因为有了期待,会主动认真迅速地完成既定任务。在他获得了自由时间后,也会非常有成就感。

    2、不能责备打骂孩子

    孩子做事磨蹭,爸爸妈妈对孩子发脾气是没有用的。比如当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爸爸妈妈马上就冲着孩子生气,孩子这时候就会感到委屈,不知道做什么,做事的速度反而更加慢了。并且,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心里面其实是非常难过的,孩子有时候会不理会爸爸妈妈,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3、帮孩子学会珍惜时间

    孩子做事磨蹭其实是因为孩子现在还没有时间观念。因此,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平时多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事例,并且经常督促孩子。平时也可以跟孩子说说磨蹭的害处,告诉孩子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孩子做事情拖拉的原因:

    1、孩子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经常做事磨叽的孩子通常都是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的。这和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家庭当中的实践观念教育。孩子的学校当中学习,基本上全天候的每一个时间段都被安排好了。什么时间该上什么课,过多长时间休息一次,这都是既定的。所以孩子在这样的情况当中免不了感觉被束缚,所以回到家中他觉得非常自由,很想自己管理时间。

    2、父母的管教方式过严

    父母的管教方式太过强势或者精细,也会导致孩子做事磨蹭。比如,把孩子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小时,把该做的事情都非常精细地规划好,让孩子严格执行。孩子面对父母的威严,一般不敢当面反抗,只能用拖拉磨蹭的隐性方式消极对抗。一旦产生了对抗情绪,即使可以马上完成的事情,孩子也会故意拖拉磨蹭不去完成。 

    3、缺乏信心

    有些孩子拖拉磨蹭不是因为懒,而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要做的事情缺乏信心。心理上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于是缺乏行动的动力,害怕没做好就要承受自己或父母的责怪和失望。如果生活中父母喜欢打击否定孩子,一犯点错就批评个不停,比如检查孩子作业发现错误时,就朝孩子发脾气,那么这类孩子就很可能变得磨蹭,平时比较消极、被动。

    2024-02-16 查看全文
  • 吃饭左顾右盼、穿衣服慢吞吞、做作业小动作不断……孩子做事磨蹭的习惯,让很多家长抓狂。为了改变孩子拖拉的毛病,很多家长也是用尽了各种办法,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孩子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丝毫没有改变,那么,怎么解决小孩拖拉的问题呢?

    小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怎么办?

    1.可以让孩子通过具体事物理解时间

    如果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用一些比较具体的东西来帮助孩子感受时间,比如在家里放一个大一点的时钟,然后教孩子认识时间,每过一小段时间,就让孩子帮忙看看几点了,慢慢让孩子形成时间的概念。

    其实还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关于时间的手工,比如用纸壳做个时钟等。通过这些具体形式上的简单接触,即使孩子不知道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也可以对钟表和时间的概念十分熟悉了,也会知道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2.合理安排时间

    孩子对于时间的安排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比如原本应该两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们想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而有的时候需要一个小时做完的事情他们又想要用两个小时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有些时间变得特别紧张,没有办法完成任务,打断所有计划。也会有一些时候导致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充裕而浪费了一些时间,所以时间合理安排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格外重要的。

    3.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时间管理,做好时间规划

    家长要想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时间规划,其实让孩子自主管理时间并不难,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时间的掌控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排,这样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如果孩子放学之后总是先玩再写作业,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对写作业、看动画片等进行一个时间规划,每个活动要进行多久,让孩子自己像学校的课程表一样写出一个时间表,内容和时间都由还是自己来定,给孩子自主权来安排自己的事情。

    小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的不良影响:

    1.怀疑自己

    如果一个人在很长时间之内都不能够按时完成某一项工作时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出现了问题,甚至觉得自己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这种情况对于成年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出现在孩子身上影响就会更加明显了。很容易导致孩子变得不自信,并且会怀疑自己。

    2.精神萎靡

    如果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那么这种情况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会导致他们习惯于这种环境,最终产生的影响就是会导致他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没有精神,看上去整个人都是比较萎靡的。如果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做事,甚至会影响到和其他人交流。

    3.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有不少孩子在平常生活中也会为自己设定目标,但是由于做事拖拉的原因导致他们的目标最终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比较大,第一方面就是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目的,第二方面就是会导致他们形成这种习惯,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如此。

    2024-02-16 查看全文
  •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都是自我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往往会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时间意识淡薄,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喜欢拖拖拉拉。

    孩子性格慢做事情拖拉怎么办?

    1、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家长们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给孩子买最想要的玩具,带孩子外出游玩等等。

    2、改变认知

    家长要明晰,孩子拖拉、磨蹭,往往源于缺乏自信、自律。因此,改变孩子的认知是关键,尤其是父母要停止催促、唠叨,学会鼓励,事无巨细的催促,会让孩子的大脑应接不暇。

    3、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引导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时间。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就要想各种办法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4、制定目标

    和孩子一起制定劳逸结合的计划和安排,特别是制定一个明确的可量化的目标,让孩子感受到只要稍加能力,就能达成。这里,家长也有目标,那就是“不再唠叨,学会鼓励”!

    5、自己的选择后果自己承担

    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

    6、感受成功

    要放大孩子的成功体验,可以让孩子写一写完成作业的成功经验,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家长不要焦急,而是学会鼓励,最终帮助孩子一起完成。

    孩子性格慢做事情拖拉的原因:

    一、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

    二、天生的慢性子

    有的孩子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

    三、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2024-02-09 查看全文
  • 提起孩子的磨蹭,每位父母都有诉不完的苦。告诉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后果。快一点和慢一点有什么区别,孩子并不知道。告诉孩子如果不能尽快完成,迟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要承担什么结果。只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磨蹭给他带来的烦恼,他才能会重视。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怎么办?

    1、给孩子制定计划

    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从来都是很积极,比如玩游戏,他们在一级一级的完成任务过程中,会体会到成就感。对此父母可以将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制定成一个任务计划,每一项都罗列清楚,每完成一项勾划一项,这样孩子就会在每完成一件事时产生愉悦感,从而积极完成下一项任务

    2、 培养时间观念,将时间具体化

    孩子的时间观念很模糊,孩子并不清楚做一个事需要的时间是什么意思,因此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将时间具体化,细分化。

    比如孩子写作业,父母可以将作业拆分成10-15分钟的小单元,孩子每完成一个小单元,告诉他过去了多长时间,还有几次这样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作业了,这样孩子对作业的完成度就会有个清楚的认知。

    3、不催促不打扰

    在家里给孩子营造宽松舒适的环境,不催促孩子做作业,也不打扰他做作业。让他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专心、安心做作业。

    人都不喜欢被人催着做事情,催促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要相信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给他学习的空间。如果孩子真能坚持,那么一个阶段后可以给予小奖励。鼓励他的努力和进步,让他尝到甜头。久而久之,孩子的好习惯就渐渐养成了。

    孩子做事磨蹭拖拉的原因:

    1、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碰到问题就想求助他人,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2、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3、受周围事物的诱惑,容易走神

    要知道,人的大脑只要运转,就会有着无数的想法飘过。尤其是在醒着的时候,人大部分的思想都是比较飘散的,真正思想集中的时候少之又少,而且都是在人下意识的专注时才会保持注意力集中状态。

    小孩子专注力和自制力比大人都要差,做事走神的状态肯定会更严重。一般来说,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如果让他们保持一种状态,孩子肯定会走神。

    2024-05-08 查看全文
  • 孩子磨蹭拖拉一直都是家长的“心病”,它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久而久之,还会让孩子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越来越懒惰,成绩越来越差。因此当孩子有拖拉磨蹭的表现时,家长要重视起来,及时做好引导。

    小孩做事磨蹭拖拉不讲效率怎么办?

    1、收起怒气,改为鼓励。

    孩子磨蹭起来,脾气好的家长也有爆发的时候,但有没有发现?一旦责骂孩子后,他会更磨蹭,一方面是孩子开始分神做不好,另一方面是孩子的抗拒心理,甚至会出现叛逆。所以,面对孩子磨蹭,一定要收起怒气。当孩子做某一件事做的快时,一定要表扬,多表扬也是为孩子增加动力的一种方式。

    2、给孩子制定计划,多出的时间让孩子自由支配。

    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对时间没有概念,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要花多长时间,所以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计划表,把每日必做的事都列好,比如每天早上上学前要做的事,几点起床,几点出发,这期间刷牙洗脸多长时间,吃饭多长时间,换衣服多长时间,一件一件列出来。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看看一段时间内到底都能做什么,任何事情一旦细化,就会发现时间其实很紧张,让孩子有了紧迫感,做事就不会再磨蹭了。而多出的时间自由支配,对于孩子来说算是一个奖励,为了奖励,孩子也会加速的。

    3、规定时间,到时停止。

    控制孩子玩儿的时间,比如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到时间就不让看,孩子会发现原来半个小时这么短,或者跟孩子玩个小游戏,一分钟内谁写的字多,慢慢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知道时间珍贵。

    4、适当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告知孩子磨蹭可能导致的后果,或引导孩子自己预想可能的结果。如果孩子还是改不了磨蹭的坏毛病,家长不妨放手让他们尝尝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上学迟到被批评、作业拖拉写到深夜等。只有深刻认识到磨蹭的坏处,孩子才能改掉“等会儿再做”“不急慢慢来”的想法。

    5、激发孩子兴趣。

    孩子有的事情做起来比较磨叽,可能和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有关,这就需要父母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学习,学习的知识要尽量和生活相关联,让孩子能够学以致用,让知识服务于生活,能够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加强技能训练。

    孩子有的事情做起来比较磨叽,可能和孩子的动作技能不熟有关。比如小孩子穿衣服,系鞋带或者刷碗等等。那就加强这些技能的培训,反复练习提高做事的效率。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他动作缓慢就大声呵斥,动作熟练是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的。

    7、父母做好榜样。

    我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身上的一些毛病与问题,大多可从父母身上找到相应原型。家庭教育对孩子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做出良好榜样。

    2024-04-02 查看全文
  • 孩子做事磨蹭,家长有很大的原因。大部分孩子一开始的磨蹭都不是故意的,孩子经验本来就少,很多事情家长可以预知,孩子并无法提前预知,也没有接触社会的经历,更感受不到紧张的气息。家长越吵,孩子越紧张,越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情,反而更磨蹭。因此想要解决孩子做事磨蹭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减少催促。

    小孩做事磨蹭拖拉慢怎么办?

    一、让孩子定上闹表计时做事。

    做为家长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作业却没有写多少,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所以,要让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写一篇作文多少时间写完,一篇数学题多少时间算完等等,在初期,可适当地给孩子按要求完成作业一些表扬或奖励,如果孩子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完成后孩子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懂得只有按时完成,才可以做其他事情。

    二、让孩子为他的磨蹭“买单”。

    如果孩子上学之前洗漱、穿衣磨蹭的话,家长们大可不必急着为他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可以让他们自己慢慢磨蹭,然后迟到了以后让他们被老师责备。这样的话他们尝到了磨蹭的苦头,下次自然就不会再磨磨蹭蹭了。

    三、让孩子觉得做事快有好处。

    孩子只有明白做事情快是为了自己好以后,才能够真的加快速度。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做完作业以后还会布置其他的作业,孩子不想做,但又不能反抗家长的命令,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这时,家长不妨为孩子减轻负担,让孩子合理利用做完作业后的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四、消除让孩子分心的因素。

    孩子学习时,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在旁边发出各种声响。孩子吃饭的时候关掉电视机,否则孩子就会边看动画片边吃饭,导致吃饭的速度变慢,家长应该把吃饭的时间和放动画片的时间错开。

    五、和孩子一起游戏比赛。

    平时可以和孩子比赛一起穿衣服,穿鞋子,看谁穿得快。还可以和孩子比写字,看谁两分钟之内能写完一张字帖,当然,还要写得又快又好。慢慢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做事情的速度。对于孩子在比赛中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要提出表扬,一点点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六、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更理解不同的立场。

    在教育孩子的这条道路上,永远没有真正的对错,只有片面的适合于不适合,所以我们要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理解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包容孩子的暂时磨蹭。与孩子共情就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这样也能够引起孩子的换位思考,让孩子知道别人在等待或者事情的另一面。

    小孩做事磨蹭拖拉慢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没有目的性。

    任何人做事情,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和想法,自然而然就会拖沓不愿意做,更何况孩子呢?所以,当家长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好先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去做,不会拖沓磨蹭。

    二、家长把孩子的主观意愿变成被动。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拖沓,一般都会主动催促,就像是一个闹钟那样不停地响,一遍又一遍地催,此时,孩子做这件事情的意愿就由主动变得被动了,他会认为这是家长让我这么做的,我其实并没有这么想。因此,最终的结果就会导致家长的“闹铃”声音越大,孩子就越拖沓,像滚雪球那样一发而不可收拾。

    三、这件事情孩子不感兴趣。

    孩子从来都不愿意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而他们又习惯用拖沓、磨蹭这种无声的反抗来对付家长,所以很多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非常生气。其实,他们此刻内心的声音就是:“我并不喜欢做这件事情。”

    2024-04-02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