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沟通少的原因
541
-
一些父母会发现,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似乎就不再像从前那样,什么事都跟自己讲,慢慢向自己关上了心门。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越来越少,亲子关系也会因此疏远。另外,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也会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的原因:
1、青春期心理反应。
这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反应。初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在心理上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自我表现也日益突出。随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思维的完善。这种自我意识就更强烈,他们强调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再依赖父母,喜欢和同龄人交流。有了困惑,更愿意求助朋友、同学,而不愿和父母交流,解决问题。
2、对孩子指指点点。
有时孩子在与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希望父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感受。可是当孩子说出来之后,不仅没有得到这一切,相反得到的竟然是父母的指指点点。父母会认为孩子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对。此时孩子得不到来自于父母的肯定,自然就不愿意再与父母沟通。
3、给孩子继续制造问题。
比如说你可能反对孩子跟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起,最终导致他们友情的破裂。再比如说你会劝导孩子不要跟家庭条件差的学生来往等等。
4、缺乏共同语言。
学生普遍反映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找孩子谈话多半围绕学习,而谈到学习,大多数家长又一味要求成绩好,分数高。对孩子心中喜欢的事物却不置可否,甚至直接扼杀制止。只有少数的家长能或多或少和孩子谈他们的喜好,更多的家长不会选择这样的话题。
5、经常拿孩子做对比。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那么当父母看到其他的孩子优秀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投去羡慕的眼光,并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厉害”,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6、父母缺少陪伴。
有些父母就是为了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所以就会抛家舍业的出去工作,但是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长了,孩子对父母就会比较陌生,有些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和父母说。
孩子不和父母沟通交流怎么办?
1、不要居高临下说教、训斥孩子。
孩子长大后难免会产生叛逆性格,很多事情或者习惯都会发生改变,会做一些让家长不喜欢的事情。加上思想观念和孩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代沟”,家长容易说教、训斥孩子,让孩子厌烦,因此导致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
2、理解孩子,打开孩子话匣子。
家长要耐心细致地全面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打开孩子的话匣子,并以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孩子,不断地激励孩子表达出真实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大人所理解,享受到交流的乐趣。
3、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敞开心扉。
沟通向来都是双方的事情,家长不能只让孩子一直说,家长也要主动跟孩子说。不管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还是工作当中的事情,家长都可以放心地告诉孩子,哪怕他们听不懂,他们也会努力地去理解。
4、主动和孩子聊她喜欢的话题。
家长要在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喜好,从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逐步让孩子打开话匣子。对于聊天的内容,作为家长不能一知半解,要深入地了解。这样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大神级别的存在,孩子自然愿意跟你聊天,从你这里取经,或是切磋技艺。
2024-05-13 查看全文 -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属于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小心思也越来越多,相对的跟家长的交流就越来越少。孩子不愿意跟家长交流是每个家长都特别头疼的问题,有时孩子宁愿跟老师交流也不愿意找父母聊天。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根源就是因为亲子关系不和谐。
孩子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1、目的性太强
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用说教的方式跟孩子聊天。譬如有一些父母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学习,本来孩子还想分享一下属于自己的心得,可是到最后只能以无语收场。家长这种目的性聊天的方式,只是一种单方面的灌输罢了,所以孩子是不愿意跟父母进行交流的。
2、审问风格太严重
有些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会显得很被动,那就是他们总是想要询问孩子每一天发生的情况,而且每一次都会用相同的模式。之所以孩子不喜欢跟父母交流,就是因为父母的交流方式特别像是审问,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很压迫。
3、与孩子沟通中缺乏平等
与孩子平等沟通是很多家长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当孩子和你表达一些想法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肯定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还小孩,你懂什么?这样的话不仅会挫伤孩子表达交流的意愿。更会孩子感到与你没有共同的话题,这就会导致孩子不愿意与你多说。
4、总喜欢替孩子做决定
有很多家长或多或少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喜欢帮孩子做决定,总以为孩子还小,就很少会注重小孩子的感受。这样一来会让孩子感觉到ta的自主权受到侵害,更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仅不愿意与你沟通,更想挣脱家长的“管制”。
5、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缺乏耐心,他们会因为自己忙而忽视了孩子,或者是觉得孩子的问题很无聊而敷衍地回答。其实孩子内心很缺乏安全感,经常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旦父母的反应让他失望,那孩子和父母分享、交流的热情也会慢慢被浇灭。
6、不理解和不尊重孩子
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训。对于孩子尤其如此。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碰撞。所以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抱着理解、理解、再理解的态度,不断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不断地提高与孩子沟通的层次与水平。
7、家长忽略了情感交流
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很多家长都会给予孩子大量的物质上的满足,从不跟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觉得家长就只会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根本不懂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就会不愿意跟家长进行沟通。
2024-04-19 查看全文 -
家长要想让孩子和你交流,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燥,仔细聆听孩子的看法,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放弃命令式的语言,放弃高高在上的身架,沟通就会顺畅进行。
孩子不跟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一、对孩子太过“关注”
大多数家长都会为孩子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很不信任,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抗,这个时候,家长就开始强硬地压制他,而不会去关心孩子的意愿,这样,孩子在你这里得不到信任,他就再也不会再跟你说心里话了。
二、教育方法的不适用
现在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已有的教育方法,一些家长一看到哪种方法教育出来的小孩很好很优秀了,他们就会不管不顾地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却不管这到底适不适合孩子。这样很容易就会让孩子觉得在你的教育下很不舒服,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跟你沟通。多跟孩子沟通,看到自己小孩的长处,找到真正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强求孩子认同自己
很大一部分家长总以为自己是在跟孩子平等地交流,却不知道实际上自己正在强硬地要求孩子认同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孩子的想法总不被认可,他就也不愿意跟你提出他的想法了。
四、沟通方式不恰当
一般家庭里,妈妈总会唠叨,爸爸总会训斥孩子。殊不知,这些都是孩子很反感的东西。家长们需要放下家长长辈的架子,真实平等地跟孩子沟通交流,理解他支持他,才能让孩子愿意跟你敞开心门。
五、家长不理解自己,难以沟通
很多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是因为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难于沟通,他们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关注的是指孩子考试的成绩,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和经历,不关心自己是不是学习的快乐与否,他们看重的只是分数,只要是分数好就会给奖励,只要是考不好那么就面临着挨揍。孩子慢慢的就会关上心门,有问题不会和家长说,反正说了他们也不关心,说了等于白说,达到青春期之后会更加的严重,和父母无话可说。
六、家长比较强势,孩子沟通多次没有效果
另外一种是家长比较强势,凡是都认为自己的是对的,孩子都是不对的,即使沟通也是认为孩子无理取闹,孩子不听话不乖的体验。刚开始孩子会尝试着沟通,但是没有效果,那么就选择不说了,等待着父母安排就好,反正自己说的也是被驳回!
七、家长在自己生长过程中确实,融入不了孩子的生活,沟通渠道受阻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在外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家里,成为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称呼,是过年的时候回来的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年发生的事情在这几天里面怎么可以说完,并且要好好的表现,让父母觉得自己很乖,所以不好的事情也不会说。他们脱离了孩子的生活,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2024-01-30 查看全文 -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不愿沟通是孩子的问题,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个可能是你们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整体去看待,到底是孩子不愿沟通,还是父母没有给孩子沟通的机会。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的原因:
第一,孩子自主性提高。
小时候孩子比较听话,那是因为孩子还不知道一些东西,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随着孩子年龄逐渐的增加,他所了解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他可能逐渐的发现父母所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而父母所说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第二,孩子的隐私性提高。
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他开始意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隐私,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与父母进行沟通,进行交流。比如说孩子在学期间可能会有一些感情上面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自己在其他方面有一些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他可能不太愿意跟父母进行沟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她为了保持自己的隐私,就可能不太愿意跟父母沟通。
第三,父母的交流方式不合适。
有些父母在对孩子的交流过程当中,过于强调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很尊重孩子的一些想法。在小时候孩子可能能够接受,但是随着孩子们长大,可能对父母的这种权威性越来越不重视,因此这种不合适的行为会导致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第四,亲子关系不好。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和父母既是亲人又像朋友,大家是平等的,是民主的,不是父母控制孩子,孩子没有发言权。如果亲子关系达不到这种境界,孩子觉得反正自己说了也白说,还不如不说,慢慢地就不愿和父母沟通了。
第五,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从小是非常喜欢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的,但是父母不好好听,不好好理解,不和孩子共情,孩子觉得跟家长说啥也没意思,自然不说了。
第六,孩子无论说什么,父母总是喜欢否定。有些父母特别强势,孩子无论做什么说什么,总是喜欢否定,或者说话难听。
第七,孩子觉得跟父母说话,父母不懂,所以懒得说。随着孩子获取的东西越多,和父母的代沟就越深,父母不理解孩子,总是站在自己是父母的高点和孩子对话,孩子觉得跟父母说话很累,还不如不说。
总之,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只要家长正视问题,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最可怕的是,家长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最后导致孩子出了大问题。
2024-01-30 查看全文 -
高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是很容易叛逆的,他们抵触家长的管教,厌烦与家长的沟通,只有及时改变沟通方式。多与他们平等沟通、多倾听他们的想法,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的渡过高中。
孩子上高中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怎么解决?
一、将心比心。
谁没有年轻过,回想年少时,或者也曾有过不被父母所理解的时候。何不把当时的心态放在目前的立场进行思索,或许就很容易理解孩子的心情,自然就很容易沟通了。
二、倾听,而非指责。
当我们发现孩子不愿意和我们沟通时,不要急于指责他们或者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相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感受。有时候,他们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倾听的耳朵,而不是冷嘲热讽的责备。
三、创造轻松的沟通环境。
沟通是相互的,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环境,让孩子愿意和我们交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机会,例如一起做家务、散步或者一起做喜欢的活动。不要强行追问问题,而是以平和的态度,引导他们主动分享。
四、就事论事。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就事论事,孩子如果犯了什么错,只说他这件事情的做错的地方就可以,不要总翻以前的旧账。由一件小事又联想到很多以前孩子做错的事情,然后因为这一件小事就不停的训斥孩子,孩子怎么可能和你沟通呢?
五、家长要多肯定孩子。
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即使他的想法很荒唐,也不要一口就否定他,而是先肯定他想法积极的一面,表扬他,再顺着他的思路,帮他分析,让他明白这样做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只有这样,他会对他的错误有清醒的认识。这种方法就是迂回法,比严厉、直接地指出更易接受。
六、表达爱意。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表达对孩子的心意和关爱。通过亲吻、拥抱、说些温馨的话语等方式,家长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和支持。通过表达爱意,孩子可以逐渐消除与家长之间的隔阂,并更加愿意与家长交流和分享。
七、给予孩子自主权。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例如,在家庭中,家长可以让孩子参与决策制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并更加信任自己的能力。
2024-05-24 查看全文 -
在高三,跟孩子好好沟通是很重要的,只有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家长才能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出引导,从而才能帮助他们顺利的渡过高三。
高三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怎么办?
1、选择适宜时机。
有时候孩子会把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不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选择一个适宜的时机来倡导对话。例如,可以在共同准备晚餐、散步或者开车的过程中与孩子进行轻松的闲聊,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有助于打破沟通壁垒,让孩子更愿意表达内心的想法。
2、倾听是沟通的基础。
在高中,孩子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惑,如学业、人际关系等。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主动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建议,而是要先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3、关注他们的兴趣和成就。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成就是激发他们愿意与我们分享的重要途径。当他们取得进步或者有值得分享的经历时,我们要及时表达赞赏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认可。
4、避免过度干涉和批评。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过度干涉和批评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该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并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导和支持。如果家长过度干涉和批评孩子,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和肯定,从而逐渐失去自信和动力。
5、降低你对孩子的期待值。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之所以会容易情绪失控,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孩子其实很简单,在他眼中,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不需要用什么标准来考核。因此,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能将孩子视为同事,下属,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之后,家长们就容易理解孩子的一些所作所为。
6、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高三是孩子逐渐独立的时期,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在沟通中,不要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商讨问题,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7、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为了有效沟通,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紧张或急躁的情况下进行沟通。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增进亲子感情,为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2024-05-24 查看全文 -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步入青春期,叛逆、不听话、对着干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许多父母都为此感到焦虑,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不仅如此,孩子也慢慢变得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问题无法解决。对此,希望家长们能够及时做出改变,积极的和孩子沟通,毕竟教育孩子是家长永远不变的责任。
高中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怎么办?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2、和孩子密切相处。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设立明确的界限。你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且你会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如果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你需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6、鼓励积极交流。最后,你需要鼓励孩子与你交流。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谈话来引导他们谈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尽量避免指责或批评,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立场。
高中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信任
孩子可能感到缺乏对父母的信任,这可能是由于过去的经历、沟通方式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他们可能不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担心会受到批评、惩罚或不被理解。
2、沟通障碍
有时孩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他们可能缺乏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沮丧或不愿意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
3、年龄和发展阶段
孩子的沟通行为通常与他们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有关。在某些阶段,孩子可能更加自主和独立,他们可能倾向于保留自己的隐私,或者他们可能试图建立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
2024-05-23 查看全文
最新专题
- 小孩子不听话怎么管教 12-16
- 孩子拿不舒服当借口不去上学 12-16
- 孩子成绩越来越差怎么办 12-16
- 孩子沉迷第五人格游戏怎么办 12-16
- 孩子办休学需要什么手续 12-16
- 儿子早恋妈妈怎么开导 12-16
- 偷东西的孩子怎么教育 12-16
- 青春期孩子的六大表现 12-16
- 亲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12-16
- 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12-16
最新问答
- 青岛十九中是重点高中吗 06-01
- 适合14岁男孩的书籍 05-31
- 小孩子几岁的时候最需要妈妈 05-31
- 适合高中生家长看的书 05-31
- 孩子读高中妈妈看什么书好 05-31
- 隔代亲教育的利与弊 05-31
- 适合小学看的地理类书籍 05-31
- 12岁孩子家长的教育书籍 05-31
- 家长溺爱孩子看什么书 05-31
- 奶奶带孩子的后果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