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孩子不愿意读书怎么跟他沟通

孩子不愿意读书怎么跟他沟通

611

  • 常言说,培养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终身事业。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在平安健康的前提下,学业进步、事业有成,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贡献,应该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会有的愿望。但是这一时期的孩子,也正好处在人生自我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他们在经济上尚不能独立,许多事情还需要受制于父母和周围环境。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较重的学习压力,会让那些之前没有打好学习基础、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如果再遇到家庭矛盾、同学争执,会让他们的内心冲突变得更加激烈。

    孩子不愿意读书怎么跟他沟通: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独生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独生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使儿子感触很深:“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作无谓批语和推测;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2024-02-03 查看全文
  • 当孩子们渐渐长大,步入青春期,叛逆、不听话、对着干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许多父母都为此感到焦虑,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不仅如此,孩子也慢慢变得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了,这就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问题无法解决。对此,希望家长们能够及时做出改变,积极的和孩子沟通,毕竟教育孩子是家长永远不变的责任。

    高中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怎么办

    高中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怎么办?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2、和孩子密切相处。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

    3、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4、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他细腻的小心灵会难过半天。父母却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说:“你很难过吧?我要是你也会有这种感受的。”相信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5、设立明确的界限。你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且你会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如果他们没有达到你的期望,你需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6、鼓励积极交流。最后,你需要鼓励孩子与你交流。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谈话来引导他们谈论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尽量避免指责或批评,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立场。

    高中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1、缺乏信任

    孩子可能感到缺乏对父母的信任,这可能是由于过去的经历、沟通方式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他们可能不愿意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因为担心会受到批评、惩罚或不被理解。

    2、沟通障碍

    有时孩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者他们可能缺乏沟通技巧和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他们感到沮丧或不愿意尝试与父母进行沟通。

    3、年龄和发展阶段

    孩子的沟通行为通常与他们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有关。在某些阶段,孩子可能更加自主和独立,他们可能倾向于保留自己的隐私,或者他们可能试图建立自己的身份和独立性。

    2024-05-23 查看全文
  • 孩子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学习,可偏偏家长们每次找孩子聊天,都是围绕着成绩,动辄给孩子硬灌大道理,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不仅没有从沟通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反而会对父母产生隔阂,以后就算有心里话,也不会再找父母。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怎么办?

    1、父母应该保持耐心。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可能会有很多奇怪的问题或想法。如果父母对他们的问题和想法不耐烦或不重视,那么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从而导致沟通障碍的产生。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耐心倾听,尊重孩子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2、学会倾听。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都是自己在说,没有重视孩子的表达,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因此,家长要学会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到达理想的沟通效果。如果家长经常忽视孩子的表达,那就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从而对孩子产生误解,甚至会激发家庭矛盾。

    3、换位思考。

    在孩子的世界中,很多家长觉得简单幼稚的问题,都可能是孩子最为重视的事情。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沟通。

    4、信任与包容是沟通的关键。

    沟通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信任,一旦失去信任关系,就难以修复了。包容是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工具。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处理问题,要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这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一环。

    5、用肯定的语言来表达批评。

    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需要指出他们的错误,但应该避免使用负面语言。例如可以说“你可以试试这样做,可能会更好”,而不是说“你这样做是错的”。

    6、建立沟通的时间和方式。

    无论何时,父母都应该保证与孩子的沟通时间,有助于固定沟通的习惯并有机会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沟通方式也应适应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的原因:

    1、父母的情绪经常失控:当你跟孩子说话,说着说着情绪就比较高了,会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接下来的谈话其实是在发泄家长自己的情绪。如果在亲子谈话的环节中,隐藏这样的情绪炸弹,我想孩子肯定是不愿意继续这段谈话的。

    2、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家长如果眼里只有分数,只有学习成绩,动不动就问什么时候考试?考几分?排名情况如何?孩子会很快进入厌烦的状态,久而久之,他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了。

    3、家长只会批评,只要开口就准没好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家长呢?一开口就是这里不行,那里不对,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反正只会批评。其实生活中没有人喜欢跟这样子的人对话。

    2024-05-13 查看全文
  • 在绝大部分父母眼里,和孩子沟通就是单方面的说教,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命令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成长。这种沟通是行不通的,而且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在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家长一定要做足功课。

    当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怎么办?

    第一、接纳孩子的感受。

    在与孩子沟通,尤其是提意见时,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理解他们,他们才会更愿意听。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妨尝试站着孩子的角度,领悟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感受。这样,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让孩子换位思考。

    对孩子来说,学会换位思考也非常重要。只有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与他人良性互动。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也会减少,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第三、改善沟通方式。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是因为沟通方式存在问题。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沟通方法,是否过于强势或缺乏耐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倾听和尊重。

    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的原因:

    第一、孩子根本没有沟通的机会。

    许多家长认为的沟通顺利,目标只是孩子不反抗、不顶嘴。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有效的亲子之间沟通是双向的。但有些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态度。不听让孩子闭嘴,打断孩子说话。或者根本就不听孩子的话。所以不是孩子不想沟通,而是从来没被家长允许说话。

    第二、父母拿自己的阅历说话。

    父母经常拿自己的阅历说话,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回复父母,而最后父母再把孩子不知道尊重父母的帽子扣给孩子。在小时候孩子依赖父母,会听家长的话。但是到了初高中,孩子们接受着最新鲜的事物和观点,孩子就很难再接受父母老一套的观点了,这种话就会成为亲子沟通中的阻碍。

    第三、经常打击孩子。

    孩子小时候是无条件信任父母的,遇到开心的事总想和父母第一个分享。但是每当孩子兴冲冲的和父母说自己的成功和开心时,父母总是不在意,或者轻蔑、讽刺孩子的成就,就会让孩子再也不相信父母,在长大后,就会越来越少和父母沟通。

    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的影响:

    第一、降低自我概念。

    当孩子面临各种事情和挑战时,负面的沟通甚至没有沟通,会拉低孩子的自我概念水平,甚至让孩子产生一种“我不行”的消极想法,造成事事失败。

    第二、阻碍社交情感能力发展。

    拒绝沟通的孩子,社交情感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亲子沟通冲突是儿童社会情感障碍、行为攻击性和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负面的亲子沟通会阻碍社交情感能力的发展。

    第三、影响学习成绩。

    孩子拒绝沟通,父母好言相劝不成,着急上火,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就可能就会做出打骂呵斥、言行威胁、蛮不讲理这样的事情以逼迫孩子听话。实际上这样做只会让亲子关系裂缝越来越深,孩子对家长愈加厌恶,家庭氛围愈加糟糕,孩子压抑不堪,非常影响心情,影响状态,进而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成绩。

    2024-05-12 查看全文
  •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后,追求独立成熟的心理会让他们刻意远离父母,不再听从父母的管教。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想冷落父母,只是他们“装大人”的心理在作祟。家长只要把握住孩子这一阶段的特征,和孩子做到敞开心扉的沟通其实并不难。

    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怎么办?

    1、不要喋喋不休,出现唠叨现象。

    很多家长喜欢唠叨孩子,一件事说一遍说孩子不听,就开始不停地说,若是孩子出现反抗心理,甚至会出现大声责骂孩子,最后让孩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听话”。

    2、不要翻旧账,让孩子与父母增加距离感。

    当孩子放假在家玩游戏、或者看电视时,总习惯性地拿孩子之前不好的表现行为来反复说教。如“期末成绩不理想,上课不专心,爱玩,你当初是怎么跟我保证的,回房间好好想想,别整天知道玩……”。家长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放假也要看看书,结果孩子反而和您顶嘴,彼此闹得很不愉快。

    3、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长总是喜欢打断孩子说话。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家长不要随便就去打断孩子,这样做容易打击到孩子的交谈欲望。孩子本来有很多想法,但是被家长打断以后,就会变得缄默,也不愿意再跟家长说话了。

    4、给孩子施加压力不是好事。

    家长喜欢说教式教育,如“一定要给爸妈争气,只有学习成绩好,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你只要考高分,爸妈会满足你你要什么买什么……”;“咱们家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不能让爸妈失望……考试一定要考第一……”这样会让孩子背着高分、名利、希望去学习,心理压力自然大。

    5、提前了解孩子的喜好和日常习惯。

    有些家长和孩子说话,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聊的内容,要么就是孩子犯错,或他们觉得需要进步的地方,压根就没有想过孩子爱不爱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你的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仅能够在聊天中找到彼此都喜欢的话题,更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

    6、适当放权。

    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孩子会为父母的进一步信任而高兴,并能从中体悟成长。

    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的原因:

    1、父母跟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问题,长期的指责或者超理性的讲道理深深的伤害了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爸爸妈妈不会肯定或欣赏自己,同时还处处被命令或者道理限制。

    2、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由于长时间父母双方教育与陪伴的缺失,让孩子内心的期待或渴望未能得到满足。孩子没法与父母分享讨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渐渐地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爸爸妈妈并不是真的爱他,虽然看似自由但是孤单、难过的情绪萦绕始终无法消散。

    3、长久以来父母对孩子仅仅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去关注孩子这个人本身。孩子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爸爸妈妈只关心他的学习,从来不会关怀他的感受。

    2024-05-11 查看全文
  •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兴趣也不同,面对读书和写作业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有的孩子比较主动,对于读书和写作业充满兴趣。而有的孩子面对读书和写作业则会产生排斥的情绪。所以家长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才行。

    孩子不愿意读书写字怎么去开导他呢?

    1、给孩子做作业限定时间

    家长给孩子规定一个写作业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当他做作业做到15分钟或者办事30分钟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已经15或30分钟了,要继续加油。如果孩子还是不爱写作业,并且完成的很慢,家长可以给他一点点压力,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才会让他逼着自己去做作业。

    2、适当的奖惩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是小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学习方面对他去实施一些奖励政策,这样的话也能够激励孩子去学习。比如可以答应孩子学完或者是做完作业以后,能够看电视一小时,或者是能够吃点小零食等,这些都是家长能够采取的措施。惩罚并施才能更好的解决小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写作业的问题,让他爱上学习。

    3、家长情绪稳定

    家长的情绪一定要稳下来,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如果稳不下来,可以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呆一会,或者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千万不要带着焦虑紧张的心情和孩子马上谈事,这时候,一谈就甭。

    4、了解孩子发生的原因

    孩子不愿意读书写字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不能靠自己的猜测就下定论,孩子一般都心思单纯,如果家长能把孩子当成朋友去交谈、出谋划策,相信孩子会很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所以家长最好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不敢说,在学校学习受挫了,或者是有暗恋对象了,亦或是分手了等等,可以试探孩子是否愿意转学。

    5、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原则是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

    6、帮助孩子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培养他与同学进行交往的能力,改进心理上对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低能儿童,应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在这方面,应该接受专业的指导。

    孩子不愿意读书写字的原因:

    1、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孩子不学习的,有些家庭不和谐,每天吵架,甚至打架,当孩子看到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会受影响,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这样会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2、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时经常会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对于各种因素的抗干扰能力不强,但是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主次不分。

    3、对孩子的期望太高

    有时孩子由于过早被“学习”的重压压得透不过气,很早就对“学习”二字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到了上学的年纪抗拒上学,早上怎么叫都不愿意起床。

    2024-05-07 查看全文
  • 沟通是解决大多数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其中就包括孩子的厌学问题。一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厌学的认识浮于表面,只要孩子不学习,就觉得孩子是贪玩。但其实,导致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有很多,盲目训斥孩子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怎么沟通?

    第一、了解孩子为什么不去学校。

    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不能靠自己的猜测就下定论,孩子一般都心思单纯,如果家长能把孩子当成朋友去交谈、出谋划策,相信孩子会很愿意分享自己遇到的困难,所以家长最好帮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第二、一定要适当的给孩子降低学习目标。

    不能过分的着急,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差,或者努力很长一段时间后学习成绩没有进步的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因为有的时候需要努力学习一段时间,有了足够的积累,孩子才能获得好成绩,所以千万不能着急。

    第三、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首先让孩子处理一些简单的学习问题,比如找几道简单得孩子肯定能做出来的题目给孩子做,做出来后赞美孩子聪明伶俐,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孩子感觉就好了。接下来,慢慢增加难度。这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爸妈要有耐心。

    孩子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孩子成绩中等,父母希望孩子努力进前十,孩子进了前十,父母希望孩子进前三,父母的期望永远高于孩子的能力,这种高期望,让孩子望而生畏,无法承担,逐渐孩子就会自我怀疑,失去信心,进而厌学甚至弃学。

    第二、孩子基础太差学不懂、跟不上。

    学习是一环套一环,逐步深入的过程,如果孩子小学基础太差,到了初中确实很痛苦,初中进度快、课程多、难度大。当孩子努力之后,发现基础差太差跟不上,听不懂,坐在教室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听不懂,那么就会失去兴趣。

    第三、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敏感、多疑,也许老师、同学无意的一句话,都能刺痛他们的内心,伤害他们的自尊。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融入不到这个集体,或者被同学孤立、嘲笑,或者认为老师针对他,那孩子就会讨厌学校,抵触上学,产生厌学。

    孩子不愿意上学的表现有哪些?

    第一、总是说自己学不会。

    孩子不想上学可能是在学习上遭遇了挫折,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不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孩子同时也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不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第二、情绪不稳定。

    每个人在面对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时都会容易发怒,情绪不稳定,孩子在面对读书上学时会有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的现象,大部分跟厌学有关。

    第三、学习态度差。

    比如有的孩子之前回到家就学习,现在回到家不做作业,开始打游戏,有的孩子则是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经常开小差,还有的孩子写作业拖拉,能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经常拖到四、五个小时才做完,当孩子出现这几种情况,就说明孩子已经有厌学情绪了。

    2024-05-0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