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自私没有感恩的心怎么办

孩子自私没有感恩的心怎么办

704

  • 孩子的性格来自家庭教育,自私不懂感恩的孩子一般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一出生慢慢咿呀学语到上幼儿这几年家庭教育相当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定终身”。父母除了言传身教,还得约束孩子不当行为,比方说孩子小,调皮捣蛋啥的,父母的第一时间起到一个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孩子自私不懂感恩归,根结底父母要担当大部分责任。

    孩子自私没有感恩的心怎么办?

    1、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平时做人做事很大气,这样对孩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家里不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地位,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分享,让孩子明白,分享不代表失去,分享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当别人有好东西也会和你一起分享;

    2、努力关心孩子,经常陪他聊天谈心,多多去了解他爱他,给他温暖。内心有温暖有温度的孩子,不会冷漠自私。他对父母和他人也会释放温度和温暖,让父母感受到他的暖意。

    3、父母要鼓励孩子动手干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明白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多让孩子尊敬长辈,比方吃饭的时候让长辈先坐下来。

    4、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不妨在孩子学习、生活之余,从小带着他们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知道生活需要付出,而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溺爱只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5、父母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她了解到集体的力量,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首先你要去帮助别人。

    6、鼓励孩子分享。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分享,让孩子明白分享不代表着失去,分享在给别人带来快乐。

    7、不给孩子特殊地位。父母在家里不要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地位,要多让孩子动手做家务,让孩子知道付出才有回报。

    8、通过各种节目让孩子学习感恩,别人送了礼物要表示感谢,不论礼物轻重,都要妥妥的保管好。过节要学会问候家人,说几句问候的话。

    9、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要多创造一些感恩的氛围,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时间机会,抓住时机,去启发孩子对别人的蚌湖表示感恩。

    10、孩子懂得父母不是想要孩子的回报,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说自己所承受的一切都是为了他,这只会让孩子更有压力,并非真心回报,只能以同样的形式来感恩。

    2024-02-21 查看全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育孩子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他人的帮助。

    孩子叛逆没有感恩的心怎么办?

    1、从学会感恩父母开始,要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不易,体谅父母的辛苦。有意识的让孩子去体验一下父母的工作,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感受挣钱的不易,父母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是要让孩子懂得感恩。

    2、父母要起到表率,因为孩子比较容易去模仿大人的言行,有意无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父母除了对他人有感恩之心,还要去引导和感染孩子去感恩,生活中适当的去感谢鼓励宝宝。

    3、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特别是不要事事都替孩子打理。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认为这是父母必须给他做的,而是让他明白父母为他做这些是很辛苦的,这样他才会懂得感恩。培养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懂得父母的辛苦,知道报答父母。

    4、让孩子感恩身边所有的人。当孩子觉得学习有进步时,父母要引导孩子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感谢同学、伙伴的 的互相帮助;当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高兴地吃着麦当劳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工儿的辛苦,知道父母赚钱的不容易;教导孩子孝敬老人,告诉孩子,是爷爷奶奶含辛茹苦抚养父母成人,让孩子对爷爷奶奶心存感激。

    5、让孩子学会感恩生活。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生活的人,将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痛苦,因为他总是把得到的都视为应该如此的,总会忽略别人的善意,而铭记别人的一点点过失和冒犯。这样的人痛苦总多于欢乐,怨恨总多于感动。

    孩子叛逆没有感恩之心的原因:

    1、如今各种物质丰富,对于孩子提出的需要,太过容易满足。孩子向家长提出一些需要时,家长或许并没有考虑太多,便轻易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孩子觉得这个来得太过容易,体会不到来之不易的感受,自然就会缺乏感恩的心理。

    2、在一个家庭里,家长会以孩子为中心,但是在外面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这个孩子为中心,所以说家长包办其实是并不好的,他们会让孩子太过于依赖家里,也太过于自私。孩子根本不懂得承担,根本不会去体谅别人,所以他们也都学不会感恩,也就不会感恩。很正常,在孩子看来,他们不会为了一个本就应该别人做的事去感恩。

    3、孩子总是在观察父母的一言一行,而且在不断模仿、学习。父母如果对长辈孝敬,对亲人、朋友有感恩之心,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心存感恩。相反,家长做了坏榜样,孩子就会成为“坏孩子”。

    2024-02-29 查看全文
  •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关系,也更容易获取到他人的帮助。而缺乏感恩之心的人,大多在性格上也比较冷漠自私。但这并不是天生的,缺乏感恩的冷漠性格大多和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

    孩子冷漠自私没有感恩的心怎么办?

    1、让孩子适当的遇到些挫折,更容易明白感恩的意义。

    父母对于孩子的宠爱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孩子保护的太好,孩子对于感恩的理解也许并不深刻。让孩子适当遇到些挫折,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反而更加能够明白感恩的意义,更加愿意对生活充满感激。

    2、征求孩子的意见。

    很多父母以为只要是自己的真心付出就必须让孩子接受。但是,有些时候,孩子是不需要父母的这种付出的。比如,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能够更好,就给孩子报了辅导班。父母这个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却不愿意接受,甚至讨厌这种行为。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付出,也要征求下孩子的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体会到父母是在用心为他考虑。

    3、培养孩子明确感恩的意识。

    比如说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可以适当选取感恩的内容,从感恩故事中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帮助等。也可以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互动中多说谢谢,让孩子有感恩的意识。

    4、让孩子学会珍惜父母的给予。

    当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父母不要让孩子得到的太过于容易,要让孩子吃点“苦头”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这样他才会珍惜父母给他的东西。

    5、家长从自己的行为入手,作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很重要。懂得感恩的父母,潜移默化中自然会影响孩子,时间长了便也就养成感恩的习惯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孩子更加具体的感受到感恩带来的好处。

    孩子冷漠自私没有感恩的心有哪些危害?

    1、不懂分享。

    自私的孩子多是家中的“皇帝”,过着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享受的宠溺日子,习惯性的将所有东西都霸占,不管好的坏的都不让别人触碰,最后宁可扔掉也不会给人。不懂得分享的人很难交朋友。

    2、性格孤僻。

    一方面,极度自私的孩子不愿意主动与其他朋友交流,害怕别的孩子找他帮忙,或者是不乐意把自己的玩具分享。另一方面,自私的孩子考虑问题往往从自身出发,不能宽容理解他人。久而久之,特别自私的孩子很难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容易被排挤,形成交际困难,导致性格上的孤僻。

    3、逃避责任。

    自私的孩子大多没有担当的勇气,遇见问题或者犯了错会下意识的把责任往外推,将错误归咎到别人身上。长久以往,这类孩子不敢真正的面对困难,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2024-04-16 查看全文
  • 感恩是对他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是对他人的帮助付诸回报。感恩是生活中的哲学,是处世中的准则,是做人的大智慧。感恩是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他人、对生活、对社会亏欠的回馈。

    孩子没有感恩之心怎么办?

    1、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特别是儿童来说,说教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孩子很乐于模仿,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应该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育感染孩子。例如,当孩子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笔,或给你端来一杯水,你一句“谢谢你”会让孩子深深感动,并让孩子知道恩情和回报。通过父母不断地言传身教,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

    2、父母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特别是不要事事都替孩子打理。父母为孩子做得太多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认为这是父母必须给他做的,而是让他明白父母为他做这些是很辛苦的,这样他才会懂得感恩。培养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培养他的责任心,让他懂得父母的辛苦,知道报答父母。

    3、多给孩子讲述感恩故事。从小故事里教育孩子懂得感恩。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习如何去感恩。使感恩升华为思想教育,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感恩,应该如何去感恩。通过正面的影响让孩子懂得如何去做,如何感恩。

    4、让孩子学会感恩生活。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生活的人,将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痛苦,因为他总是把得到的都视为应该如此的,总会忽略别人的善意,而铭记别人的一点点过失和冒犯。这样的人痛苦总多于欢乐,怨恨总多于感动。

    5、孩子不会感恩有时是我们作为家长太过溺爱,我们要摒弃那种以孩子为中心的思想,不要事事包办,时时代替。我们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人生的每一步路,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在独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感受到我们家长的不易和艰辛,他们就会体悟到感恩。

    6、有的孩子很少能发现别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所以自然不会感恩。其实生活中从不缺少爱,只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妙招让孩子们发现爱。比如:我们可以在家里布置一面爱心墙每次孩子感受到了亲人,朋友,老师对自己的爱,就把这件事写下来贴到爱心墙上,孩子们通过这面爱心墙就够感受到爱,从而自己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4-03-20 查看全文
  • 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父母养老送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现在有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甚至还会因为一点小事对父母大打出手,实在很令人担忧,一些家长为为此感到忧心又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对一个没有感恩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1、不给孩子特殊地位。

    父母在家里不要以孩子为中心,不给孩子特殊地位,要多让孩子动手做家务,让孩子知道付出才有回报。

    2、多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知道集体的力量,需要别人帮助的前提是先帮助别人。

    3、做好榜样。

    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在生活中,孩子主要模仿的是父母,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如果父母是个自私的人,怎么能够要求孩子大方。

    4、父母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5、父母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

    利用各种节日的机会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6、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当孩子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孩子不懂得感恩的表现有哪些?

    一、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脾气很暴躁。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礼貌,做事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的感受,上面路路的行为就是只顾自己快乐,不管别人的痛苦。这种孩子不懂得尊敬长辈,不管身居何处,只要不高兴就乱发脾气,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父母或家人非哭既闹、胡搅蛮缠。

    二、生活懒散,什么事都依赖大人。

    有些父母从孩子吃饭、穿衣、洗碗等等方面总是担心孩子这里做不好,那里也做不好,索性帮他们都做了,父母的过度包办,把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扼杀在襁褓之中,使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懒虫,一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长大了也是一个生活的低能儿,他们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何谈以后感恩父母。

    三、不会体谅父母的付出,没有同情心。

    不管父母多么的辛苦劳累,孩子都视而不见,不会体恤父母的艰辛,比如面对劳累了一天的父母不懂得为他们倒杯水,捶捶背,不懂得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的甚至不顾家庭实际情况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比如,为了攀比、为了面子穿的要牌子,用的东西也非牌子不可等等,父母背后省吃俭用、含辛茹苦的付出他全然不当回事。

    四、没有酬劳的事不做。

    有些孩子父母不管叫他们干什么,如果没有物质酬劳或达成自己其他的意愿,他就不帮做。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引诱他们帮做事,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做事斤斤计较的坏习惯,能达到自己目的事就做,无利可图的就推托。

    五、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就一定要买给他们,不然就哭闹、发脾气甚至踢打父母,直至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为止。这主要是父母平时对孩子太溺爱,凡事总是百般迁就,孩子在过度的顺从和迁就中养成了自私霸道、永不知足的品性。

    2024-02-26 查看全文
  • 孩子没有争强好胜心,家长如果担心孩子会在进步方面没有收获,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对给孩子说一些、看一些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孩子逐步树立起积极进取的心态。

    孩子没有争强好胜的心怎么办?

    ①鼓励孩子参加竞争性质的比赛

    鼓励孩子参加竞争性质的比赛,无论输赢都要给予鼓励。孩子竞争心不强,家长可以鼓励他参加竞争,比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或者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等,激起孩子的斗志,记住无论结果好不好,家长都可以奖励孩子,孩子以后参与竞争的意识会增强。

    ②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得失心

    人生在世,输输赢赢很正常。家长要告诉孩子,赢固然重要,可以获得荣耀,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是失败也是试错的过程,帮助认识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的成功。

    ③家长要以身作则,生活态度要积极进取

    家长的做事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家长认真地对待工作和生活,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畏惧失败,孩子也会以家长为榜样,更加积极有进取心。

    孩子不争强好胜的原因:

    1、父母过于溺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自己就没有什么上进心或者竞争的动力,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孩子过得开心快乐,没必要强求孩子去努力、去争取什么,和他人争抢太累了。并且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样样允诺,时间长了,孩子没有形成争抢的概念,也失去了争抢的动力。

    2、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当

    在我们的文化中,向来推崇谦虚、忍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诸如此类引导人们谦虚忍让的名言警句不枚胜举。但是一味的谦虚忍让,则会导致孩子过分谦虚,削弱孩子的竞争力。过分的谦虚,也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真实的能力,总觉得技不如人,害怕参与竞争。

    3、担心失败和丢脸

    很多孩子不愿意去竞争的原因就是担心失败和丢脸,害怕自己的能力无法与他人媲美,于是选择畏畏缩缩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但人生是需要不断尝试的,不去做永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行,所以孩子应该放下心中的担心和害怕,勇敢的踏出第一步。

    2024-02-18 查看全文
  • 父母要检讨自己,以后要注重孩子的感恩教育。父母自己要做到感恩,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读帮助过他的人,养育他的人,要多表达感谢。

    孩子没有感恩的心怎么教育?

    1、言传不如身教,父母本身就得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且要让孩子看到你的感恩,这比看什么样的书都管用。

    2、要学会对孩子说不,有些父母太过纵容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从不拒绝,对他们的一些不端行为也听之任之,甚至视而不见。古训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太纵容孩子,往往会把他们培养成“白眼狼”!

    3、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在家里的小事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提出的意见不错,那么可以按照孩子的意见来执行。不要忽视孩子的建议,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尊重,还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责任心。

    4、对孩子不能溺爱,从小就应该让他们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父母的艰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

    5、合理的锻炼孩子。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去咖啡店、炸鸡店做服务员,当然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去的,父母要掌握一定的话术说服孩子去,只有让孩子付出劳动,他才能理解每日的衣食住行,父母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换来。

    6、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有些时候,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感恩教育效果最佳,比如,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过生日,这都是让孩子学习感恩的好机会,以生日为基础,教孩子感恩,这样的日子意义更深刻,孩子也会深深地留在脑海中。

    孩子不懂感恩,到底是谁的错?

    一、父母的过度宠溺。现在的物质生活相对于过去要优越许多,很多家长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再加上有一部分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觉得愧对于孩子,就会用物质方面的给予来对孩子进行补偿,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就会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给予都是理所应当的,当然不会有感恩之心。

    二、孩子比较自私。自私的孩子都是不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和想法的,所以也就不会觉得被人给予自己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想的是:“是你自愿给我的,我只是接受了而已”并没有想要回报或者感谢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当然不会拥有感恩心,还有有些孩子也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会只考虑自己的想法,从来不会去思考别人的付出是否花费了心血。

    三、父母没有做好示范作用。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孩子的问题体现出来的也是家长存在的问题,如果家长平时没有以身作则,没有做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孩子也很难学会感恩,如果家长平时金行感恩别人,或者是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孩子也就会产生感恩之心,对家长行为的效仿,也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没有做到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付出,可是有的孩子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那就暗示了孩子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有时候孩子盲目的接受他人的帮助,而且还不回以感谢,只会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教养不到的问题,缺乏这方面的教育。

    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做到这些,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尊重孩子。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也是会有自己的情绪,自己的自尊心。而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主要是考虑自己的感受,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事实上,孩子的情绪是很敏感的,他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家长那些无心的批评、教训,都会让孩子很难过,甚至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这样更能找到有效的方法,也更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

    2、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在孩子的事情上都是大包大揽,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情都是替孩子做决定。其实,孩子也会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他们会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一些东西,比如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类型等。所以只要是不涉及到原则性、正确的的事情,家长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做决定。包括家里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才会拥有独立的人格,而不是一味接受他人的安排。

    3、支持挫折教育。家长害怕孩子受伤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把孩子保护的太好,毕竟这个社会除了善良也会有残酷的一面。如果孩子是在被捂得严严实实的温室里长大的话,那么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不会有所进步。父母不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而且你无休止的唠叨也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更深刻。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面对挫折,并且勇敢的去克服困难。只有在失败中站起来,孩子才会更加勇敢。

    4、以身作则。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那父母就应该先按那样的标准做到。都知道,孩子是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的,尤其是父母。如果父母平时经常说脏话,却要求孩子不能说脏话,这恐怕真的很难做到。都说“身教大于言传”,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变成那样的人了。

    5、让教育生活化。教育不是刻板的说教,其实生活处处都是学问,都是教育孩子的机会。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教会孩子一些道理,这样也会更加生动、深刻。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孩子总有一天会厌烦的。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

    2024-01-3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