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问答>初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处理

初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处理

713

  •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发达,手机、电话手表、电脑等电子产品都进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们需要通过手机、电脑等产品搜集信息、学习等。同时,孩子们也难以抵制游戏的诱惑,经常拿手机或者电脑玩游戏。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初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处理?

    第一、父母不能从内心盲目地排斥手机。

    孩子之所以爱玩手机,不是孩子离不开手机,而是手机对孩子有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们就能客观、冷静地对待手机了。

    当孩子知道父母的起心动念是愿意让他玩手机时,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就会有所节制;反之,当孩子知道父母的起心动念是不愿意让他玩手机时,孩子玩手机的行为就会变本加厉。

    第二、和孩子共同管理好手机、建立玩手机的规则。

    提前给孩子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和规则,这样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我们可以提醒;如果没有提前给孩子制定玩手机的时间和规则,孩子违犯规则时,我们就会盲目地指责孩子,甚至会把手机藏起来,或者一怒之下把手机摔掉。

    第三、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现在课业负担重,孩子在学校要学习,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等,生活比较单调,我们要帮助孩子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画画等。孩子的生活丰富了,自然而然就会把精力慢慢从手机上分散出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承担更多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

    比如在家里,允许孩子养小宠物,参与家务劳动等;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建议,让孩子在家里有话语权;必要的时候,父母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特别是男孩子能够成为家庭的捍卫者、爸爸妈妈的保护神。

    初中生沉迷手机的原因:

    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沉迷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2024-01-16 查看全文
  • 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一般都不会给孩子手机玩,但是有些孩子看到别人玩,自己没有完,感觉心理不平衡,就想办法偷买手机玩,有些家长发现后,对孩子一顿打骂,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差,更加不听父母的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初中生偷买手机家长发现后怎么处理?

    1、孩子买了,证明孩子有强烈的拥有欲望。你即使给他退了或者没收了,但对于孩子来说就会造成心里上的创伤或者怨恨。

    2、既然孩子是自己偷偷买的,倒不如你光明正大的许可,并和他谈条件进行约束。在平时上学期间手机要上交到你那,到休息或者放假的时候可以给他使用。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又不打击孩子,还能够掌控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3、常有学生因为玩手机而影响了学习,所以,最好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告诉孩子小小年轻玩手机的弊病,允许孩子为自己辩护,用事实说话,让孩子信服,最终少玩手机。

    初中生偷买手机的原因:

    第一,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必需品,已经成为年轻人社交和娱乐的重要工具。许多初中生希望拥有一部手机,以便与朋友保持联系,使用社交媒体和玩游戏。然而,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或父母对手机的限制,他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手机。

    第二,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渴望独立和自主。拥有一部手机可以让他们感到更加成熟和自信。他们认为手机是展示自己社交地位和个性的标志。因此,一些初中生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选择偷买手机。

    第三,一些初中生可能受到同伴的影响和压力。当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拥有时尚的手机,他们也想得到同样的待遇。为了追求与众不同和受人欢迎,他们可能会选择偷买手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如何引导初中孩子正确使用手机?

    1、家长以身作则,科学使用。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科学管理手机,如果家长每天都迷在手机里,那么孩子就很难经得住诱惑。其实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先要管住自己。

    2、有序培养孩子自控的能力。逐步让孩子科学管理手机,认识到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

    3、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充实孩子的精神生活。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开阔视野。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初中是孩子掌握知识的关键时期,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都没有给孩子配手机,但是处在网络时代,手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交工具,如果没有手机,联系起来会很不方便,很多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会选择偷偷的买手机,让家长非常的恼火,该怎么办?

    初中生偷偷买手机怎么处理?

    孩子买了,证明孩子有强烈的拥有欲望。你即使给他退了或者没收了,但对于孩子来说就会造成心里上的创伤或者怨恨。既然孩子是自己偷偷买的,倒不如你光明正大的许可,并和他谈条件进行约束。在平时上学期间手机要上交到你那,到休息或者放假的时候可以给他使用。既满足了孩子的欲望,又不打击孩子,还能够掌控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常有学生因为玩手机而影响了学习,所以,最好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谈谈,告诉孩子小小年轻玩手机的弊病,允许孩子为自己辩护,用事实说话,让孩子信服,最终少玩手机。

    初中生沉迷手机怎么办?

    1、多与孩子沟通

    家长平时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利于亲子思想的融合,拉近亲子间的距离感,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是他的朋友,他会想和你沟通,告诉你他的想法,而此时父母的建议孩子也会听得进去并且接受。这时你告知他玩手机的不良后果,他是能接受的。

    2、与孩子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

    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同时监督孩子实施,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积极地正向引导。

    3、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初中生玩手机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交给初中生,然后把监督执行留给自己。比如,有的小孩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有的小孩说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

    4、多带孩子出去玩

    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玩手机基本上都是因为天天呆在家里,没有活动空间,所以要让孩子不玩手机,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让孩子没时间玩手机,转移玩手机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出去玩,要在家里呆着,家长也可以多与孩子聊聊天,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释放孩子无聊玩手机的情绪。

    初中生过度沉迷手机的危害:

    第一,过度沉迷手机会影响学业。初中生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需要集中精力学习和掌握知识。然而,过多地使用手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手机上的游戏、社交媒体和视频等吸引力强大的内容会让他们无法自拔,从而无法专心学习。

    第二,过度沉迷手机会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会导致颈椎、眼睛等部位的问题。此外,手机上的蓝光辐射也会对眼睛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导致缺乏运动,引发肥胖等健康问题。

    第三,过度沉迷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初中生正处在人际交往的重要阶段,但过多地使用手机会使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变得疏远。他们可能会错过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

    2024-05-19 查看全文
  • 初中孩子正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时期,但是有些人却用来玩手机,大把的时间都花费在手机上,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就没有给孩子配备手机,结果孩子就偷偷的自己买手机玩,特别的不听话,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初中生偷买手机家长怎么处理?

    1、不要强制性没收

    如果家长发现初中生偷偷买手机了,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对手机有着非常强烈的拥有欲望,不管他是想用来上网玩游戏,还是用来听网课,家长千万不要强制性地没收。因为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只会和家长对着干,既伤害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不利于亲子关系的稳定发展。

    2、约定用手机的时间

    既然孩子已经买了手机,家长又不能直接没收,那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坐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这个问题,可以和孩子约定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可以提出周一到周五帮孩子保管手机。这样做既能满足孩子使用手机的需求,也能更好地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频率,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控能力。

    3、把手机作为强化物

    家长除了给孩子制定一些使用规则之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学知识,把手机作为孩子行动的强化物,促进孩子的积极行为。从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来说,只要在孩子做出积极行为的时候,给予他一个强化物作为奖励,就能促进孩子积极行为出现的频率。

    比如孩子周末的时候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课后作业,那就奖励他在先前约定的使用手机的基础上,再多玩半个小时。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当孩子偷偷用压岁钱买手机时,家长要加强与未成年人的沟通,帮助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防止因炫富、攀比等因素擅自大量消费,更好地维护孩子的权益。

    如何引导初中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1、建立健康的手机使用时间

    家长需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例如,在完成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之后才能使用手机。通过合理分配时间,使孩子们能够养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握技能和知识。

    2、家长和孩子之间要确立使用手机的原则

    如:上学期间不能携带手机,防止孩子沉迷游戏、早恋等不良现象。若有些家长有必要让小孩带着手机上学,方便联系,应该和学校老师说清楚,到校后让孩子及时上交手机给学校老师保管,放学时候再还给孩子。

    同时孩子在家期间,家长要控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以及用途等等。特别现在放假期间,更要控制好小孩手机使用。白天大部分家长都要上班或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小孩管教,很多小孩就会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

    3、强调手机不是生活的全部

    家长需要让孩子们强调手机的实用性,同时也应该告诉他们手机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思考其他的休闲活动,如户外运动、看书或创造艺术品,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放松身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4、强调网络安全

    在使用手机时,家长应该让孩子们明确自己的网络安全。告诉孩子们避免在不安全的网站上下载应用程序,不要与陌生人交换个人信息。此外,我们也要强调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分享自己的照片、个人资料和家庭信息。

    5、以身作则

    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比如我们下班回到家,千万不要第一时间就躺在沙发上床上玩手机,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多看书,多阅读,给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知道手机,不过是我们的一个生活辅助工具而已,千万不要被手机给奴役了。

    初中生过度玩手机的危害:

    1、身体素质下降。初中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沉迷于手机的“魔力”之中无法自拔。常常废寝忘食,拒绝任何其它有益的运动,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近视眼、体质差等等,导致孩子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

    2、学习成绩下降。手机是把双刃剑,孩子如何使用是关键。如果初中孩子无节制玩手机,沉迷于游戏和短视频当中,无心学习,很难在学习上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学习成绩必然会一落千丈。

    2024-05-19 查看全文
  • 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捷,但是也给正在上学的孩子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想玩手机,家长不给,于是就偷手机玩,这在初中还是很常见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一定要立即制止,防止孩子以后酿成大错。

    初中生偷手机怎么处理?

    1.与孩子沟通

    首先需要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偷手机的原因和动机。明确表示偷窃行为是错误的,违法的,必须道歉并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2.惩罚孩子

    作为家长应当惩罚孩子的行为。可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或者禁止使用电子设备,警示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3.引导孩子正确认识

    引导孩子认识错与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不合法的,而且给受害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帮助孩子修复错误,消除罪恶感。

    4.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还应该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诚实、正义、宽容的重要性,并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时,家长也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关注法律法规,让他们认识到偷窃行为的严重性。

    5、鼓励孩子参加积极的活动

    我们应该鼓励初中生参与积极的活动,如体育、艺术和志愿者工作,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初中生偷手机的不良影响:

    第一,给孩子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盗窃是违法行为,初中生如果被抓到偷手机,将会面临法律制裁。这不仅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困扰,也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会对他们的道德观念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逐渐丧失了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关爱。

    第二,对孩子的道德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偷窃是一种违法行为,违背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当初中生从他人那里偷取手机时,他们正在放弃对他人财产的尊重和理解,这会削弱他们的道德判断力。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他们的声誉,还会给他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困难。

    2024-05-19 查看全文
  • 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初中生来说,过度沉迷手机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初中阶段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要的,家长要采用正确且及时的教育才好。

    初中生偷玩手机怎么处理比较好?

    1、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除了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可以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他们接触自然,放松心情。或者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让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

    2、设定规矩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如每天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使用范围等。同时,也要监督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避免他们偷偷玩手机。

    3、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总是玩的乐不思蜀,忘记了时间,而父母在这个时候喊停时,孩子会感到很痛苦。因此做家长的应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比如在约定玩手机的时候,可以预先约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翻阅一下手机,时间结束了就及时的终止接触手机,这样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4、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上初中了,依然爱玩手机,说明小学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此时应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影响了孩子,是否自己也经常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从而对孩子的管教没有说服力、没有效果,屡教不改的结果就是孩子仍然我行我素。

    5、良好的沟通

    让孩子远离手机,跟孩子良好的沟通是关键。家长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就暴跳如雷,怒骂孩子,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而是要对孩子耐心地劝解和循序渐进的引导。

    6、给孩子寻找新的寄托

    孩子精力充沛,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但是现在很多家庭里家长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陪伴孩子。很多孩子只对游戏感兴趣就是因为孤单,没有别的事情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所以家长平时可以留心孩子的兴趣,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能发展自己的兴趣。

    初中生偷玩手机的原因:

    1、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

    2、缺少陪伴

    有的父母在家休息的时候,不想孩子总过来找自己问东问西,所以直接把手机塞给孩子玩,让自己可以清净一会儿。这样的方式的确可以让孩子快速的安静下来,但是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把手机当作自己的玩伴,从而对手机格外依赖。

    初中生偷玩手机的影响:

    1、影响情绪

    晚上熬夜看手机,会使孩子的休息时间不足,这个时候身体机能都会下降,等不到及时的恢复,在第二天的学习中常常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影响睡眠

    很多孩子白天玩手机,晚上也还是夜猫子,躲在被窝里,玩到深更半夜。手机过亮的屏幕,以及本身存在着的辐射,都会影响孩子黑色素的分泌,从而造成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2024-05-18 查看全文
  • 许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打电子游戏,而且一玩就停不下来,家长紧张责备,孩子急躁抗拒,亲子关系因此倍受考验。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有节制地玩,也不伤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呢?请看以下的内容。

    初中生迷上手机怎么办?

    1、培养孩子的兴趣点

    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现孩子的兴趣,以转移孩子玩手机的习惯。如可以给孩子报书法、音乐、体育、美术之类的兴趣班,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以后,对手机就不会那么热衷。

    2、多带孩子出去走走

    有时间天气好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运动一下,散散步,爬山,体验乡村生活,甚至旅游,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那么多新鲜的事物,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有比手机要精彩很多的地方。

    3、找到能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

    实际上,孩子主要是因为手机上面的内容让孩子非常感兴趣,孩子才会一直着迷。因此,家长想要让孩子戒掉手机,不妨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并让他有展示特长的机会,从中感受到乐趣。

    4、多多陪伴孩子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玩手机是因为家长太忙了,根本就没有时间顾及自己,这时孩子就会用手机来打发时间,所以家长一定要多抽出时间来好好陪伴孩子。靠吼或者严加管教孩子,基本都是徒劳无功,而且让孩子更加反感了。

    5、不要打骂孩子

    不管是沉迷手机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对于孩子而言,作为家长都需要平和一些对待,可以严肃批评,但不能打骂。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不喜欢被家长说教,更讨厌家长打骂,再者说打骂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得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6、让孩子有事可做

    很多孩子玩手机的初衷就是因为无事可做,用手机来打发时间。父母应为孩子多提供丰富的资源,比如阅读的书籍、各种益智玩具、各种剪纸游戏等,让孩子即使不玩手机,也能找到很多可以做的事。

    初中生迷上手机的原因:

    1、孩子的自控力比较弱

    孩子的理性思维一般都还没完全发育完善,自控力会比较弱,无法自己把握对手机的“收”与“放”,家长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梳理,很容易导致孩子沉迷于手机,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

    2、父母缺少对孩子的关注

    现代的父母面对很多的压力,房贷车贷等,忙于工作,对孩子的陪伴比较少,缺少关注的孩子会极度缺乏安全感,会寻找一个东西带释放心中的不安,手机就成了很多孩子的首选。加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吵闹,也会把手机丢给孩子,让孩子安静,在孩子的意识当中手机能给他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3、环境的影响

    爱玩手机的孩子一般都是受家长的影响,如果父母长期是那种手机不离手的人,小孩子长期潜移默化也会对手机有一种痴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加上现在孩子生活环境都是在高楼大厦里面,活动的空间比较小,不会像之前一样那么好玩,会导致孩子爱玩手机。

    2024-05-17 查看全文