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试心理紧张怎么办
514
-
孩子对考试感到紧张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小孩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这时候我们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鼓励孩子,然后可以带孩子在考试前外出散散心,让孩子放松心情去面对考试,这样发挥出来才比较正常。
孩子考试心理紧张怎么办?
1、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小孩考试经常容易紧张,很有可能是由于孩子太在意考试的成绩,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施加的压力比较大,或者是老师经常的告诉孩子考试的重要性。
在被监督的过程当中,就会使孩子对考试这种紧张的氛围所感染,所以想要是孩子考试不那么紧张,一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应该让孩子自由发挥。
2、考前放松,去运动
运动本身就能促使人体产生多巴胺,让人心情变得平静又快乐,当你大汗淋漓后,会有全身心的满足感,所以,考试前,放下书本去运动,去换换脑子,会有力缓解考前焦虑和紧张。
3、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
在孩子要面临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复习场所和休息场所,只有孩子脑袋里面有充分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有信心,也不会有考试紧张这样的问题出现了。
4、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得到休息
不光是临考前,建议平时学习也是要保持孩子充足的睡眠,对于孩子的身心都非常有益,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是保证大脑时时清醒的必要条件。
5、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休息场所
在孩子要面临考试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安静的复习场所和休息场所,只有孩子脑袋里面有充分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有信心,也不会有考试紧张这样的问题出现了。
6、教孩子学会自我放松,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很重要,这是处理很多棘手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自我放松的技巧,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以缓解考试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孩子考试心理紧张的表现:
一、 情绪焦躁波动大
一个正常的孩子跟正常的大人一样,都有竞争心理。当他们面对考试时,就和大人面对重大考验时一样,身体会出现适度的紧张状态。
二、怯场、厌学
有的学生一想到考试就觉得很无力,心想反正都考不好不如不考了,有的学生拿到卷子也是消极答题。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真的不想学习了,也可能是考前焦虑在作怪。
三、经常走神、发呆
一会儿拿这本书看几眼,一会儿又拿那本书瞅几下,孩子自己学习总是静不下心,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分散,经常“走神儿”,干什么总感觉心里像长了草,心浮气躁。
2024-02-09 查看全文 -
每到考试之前,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紧张的心理,有的紧张的晚上睡不着,有的紧张的吃不下饭,有的是本身心理素质就不是很好,遇事容易紧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孩子考试之前心里紧张怎么办?
1、引导孩子正视紧张紧张
帮助孩子要纠正一个观点:考试就是我紧张,别人都那么轻松应对。其实面对重要的考试,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紧张,这是人的正常心态。
既然出现紧张紧张是不可避免和必然的,那么就需要我们接受它、习惯它,将紧张当成是学习的好朋友,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它不仅不会害我,反而会让我从中受益。
甚至你还可以选择和自己的紧张心理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这样紧张,自己所担心的可能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样你就做到了正视并接受这种紧张的情绪,坦然从容地应对,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该做的事情。
2、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漏洞,尽快采取措施查漏补缺,并让学生逐步适应期末考试的题型,各科老师会给学生做一些练习卷,所以,学生在复习备考阶段几乎天天都要面临各种考试。有些平时就特别害怕考试的孩子就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尤其当考砸一次以后,这些孩子的负面情绪会越发严重。所以,家长要正视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仅要对孩子考出的好成绩给予肯定,更要在孩子发挥失常以后给予充分的安慰,帮助其尽快走出阴影,并鼓励孩子合理分析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做就能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也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考试心态。
3、适当运动
相信在一场考试前夕,接二连三的“题海战术”一定会让孩子觉得身心疲惫,提不起精神,而适当的运动则可以缓解疲劳和消除紧张感,理想的运动包括游泳、跑步等。
孩子心理压力过重时,跑上几圈,不仅可以很好的平静情绪,还能通过运动时分泌的一些化学物质,消除孩子考前的紧张情绪,放松神经。当然,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都要把握好,以不感到疲累为最好。
4、充足睡眠
临考前,孩子由于备战考试,很容易出现熬夜学习、过度疲劳的现象。越是睡眠不足,越容易引起焦虑。所以,临考前,就不要再让孩子挑灯夜读了,有条件的话,尽量让孩子午睡一下。因为,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保持头脑清醒,掌握的知识才能“流动”起来。
5、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氛围
此外一个轻松的氛围对于考试之前的孩子来说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当孩子出现考前焦虑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运动来进行缓解,就比如经常带着孩子跑跑步或者是打打球,以及还可以让孩子经常唱唱歌,这些方式都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每天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去和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怀抱和温暖,那么这样有可能从内心深处让孩子彻底的放松,还可以轻松的迎接考试。
孩子考试之前心里紧张的原因:
1、孩子自身
有些孩子在学习中对个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考前会感到紧张,害怕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失误。还有些孩子日常难以完全掌握所学的所有知识点,所以会萌发不自信而导致担忧。
2、家庭原因
重视孩子教育和重视孩子分数其实是两回事。有些家长唯分论,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考砸了非打即骂,孩子会形成巨大的家庭隐形压力。
3、学校原因
成绩不好不等于坏孩子,考核学生同样不能唯分论。学校给孩子设置的各种目标、竞争制度,确实会激发学生的自驱力,但对于部分学生,这也是一种负面精神压力。
2024-04-28 查看全文 -
考试是上学期间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如果孩子考试心理素质不好,会直接影响考试的发挥,小考试还好,如果遇到大型的重要的考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
孩子考试心理素质不好怎么办?
1、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
考试前孩子情绪烦躁,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因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很烦躁了,假如家长还给其压力的话,估计孩子的承受能力会到达一种极限,也会觉得很受不了,估计迟早有天还会崩溃,假如这样的话,那确实很不划算,不但没有让孩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还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的焦躁,会影响孩子的发挥。
2、帮助孩子查漏补缺,打牢基础
不管孩子处于哪个学习阶段,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想取得好成绩,在考试时能够沉着应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除了帮孩子解决特定的知识点或者提醒,更加要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3、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
考试焦虑的自我调节是缓解考试焦虑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具体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等方法来缓解考试带来的压力。
4、正常作息
除了心态、情绪的调整外,规律作息也非常关键,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精力充沛,用最佳状态迎接考试。那种熬夜学习的做法并不可取,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用来刷题,才是得不偿失。倒不如让自己的大脑适当休息和放松,等到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后,学习效率反而会更高。
5、带孩子出去适当放松
考试前孩子容易情绪烦躁,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适当放松。有些学校在考试的的前夕都会给学生们放几天假,让大家回去调节调节,这段时间就是最好的机会,带孩子在最近的地方走一走,散散心,孩子不会那么紧张,心情好了,情绪也会好很多。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孩子考试紧张,家长可以提前给孩子做心理疏导,不要给孩子压力,也可以尝试偶尔和孩子一起学习,逐步让孩子舒缓压力,放松心情,以后遇到考试就正常了。
孩子考试就紧张怎么办?
1、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压力状态
家长在考试季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压力状态,在家庭中营造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少点压力多点鼓励,多和孩子聊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如果发现孩子压力过大或情绪不稳定,或者有重要生活事件发生,或者有激烈的亲子冲突,应及时告知班主任,以便学校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教育。
2、倾听孩子真实心声
孩子紧张,可能是孩子心理压力过大,还有可能是情绪无法发泄。父母要引导孩子吐露心声。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让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可以减少孩子的焦虑。
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引导孩子不要太看重成绩,告诉孩子尽力就好。如果孩子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很容易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
如果孩子总是想考高分,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忽略一些细节,或者情绪太紧张。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孩子很容易变得狂躁,担心自己的成绩,让孩子过于焦虑。
4、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
出现考前紧张的情况,大部分孩子都是缺乏应考的信心。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对考试充满信心,当成平时的练习。考试前调整好考试心态从容淡定地面对考试。争取在考试中能把自己的实际水平正常地发挥出来。
5、为孩子创造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
轻松的氛围对于考试之前的孩子来说,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当孩子出现考前焦虑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其他来进行缓解比如运动、唱歌等方法。让孩子的内心深处彻底放松,轻松地迎接考试。
6、教会孩子放松的方式
放松练习也可以用来减轻考试压力。最简单的方法是深呼吸和自我暗示。当孩子感到紧张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深呼吸多次,或者采用“呼吸标点法”,即眼睛只看一个固定的目标,同时呼吸均匀。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很多孩子在考试前都紧张的不行,有的反复担心自己考不好,有的紧张的晚上睡不着觉。面对孩子的紧张,作为家长,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强孩子的自信,缓解孩子的紧张和焦虑。
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发挥不好怎么办?
1、多沟通
父母可以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把内心的苦恼,担忧的事情说出来。如果孩子的焦虑情绪明显影响学习、生活和考试时,应请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
2、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给孩子一些“只要尽力就好了”的这样的积极的暗示,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身心放松,能轻松面对考试,减少压力和焦虑。
3、拓展视野,分散聚焦
多带孩子玩玩别的,比如踢踢足球、打打篮球等;多参加些户外活动,甚至出去旅游转转。适当分散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试一试。
4、教孩子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以便克服焦虑
比如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美好的事和物。或者暂时转移注意力,从要考试了,一定要考好的想法中跳出来,放松身心,调整心情。
5、制订可行性的目标和学习计划
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考前认真复习,一步一个脚印,一次考试一个小目标,目标达到了,信心就有了,焦虑紧张自然而然就减轻了。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很多孩子考试发挥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考试前太紧张了,可能平时复习得很不错,但是一到考试就大脑空白,连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点都想不起来了,这些基础的题目得分率低,也会影响孩子的考试状态。
孩子考试紧张发挥不好怎么办?
1、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定过高的目标
在临近考试时,家长不要嘴不离口地和孩子谈考试的事,更不要给孩子定过高的成绩目标,以免给孩子施加压力。考前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会受批评,孩子就更有压力,反而影响考试发挥。
2、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
无论孩子处于学习的哪个阶段,总是会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
如果我们家长有能力自己辅导孩子,那么每天就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巩固提升。同时,我们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课外的辅导资料进行知识的巩固。
因为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题目的练习。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题型的转换也变得多种多样,孩子只有多刷题,才能够拓展思维能力,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孩子合理分析考试难度
有的孩子考试紧张是因为担心考试难度太大,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进而影响到考试成绩,所以,家长要在考前帮助孩子合理分析考试难度。其实,大部分考试以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目为主,在试卷上的占分比例达到80%以上,只要把握住这两类题型的分数,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家长要阻止孩子在考前做一些难度过大的题目,这样做只会导致自己丧失迎战考试的自信心。
家长要引导孩子把考前复习的重点放在梳理基础知识点,并在相关的知识点间建立联系,还要运用知识点求解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并认真总结这两类题型的解题方法,这样做才能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并逐步提升应对考试的自信心。此外,家长还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考试中遇到的难题,不能过于揪着难题不放,必须把考试时的主要精力用于确保自己会做题目的准确率,这样做就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4、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引导孩子不要太看重成绩,告诉孩子尽力就好。如果孩子过于关注考试成绩,很容易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如果孩子总是想考高分,这很容易导致孩子忽略一些细节,或者情绪太紧张。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孩子很容易变得狂躁,担心自己的成绩,让孩子过于焦虑。
5、带孩子出去走走,放松心情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父母不妨带孩子出去走走,放松身心,这是帮助孩子缓解压好方法之一。陪孩子做做运动、郊游、短期旅行等,让孩子身心开阔,压力也会因此慢慢缓解。
6、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孩子也在承受着很多的心理压力。父母的支持和关注对孩子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家长可以在考试前,尽量和孩子聊一些家常或者轻松愉快的话题,让他们放松。
2024-04-28 查看全文 -
心态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心态端正,一般就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而心态不端正的同学,在考试时内心就会焦虑、紧张、做题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手心在来不断地出汗。
孩子考试心理素质差怎么办?
1、要使学生学会专心致志
很多考生感觉平时复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其实,就是缺乏专注这一心理品质。所谓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单纯专一、心不外驰,是一种能够将自己身体与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厌倦的能力。
2、要培养考生积极的心态
心态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或处理事物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关于心态的重要性,世界着名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跟你的能力无关,而是跟你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有关。因此,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必须改变自己身心所处的状态。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差,基础不好,每次考试后就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时间一长,导致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
3、还必须培养自制力,要学会抑制自己的欲望
就会懂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从而优化需要,净化思想、强化目标,把注意力引导到积极的学习工作状态之中。
4、帮助考生树立坚定的信心
信心是一种相信“我确定能做到”的积极的心理认定,它能够激发人的潜意识而释放出热情、精力和智慧,产生能力和技巧,获得如何去做的方法,最终使每一个人的欲望所求(精神方面)转化为事业成功(物质方面)的有形价值。
5、克服焦虑情绪
焦虑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由于对考试的结果无法预计而又强烈地期待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从而产生焦虑情绪。那么,如何克服呢?不妨换个角度来思维,即从注重考试结果转移到注重产生结果的过程中来,平时只要注意复习的系统性、有效性,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
6、努力专注于复习备考,增强实力 方能心中不慌
过于脆弱和敏感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人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同时中考的压力又是无形的,对结果的担忧将加剧心理问题的恶化。全力以赴做好备考,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提高成绩,是稳定情绪的关键举措。同时,投身学习也能很好的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
2024-04-27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